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群 《绿叶》2013,(1):70-77
现当代人类对物质文明单向度的全力追求,使人类从物质到心灵显示出某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这影响到国家合法性、社会凝聚、民族关系。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就像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重要。保护传统文化,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无论从宏观的人类社会.还是微观的某一具体国家,都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小民族视大地为母亲,视同类为兄弟.他们的这种“原始、落后”.对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和校正效应。  相似文献   

2.
屈振辉 《环境教育》2008,(12):17-18
人的生存与发展须臾都不可离开环境,环境道德是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构成。公民道德建设关系国家发展以及社会和谐,若要全面提升全民族环境道德意识与素质,必须立足本土资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中华民族极为注重礼在道德教化中的功能,“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杨心内容和精髓,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中应有之意,必须重视“礼”在环境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华杰 《绿叶》2011,(9):26-31
人类属于生物,生物多样性内在地就不应排除人类文化。按广义的理解,文化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互作用,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拓展视野,要落到实处,就要重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不能脱离传统和实际讲所谓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刘夙 《绿叶》2010,(4):116-123
生物多样性要保护,但是没必要过分保护.很多在极端环保人士眼中的所谓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后果并没有那么严重。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有相通之处,坚持保护文化多样性,但是也不能绝对排斥和阻挠文化同化,只要这种同化是自愿的.有益的。警惕极端主义和相对主义,用实证、理性的科学精神看待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应该是21世纪中国学界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北京文化历史悠久,集三千年的智慧于一身,因而它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而且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北京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因此无论是从时空上,还是从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审美的,以及它对人们的启示等等方面来理解北京文化,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都是显而易见的。把它作为文化多样性的特殊样本来加以保护,并使之与世界文化发生有益的交流,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丽江为例,指出类似丽江的诸多西部多民族交错聚居区在文化旅游二次创业过程中突出自身区域主体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必须要重视非主体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让各民族社区参与能力的塑造和培育都能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协调发展。这既是文化多样性对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重构的内在发展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在二次创业中发挥扩散效应的重要导向。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问题日益严重,依靠单个国家难以解决,而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生物多样性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对象和领域。国家是生物多样性全球治理的基本主体,政府间国际组织是生物多样性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是生物多样性全球治理的重要补充,它们均在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治理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观点     
《绿叶》2012,(11):127-128
儒家价值观的关键之一就是社会和谐,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三件事:和平、多样性和促进和谐的关系。那么,如今重要的关系有哪些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同一个国家社会内部的关系、不同国家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许多儒家信徒认为提升环境责任感很重要,而儒学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提升思想道德水准,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等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活动渗透、营造氛围、校园网络正确引导、开设选修课等措施,使学生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正>坚持政府主导,彰显环境文化的导向性。环境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传播、引导、规范。在国家层面,应抓紧制定环境文化建设纲要。纲要应汲取百家之精华,听取最广泛的意见和建议。在地方层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社会经济状况与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环境文化建设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分  相似文献   

11.
何群 《绿叶》2013,(Z1):70-77
现当代人类对物质文明单向度的全力追求,使人类从物质到心灵显示出某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这影响到国家合法性、社会凝聚、民族关系。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就像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重要。保护传统文化,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无论从宏观的人类社会,还是微观的某一具体国家,都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小民族视大地为母亲,视同类为兄弟,他们的这种"原始、落后",对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和校正效应。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任务是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普同性与独特性之间存在张力,却未必相互矛盾。反省广泛存在的文化中心主义,尊重和理解异文化,就有希望克服现代性的局限,并期待多元现代性的到来。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保持文化多元性,促进现代社会良性发展,改善人类的处境,只要行之得法,就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邓长绪 《青海环境》2005,15(4):173-175
环境文化是倡导生态经济、尊重自然法则的先进文化,是通过法律和道德体系来保障实现的。发展环境文化是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弘扬环境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团结稳定的奉献。文章从环境文化与经济关系、环境文化与法治德治、环境文化与政治文明、环境文化与民族精神四个方面阐述了环境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4.
郭家骥 《绿叶》2012,(10):27-34
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云南的三大省情特点。这三大多样性经过长期的互动磨合逐渐形成"三多一体"相互依存、良性互动、高度融合的格局,成为云南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后来居上的优势资源和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一生物多样性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称。生物多样性越丰富、越复杂,人类的生存环境就越稳定,食物、药物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就越充足,社会才可能持续发展。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开宗明义指出,生物多样性有十大价值,即它的内在价值,它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美学价值,以及它对进化、对维护生物圈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经济,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因而也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诸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些年,我国农业科…  相似文献   

16.
森林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南方少数民族既利用森林,又懂得爱护森林,正是在用林与护林的矛盾体中积累了丰富厚重的森林文化,内容包括物质层面对森林的依赖、精神层面对森林的热爱、法制层面对森林的护爱。森林文化具有独特的属性,其本质属性为兼容性、生态性,基本属性为普遍性、多样性、乡土性、审美性,它在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美化环境、生态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方兴未艾的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其令世人得以享受具有普世价值成果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重要的是文化多样性的丧失。在一定意义上全球化过程可以视为去地方性过程,因此,解决全球化带来的文化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就在于借助民俗文化来突显文化的地方性。因而,民俗学者与地方学学者有必要联起手来,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复兴中去,促进民俗文化的活态存异和标本存异。  相似文献   

18.
程恩富 《绿叶》2010,(1):143-148
经济全球化要求突破国家的界限,使生产要素在全球统一自觉配置,但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却要利用知识产权、金融、语言等霸权,来制造和扩大世界财富分配失衡和南北发展失衡。必须超越西方霸权,建立一种各国共同负责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新秩序.公正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军事自卫化,最终用社会主义全球化取代资本主义全球化。为此.中国要认清自己的合作对象。  相似文献   

19.
祝东力 《绿叶》2010,(7):103-109
从孔子提倡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到新中国的“民族识别”政策,文化多样性一直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价值观。反观欧洲虽政治上邦国林立,文化上却是均质单一:基督教从异端到正统,都是用血来传播的。今天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在面向过去的同时,也有指向未来的含义:保存人类关于前资本主义或者非资本主义的生产一生活方式的记忆,从而使人类始终保持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生产一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论环境文化与企业新文化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走向,企业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致力于环境文化的构建,其中,观念的创新是企业环境文化塑造的前提,产品的创新是企业环境文化塑造的内容,管理的创新是企业环境文化塑造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