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汞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现状,分析了氯碱行业的高汞触媒污染严重、汞流失环节多、含汞废触媒回收处理中存在污染隐患等汞污染问题,提出了减少氯碱行业汞消耗与汞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汞排放清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PVC)生产全生命周期汞排放清单的计算方法。采用低汞触媒有盐酸脱吸工艺、高汞触媒有盐酸脱吸工艺、高汞触媒无盐酸脱吸工艺的汞输入因子分别为0.045 g/kt、0.091 g/kt和0.122 g/kt,回收产品的汞输出分布因子分别为95.37%、81.97%和97.18%。估算得到:2010年我国电石法PVC生产汞输入量792.8~814.8 t;回收的产品汞705.9~724.4 t,通过大气无组织排放、管道残留以及其他未知途径汞排放79.6~82.8 t;废水汞排放1.3 t;固体废物汞排放3.6~3.7 t;废酸汞排放2.5~2.6 t。回收的产品汞是汞输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乳状液膜法分离提取废汞触媒浸出液中的Hg~(2+)。考察了影响乳状液膜体系分离富集汞的主要因素,并对分离提取后的乳液相进行了破乳研究。分离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乳状液膜体系的最佳配方为流动载体磷酸三丁酯体积分数10%、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体积分数4%、膜溶剂磺化煤油体积分数86%、内水相HCl溶液浓度0.10mol/L、油相与内水相的体积比1∶1;在乳状液与外水相的体积比为1∶10的条件下Hg~(2+)提取率达78.50%。破乳实验结果表明:加热破乳、离心破乳、加热离心联合破乳3种方法的破乳率分别为29.0%,54.0%,85.7%;采用加热离心联合法破乳后,Hg~(2+)富集倍数达8.5。  相似文献   

4.
废水中汞离子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美荣  王琳  易辉  李新贵 《化工环保》2007,27(2):135-138
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结合自身最新研究工作,论述了去除工业废水中汞离子的化学沉淀法、微电解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等方法及其作用原理,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吸附法对含极低浓度汞离子废水的深度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合成的新型导电性聚芳香胺对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十至数百mg/L的溶液中汞的去除率在99.99%以上,在含汞工业废水处理中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燃煤电厂汞排放是最大的人为汞污染源,《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首次提出了我国燃煤发电锅炉汞及其化合物的控制指标,规定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03 mg/m3.介绍了国内外汞污染发展情况,汞的形态以及汞污染控制技术.汞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脱汞,其中燃烧后脱汞的研究最广泛.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燃煤电厂汞的3种排放形态,分析了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如燃烧添加剂技术、吸收剂喷射技术、稳定剂固汞防溢技术、络合剂絮凝脱汞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选择影响因素,即燃煤煤质、运行工况、脱汞后副产物等,为我国电力行业汞污染控制及减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锰氧化物的零价汞吸附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锰盐为锰源制备了三种锰氧化物,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模拟烟气中零价汞的脱除。采用PXRD、TEM、N2吸附、H2-TPR、XPS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利用固定床装置考察了其在不同温度下对模拟烟气中零价汞的吸附能力,并对穿透后吸附剂的脱附性能进行试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锰源制备的锰氧化物在低温条件下对零价汞的吸附性能不同,其中以硝酸锰为锰源制备的锰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并且吸附在锰氧化物表面的汞能够在加热条件下释放出来。另外,试验还发现当烟气中无SO2时,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定床吸附系统,对自制褐煤活性焦的脱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自制活性焦对烟气中Hg0有一定的吸附能力,随着Hg0的入口浓度的增加,活性焦质量的增加,活性焦的吸附量也在增加。40mg时3号活性焦由10ng/min汞入1:2浓度时26.68%的最大吸附效率提高到40ng/min汞入口浓度时的53.12%。10ng/min汞入口浓度时3号活性焦在40mg时的最大吸附效率为26.68%,而在80mg时吸附效率提高到43.2%。烟气中的SO2、NO气体对活性焦吸附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固定床吸附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Lan—mguir吸附系数,考虑吸附过程中颗粒内、外的传质控制过程,建立质量平衡方程。