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含油污泥离心脱水的批量处理和连续处理的研究,取得了含油污泥水固两相离心分离的满意效果.实验表明,适宜的操作参数可提高离心脱水效果.对LWD-430卧式螺旋离心机,当离心速度在1200~1400r/min之间,处理量在1~3 m3/h之间,差转速(转鼓与螺旋推料器的转速差)为20r/min时,离心液体积和COD均达到最佳状况.离心速度过高,会使絮体中的油离解出来,从而使离心液COD增加.差转速增加能明显改善"三泥"的离心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2.
含油污泥离心脱水中离心机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含油污泥离心脱水的批量处理和连续处理的研究,取得了含油污泥水固两相离心分离的满意效果。实验表明,适宜的操作参数可提高离心脱水效果。对LWD-430卧式螺旋离心机,当离心速度在1200~1400r/min之间,处理量在1,3m^3/h之间,差转速(转鼓与螺旋推料器的转速差)为20r/min时,离心液体积和COD均达到最佳状况。离心速度过高,会使絮体中的油离解出来,从而使离心液COD增加。差转速增加能明显改善“三泥”的离心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板框压滤机内酒精污泥过滤脱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螺杆泵输送和板框过滤机压滤的方法对酒精污泥进行机械脱水,研究了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添加量、污泥的进口湿含量、螺杆泵转速、过滤介质和过滤时间对污泥过滤特性的影响,并对滤饼吹气压榨进一步脱水。实验表明,在PAM添加量wPAM=3 kg/(t干污泥),污泥的进口湿含量x0=95%,螺杆泵转速n=180 r/min,过滤时间t=2.5 h并进行吹气压榨可将污泥的湿含量降至69.91%。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絮凝剂改善城市污水厂浓缩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作为污泥絮凝脱水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进行调理,确定该絮凝剂对浓缩污泥脱水的处理工艺参数为:微生物絮凝液最佳投加体积为6%~8%(体积比),发挥絮凝作用的最适污泥温度为28~32℃,最适pH为6~7。经微生物絮凝剂调理的污泥在3 000 r/min离心9 min,污泥脱水率高达82.7%,滤饼含水率降低至77.3%,污泥脱水后体积减至原来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5.
市政污泥强化脱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市政污泥进行超声处理、絮凝剂处理和超声结合絮凝剂处理,研究不同条件下污泥上清液的COD浓度、粒度分布及微观结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可以调整污泥结构,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当超声时间达到20min左右时,脱水效果最好为87.9%;超声波作用使污泥中释放的COD浓度增加至91.2 mg/L;污泥颗粒粒度发生变化,分布在易脱水段10~100μm的更多。  相似文献   

6.
污泥浓缩作为污泥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开发高效的污泥浓缩工艺对于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脱水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脱水能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MBR污泥浓度高、污泥粒径小、污泥沉降性能较差等特点,故采用传统的重力浓缩和机械浓缩技术很难有效实现污泥浓缩。因此,尝试采用气浮浓缩技术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可行性。从气浮浓缩的中试结果来看,较适宜运行参数为:固体负荷为15 kg/(m2·h),水力负荷为1.5 m3/(m2·h),回流比为1,PAM投配率2‰(w/w干固体),溶气压力为0.4 MPa,气固比为0.03。经过中试设备进行气浮浓缩后,污泥含水率降低至96%左右。此外,还研究了采用气液多相泵系统对剩余污泥的浓缩效率,结果显示,该设备的使用相对于传统溶气气浮工艺,其优点表现在占地小、工程造价低以及运行成本低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低COD浓度废水启动EGSB反应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厌氧活性污泥和好氧活性污泥接种于2个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中,进水流量为10 mL/min,回流量为180 mL/min,进水COD浓度在180 mg/L左右,有机负荷率(OLR)为1.728 kg COD/m3·d左右,污泥负荷率(SLR)为0.19 kg COD/kg MLSS·d左右,出水COD浓度维持在4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80%以上.控制温度在32~35 ℃,pH在6.8~7.2,反应器内氧化还原电位在-340 mV以下,水力停留时间(HRT)4.2 h,上升流速4.86 m/h以及加入80 mg/L絮凝剂(硫酸铝钾),缩短了启动时间,促进了颗粒污泥的形成.分别经过60 d和120 d运行,反应器启动成功.结果表明,上升流速、絮凝剂和污泥类型对颗粒污泥的形成有影响;接种好氧活性污泥在低浓度COD下,合理控制负荷速率能成功启动EGSB反应器.  相似文献   

