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作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及某些潜在问题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1997年,经修饰的活生物体,尤其是转基因作物,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转基因作物在商品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转基因生物潜在风险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就上述几方面问题作一综述.1199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进展转基因生物目前在国际、国内的书...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风险评估是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依法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生物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有关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来对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的专题研究,对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这种模式一般包括危险识别、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3个连续过程,并可分解为7个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评估是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依法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生物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有关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作者近年来对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的专题研究 ,对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这种模式一般包括危险识别、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 3个连续过程 ,并可分解为 7个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国家能力建设的内容,包括机构、机制、专家知识、环境监测以及信息收集和交流等。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能力建设必须根据本国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资金、信息以及人员数量和素质来确定其优先领域、行动和项目。目前,中国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国家能力建设工作亟待开展的有:成立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建立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制度以及公众参与的机制;提高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在生态学、遗传学和风险评估方法学等方面的专家技能;制定转基因生物的环境监测规划;建立有关转基因生物的环境监测网络和基地;新建一批生物安全数据库和信息库  相似文献   

5.
随着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向其野生近缘种基因漂移及其引起的环境风险成为转基因生物安全领域的新课题。野生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遗传资源之一。目前,我国不但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而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大豆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种植的技术条件,然而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基因漂移及其对野生大豆物种资源的影响已成为转基因大豆在我国进行商业化种植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从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之间的基因漂移、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后代的适合度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基因漂移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包括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后代适合度评价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基因漂移研究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机制(biosafety clearing-house,BCH)是根据<卡他赫那生物安全议定书>第20条的要求建立的,旨在促进改性活生物体(living modified organisms,LMOs)的科学、技术、环境和法律等方面信息和经验交流的一种基于因特网技术的信息交换方式,对于各缔约方的履约活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分析BCH的作用和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国BCH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网络结构、主页结构和数据库结构,介绍了中国BCH的建设与管理情况,并对生物安全信息公开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生物安全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包括科技、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内容的世界性环境与发展的基本问题。生物安全问题,特别是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如不妥善解决,会大大限制生物技术的发展,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根据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国际间生物安全的发展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的生物安全对策,包括加强法规建设,重视生物安全基础研究,开展公众生物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22—28日,第9次生物多样性公约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问题特设工作组会议(ABS-9)在哥伦比亚卡利市召开。获取与惠益共享(ABS)问题会议是《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最为核心的谈判进程之一,其任务是研究建立一项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际制度,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公平公正地分享由获取和利用生物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名古屋议定书》)在日本名古屋被采纳。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补充协议,它是近年来被采纳的至关重要的多边环境条约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国际生物安全现状与我国的生物安全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安全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包括科技,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内容的世界性环境与发展的基本问题。生物安全问题,特别是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如不妥善解决,会大大限制生物技术的发展,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环境释放,其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立法     
两项越境污染公约达成协议 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UNECE)成员已就一项关于保护国际河流与湖泊的公约和一项关于防止发生具有国际影响的工业事故的公约达成协议。两项公约均于1992年3月17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开始签字。 第一项公约要求防止、控制和削减水污染的越境影响。它测重于淡水污染和管理,但也注意保护可能受污染水体如海洋环境影响的生境。 该公约的缔约国必须遵守预防原则,污染者支付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纳米材料在工业、生活、医疗等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其环境暴露已不可避免.由于纳米材料生物可给性决定了其环境危害与人体健康风险,因此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细胞和微生物、动物、人体等,从纳米材料种类、暴露途径、摄入动力学、体内分布、消除行为等方面,对人工纳米材料的生物可给性与毒性进行了综述,为客观评价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虫水稻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的遗传转化、基因漂流、靶标害虫的抗性风险、对非靶标生物和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以及B t杀虫蛋白在土壤中的残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现有研究表明,B t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主要靶标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对稻飞虱、叶蝉、捕食性天敌等非靶标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靶标害虫的抗性和转基因水稻与杂草稻、野生稻之间的基因漂移风险是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的主要环境安全问题.参60  相似文献   