通过Matlab模型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计算的活性焦脱汞效率要优于试验数值,计算的是理想情况下活性焦对汞的吸附效率,实际情况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盐酸溶液对蛭石进行浸渍处理,考察了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对气态单质汞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对气态单质汞的吸附效果好于未改性蛭石,盐酸浓度为4.0mol/L时,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对气态单质汞的吸附效果较佳;进气中气态单质汞的质量浓度越高,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对气态单质汞的去除率越低;适当提高吸附温度对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吸附气态单质汞较有利;降低蛭石粒径,盐酸溶液改性蛭石对气态单质汞的去除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田祎  徐克  王硕  赵虎  叶旌  伍思扬 《化工环保》2023,(1):132-136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已于2017年8月16日正式生效,其文本中对汞和汞化合物临时贮存环境无害化管理提出了要求,并针对汞和汞化合物专门制定了无害环境临时贮存指导准则。通过梳理我国对危险化学品贮存的管控要求及调研我国汞和汞化合物临时贮存现状,对比分析了我国管理要求与《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及指导准则的履约差距,并提出了推进汞和汞化合物临时贮存环境无害化管理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毅  齐萌 《化工环保》2018,38(3):256-260
燃煤烟气中汞的排放控制是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之一。氧化法可将烟气中不溶于水的气态单质汞(Hg~0)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氧化态汞(Hg~(2+)),然后利用湿式吸收设备去除。综述了国内外燃煤烟气氧化法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非催化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的优势与局限,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选择使用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氧化剂以及催化剂,研发高效、低成本、可回收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KClO氧化吸收烟气中的Hg0,研究了脱汞性能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会降低脱汞性能,加快KClO热分解,减小Hg0溶解度,抑制氧化还原放热反应;提高Hg0浓度会增大Hg0在气相主体和气液界面的分压差,进而提高Hg0的传质速率,使Hg0去除率提高;继续提高Hg0浓度,反应限速步骤从气膜移向液膜,使Hg0去除率下降;KClO质量分数低于10%时,Hg0和KClO溶液的气液两相传质效率由液相控制;Hg0去除率随吸收液初始pH的升高而降低,吸收液pH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燃煤电站汞的排放状况,并指出了汞危害性以及我国面临的脱汞压力,论述了烟气中汞存在形式以及影响其存在形式的因素.探讨了当前燃煤电站利用现有污染控制设备进行协同脱汞的研究进展,包括:燃烧器/反应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电除尘器(布袋除尘)(ESP/FF)、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FGD)等设备.提出了脱汞吸附剂处理问题,并对今后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电厂燃煤过程中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燃煤电厂汞控制技术分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汞,燃烧后脱汞技术为主要汞控制排放工艺,其中吸附剂吸附方法的研究较为广泛。基于国内外近几年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综述了汞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溶解法、吸附法、化学法和鳌合法等4种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从机理上分析了烟气脱汞技术的工艺过程,对脱汞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工业化进程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汞是煤中最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之一,燃烧产物中汞的排放为火电厂锅炉汞污染的主流。烟气中的汞主要采用活性炭或者其他吸附剂、飞灰再循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等手段来去除,但普遍存在吸附剂价格昂贵、经济效应不高,具体脱除效应不明显、仅适用中小型火电厂锅炉等实际问题。为配合脱汞市场,需要在完善测试手段和控制手段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多组分污染物联合脱除汞反应的竞争机制和活性/选择性调控规律、吸收剂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大容积/大流量反应器内超低浓度污染物的富集/反应机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在火电厂烟气零价汞形态转化机理、汞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以及高效价廉吸附剂的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排放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选用重金属螯合剂TMT-15处理高含汞气田废水(COD=1 560 mg/L,SS=210 mg/L,pH=2.5~3.0,汞质量浓度为340 mg/L),考察了TMT-15投加量,废水pH,与氢氧化物、硫化物联用等因素对汞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了TMT-15与汞的螯合产物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TMT-15能与汞强力螯合并沉淀,投加量低,pH适用范围广;絮凝剂聚合硫酸铝与TMT-15的联用可提高除汞效果,但作用有限;TMT-15与氢氧化物联用时的汞的去除效果提升显著,在氢氧化钠、三聚硫氰酸、汞元素的摩尔比为0.5:0.5:1和废水pH为3.0的条件下,汞去除率可达99.99%,剩余汞浓度低于GB 8978—1996中规定的汞排放浓度;螫合产物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且在较高浓度的酸碱环境中溶解率低,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