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法预处理糖精钠废水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无机混凝剂硫酸铝,硫酸铁分别与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处理糖精钠废水,并进行处理效果比较,结果表明,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的处理效果好,当硫酸铝投加量为3.2g/L,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8mg/L,pH为6时,废水CODcr可从41300mg/L减小到16800mg/L,去除率达61%;Cu^2+浓度从32.73mg/L降至3.17mg/L,去除率达90.3%,且提高了BOD5/CODcr值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混凝沉淀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各种因素对再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混凝剂FeCl3、Al2(SO4)3和PAC与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复配,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静态正交试验和动态混凝沉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投加量是再生水水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是再生水水质的第二影响因素.最佳处理效果时动态试验混凝剂投加量高于静态试验混凝剂投加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电解金属锰废水,主要研究水力条件、最佳混凝剂、助凝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混凝剂组为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其最佳投加量分别为:聚合氯化铝为90 mg/L,聚丙烯酰胺为50 mg/L。当pH=9.0时,采用先无机再有机的投加混凝剂的顺序,水力条件工艺控制为先加无机混凝剂慢速搅拌1 min,再加有机助凝剂快速搅拌2 min,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选用硫酸铝、聚丙烯酰胺 (PAM)分别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联合作用 ,处理造纸厂综合废水。经研究分析确定了其最佳投药量以及PH值等影响因素。并在中试实验中取得满意的处理效果。投加硫酸铝 180 0mg/L、PAM 2mg/L时 ,CODCr去除率为 6 8.9% ,浊度 (NTU)去除率为98.6 9% ,SS去除率为 97. 4 4 %。处理后出水无色透明 ,BOD/COD值由 0.2 1增到 0 .6 4 ,可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用聚合氯化铝铁混凝处理炼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考察了聚合硫酸铝铁、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铁等混凝剂对炼油厂含油废水的混凝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投加聚合硫酸铝铁、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三种混凝剂,对油及COD的混凝去除效果均不理想。投加聚合氯化铝铁对含油废水中的石油类物质及COD有显著的去除作用,对油及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2.5%和78.1%。将聚合氯化铝铁与聚丙烯酰胺复后,对油对油及COD的混凝去除效果,发现对油及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6.9%和75.3%。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煤矿采空区积水混凝处理方法和拓展积水资源化利用前景,进行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硫酸铝(PAS)和聚合氯化铝(PAC)单投及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活化硅酸联投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混凝剂处理采空区积水效果有限,当PAC投加量为40 mg/L时,去浊率只达到86.7%,而PAS投加量为50 mg/L时,才接近相同效果;当联投PAC投加量为40 mg/L,PAM投加量为0.50 mg/L时,出水剩余浊度达到10.5NTU,去浊率达95.7%;而活化硅酸替代PAM,其投加量为50 mg/L时,才接近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7.
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聚硅酸硫酸铝(PSAS)、淀粉改性絮凝剂(FSM),并将其复配使用处理含油废水。考察了不同淀粉与丙烯酰胺配比及不同加药顺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淀粉与丙烯酰胺单体最佳配比为1∶2,PSAS、淀粉改性高分子絮凝剂先后投加处理含油废水时絮凝效果最好,含油量去除率达94%,达到回注水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市生活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液态聚合氯化铝铁及与聚丙烯酰胺(PAM)协同作用下除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液态聚合氯化铝铁与PAM复合作用时对除磷效果有一定的提高,明确了PAM的最佳投加量、最佳搅拌强度、最佳搅拌时间和pH,并得出了影响混凝效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pH值搅拌时间搅拌强度投加量。  相似文献   

9.
造纸综合废水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硫酸铝、聚丙烯酰胺(PAM)分别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联合作用,处理造纸厂综合废水。经研究分析确定了其最佳投药量以及PH值等影响因素。并在中试实验中取得满意的处理效果。投加硫酸铝1800mg/L、PAM2mg/L时,CODCr去除率为68.9%,浊度(NTU)去除率为98.69%,SS去除率为97.44%。处理后出水无色透明,BOD/COD值由0.21增到0.64,可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压滤试验,研究了强压条件下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及影响因素,确定了污泥压滤脱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压滤时间的延长和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的增加,所得净滤液量均明显增大。综合考虑脱水效果和经济因素,最佳压滤脱水的条件为:压力0.6MPa,压滤时间30min,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2.5kg/t干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