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上海市机动车发展的大气环境容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上海市机动车和固定源排放对环境中NOx 浓度的贡献率 ,采用ADMS Urban空气质量模型从环境容量角度提出上海市机动车发展的总量控制目标 .2 0 0 2年上海全市NOx 排放总量为 39 7× 10 4t/a ,其中中心城区机动车NOx 排放分担率81% ,浓度贡献率为 86 % .为实现 0 0 8mg/m3 年平均浓度容量控制目标 ,上海市机动车NOx 排放总量应控制在 3 5× 10 4t/a以下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北京市一直致力于改善能源结构,推行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等举措,不断提高天然气使用比例,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例从2000年3.1%上升到2012年的16.7%,燃气锅炉的数量、总蒸吨数初具规模。相对燃煤工业锅炉,燃气工业锅炉的主要环境问题是NOx排放,NOx又是二次污染物O3和PM2.5的前体物,从而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该研究选择典型燃气锅炉,对其NOx实际排放浓度进行监测,获取排放因子。结合活动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排放量,利用WRF-CMAQ模拟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燃气工业锅炉NOx排放因子为2.19 g/m3天然气,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全市燃气工业锅炉NOx排放量为9 339 t。对于空气质量影响,不同季度略有差异,全年NOx浓度上升明显,贡献7.2%NO2平均浓度,二次转化为PM2.5不明显,而且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在光化学反应作用下二次转化成臭氧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集分析了2017年915台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火电机组启停机过程NOx排放信息,结果表明,机组启动阶段NOx超标小时数在0~22 h之间,其中65.9%集中在1~4 h之间,有19.5%未出现超标,NOx最大排放浓度在1.26~548.69 mg/m3之间,63.7%的台次最高排放浓度超过200 mg/m3;机组停机阶段NOx超标小时数在0~9 h之间,其中87.6%控制在1 h以内,有75.4%未出现超标,NOx最大排放浓度在1.89~592.58 mg/m3之间,14.3%的台次最高排放浓度超过200 mg/m3;不同等级机组在超标小时数和最大排放浓度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不明显;机组启停阶段NOx排放浓度超标时长与机组启动前后的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燃煤工业和生活锅炉(下称燃煤锅炉)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分析其污染物排放特征对燃煤锅炉的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京津冀地区燃煤锅炉的容量、锅炉种类、除尘方式、实际除尘效率等技术分布信息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技术分布信息的2012年京津冀地区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分析了技术特征对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燃煤锅炉以10 t/h及以下的小容量锅炉为主,主要炉型为层燃炉,除尘方式以湿式除尘及多管旋风除尘为主;2012年京津冀地区燃煤锅炉的SO2、NOx、颗粒物、PM10和PM2.5排放量分别为90.81×104、30.88×104 、31.46×104、14.64×104和8.07×104 t,排放主要集中于10 t/h及以下和35 t/h以上的锅炉;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是锅炉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城市;供热、食品、化工、造纸是燃煤锅炉排放最集中的行业. 京津冀地区不同城市锅炉的容量及行业分布差异明显,各城市对燃煤锅炉应因地制宜采取天然气替代、集中供热等措施,以控制燃煤锅炉的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5.
