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开天车的。八年来,我深刻体会到,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安全生产的规律,熟悉它,掌握它,就不难做到安全生产。有人认为安全生产捉摸不定,偶然事故很难提防。这是片面的看法。安全生产本身是一门科学技术,既是科学技术,就不会捉摸不定,也不是神秘莫测,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天车操作规程中有一条“操纵控制器时,必须逐级起动,严禁突然加速”。这就是一条安全生产规律,是前人实践的总结。有的同志不注意,平时偶然一、二次违章操  相似文献   

2.
要爱护青工     
如何保证青年工人安全生产,是我厂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1981年1-8月,我厂共发生工伤事故19起,其中学工6起,代培工4起,两者占事故总数52.5%,这个比例是相当大的。 老职工退休,新工人接班,这是自然发展规律,是不可避免的。我厂自1979年以来,新进厂的青工超过1,000人(占全厂职工的20%)而且还将继续增加。大批青工涌进厂来,也随之带来了如何培养教育,保证他们安全、健康成长的问题。 目前我厂对进厂的新工人,进行厂级安全教育、劳动纪律和保密保卫教育后就分到车间。在车间里,有的组织几天技术学习就上岗;有的只跟着师傅看上几天就参加操…  相似文献   

3.
解决不识字的方法叫扫文盲,解决不懂科学技术的方法叫扫“科盲”。安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技术,我想,要解决不懂安全技术这个问题.就得扫“安全技术盲”。 从去年我们厂发生的一些事故和事故苗子看,不少是因工人缺乏安全技术知识造成的。今年进厂的新工人多(约占职工总数的15%),他们大多不懂安全操作技术。我厂有10多个车间都有助理工组,这几年增加了行车34台,叉车、电瓶车37台,不少司机和挂钩工缺乏起重安全技术知识,有一个助理工组有50%的工人发生过工伤事故。 在干部中也有“安全技术盲”。如有的由非技术工种提拔的干部不懂安全技术;有的…  相似文献   

4.
日前,四川江油发电厂锅炉车间12名普通青工与团支部签订了“青年安全监督岗安全风险承包合同书”,从此,在一年合同期内,他们将作为青年安全监督员在各自的工作中随时随地为确保“身边的安全”尽心尽责。 1994年,江油发电厂团委发起了“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由各团支部牵头,在本车间进行设备大修等较大工作时,成立青年安全监督岗,选派青工任安全监督员进行现场安全监督。由于是“因事设岗”,在以往的实施中,青年安全监督员大多是“钟点工”,大多由班组长“一肩挑”。今年,新的一轮“青安岗”活动又开始了,锅炉车间根据自身的实际对以往的活动形式进行了思考。他们认为,本车间设备多、辖区大、工点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9月2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王玉普赴河北,就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督导调研。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王玉普一行来到唐钢炼钢厂4号高炉、冷轧薄板厂和唐钢气体有限公司制氧车间。他说,安全是企业管理的综合反映,也是检验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仅靠开会、喊口号管不好安全,要让懂技术、懂工  相似文献   

6.
四面八方     
武钢二炼钢厂原料车间连续10年事故为零 陈春和 武钢二炼钢厂原料车间在生产中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连续10年未出现一起人身安全事故。 该车间每周一的车间安全会,首先强调的是安全工作。为了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硫化班每天班前5分钟重点讲解当班工作情况及应注意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们是光华无线电仪器厂模具车间的磨床工。我们磨床车间不足六、七十平方米,安装了不同型号的6台磨床,既没有吸尘装置,许多零件又要干磨,因此,车间里粉尘弥漫,一个班下来,工人的身上、床子上都落上一层粉尘。 我们曾多次向厂领导反映情况,要求改善劳动条件。领导先是不予回答,后又推脱一时解决不了,不了了之。去年和今年,四机部和安徽省国防工办的检查组来我厂检查工作,对磨床车间粉尘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严肃批评,并要求立即解决。厂领导答应今年上半年予以解决。可是干打雷不下雨,如今快到年底了,依然杳无音讯。我们不知道厂领导…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搞好今夏的防暑降温工作,我厂党委在批林批孔斗争中总结了去年采用抽风筒和蒸气排气罩的经验,于3月9日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对今夏防暑降温工作做了部署。党委副书记提出,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和安全,是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前,要抓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工作,要求各车间对防暑降温设备及早进行检查和维修;已采用抽风筒和蒸气排气罩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由老工人研究改进;清凉饮料的供应也要及时准备好。 在党委扩大会议部署后,目前,有的车间已对没有加罩的散热机器加了罩;织造、准备等车间准备再增加一些降…  相似文献   

9.
朋友,今天,我作为有20年工作实践的安装职工,作为两年间受两次车祸造成3处骨折的受伤者,作为公司1985年以来6名事故身亡工友的知情者,在这里,要大声疾呼:破除迷信,讲求科学,确保安全! 也许有的同志会问:都进入九十年代了,安全工作还讲要破除迷信什么的,有何依据和必要?同志,先别不信,且听我慢慢说来。 在现实生活中,讲迷信的人,总喜欢用一条主观臆断的虚线,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几个偶然的客观事件牵扯在一起,来增添它的“必然性”色彩,用来欺骗自己,也迷惑无知的别人。 1985年6月24日,我公司一名仪表安装班长,在三朋钢铁厂工地不戴安全帽,…  相似文献   

