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月2 4日在总部内罗毕宣布,今年“世界环境日”的庆祝活动将于6月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举行,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说,海洋不但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鱼类和其他生物资源,而且还吸收和稀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海洋资源正在不断枯竭,因此保护海洋,人人有责。联合国于1972年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2004年“世界环境日”庆祝活动将在巴…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科委、全国妇联和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部、联合国妇女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妇女在环境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9月9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妇女代表及联合国官员13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今年6月联合国环发大会的重要后续行动,也是1995年世界妇  相似文献   

3.
1997年5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务院第56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部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并决定将这个报告提交给将于今年6月在纽约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事务特别联大会议。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5年来,我国为执行《21世纪议程》作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工作,制定并颁布了《环境与发展的十大时策》,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加快了环境立法的步大,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措施。我国还在国际上率先制定并颁布了第一个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中国ZI世纪议程—…  相似文献   

4.
序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重申1972年6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宣言》,并试图在其基础上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1993年6月5日第21届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6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邀集中外记者,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副局长张坤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等官员,回答了包括我刊驻京记者在内的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我想请张坤民先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了进一步搞好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当前最重要的事情需要做什么?谢谢。  相似文献   

6.
今年 6月 17日是第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1994年 12月 ,第 4 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 (经济和财政 )的建议 ,决定从 1995年起把每年的 6月 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 ,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荒漠化被视为人类在环境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荒漠化并不是指沙漠的扩大 ,而是指干旱土地的退化现象 ,它是由自然、生物、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近半个世纪以来 ,人类过度耕种使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 ,过分放牧损耗着保护土壤免受风…  相似文献   

7.
2002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57/254号决议确定2005-2014年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指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促进、宣传和推广的牵头机构。2005年3月1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将于2005年9月16日结束。为做好项目总结工作,2005年3月24日-25日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信息管理与开发应用项目汇报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EMCP—IDP中方经理傅小锋博士主持。EMCP欧方主任兼IDP欧方经理Alan Edwards先生和EMCP中方副主任彭斯震博士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IDP项目专家参加会议并作了工作汇报和交流。彭斯震博士首先回顾了EMCP项目的总体情况,并对IDP项目开展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指出可持续发展信息网建设、ACCA21英文网建设等信息收集和发布以及网络平台的建设项目对于增进国内外可持续发展信息的交流、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F0003-F0003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9月10日在上海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主办,同济大学承办。大会设“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绿色GDP与科学发展观”、“人文科学、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环保技术、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及“大学生论坛”五个分会场。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邓楠,  相似文献   

10.
1956年 ,中国颁发《矿产资源保护试行条例》。 1 957年 ,中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 982年 6月 ,《水土保持工作条例》颁布施行。1 972年 6月 5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中国政府派团参加。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宣言》。1 973年 8月 5日~ 2 0日 ,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确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 ,造福人民。”此外 ,会议还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 974年 5月 ,国务院环…  相似文献   

11.
以人口、资源、环境前景与对策为主题的第18届太平洋科学大会将于1995年6月5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0名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出席。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1.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主要研究讨论全球变化对太平洋地区气候、农业、水资源和岛屿及海岸带发展的影响和太平洋在全球变化(水循环、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2.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主要分析研究太平洋地区各类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资源、开发可更新资源的途径。3.生物多样性。主要研究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在生物资源的开发保护中的科学问题。4.减灾。针对太平洋地区的气象、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1992年6月6日~11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了“国际环保科技展览会”。由国家科委和环保局组织的中国展团在会上展出了代表我国环保科技水平的107项技术,包括“三废”、生态、噪声等环境整治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国务委员宋健专程赴圣保罗为中国展馆开馆剪彩。  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4日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称,国土资源部完成了中国2005年度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和逐级汇总(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中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由上年的1.41亩降为1.4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影响因子不断提升。根据《中国科技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5)》提供的数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2004年影响因子为0.729,在环境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6,在1600多种统计源刊物中排名第172。  相似文献   

15.
由我国政府发起,部分发展中国家参加的“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于1991年6月14日至6月19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发起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会议。阿根廷、巴西、马来西亚、印度、埃及、塞内加尔等41个发展中国家应邀出席了会议;8个发达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列席了会议;我国组成以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  相似文献   

16.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的并已于1994年3月21日开始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都要制定并实施各自的“防止地球温暖化行动计划”其中要求发达国家在本世纪90年代末的CO_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并在1994年9月21日前将各自国家的相关情况上报该公约组织。作为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的日本,出于其经济和政治的战略考虑,在条约生效前后都比较积极和主动地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2005—2014)的实施,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高级国际培训项目”。该项目由瑞典国际开发合作署(Sida)资助,瑞典Ramboll Natura AB公司、华东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南非区域环境教育中心(SADC REEP)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中英双方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2005年1月17~1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部与英国贸易和工业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英高技术论坛”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英国贸工部科学和创新部长Lord SAINSBURY与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博士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来自中英两国政府、科技界、企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约450人,围绕论坛主题“中国、英国及技术全球化”,就生命科学、海洋科学、能源与环境、风险资本、电子信息技术、新药研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产业咨询网专家撰写的《2005年中国原木进口分析报告》2006年3月25日正式发布。 1999—2005年中国的原木进口数量连续7年增长,2005年,中国原木进口数量达到2935.21万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11.57%,进口金额达到32.37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5.44%。  相似文献   

20.
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开发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ESI)可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为其后代人保持良好环境状态的能力,也可考虑作为环境决策的基础之一。其研究处在现有环境可持续指标体系研究的国际前沿水平。本文简介了ESI的进展与内涵;阐述了2005ESI的指标设置、方法学及其改进;列举了2005ESI用于146个国家或地区环境可持续性的测试结果及其政策建议,分析了中国得分很低的原因,最后,概要评述了ESI的特点和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