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现在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3左右约4800万(公里)~2的土地已变为沙漠,而且沙漠每年还以6万(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这已是众所周知的环境问题。因沙漠化而感到粮食危机、薪柴不足的最严重地区是非洲,但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中国的北部、西部,南美的智利、阿根廷也出现了较严重的沙漠化问题。另外,在泰国、  相似文献   

2.
有色金属是发展工业不可缺少的贵重金属。现在全世界有色金属的生产与消费分布很不平衡。铜、镍、铅与锌等贵重有色金属多集中在亚洲、非洲与北美、中南美洲的部分国家,这些国家生产的铜约有50%出口国外,其它有色金属30%出口国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水危机与能源危机一样席卷全球。据统计,陆地总面积的66%水源不足。约45个国家缺水或严重缺水。全球每年约有12亿人因饮水紧张而苦脑,有2.5亿人因干渴和饮脏水而致病死亡。在我国236座城市,日缺水约1240万吨。因此,保护好水资源,对确保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将近1.5亿非洲人营养不良,食物长期短缺;几个国家的数百万人民面临着饥荒。过去的20年只留下经济的衰退、贫困的加剧、粮食生产的下降和土地资源的耗竭。在这20年中,外国经济援助大量输入、外国顾问的大批涌进,其中不少给非洲指错了方向。20年后的今天,非洲将要品尝恶果——环境的恶化。这块大陆的部长们于1985年12月16~18日在开罗会面,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UNECA)和非洲统一组织(OAU)主持,拟订出一项制止环境恶化、达到粮食和能源自给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海洋石油运输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巨型油轮的增长,增加了海上的石油污染。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次的油轮(以艘计)发生搁浅、碰撞和触礁等海损事故。每年因船舶失事而流入海洋的石油平均约5万吨。因装卸设备发生故障和损坏及操作失误等造成的漏油约占总装卸量的万分之一。此外,每年混在压舱水中排入海洋的油达70万吨。通过船底污水排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要消灭几内亚寄生虫病的关健是解决清洁饮水。这种寄生虫把卵产生脏水中,饮用了这种脏水时,虫卵即在人体内成长使人致病。这种寄生虫的成虫约有2—3时长。患这种病的人大都是农民,他们在田问种植或收割谷物时最容易传染上这种寄生虫。世界卫生组织估计非洲和南亚地区的20个国家里,每年传染上这种病的人数  相似文献   

7.
粮食危机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危机”在2008年成为所有人和所有国家的关注点。今年4月.一份由世界银行发起、受到60多个国家和400多位科学家支持的报告——“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评估(IAASTD)”指出:现在全世界有33个国家正因为食品价格上涨而经历政局动荡和国内冲突。报告同时说,虽然现在全世界的粮食产量理论上足够养活世界上所有的人。但是全球仍有8亿人面临饥饿的威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  相似文献   

8.
地中海位於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的交会处、是地球上最大的陆间海。它东西长而南北狭,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800公里,总面积约2,505,000平方公里。沿岸有18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密度很高。北方有不少工业中心和旅游地,南方的一些国家是主要产油国。地中海西端的直布罗陀海峡是通向大西洋的门户,东南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可达印度洋。因此,地中海又是沟通  相似文献   

9.
<正>水·组织是美国人盖瑞·怀特(Gary White)和著名演员马特·达蒙(Matt Damon)共同创办的一个非营利组织。它的总部设在美国堪萨斯城,并在非洲和东南亚设有办公室。通过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卫生条件,这个机构已经帮助非洲、东南亚和中美国家改善了很多社区。这个组织可以追溯到盖瑞·怀特和其他人在1990年共同成立的国际水伙伴(Water  相似文献   

10.
正阿佳妮·科斯塔(Adjany Costa),来自安哥拉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主义者,凭借为保护世界上仅存的、未被践踏的荒野付出的努力,于2019年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非洲区"地球青年卫士奖"。阿佳妮·科斯塔现年29岁,在她小的时候,海滩是唯一可以前往的安全地点。安哥拉经历了长达30年的内战,直到2002年才结束。在安哥拉内战时期,这个国家境内许多地方埋有地雷,人们的生存和生计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战争和地雷,我们不能冒险走得太远,"科斯塔回忆说,"但是每个周末,我的父亲都会带我们去海滩玩,海滩成了能够带给我慰藉的地方之一,也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崇敬。"  相似文献   