8.
复合酸化剂对电镀污泥中铬、铜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曦  王玉军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0):3735-3739
以电镀加工厂产生的污水污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柠檬酸、硝酸、过氧化氢为复合酸化剂,Fe3+为增效剂对电镀污泥中铬和铜的去除效果,考察了酸化剂的浓度、反应时间、摇床转速、污泥pH、Fe3+浓度等因素对污泥中重金属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含0.15 mol/L柠檬酸、1.5%过氧化氢、0.25 mol/L硝酸的复合酸化剂与增效剂2.0g/L Fe3+溶液共同处理污泥,固液比为1∶10,以150 r/min的转速振荡4 h,对污泥中Cr的去除效率达到80.02%,Cu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2.89%,使污泥中残留Cr、Cu含量均符合国家污泥农用标准。  相似文献   

9.
热调质方法是污泥深度脱水的有效办法之一。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热调质过程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污泥热调质效果影响较大,搅拌速度影响较小。当反应温度从160℃升至180℃,反应时间从30 min增至60 min时,污泥溶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急剧溶解,释放出细胞里的结合水,表明污泥细胞破壁的温度条件为160~180℃,时间条件为45~60 min。热调质后污泥的比阻变化较大。随着反应温度的不断提高,比阻不断减小,污泥的脱水性能越来越好。实验确定了污泥热调质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60 min,搅拌转速30 r/min。在此条件下,压滤后泥饼含水率约50%,滤液中COD浓度可达19 000 mg/L,有利于后续污泥的消化。  相似文献   

10.
废弃油基钻井液热化学破乳-离心分离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废弃油基钻井液是一种含油量较高的油包水稳定体系,具有回收利用价值。采用热化学破乳-离心分离的方法,考察了破乳剂加量、破乳温度、离心机转速、破乳时间、离心时间和破乳剂浓度对废弃油基钻井液分离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破乳效果最好的破乳剂为巴斯夫L62,并对热化学破乳-离心分离废弃油基钻井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破乳剂加量300 mg/L、离心机转速8 000 r/min、破乳温度80℃、破乳时间3 h、离心时间25 min和破乳剂质量浓度0.25%的条件下,热化学破乳-离心法处理废弃油基钻井液的脱水率达75%、脱油率达72.73%。热化学破乳-离心分离方法回收废弃油基钻井液中的油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堆体表面沉降量的动态变化,结合堆肥温度、含水量和挥发性固体(VS)含量的变化,对堆体表面沉降和减容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污泥:树皮(1:1)处理的升温速率、最高温度和高温维持时间、含水量和VS含量去除率等均高于城市污泥:秸秆(1:1)处理,其灭菌、生物干燥和有机质降解效果较好。堆体表面沉降可分为物理压实沉降和有机质降解沉降,城市污泥:树皮(1:1)的物理压缩沉降量低于城市污泥:秸秆(1:1),主要是因为秸秆作为调理剂的支撑作用比树皮差;前者的有机质降解沉降量大于后者,这与堆肥温度、含水量和VS含量的去除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垃圾焚烧的需要,按垃圾组分低位热值重新进行了垃圾分类,检验了各组分的正态分布特性,得出了服从正态分布的垃圾组分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进行了垃圾含水率的线性相关性分析,认为垃圾含水率与厨余的相关性最大,降水量对含水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高声能密度超声波破碎污泥细胞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在较高声能密度下处理SBR的剩余污泥,主要考察了含固率、声能密度和作用时间对污泥细胞破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声能密度0.5~3 W/mL内,含固率1%~1.5%的剩余污泥经超声波作用后,上清液SCOD随作用时间呈线性升高;在声能密度1~3 W/mL内,含固率0.25%~0.5%的剩余污泥经超声波作用后,上清液SCOD随作用时间呈平缓缓慢升高。高声能密度超声波更适合对较高含固率污泥的细胞破碎;此情况下,上清液SCOD增幅、NH4+-N、TN及TP升幅均与声能密度正相关。经超声波作用6 min后,污泥形态结构已破坏。  相似文献   