10.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我发现许多单位只注重防范重大事故,他们认为,只要大事不出,即使小事故不断也无碍大局。于是只对重伤、重大事故实行“三不放过”,而对于轻伤事故则往往掉以轻心,有的车间、班组干脆隐而不报。对此,有的安全部门也认为,没有伤筋动骨,不予以追究。 轻伤事故虽不像重大事故那样损失惨重,但能否因其伤害的程度轻、造成的损失小而马马虎虎、高抬贵手呢?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培训、措施、管理、调查、处理等环节一环扣一环,丝毫马虎不得。事故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抓安全工作必须根据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全面、细…  相似文献   

11.
我厂铸造车间清砂采用矿山7655型振动机,由于风锤铸件的撞击产生极大的噪声,再加上铸钢件与震砂机底座的震动,操作地点的噪声达到125分贝。工人长期在车间工作,感到心慌耳鸣,听力大大减退,脾气暴燥。有的甚至记忆力衰退,精神萎靡,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在1976年,我们了解到北京市劳研所和劳保用品商店研究成功防噪声耳罩后,就为清砂工人每人买了一付耳罩。从使用两年来的情况看,这种耳罩比耳塞隔声好,使用方便,不易丢失,效果明显。但是,我们也感到,耳罩还有不足之处:一、体积大。我们清砂工人面部要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再加上耳罩,头部活动太…  相似文献   

12.
通俗地讲,“宜人化”就是工作环境使人有一种安全感、轻松愉快感、事半功倍感。笔者以为,要实现冲压车间“宜人化”,须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冲压生产的安全可靠性生产车间安全性差,使人一进入车间就有一种恐惧感,因而易出事故。冲压车间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模具的安全性,设备的安全性,安全装置的先进性和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冲压生产安全可靠性可有以下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间以来, 在一些麻纺厂的软麻 工中,出现了一些奇 怪的病症。有的患者 皮肤搔痒,前额、两 颧等暴露部位轻度黑 变,前臂及两下肢有 毛囊炎、黑头粉刺痤 疮样改变,一些堆库 工的臀部及两下肢痤 疮样损害严重;也有 少数患者的眼外 等 处毳毛增多增长;还 有的伴有头昏、头痛、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1月公司成立起,老王就应聘进公司,1998年开始每年年初签订为期1年的书面劳动合同,到2004年9月已是公司老员工。老王是车间里普通的操作工,虽然不算出众,但安守本分,也能按时保质的完成工作。而2004年9月一天人事部经理突然通知他领取当月工资,立即办理工作移交手续,第二天起不必再来上班。老王不服,遂提请仲裁,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河北省遵化县劳动人事局在考核企业升级工作中,严格检查、考核安全生产管理情况,使升级的企业都有较高的安全生产水平。 该局认为,企业升级中必须考核事故情况,因为它反映的是安全管理效果。但是,有的企业由于种种偶然原因,虽然管理不力,也可能出现事故不多的情况。为此,该局为了消除当前一些忽视安全生产的现象,防止安全生产工作不好的企业升了级,而升级后又出现安全状况滑坡,他们在考核事故指标的同时,严格检查、考核安全管理情况。其中包括:企业各级领导是否重视安全工作,是否坚持把安全生产列入重要议事内容;企业的安全机构和各…  相似文献   

16.
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防患于未然。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需在"小"字上做文章。一要"小题大做"。安全管理,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有的人对安全工作出现的"小"问题,视而不见,也有人认为"小"问题不会引发大事故。因而,对一些"小"事情,捂  相似文献   

17.
来信摘登     
《冶金安全》编辑部: 《冶金安全》1979年第2期介绍了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研制、北京冶金安全仪器厂生产的SA—401卷扬机讯号显示仪。此仪器在克服卷扬机信号错发、误听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为讯号与主机连锁创造了条件。但仪器本身还存在一个技术问题,即在仪器通电开机后不能自动置零,要手动置零后才能投入运行。这不但不合惯例,而且在使用中如果偶然停电,将造成连锁失效。例如:若信号工给出“2”信号后突然停电,而信号工又未关机,当来电后机房里仪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江西氨厂机修车间发生了一起天车吊装备件时砸伤人的事故。事后车间召开了一次事故分析会,认为是“好心”出了事故。 会上,工段长先介绍事故发生的经过。他说。当时天车工不在,为了把备件吊装好,技术员出于“好心”就叫铆工师傅去开天车。这个铆工也是为了工作,才答应去开,但因对天车操作方法不熟练而出了事故。铆工发言说:“我不是天车工,技术员叫我开,我就上去开了。这事我有责任。”最后厂长说:为了工作,大家都是出于“好心”,谁愿意出事呢?问题是我们的同志没有按章办事。技术员叫铆工去开天车是违章指挥,非天车工去开天车是违章…  相似文献   

19.
正安全管理动态移车,是客车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大难题。在客车生产时,每在一个车间内生产结束后,客车都要由专职司机开到下一个车间进行组装;当客车生产完成后,司机还要对成品车辆进行路试,这些工作统称为动态移车。2015年,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金龙")日均产量达70台客车,根据路试、调试、检测、检验等需要,日均  相似文献   

20.
某电气焊班班长在快要下班时接到了一项气割螺帽的任务,在没有办理“动火许可证”的情况下,他便带人在禁火区动火。车间副主任发现了这一违章现象后,怒气冲冲地制止道“活得不耐烦了,这事你都敢干?”心里本来就有怨气的班长一听火了:“我是死是活关你屁事!”并继续蛮干。结果遇罐内泄漏的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造成2人重伤1人轻伤。 这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事故。究其原因,主要责任当然是班长的违章,但车间副主任不文明言语也起了不好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有的企业领导和安管干部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制止“三违”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