11.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使人类文明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出现许多全球性生态经济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荒漠化和无林化问题。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荒漠和半荒漠已从占陆地表面的33%扩大到43%。这表明,由于人类活动而增加了90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目前,还有几乎占整个陆地面积1/5的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于向荒漠化的演变之中,使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受到威胁。尤其是80年代中期因干旱和荒漠化引起的灾害,造成非洲34个国家1.5亿人受害,约一百万人丧生,有  相似文献   

12.
全世界共有土地1.30789亿(公里)~2。1964年耕地与牧场占土地总面积10%,1986年上升到11%;1964年草原占24%,1986年上升到25%;1964年森林面积占32%,1986年下降到31%;其它土地1964年占33%,1986年仍为33%左右。耕地与牧场占总面积比例以非洲最小,仅占5%,以欧洲最大,约占30%;草原占土地总面积以澳洲最大,约占57%,其次是非洲,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世界造纸业基本依赖木材纸浆,仅此一项一年约占全球工业木材消耗量的三分之一。过去二十年造纸工业发展迅速,预计在今后几年内对木材的需求还将增加百分之五。这给世界的森林造成很大压力。加之为开垦农田,获取烧柴而砍伐森林,全世界每年损失森林面积达十五万平方公里,比荷兰、丹麦和比利时三国面积的总和还要大。为了防止由于大片砍伐森林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因破坏热带雨林而对气候稳定和土壤结构造成的危害,许多国家的造纸工业已在努力设法减少  相似文献   

14.
欧洲经济委员会已通过一项决议,禁止成员国大量向第三世界输出有毒废物,并要制裁那些用商业手段输出有毒废物的行为。在欧洲处理1吨有毒化学品约需花费1000美元,而在非洲国家去处理,则每吨只需这个数值的1%。因此,以往很多欧洲国家都把有毒化学品运往非洲去处理。  相似文献   

15.
SecurelySusteinableurulIslamAbstract:NurulIslamsaysthattheworldcanbothfeeditselfandProtecttheenvironmentoverthenestquarterofacentury.从现在到2020年,全世界人口可能要增加40%,达到80亿。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口将加倍。亚洲人口将增到15亿。人口增长、迅速的城市化(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将比农村人口增长快得多)、收入增加和饮食习惯改变都将归结到对食物的日益膨胀的需求。一预测说,在发展中国家谷物需求量将增长约80%,而就全世界而言则将增长55%。在发展中国家,尽管起点较低,但对小麦的需求将增长令人震惊的16…  相似文献   

16.
老鼠是一种令人厌恶、痛恨而又无可奈何的动物.据专家估计,全世界老鼠总数在100亿只以上,每年因鼠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于25个贫穷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人类与老鼠的斗争可以说是长期的、艰苦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丙辉  付青  刘琰 《环境保护》2007,(19):59-61
饮水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全世界每年因水污染导致12亿人患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伤寒、痢疾等15种传染病都经水传播,每年约400万儿童死于水致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正> IGCP 264(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64项)地物光谱特性遥感学术年会于1989年7月20日至2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与会代表约50人,分别来自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多个国家。我国派出了10人代表团(中科院8人,地矿部2人),是除东道国以外与会人数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据介绍,目前全世界有20亿人处于缺水状态。您每冲一次马桶所用水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冲个凉水澡,您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当您的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这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出的结果。200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03年确定为国际淡水年,目的就是唤起国际社会对淡水的高度重视,因为地球淡水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20.
贫穷既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导致的后果。世界银行开列了1989年年人均国民总产值(GNP)低于58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有41个国家名列其中。在这41个国家中,有十几个国家的人均GNP低于250美元。1990年联合国开发署用人类开发指标评价,发现有63个国家为低开发度国家,其中包括上述41个低收入国家在内。现在,世界低收入国家集中于下撒哈拉非洲和南亚,也包括美洲的海地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低收入国家一般教育水平低,民众健康状况差,其平均寿命为62岁(不包括中国和印度),而高收入国家为76岁或更长。许多穷国人口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