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保护》2022,(11):36-36
近年来,“安全文化”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热点词,许多企业试图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遏制事故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一些人认为,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根基,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可以有效杜绝员工习惯性违章操作;也有一些人认为,安全文化并不能凌驾于安全管理之上,员工违章的原因众多,无法完全依靠安全文化建设消除。对此,您认为安全文化能杜绝违章吗?如何可以,需要进行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2.
违章操作,现在的确已经成了分析安全事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要原因了。甲企业未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就 安排上岗,致使氯气泄漏时员工不知所措,造成多人中毒,最终的原因分析是"违章操作";乙集团公司员工从脱焊的 旋梯上掉下来摔死,也将责任算在"违章操作"上;还有导致200多人死亡的开县井喷事故,原因还是工作人员"违章 操作"……在很多故事中,我们不排除有违章操作的行为。但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是否想到,在设备老化、没有安全保 障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如何操作才不违章呢?在员工未经培训,连起码的生产操作常识都不懂的情况下,如何应对突发 事故呢?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发生了事故又怎么算是违章操作呢?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里,为了预防事故、杜绝违章常会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但因违章而受到处罚的员工是否真正改掉了不安全行为了呢?企业安全管理者是否能够发现所有违章行为呢?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无法时刻观察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员工可能因为担心被罚而采取对抗行为,或在管理者实施观察时不操作、躲避,或只在被观察时才安全操作,一旦脱离观察者的视线便又习惯性地违章操作。  相似文献   

4.
<正>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否可行目前,一些企业在安全考核中,根据各类违章行为可能直接引发的事故,对违章者视同已引发相应事故进行处罚。有人认为,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能够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员工重视安全。但也有人认为,如此考核过于严苛,很可能致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对企业来说,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否可行?是会促进员工重视安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对于违章操作,可以分为“无意违章”和“故意违章”两种情况。无意违章,是指员工个人对操作规程不了解或经验不足,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违章,此类行为主要发生在新员工身上。故意违章,是指员工出于个人目的或动机,如节省精力和时间等而违章,是一种“明知故犯”的行为,此类行为常常发生在企业的老员工身上,且容易发展成为习惯性违章。企业通过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和每年的计划培训,可以消除大部分“无意违章”。要控制和杜绝“故意违章”,企业需要在确保规章和操作规程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提升安全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然而,时至今日,因忽视劳动保护,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而导致的事故仍时有发生。那么,企业职工违章的原因何在?怎样有效地杜绝这些问题呢? 一、企业职工违章的原因 1.领导安全意识淡薄造成职工违章。在实际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一例例触目惊心的事故,管理者虽然一遍遍地分析原因,但结论常常不外乎"麻痹大意""违章操作""习惯性违章"等违章通病。追根朔源,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些问题频繁上演?如何才能根治安全管理中的顽症,共铸安全管理的大堤呢?笔者认为:精心培育安全文化,构建以认知  相似文献   

8.
事故或错误的老观念。如果发生工伤事故,多数人的直接反应是问“员工是否遵守或违反标准作业程序,JSA(Job Safety Analysis工作安全分析)有没有识别危害?”整改经常是“更新标准作业程序,或重新提供培训”。企业普遍会认为是员工违规,造成事故或错误的发生,但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换一个员工在当时的场景,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故或错误。HOP(人与组织安全绩效,简称HOP)以新的安全观念来看待员工造成的事故或错误。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306工程队,推行安全生产联保制,把职工的经济利益与安全生产挂钩,收到了较好效果。几年来,月平均事故率逐年下降,1985年降为0.69‰;48个前方班组,有25个四年来事故为零。 506队分析了过去几年的大量事故,发现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鉴于土建队大多是以班组为单位进行生产活动,如果有人违章作业,只要本班组工友能及时制止,大部分事故是完全可能避免的。过去,安全工作推行“专管线”,各级都有专人抓,一级抓一级,这是必要的。但安全生产毕竟是有关每个职工安危的大事,如果加上职工相互间的联保,就可…  相似文献   

