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接地在电气安全中是一种最广泛采用的安全措施。不论是强电设备还是弱电设备,交流设备还是直流设备,高压设备还是低压设备,固定式设备还是移动式设备,都采用不同方式的接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接地故障电气火灾的形成原理和特点,结合工厂企业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列举了接地故障电气火灾的隐患所在,并提出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住宅配电系统的接是是电气安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广大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根据世界各国不完全统计,我国因电击死亡的人数与用电量相比名列前茅,我国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次数和电气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各类火灾的首位,而在电气引发的火军中有60%以上是由故障接是引起的,因此,对住宅配电系统接地应给预足够的重视,下面就住宅配电系统的故障接地对住户电气安全的影响及其防措施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5.
6.
介绍了配电线路在运行中发生短路、过负荷以及导线或电缆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而引起导线过热、产生火花和电弧引起火灾事故的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 ,提出安全用电 ,预防配电线路发生火灾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8.
天气转冷,又一个用电高峰期到来。人们在享受空调、取暖器等电气设备带来的温暖时,往往会忽略每逢用电高峰期也是电气事故的高发期。近年来电气火灾也随着电气设备的数量增多呈上升趋势,目前已经攀升至引起各类火灾原因的第一位,这些数据时刻提醒我们要随时注意安全用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配电线路在运行中发生短路、过负荷以及导线或电缆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而引起导线过热、产生火花和电弧引起火灾事故的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安全用电,预防配电线路发生火灾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都有大量的用电设备,然而,在这种特殊的场所内的某些电气安全措施往往没有引起有关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本文就建筑施工工地的电气危险隐患、用电安全措施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11.
12.
13.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公共娱乐场所也逐年增多,电气引发的火灾成逐年上升趋势。为彻底消除电气所带来的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遏制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郑强强 《消防界(电子版)》2023,(19):75-77
随着现代建筑中电气设备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预防电气火灾事故逐渐成为消防管理过程中备受人们关注的内容。鉴于此,本文先简要阐述了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主要特点,然后从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物态两个方面出发,对建筑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主要原因提出加强消防教育、提高电气设计水平、保证电气施工质量、严选电气产品、注重检修维护等预防策略,旨在促进建筑电气火灾事故防控能力的提升,更好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16.
(1)临时用电设备接地或接零现状笔者通过我校学生,对我市三区九县农村、城镇临时用电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临时用电的设备几乎100%没有采用保护接地措施,极个别临时用电的电器设备采用保护接地,但不规范。例如用一根导线与大地连接,或用钉子钉在墙上或地下,甚至用导线往大地上一丢就算接地。这些简单的接地方法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接地故障电气火灾的形成原理和特点,结合工厂企业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列举了接地故障电气火灾的隐患所在,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气火灾主要是由于电气故障等原因引起的,文章对电气火灾的过程、产生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电气火灾的危害,提出了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重视预防工作,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进行电气防火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正确进行电气设施的选择,加大对电气产品及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进行通电设备场所的清理,加强低压线路的防火工作,加强雷击火灾的预防,进行高次谐波引起的火灾防范,做好10kV电网小电阻接地系统的电气火灾防范,建立电气火灾的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建立电气火灾的自动监控和报警的网络。对指导电气火灾的预防工作、扼制电气火灾的发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校火园灾的的电直气接事原因故是,引是发校园安全的最大危险,电气故障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察觉而忽视它的存在,一旦引发火灾,就会给广大师生和学校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和灾难。本文就校园电气火灾的原因和消除校园电气火灾隐患的措施作了尝试性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发供电企业电气事故中,因人为引起的恶性误操作事件仍时有发生,除了造成发供电设备中断供电外,还将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在《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明确规定:“发生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隔离开关),不论有无后果,均应定为事故。”由此可见,防止电气误操作是电业安全生产的一件大事,必须认真分析电器误操作事故原因并采取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