14.
产物循环对生活垃圾好氧生物处理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产物循环对生活垃圾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水分去除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的产物循环接种比例(30%、10%、无接种)的好氧生物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产物循环接种可提高垃圾中各生物化学组分(总糖、脂类、蛋白质和木质纤维素类)及有机物总体的降解率;接种 30% 和 10% 产物组的有机物降解率分别为 70%和 65%,高于无接种组的 63%;接种组的高温(50℃以上)维持时间亦明显延长.产物循环接种对提高水分去除具有不确定性,接种率 30%、10%和无接种时,相应的水分去除率分别为 60%、61%和 62%,单位重量原料的水分去除量为 0.401、0.428和 0.421 kg/kg,产物最终含水率为 60%、59%和55%.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堆肥微环境 ,提高生活垃圾堆肥速率 ,研究堆肥工艺条件及其反应动力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控制堆肥工艺条件 ,如初始温度、含水率、C/N比及堆料颗粒大小 ,研究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生物、化学及物理因素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生活垃圾堆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合理控制堆肥初始反应条件 ,能明显提高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16.
固体XM菌剂对生活垃圾减容和除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密闭的容器中考察不同条件下固体XM菌剂对生活垃圾的减容和除臭效果.结果表明,固体XM菌剂不但可防止新鲜生活垃圾变臭,而且对已产生的生活垃圾臭味具有明显的消除效果.固体XM菌剂可使新鲜的生活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仅产生少量臭味,到15 d时基本消失并产生酯香气味,减容量可达46%.用质量分数为3%的固体XM菌剂处理已发臭的生活垃圾,15 d时氨气和硫化氢的释放量分别减少54.8%和49.0%.此外,保持较高的温度以及50%~60%的垃圾含水量,除臭效果最佳.从垃圾降解过程中渗滤液的产生量、澄清度、酸碱度和气味的变化分析得出,固体XM菌剂已成为垃圾发酵过程中的主导菌群,这可能是生活垃圾除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臭氧处理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质子交换聚合物膜电解法(PEM)产生臭氧,单独对剩余污泥进行氧化破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臭氧化反应时间的增加,污泥微生物细胞裂解,胞内物质进入到污泥溶液中,污泥固体物质减少,使得TS和VTS均显著下降,处理40 min后,其去除率分别达到57.33%和72.76%;SCOD前30 min呈线性增长,通入臭氧60 min后,由处理前的3 501.24mg/L上升到6 298.32 mg/L,增长率达79.88%;SV30及滤饼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剩余污泥的沉淀性能及脱水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实验结果表明,直接利用臭氧对剩余污泥进行处理,可获得良好的减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控制垃圾焚烧二产生与扩散分三部分首先,通过预处理除去原生垃圾中的聚氯乙烯塑料,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焚烧二哄产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垃圾焚烧炉采用组合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实行垃圾先低温热解气化,然后高温燃烧垃圾热解气体的方式,同时在炉内加入添加剂实现稳定燃烧和部分脱氯,以减少二哄在炉内生成和炉后形成量;最后,在烟气尾部采用吸附剂吸附二哄,并与布袋除尘器配套使用,控制二哄的尾部扩散.该工艺具有成本低、控污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垃圾焚烧二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堆肥技术是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堆肥系统可分为条垛式、强制通风静态垛式和反应器式三大类。影响堆肥系统运行的主要操作因素有:水分、C/N比、调理剂、氧含量、温度和pH值  相似文献   

20.
对城市生活垃圾半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与传统垃圾填埋技术进行了对比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半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可缩短填埋垃圾产酸时间,净化渗滤液,加速填埋垃圾稳定化进程.城市生活垃圾半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是中国中小城市垃圾填埋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