10.
员工是班组的基本组成细胞,同时也是企业的基本组成细胞,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措施都是通过生产一线的员工来得以实现和落实到位的。一线员工直接从事现场作业,如果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对于各项制度领会认知能力差,不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违章作业,往往将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并成为事故的直接受害者。企业生产现场各项危险源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目前,企业在开展各项"反违章"工作时,通常将重点放在生产一线,主要针对一线员工的违章操作等"行为性违章"。这并无不妥,但一些企业却因此忽略了"违章指挥""生产组织及规章制度不合理""安全投入不足"等"管理性违章",导致"反违章"工作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那么,企业应如何在杜绝"行为性违章"的同时,预防"管理性违章"呢?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预防"管理性违章"。  相似文献   

12.
“三违”是指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企业中发生的工伤事故,有60%-70%是由“王违”行为引起的。目前,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由于存在着一些误区,因而严重影响了反“三违”的效果,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反“三违”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1.反违章操作,无的放矢。有些企业在强调反对违章操作的同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的把其他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拿来照搬照抄,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差;有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事故或灾难发生在你的生产经营单位,你的员工身上,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作为企业的安全管理者,你知道如何应对吗?你准备好了吗?良好的应急反应和危机处理会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声誉损失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在生产施工过程中,职工的习惯性违章操作现象屡禁不止,已成为影响安全生产的顽疾。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因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夺去了无数个鲜活的生命,也给国家和企业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对习惯性违章应常抓不懈,并加大措施,使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70%~80%的事故是由于职工思想麻痹,有章不循,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习惯性违章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为了图快图省事,违背安全规程要求,从事作业。在生产过程中,职工知道设备有缺陷,也明白违章操作是不安全行为,但总想闯一关,心怀侥幸,不愿接安全规程去做。结果,轻轻松松放过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机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给国家、企业和个人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在企业安全检查中,经常会发现工人在工作场所不戴安全帽,登高工作不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避免人为失误,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就能有效杜绝违章事故的发生。近年来,一些安全培训和教育“无用论”的形成,关键原因是安全培训和教育流于形式,脱离了实际,从而失去了安全培训和教育的应有之意。因此,企业要做好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必须要念好“真经”。一是安全培训和教育要接地气。企业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时常出现照本宣科、不切实际的现象,往往是培训老师或安全管理者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而下面的员工低头玩手机甚至呼呼大睡。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属于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6%(其中违章指挥占16%)。可见,杜绝违章操作是减少事故的主要途径。要减少或消除违章操作,必须掌握违章者的心理状态,对症下药,才能防患于未然。本文就违章者的心理状态作肤浅的剖析。一、麻木心理麻木不仁者忽视安全的重要性,既不学习安全知识,又不钻研技术,工作粗枝大叶、敷衍塞责,心目中根本没有安全规程、技术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使用规程,工作前不作任何检查和确认,随意操作。这种人除自己常常出事故外,还不时造成他人的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特别是 2 0 0 0年以来重大、特大事故屡屡发生。据分析统计 ,大多数事故属于责任事故 ,主要原因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疏于管理、监督不力造成的。因此 ,把反违章工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违章的概念按照违章的性质划分 ,大致可分为违章作业、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从违章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要 ,可分为一般性违章和严重性违章。从违章者的思想、心理、习惯等角度 ,可分为偶然性违章和习惯性违章。违章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比较普遍并且危害较大的主要表…  相似文献   

19.
违章操作是引起绝大多数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为减少煤矿工人违章操作,需弄清其原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事故致因"2-4"模型,界定违章操作的定义和范围;其次,分析违章操作产生的认知过程,构建认知-行为理论模型;最后,分析应对行为思考环节失效的原因。以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分析煤矿工人的违章操作过程,对认知原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煤矿工人发生违章操作主要与个人安全认知水平有关,应对思考环节失效是导致其违章操作的最主要原因。针对这一原因,提出瓦斯爆炸事故违章操作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夏季高温,雷电天气、台风比较多,是事故易发的时段。为切实履行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职责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职责,吴江市震泽镇安监所积极开展安全大检查,要求各企业切实关心群众利益,做好防暑降温、劳动保护、安全用电、合理调整班次等工作,坚决防止职业危害和食物中毒。并严格劳动纪律和现场安全管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