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有些部门或管理人员在做安全工作时只注重处罚而轻视管理,以“罚”代“管”。这种方式充分暴露了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有百害而无一利:其一,以“罚”代“管”是一种懒惰的或者是图省事的安全管理方式。安全管理人员可以不做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不去调查研究、创新安全管理,可以不要其他部门协调认真抓制度落实,只要认为“不安全”,就给予处罚。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6月30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决定2017年7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通知指出,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重大事故时有发生,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安全责任不落实、风险预控体系不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安全监管执法不严格等问题。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范围是全国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各类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  相似文献   

3.
我厂有个安全员,人老心红斗志坚;厂里人人都称赞,赞扬他是“管得宽”。只要对安全有好处,他不吃不睡也要干,谁要对安全不重视,打破脑袋也要管。有人高空作业没栓“安全带”,他攀梯爬高送身边,血的教训要记取:“不该冒险去蛮干”!队长忽视安全抓进度,他去提醒不讲情面:“别忘了毛主席的关怀!安全生产见‘路线’。”班前,深入班组讲规程,反复宣传要安全;班后,现场召开“碰头会”,抓住事故苗头就讲半天。早上到工具间先转转,设备有缺陷,拿起扳子就修检;晚上收听气象预报,刮风、下雨?还是晴天?谁生了病,他总要问寒暖,把党的关怀送心坎;女工生了…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次中高层安全管理培训课堂上,笔者让学员写一些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用于互动讨论,学员们写得最多的两个问题是:如何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怎样解决习惯性违章,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回顾自身多年的安全培训及咨询走访的经历,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是用训斥、罚款来处理违章的员工。笔者认为,习惯性违章并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很多企业都设置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单位(部门)的安全监督与管理。但这种安全监督与管理同轨运行的常规安全监管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已经难以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实行安全"监""管"分离机制,希望能够更好地保障企业生产安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探讨企业安全"监""管"分离工作模式,以期给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有个“滥竽 充数”的典故,说的是齐宣 王爱听吹竽,他搞了个300 人的乐队一起吹。不会吹 竽的南郭先生也混到里面 凑数,照样得到赏赐。 这个典故使我联想到 有些企业的领导有意让一 些老弱病残人员来管安全 工作,使安技科有名无实, 变成了“安置科”。这些人 员高空上不去,矿井下不 了,工地上走不动,无法进行监督检查,更谈不上管好安全生产。让明知不能管安全的人去管安全,这与齐宣王的失察相比,更有过之了。希望这些企业的领导早日改变这种做法,配备懂技术、身体好的同志来管理安全生产,让大家合奏出一支安全生产胜利曲。“滥竽充数…  相似文献   

7.
去年10月17日,吉林临江林业局闹枝林场采运技术员王永刚约安全员葛忠臣一起去横道河子伐区11小班检查采伐作业现场。 他俩从远处看见油锯手和助手在伐木中都没戴安全帽。葛忠臣当即要去制止,王永刚忙对他说:“咱俩进伐区也没戴安全帽,能去说人家吗?”葛忠臣想到自己确实太粗心了,但他说:“咱们没戴咱们违章,应按规定罚款,如咱没戴就不去管,这可不行,见违章不制止是严重失职。”于是他俩对伐木工人进行了教育,也检查了自己的错误。伐木工人都主动戴上了安全帽。 当天晚上正是场安全活动日,葛忠臣在会上检查了自己身为安全员进伐区却没戴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经常开展不同类型的安全生产检查,是抓安全生产的常规有效手段。有效的安全生产检查,对于及时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推动安全工作落实,促进基层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少数单位虽然经常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但安全工作中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依然存在,跑、冒、滴、漏现象久治不绝,安全生产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全检查的方式方法不科学,弱化了检查效果。要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为确保"两会"期间全区安全稳定,长白山管委会提前安排,及早部署,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不动摇,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不动摇,狠抓工作落实,实现了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开门红。长白山管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对"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谢忠岩亲自率队,深入一线对全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要求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确保"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管委会副主任霍建军多次带领相关部门主要负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5月全国首次安全月活动中,各地普遍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通过这次检查,可以看到,进一步解决一些企业中存在的不安全的“老大难”问题,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据2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在制度上和设备上共查出各种不安全的漏洞和隐患205万项,已整改128万项。除解决了大量的较易解决的问题外,还解决了少数威胁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如沈阳重型机械厂有两条并行的运输轨道线间距过窄,极不安全,多次发生过重大未遂事故,已拖了23年未能彻底解决。这次运输处领导下决心,组织力量进行了现场测量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将两条线路…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基本稳定。但部分地区和行业(领域)发生了多起较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社会影响较大,暴露出一些地区、部门特别是企业(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深入、不全面,还存在死角和盲区。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十二五时期开好局,省安监局及各级安监部门上下一心,服务大局,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安委会有关通知精神,正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我们从网上了解的各地安全生产大检查动态,编发了本组稿件,旨在互相交流信息,把这次检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综合的、全方位的、连续不断的任务,需要时时有人问、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但一些事故暴露出,在有些区域、领域和时段,还存在"三不管"现象,安全管理"断档",风险管控失控,最终导致事故发生。所以,要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杜绝出现"三不管"现象。  相似文献   

