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附处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废油资源化处理技术,吸附剂作为该技术的核心,一直是油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严峻、传统吸附剂缺陷的日益凸显以及新型吸附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替代型吸附剂的开发和应用成为油处理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基于不同材料来源吸附剂在油处理和废油再生过程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吸附剂在油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指出处理效果好、环境友好性强、重复使用率高是废油资源化领域吸附剂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外环保信息?????国外环保信息?????天然材料加工的生物吸油块????日本北海道森林组合联合会开发成功利用木质素制造吸油材料“生物吸油块”。现已在北海道道立林产试验场批量生产。????生物吸油块是利用北海道森林的间伐木材,将间伐木材在高温高压下蒸煮,使纤维成木毛状后进行碳化,再加工成土毯状生物块或过滤器状生物块。可用于浮在水面上吸附油和机械加工废油的吸附去除。吸附能力比聚丙烯的吸油材料高?.?~?倍以上。????洪尉摘自《资源环境对策》?,??(?)无变压器的转换器国外环保信息????日本京开发成功无变压器的转换器,是一…  相似文献   

3.
高效油吸附凝固剂。美国HAZ-MAT公司开发的油吸附凝固剂是一种高效的油处理剂。因为是用石油作原料,所以对石油类亲油性特好,即使对水面上浮的荷油膜也能吸尽除去,有很强吸附力。同时疏水性也极好,对乳液也只吸附油不吸水。吸附后油迅速固化。该油吸附凝固剂形状有粒状、管状、块状3种,比重0.4,浮在水面上容易回收,回收后可用一般焚烧炉处理,焚烧时不发生有害气体。其安全性已经美国环保局和加利福尼亚水资源管理局确认。可用于石油系、芳香族系、氯系有机溶剂等油类的回收。洪蔚译自《PPM)VOI28NO3(1997)德国人愿付双倍…  相似文献   

4.
目前所使用的几百种吸油材料中,吸油倍数为十倍,二十倍的有许多种,但这些吸油材材料,因吸附的油在回收时会流失,常常使回收的效率存在些问题。日本在化学合成中,在有效地利用合成橡胶等配料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吸油材料——这种吸油材料是利用吸油材与油及橡胶相结合的原理研制而成。它可将吸附的油完全封存在内部,使油不致流出,这样操作人员不会受油污染,即可  相似文献   

5.
机车废润滑油再生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提出了一条废油再生的新工艺。采用乙醇胺做凝聚剂,配合离心分离和减压蒸馏技术处理废润滑油,即凝聚脱沥青-离心油渣分离-蒸馏脱水,轻油-白土吸附。其特点是减少了废气,废渣环境污染,提高了油的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6.
据瑞典 Alfa-Laval Separation AB 公司发言人宣称,他们能将废油转变为市售产品。废油中包含部分乳化水、油、固体混合物,系炼油厂的排放物。Alfa-lav-al 公司将废油池的进料液加热至75℃。粗固体用离心法去除。再将液体加热至98℃,然后用离心法分离。清洁油系冷却油,热量进行回收,水和细小固体排出。Alfa-Laval 发言人估算,回用油的价值约为每吨95美元。自1988年4月以来,苏联 Yaroslavl 已采用此法处理了37.5万立方米的废油。此外,一家位于莫斯科东南约1000公  相似文献   

7.
周静萍 《环境与开发》1998,13(3):24-25,27
通过对废油进行碱洗,水洗,酸洗,碱中和,水洗,脱水,白土吸附过滤等,使油回收再利用,消除油对环境的污染,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几种吸附材料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油废水的来源广泛、成分复杂且对环境危害严重,吸附法是处理含油废水常用的方法,吸附剂性能的优劣对处理含油废水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介绍几种典型的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高吸油树脂、粉煤灰和膨润土;活性炭是处理含油废水最常用的吸附材料,高吸油树脂则是新型的有机吸附剂,粉煤灰来源广且价格低廉,膨润土资源丰富;几种吸附材料各有优点缺点,其特性、吸附机理、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也不尽相同,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未来用于含油废水处理吸附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对JKY-1型红外分光水中油份浓度测定仪进行了实验验证。水中的石伯类物质经四氯化碳或三氯三氯乙烷萃取后,用JKY-1型红外分光水中油份浓度测定仪在波数分别为2930cm-1、2950cm-1和3030cm-1处进行扫描测定。仪器的适用范围为10~100mg/L(4cm比色皿)和40~400mg/L(1cm比色皿),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0%,标准石油烃的回收率为92%~106%。结合不同红外测油仪测定标准石油烃及实际水样的结果对比,对仪器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日本全研开发的脱脂剂再利用装置,能够将表面处理加工时用过的碱性脱脂剂不废弃半永久性反复再使用。  该装置把使用过的脱脂液用油分离器将有机物的油和无机物的碱脱脂剂分离,再经过提取处理除去乳浊液和油,最后用0.005μm中空丝膜过滤,脱脂剂循环使用。脱脂剂再利用装置@洪蔚  相似文献   

