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开喜  凌立成 《环境化学》1999,18(3):205-209
研究了O2和H2O对沥青基球状活性炭(PSAC)吸附SO2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O2和SO2占据不同的活性中心,而H2O和SO2占据同一类活性中心,且SO2与活性中心的结合能力比H2O强得多。O2或H2O均能提高PSAC对SO2的吸附能力。SO2吸附量的增加来源于SO2的化学吸附量。  相似文献   

2.
烟气中N2O生成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瑞兰  彭美生 《环境化学》1998,17(6):542-546
采用静态法 模拟道气中对N2O生成有影响的组分NO,SO2和H2O,以及温度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O,SO2和H2O浓度的增加反反应时间的加长,N2O的生态量增加,反应温升高,N2O的生成速率下降。将实验数据用尝试法和微分法进行处理,得到如下结果在N2O的生成反中对NO,SO2和H2O均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0*10^-5,8.9*10^-6,8.8*10^-8m^3.m  相似文献   

3.
龙口褐煤对Ni^2+,Mn^2+,Hg^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昌亮  王鲁敏 《环境化学》1999,18(2):178-182
本文以龙口褐煤作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Ni^2,Mn^2+,Hg^2+的单组分水溶液进行吸附研究,探讨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影响吸附的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褐煤对Ni^2+,Mn^2+,Hg^2+的吸附均表现出Langmuir特征,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28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测定和吸附试验以及8个田间肥效试验表明,闽东南旱地土壤的N、P、K、B是花生的普遍养分限制因子.部分土壤还缺乏Zn和Mg等养分.赤砂土的肥料三要素最佳用量分别为N54kg/hm2、P2O555kg/hm2、K2O87kg/hm2;红壤性水稻土为N52kg/hm2、P2O563kg/hm2、K2O92kg/hm2;海砂土为N94kg/hm2、P2O542kg/hm2、K2O85kg/hm2.10个对比试验表明,花生平衡施肥比群众常规施肥平均增产471kg/hm2,增产率为14.9%,每hm2净增收2053元.  相似文献   

5.
ZrO2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CO+NO(O2)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月娟  周仁贤 《环境化学》1999,18(5):432-436
本文运用固定床微反技术考察了Cu,Fe,Mn,Cr,Co和Ni负载(ZrO2载体)氧化物对CO+NO(O2)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NO和CO在不同比例时,催化剂对N2O和N2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CO反应中,NO和CO的比例对催化剂活性和N2O,N2生成均有明显的影响,CuOx/ZrO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N2O是NO+CO反应的中间产物,低温或NO过量时有利于生成N2O,高温或NO不足时有  相似文献   

6.
磷酸铁膜对黄铁矿氧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叶青  黄骁 《环境化学》1999,18(1):52-56
用动态法研究了不同温度PH值和H2O2浓度下,对照和经KH2PO4处理的黄铁矿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用0.1mol.l^-1H2O2+0.01mol.l^-1KH2PO4混合液淋洗黄铁矿后,黄铁矿表面可形成磷酸铁膜。  相似文献   

7.
水杨醛改性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研究了以水杨醛改性的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Pb^2+、Zn^2+,Co^2+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类吸附剂对Pb^2+,Zn^2+具有良了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可分别达455.2和105.5mg·g^-1,并能在Co^2+存在下选择吸附Pb^2+,Zn^2+。  相似文献   

8.
离子强度对恒电荷土壤胶体吸附Cu2+和Pb2+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杨亚提  张平 《环境化学》2001,20(6):566-571
采用平衡法研究了离子强度、表面电位对恒电荷土壤胶体吸附Cu2+和Pb2+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强度越小,表面电位越高,土壤胶体对Cu2+和Pb2+的吸附量越大.在离子强度小于1.0mol·kg-1范围内,土壤胶体对Cu2+和Pb2+的吸附包括静电吸附和专性吸附;离子强度大于1.0mol·kg-1以后,土壤胶体对Cu2+和Pb2+的吸附受专性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9.
负载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的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Pt/SO^2-4/ZrO2,Pt/WO3/ZrO2负载于大比表面Al2O3固体强酸催化剂,进行异丁烷和丁烯的烷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
SO2在Co—Mo/AC催化剂上的还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守军  刘振宇 《环境化学》1999,18(6):519-525
本文研究了活性焦(AC)担载Co-Mo催化剂对SO2还原的催化性能。考查了催化剂不同的预处理方法,H2/SO2摩尔比和还原温度对还原过程硫产率的影响,并就硫化后的Co-Mo和活性焦在催化床不同的构成对硫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硫化后的催化剂在SO2+2H2→S+2H2O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最佳反应温度300℃,H/SO摩尔比为3,空速6000L;kg^-1.h^-1条件下,生成硫的产  相似文献   