13.
我常到一些生产经营单位检查安全工作。当查到一些事故隐患时,有些单位爱说“没问题,没问题,我们多少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心里常想,“没问题”可能是大问题。有问题与没问题是对立统一的,并在一定条件下互为转化。在生产经营中,总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在抓安全工作时有盲目乐观情绪和侥幸心理,认为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好,  相似文献   

14.
<正>前不久,在笔者所在的企业班组长协会座谈会上,有位班组长在发言中谈了自己工作中的困惑和无奈。他表示,如今班组长不好当,权力不大但是肩负的责任不小,钱拿得不多但是做的事儿不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疲于应付,身心都很累。这名班组长说,对于班组的工作,矿上和队里出台的制度、办法和措施不下20多项,还不包括一些临时性的工作。这些工作的落实情况,不仅区队要考核,专业线要考核,矿有关机关科室也要考核,而且每个部门都有各自要检查  相似文献   

15.
每个单位的每次安全大检查总要查出一些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笔者在感叹安全大检查取得的这些成绩时又不免有些自诘:短时间内查出的这些安全隐患,总不至于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吧?结合本单位的一些具体情况,我认为,安全检查不仅要大检查更要打破常规,使安全检查一直处于“保鲜保质”状态。要使安全检查随时处于“保鲜”保质状态,就应该把安全检查“回头看”纳入日常工作,不仅要“回头看”,更要“随时看”。  相似文献   

16.
安全检查是查隐患、促整改、防事故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安全工作执行力、促进安全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基层的安全工作检查中,时常出现蜻蜓点水看一看,检查不深入;走马观花转一转,检查不细致;围着资料翻一翻,检查不全面等流于形式的现象,弱化了安全检查的应有效果。要达到安全检查的预期目的,就必须切实做好“常、深、细、问、听、考、帮、演、评、改”“十字功”。  相似文献   

17.
<正>安全检查是查隐患、促整改、防事故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安全工作执行力、促进安全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基层的安全工作检查中,时常出现蜻蜓点水看一看,检查不深入;走马观花转一转,检查不细致;围着资料翻一翻,检查不全面等流于形式的现象,弱化了安全检查的应有效果。要达到安全检查的预期目的,就必须切实做好"常、深、细、问、听、考、帮、演、评、改""十字功"。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两客一危'被列为省里安全生产十大专项治理工程之一,我来找安委办沟通一下,看看我们该如何开展工作。"记者在通化市安委办采访时,正好遇到了前来找安委办解决问题的该市交警支队副队长王云波。为了解决个别部门对安全生产不想管、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和一些县(市、区)分管领导"一岗双责"落实不主动的问题,2015年开始,通化市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涉及全市36个部门、涵盖42个行业。  相似文献   

19.
正必须切实做好"老"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使其与"新"环境"和谐相处"下去。图为某企业井下设备检修现场。(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一些"老"设施有时会与"新"环境出现一些"不合理",产生一些"新"问题,无形之中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如何避免"老"设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新"问题呢?笔者认为,必须切实做好"老"设施的安全管  相似文献   

20.
近日,某石油化工企业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安全检查,抽调基层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参与检查。安监科长在带队出发前,发现了几名新面孔,当他得知这几位新面孔是基层临时抽调人员,不是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安全检查经验。他当即决定"打发"了几位新面孔,并要求基层单位重新安排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参与检查。安全检查是企业的常规和例行工作,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影响正常生产的各种物与人的因素如机械、设备、流程、人员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和研究,发现不安全因素,以求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