11.
活化凹凸棒石对阳离子染料的脱色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活化凹凸棒石对三种阳离子染料有良好的脱色作用并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脱色率随pH增加而递增,但各染料有差别;吸附过程似可分为两个阶段并呈现一级及应动力学的特征。用它作主要组份的吸附剂对阳离子染料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7.5%~99.8%和45.4%~72.3%;再生处理简单且其效果基本不降低,为阳离子染料生产废水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廉价的新型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1990年春季和秋季在台州列岛附近海域进行了两次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60种,隶于25属。春季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10.63×10^4个/m^3,最高达27.5×10^4个/m^3,优势种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汉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hildebrantii等;秋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18.7×10^4个/m^3,最高达45.96×10^4个/m^3,优  相似文献   

13.
电凝聚——砂滤法处理制革染色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凝聚——砂滤法处理羊皮制革染色废水,可使原废水的CODcr浓度从344~806m g/L降至44~135m g/L,BOD5 从188~209m g/L降至45~49m g/L,色度从20~100 倍降至2~25 倍。处理出水水质好于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新建项目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利用合成的NIPAAm-AAc温敏性线型共聚研究了其对无机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以期应用于水污染的治理,结果表明其有明显的浓度效果,在PH=4时,对Y^3+,Er^3+和UO^2+2的浓集率分别达到84%、65%和56%,相应的浓集量分别为11.2mg.g^-1,4.45mg.g^-1和11.3mg.g^-1,并讨论了影响浓集的条件和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泥炭净化含油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炭比重小、质量轻,富含有机质,是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吸油材料。本文通过大量试验论述了泥炭净化含油污水的实验条件和方法。结果表明。泥炭经热加工处理后,由原来的亲水性变成疏水性,在含油污水中实现吸油而不吸水;采用不同的净化方式效果不同,静态方式泥炭可吸附其自身重量的5-10倍的油,动态吸油高达10倍以上;藓类泥炭、草木泥炭及木本泥炭对油的吸附效果也不同,分别可吸附油6—9.5L/Kg、4—8L-/Kg和1—2.5L/Lg。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D、C型和Z、Z型天然纤维吸油材料及p u型聚氨酯泡沫吸油材料的制法和性能。 D、C型吸油材料所使用的原料是稻草,Z、Z型吸油材料是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作原料,用硅油使它们疏水后,再把它们加工成细纤维。最后制成垫状吸油材料。 在软质聚氨酯泡沫发泡过程中填加亲油疏水剂,便可得到p u型吸油材料。 应用这些吸油材料处理溢油事故,回收水面液态油类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开发出的微生物处理法,是把一种直径为1厘米的浮子投入污染海域,首先让油吸附到这种浮子里。浮子用鸡蛋、氮、磷等容易自然分散的材料制成,表面粘附着能够分解油的酵母。酵母以浮子的成分为营养进行繁殖。结果,也把吸附在浮子上的油一起分解掉了。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把1.5克精制油十  相似文献   

18.
选择膨润土作为吸附回收落地浮油的原材料,制备了原土吸附剂和颗粒吸附剂。通过试验。研究了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吸附剂的油回收率和重复使用性的影响,对比性评价了不同吸附剂的落地油吸附回收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研究了不同材料吸附回收落地油前后的形貌和组成变化,探讨了材料的吸附机制。SEM结果表明,颗粒吸附剂的脱附能力优于原土吸附剂。BET结果表明,原土吸附剂比颗粒吸附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经过3次吸附一脱附循环后,原土吸附剂的比表面积明显下降,而颗粒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则基本保持不变。FTIR测试结果表明,2种吸附剂的吸附回收落地浮油过程对油的性能不存在影响,原土吸附剂中的油含量,随吸附一脱附次数的增加,明显比颗粒吸附剂增大。原土吸附剂对落地浮油的吸附,主要是以层间吸附机制进行,而颗粒吸附剂则以表面吸附进行,颗粒吸附剂综合吸附回收性能优于原土吸附剂。  相似文献   

19.
螺旋藻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了利用海洋藻类原料廉价,吸附容量大,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来处理回收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本文对螺旋藻干粉吸附水溶液中Cu^2+的动力学和溶液pH值对其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螺旋藻吸附Cu^2+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速度快,被认为是金属离子与藻表面的物理吸附;第二步速度慢,为化学吸附过程。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最佳吸附pH值为5.7 ̄6.7。用Freundlich方程模拟吸附等温线,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静电活性炭净水器是将静电杀菌技术与活性炭吸附过滤技术相结合,解决单一活性炭净水器滋生细菌及NO2^--N超标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4.92mA/cm^2,产水率为1L/min时,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出水NO3^--N〈0.03mg/L,而且不会改变活性炭固有的吸附容量和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