11.
A multimedia model for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chemical species in a water basin and its bottom sediment layer has been tested with time-dependent air-water transfer rates varying with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ver the basin. The multimedia model uses the chemical fugacity approach in a system of two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the chemical species partition in the two mentioned media, with transfer through the sediment-water and the air-water interfaces. The air-water transfer rates are estimated by a micrometeorological preprocessor. A scenario in which known concentrations in air of a soluble pollutant (benzene) induce water and sediment pollution is tested on both synthetic (MonteCarlo-simulated) and real series of meteorological data. It is found that the use of time-dependen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ffects not only the relaxation time, but also the long term concentration of the pollutant in water and sediment, that differs between 10 and 40% in the examined cas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ame multimedia model using average constant transfer rates as usual. This is shown to be due to th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nd ai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which stresses the advantages of a time-dependent estimation of the transfer coefficients. Correction terms are propos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rrelation effects when a constant parameters multimedia model is used.  相似文献   

12.
化学品足迹:概念、研究进展及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品污染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为实现可持续的化学品管理,需定量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内由化学品排放造成的生态影响。然而,当前的化学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往往指向零碎的危害性或毒性终点,未能综合出整体性指标来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所承受的损害,亦不能衡量人类活动排放的化学品总量与环境承载容量的相对大小。作为环境足迹一员,化学品足迹继承了"足迹"指标的特点,可定量表征生态系统受化学品影响的程度,并结合生态阈值及环境承载容量,有助于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有望成为公众、企业、决策者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概述了化学品足迹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介绍了现有的化学品足迹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案例研究,讨论了化学品足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化学污染物是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农业活动、城市工业化以及旅游业发展迅速,珊瑚礁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珊瑚礁生态系统长期处于化学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下,生态风险日益增加,已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并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重点介绍了化学污染物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1)珊瑚礁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可以作为该海域化学污染物污染水平的外在反映;(2)化学污染物对珊瑚幼体的影响程度比成体大;(3)抗氧化酶和特定的功能基因可被用作生物标记物(biomarker)来监测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最后,本文对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在典型的珊瑚礁海域进行长期的生态学监测,并结合室内毒理学实验,筛选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为今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我国纺织化学品风险管理在法规、标准指南、风险评估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并就纺织印染加工用化学品风险评估中的3个环节,即行业调研、化学品安全数据库构建和危害识别,提出并探讨了8个问题。行业调研环节,重点探讨了纺织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的调研问题,纺织化学品的信息透明度问题和混合组分问题;化学品安全数据库构建环节,探讨了纺织化学品安全信息的完整度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计算的缺陷;危害识别环节,探讨了纺织化学品中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有毒(PBT)化学品,致癌、致畸和生殖毒性化学品(CMR)以及内分泌干扰物质(EDC)的识别。  相似文献   

15.
富勒烯以及内嵌金属富勒烯作为一种新型含碳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超导、光学及催化等多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和细胞保护作用、抗菌活性、抗病毒作用、载带药物和肿瘤治疗等活性.但是富勒烯本身难以直接溶于生物友好介质中,且制备过程中残存的有机溶剂容易引起生物毒性,富勒烯需要进行合适的化学修饰来进一步改善其生物活性,这些问题已成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主要障碍.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论文重点综述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医学应用,同时对其化学修饰与毒性相关性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对本土模式生物的需求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合的实验生物和大量的生态毒理学数据是化学品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应用本土模式生物对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十分重要。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逐步成为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的首选推荐本土模式生物。建议从国际合作交流、遗传学、标准化、敏感性和比对研究等方面促进稀有鮈鲫的国际化。坚持管理与科研相结合,推动本土模式生物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监测井在化工厂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监测井在化工厂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指出对化工厂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进行有效监测的必要性 ,并探讨化工厂区监测井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化学农药的特点和生产使用状况,阐述了加强农药安全监督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从农药生产、加工、贮运、供销到使用,实施环境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酸洗工艺过程产生的酸洗废水的直接排放,将会导致受纳水体的水质恶化,造成环境污染.经过入水→预沉淀→氧化(含中和、曝气、搅拌、混凝)→沉淀→出水等物理,化学处理之后,排出口的废水基本上能符合国家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可以达标排放.整个化学和物理处理工艺流程全部采用香港中能电化学设备公司自行研制的先进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所需的关键控制仪器如ORP值测定仪、pH值测定仪和耐酸碱处理的泵等设备则全部采用西方先进国家进口.因此,一个污水处理厂只需要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就完成了整个污水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由于实际进水水质高于原设计水质以及排放标准的提高,对原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主体工艺流程为气浮-水解酸化-生物流化床-MBR-活性炭吸附。经过3个月的稳定运行,出水基本达到1级B标准。总结了化工废水处理升级改造工程的技术特点,为满足1级B排放标准条件下化工废水处理积累了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