15.
以六溴环十二烷(HBCD)为代表的脂环族溴代阻燃剂(CBFRs)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建材、电子、电气、化工、交通、建材等领域.随着HBCD作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增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HBCD具有相似结构和性能的四溴环己烷(TBECH)和四溴环辛烷(TBCO)等CBFRs被当作HBCD的潜在替代产品.迄今为止,HBCD、TBECH和TBCO已在大气、水体、土壤等多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被检出,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化以及内分泌干扰、神经、生殖、发育等毒性效应亦受到广泛关注.值得指出的是,所有CBFRs均含有同分异构体,表现出异构体选择性的生物富集、代谢和毒性效应.遗憾的是,目前相关研究还十分匮乏.本文从CBFRs的环境暴露水平、生物富集、毒性效应、以及CBFRs的生物转化等方面展开综述,特别强调了从异构体水平研究HBCD及其替代物的必要性.本文有助于全面了解CBFRs生物富集、代谢及毒性效应,对于正确认识和准确评价CBFRs的生态和健康风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DBDPE)是一种新型溴系阻燃剂,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在环境中也开始被普遍检测到.研究发现,DBDPE有生物累积的潜在可能性,这不仅会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也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影响.目前,关于DBDPE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在土壤、沉积物、生物体等环境介质中的含量分析,而对其急性毒性效应与亚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较少,毒理学研究方面更是缺乏.因此,笔者拟介绍DBDPE的来源、环境分布、生物富集及毒理学效应,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短链氯化石蜡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是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全球管控的有机物,氯化石蜡在人体内蓄积,造成健康风险.为研究氯化石蜡的人体暴露情况,对近20年来的相关论文进行综述.氯化石蜡的人体暴露途径可以大致分为外部暴露途径和内部暴露途径.外部暴露主要来自食物(饮食摄入)、空气(呼吸吸入)和室内灰尘(灰尘摄入和皮肤吸入).对于内部暴露,目前在人体血液(血浆或血清)、母乳、胎盘、头发和指甲中均已检测到氯化石蜡.与普通成年人群相比,儿童以及婴幼儿外部暴露氯化石蜡的风险较高.中国由于较大的生产和使用量,人群暴露量相对较高.目前需加强氯化石蜡分析方法的可比性,以及氯化石蜡在人体的蓄积代谢研究等.同时,血液(血清或血浆)和母乳以外的其他生物指标中链和长链氯化石蜡人体暴露风险评估的研究也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建立适宜的农药环境风险评价体系,有利于评价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欧盟具有丰富的农药风险评价经验和完善的评价体系,论文针对欧盟的初级风险评价工作中水生生物风险评价的标准物种不确定因子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其评价原则与方法,总结了预测环境浓度(predicted environmental concent...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生物多样性管理和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逐步深入,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管理方式粗放,许多地区存在着家底不清、问题不明、措施不力的问题。生物多样性评价是一种反映复杂环境问题、表征生物多样性整体状况和趋势的概括性的数据和信。  相似文献   

20.
界定了生物多样性风险,分析了其来源,提出了建立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层次,并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以全国2 376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域,评价了其生物多样性风险。结果表明,风险值R介于0.005 9与0.828 3之间,大部分地区R值低于0.3。高风险区域R值大于0.329 1,分布于广西、云南和四川等地;低风险区域R值小于0.056 8,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地;中等风险区域主要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在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现状值T S≥0.295 8),仍然有38个县域单元的风险等级仅为中等,这主要是由于较大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和较小的压力所致,其平均响应值E R和压力值R P分别为0.290 6和0.142 3。在生物多样性最贫乏的地区(T S≤0.050 2),尽管有22个单元的R P值较高(平均为0.470 4)以及145个单元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为0,但总体风险并不高,其平均R值分别为0.057 0和0.048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