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监测实验室综合评比是强化实验室管理,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方法。而采用哪种评比方法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各实验室情况,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实验室综合评比中常用的各项打分,总分累加,划定分数线的方法,存在一些缺陷。若干项指标全面考评,几分之差甚至十几分之差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可如果差在划分标准分数上,结论常带入明显的人为误差。河北省环保系统优质文明实验室评比中采用的“分数间隔带”方法、即在评上与未评上优质文明称号的实验室之间有一个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为目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方法,并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评价指标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人员及资质、现场监测、实验室管理、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第三层为方案层,包括人员操作、持证上岗、资质认定、人员培训、水质布点采样流转情况、空气自动站运维情况、现场质控实施情况、实验室环境条件、样品试剂的保存与管理、仪器检定与校准、实验室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数据填报软件运行情况、监测报告规范性等13个评价要素。经矩阵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评价要素的权重,将该权重与各要素得分运算后得到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选取广东、山西、陕西、四川和青海等5个省份的1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作为典型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应用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了监测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5个典型县域中,环境监测质量等级为优的县域占13.3%,一般、较差的县域分别占66.7%、20%。县域环境监测承担单位在资质、报告编制及数据上报方面表现较好,在现场监测、人员操作方面问题突出,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成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省在2013年底通过了国家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整体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的省份。在总结江苏省主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为定量评估江苏省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成效水平,以《国家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验收评分办法》评价指标为基础,尝试构建环境监测站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共设1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和12项三级指标。通过专家综合决策打分,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赋值计算综合成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全省实验室条件、仪器设备、监测数据、论文发表、能力认证等方面发展迅速,但人员扩编有待进一步加强。该方法为政府部门考核财政资金投入绩效、优化管理决策提供了定量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4.
模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保留数据原始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数据维度,从而将影响地下水质的多因子简化为几个综合因子,但对地下水的综合水质状况无法直接表达;模糊综合评价法能直接给出水体综合水质情况结论,但评价因子多为人为选取,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以辽宁思山岭矿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影响各断面水质的关键因子,将其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因子,建立了模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的地下水水质耦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体现分析因子对评价结果带来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环境质量评价中关键因子识别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投影寻踪聚类方法分析环境影响指标的数据资料 ,不但可以根据数据内在特性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 ,避免权重人为给定的任意性 ,而且还可以通过逐次筛选找出影响环境质量的关键因子。本文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南京市秦淮河水环境评价中 ,筛选出了影响秦淮河水质的关键因子 ,可供秦淮河水环境监测和治理作参考。另一方面 ,该方法还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类似问题的综合分析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环境监测实验室水中砷、汞监测能力考核结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了全国环境监测系统136个实验室地表水中As、Hg监测能力考核的结果。采用四分位稳健统计法处理各实验室的测定数据,砷和汞结果均满意的实验室为101家。分析了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质控环节的问题是质量体系运行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数据结果和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结果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间质控考核是为了检验各实验室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并找出误差来源,以期提高各实验室的监测分析水平,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时也用于检验实验室的分析测试能力或资格认证。  相似文献   

8.
地表水监测误差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探讨了地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在13家监测站同步采样、同步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地表水监测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偏差较大的石油类、挥发酚、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等7个监测指标。从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过失误差和质控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等各方面探讨误差成因。根据实样测定结果,提出合理选择并统一分析方法、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加强质控措施和修改允许相对偏差等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为地表水监测和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烟尘、烟气监测全程序质量监督体系,确定了监督检查工作需要控制的环节,并细化了各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以层次分析法等关键技术为基础,通过赋予监测全过程各环节不同的指标权重,建立了统一化、标准化的综合评价模式。研究将评价体系分为2个层次,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9个,并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测评内容及计算方法。将该体系应用于6家监测机构的质量监督工作,证明其实用性和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实时性、连续性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可靠性紧密相关。选取7种不同品牌的镉在线监测仪器,综合评价其在线测定性能。结果表明,5种镉在线监测仪器的线性误差、相对误差、量程漂移小于10%,重现性误差、零点漂移均小于5%,能较好地应用于镉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1.
烟尘监测中应注意滤筒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烟尘监测中,采用玻璃纤维滤筒收集烟尘,实验室进行滤筒称量时,受实验室环境湿度、冷却时间、烘干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对监测结果有显著的影响,且呈现正误差。引入标准空白滤筒的恒重控制分析称量过程,可以消除这些因素引起的误差,提高烟尘监测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隶属度法对长江黄石江段六个监测断面的水体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其结果与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一致,并讨论了各监测断面水体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考核中常用均值范围法对样品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它是将考核样品保证值的不确定度作适当展宽后,用以评价各实验室的测定结果,而它通常以精密度的标准偏差为度。不确定度的区间是反映测试结果的分布概率。因此,对有限次测量,甚至是一次测量的结果,使用概率分布的指标评价其“优”“良”与“及格”的等级是不适宜的,其评价方法只能对考核结果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今在质控工作中,用秩和检验方法对一次质量考核中各参加实验室的考核结果列表计算以作评价。这种方法计算简便,对测定结果的分布要求也不严格…  相似文献   

14.
基于稳健马氏距离的多元统计算法,综合评价了全国环境监测系统96个实验室4种有机氯农药监测能力考核的结果,从中筛选出25个考核结果存在异常的实验室。将多元统计结果与稳健Z比分数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基于稳健马氏距离筛选出的异常实验室其稳健Z比分数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简单介绍了稳健马氏距离及其相关的异常值筛选的算法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其基于R语言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中大量原始数据是通过实验室测定取得的,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分析人员的技术素质直接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为了促进基层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正规化管理,推动实验室常规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南京市自1988年起,在全市各监测站开展创“优秀实验室”活动,并在1988年底进行了首次优秀实验室评比。 评比工作由市环保局、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抽调市站和部分区、县站技术骨干组成评定委员会,对全市十个区、五个县站进行定量考评。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15日至17日,国家环保局优质实验室考评组专家一行9人,对乌市环境科研监测中心站进行了全面考评,考评工作以听取汇报、现场考察、随机抽测、公开讲评四个阶段进行。根据国家优质实验室考核的评比条件逐项进行严格考评.考评组专家认为:“乌市环境科研监测站,人员结构合理,素质较好,能执行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较好地完  相似文献   

17.
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评价和考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引进有效数据获取率和性能价格比两项指标建立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和运行进行综合评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这是一个创新的尝试,有利于推动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聚类方法的湖泊营养状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湖泊水体的营养状态看作一个灰色系统,建立用于识别湖泊营养状态属性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将水质级别作为一个灰类,水质状态作为灰色变量,根据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方法来确定水体营养状况归类。以太湖为例,基于分布全湖的20个监测点数据,运用灰色聚类法对其进行富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太湖大部分水体基本处于中营养水平,局部湖面达到中度富营养状态,客观地反映了太湖湖区水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各项化学指标的监测精度能否满足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质量要求,就必须有一个衡量标准,本文介绍如何应用“两项单入口”方差分析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基本原理 地下水各项化学指标,无论是在天然条件下还是在人为污染条件下,其含量值均随地下水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假如我们对某地区随机抽取(基本均匀分布于地下水的不同空间位置)的一批地下水样品,都进行两次同一项化学指标的测试分析,有时,从表面看两次测试的含量数据(表1),似乎存在明显差异,以至难以确定数据的可利用性。若通过以下“两项(二次测试)单入口(离差平方  相似文献   

20.
回归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当进行两种监测方法现场对比试验时,考虑到两种监测方法都有误差,宜采用正交回归法及综合回归法.本文阐明了三种回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及计算,并给出计算程序,可供监测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