王凡  刘宇  卢长柱  田刚  张凡  岳涛 《环境工程》2014,32(1):140-143
通过对2 t/h层燃锅炉燃烧条件的分析,提出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方案,并进行燃料分级燃烧、空气分级燃烧和烟气循环对NOx排放控制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室配风实现空气分级燃烧和燃料分级燃烧,NOx排放量由260~359 mg/m3降为137~182 mg/m3;循环烟气率达10%~15%时,烟气循环可实现降低NOx排放3%~5%;相同燃烧状况下,低氮燃烧技术优化后NOx的排放浓度由低氮燃烧改造前的301~430 mg/m3降低到137~182 mg/m3。层燃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后烟气中NOx浓度低于200 mg/m3,可作为有效的NOx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介绍某电厂4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系统的脱硝原理、基本构成及应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选用SNCR技术可以实现很低的NOx排放值,满足最严格的NOx排放法规要求,考虑到循环流化床锅炉原始NOx排放水平较低,SNCR系统由于设备简单、结构紧凑、成本低廉,因此更适宜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GB 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了各个污染物的排放要求,某石油公司输油站锅炉以燃油和燃气锅炉为主,其烟气直接排入大气容易造成污染,为了达到新标准的要求,对烟气各指标进行了分析,对超标指标进行了针对性治理研究。结果表明:燃油锅炉烟气中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20%以上,通过对典型站场除尘措施分析及各类除尘技术的对比,确定了最适用于站场燃油锅炉的滤袋式除尘器;燃气锅炉烟气各指标可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运用Fluent计算软件对北京市丰台区某燃气锅炉排放烟气中NOx的转化和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定量地研究了烟气深度余热回收技术对燃气锅炉排放NOx在大气中的迁移规律产生的影响,并与Screen 3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烟气深度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使NOx的最大落地浓度与烟气直排时相比增加了2.5倍,NOx对本地地表的影响面积增大了15750 m2,增加了本地环境污染的风险.结合燃气锅炉的NOx控制技术提出了缓解局部环境风险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烟气深度余热回收技术与低氮燃烧技术联用,NOx的控制效率达到70%以上时,在有效提升锅炉热效率的同时,可以缓解由于烟温大幅下降造成的本地环境污染恶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集中供热锅炉NO_x的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中供热建设项目环评中,选择采用低过量空气系数的锅炉本体设备及加强锅炉运行管理方案来控制NOx排放。选用的锅炉过量空气系数低于1.43,同时控制过量空气系数α数值,最终烟气中NOx排放浓度折算为143mg/m3,NOx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天津海豚炭黑有限公司现有两台额定蒸发量为15 t/h的发电锅炉,即3#发电锅炉和4#发电锅炉,所使用的燃料为炭黑生产炉产生的尾气.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锅炉与燃煤锅炉颗粒物排放特征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2台设计结构不同的生物质锅炉(BB1、BB2),针对木质和秸秆2种生物质燃料开展烟尘、PM10和PM2.5排放特征的研究,并与燃煤锅炉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2台生物质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都未达到北京市DB 11/139—200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2台生物质锅炉颗粒物的排放因子存在差别,燃烧木质成型燃料时,BB1和BB2生物质锅炉除尘器后的烟尘排放因子分别为207.10和465.51mg/kg,PM10排放因子分别为75.18和149.61mg/kg, PM2.5排放因子分别为58.48和106.86mg/kg;燃烧秸秆成型燃料时,BB1和BB2生物质锅炉除尘器后的烟尘排放因子分别为142.86和1200.86mg/kg,PM10排放因子分别为63.63和102.01mg/kg,PM2.5的排放因子分别为50.90和76.51mg/kg. 与热功率相近的燃煤锅炉比较,2台生物质锅炉除尘器前的PM10平均排放因子低30.41%,PM2.5平均排放因子却高36.84%,即PM2.5在生物质锅炉烟尘中所占比例更高. 尽管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锅炉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该类锅炉仍存在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现象,因此,需要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和除尘效率,以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燃料类型锅炉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选取以煤、生物质、石油焦和天然气为燃料的14台工业锅炉和2台燃煤电站锅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袋-PFPH衍生-GC/MS方法采集和分析烟气中的21种羰基化合物.结果表明,不同燃料类型锅炉烟气中羰基化合物呈现明显差异(One-way ANOVA,F=4.458,P=0.028<0.05),其中羰基化合物质量浓度(9%基准氧量)排序是石油焦 > 电站锅炉 > 煤 > 天然气 > 生物质,分别为(6306.25±1335.35),(5745.96±2864.62),(4784.85±1698.20),(3589.51±1534.676),(1341.18±616.46)μg/m3.不同燃料类型的锅炉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组分特征有明显差异性,但甲醛、乙醛、丙酮和丙醛等低分子量的羰基化合物均占比较大,燃石油焦、燃煤电站、燃煤、燃天然气和燃生物质锅炉中低碳羰基化合物总占比分别达到87.56%,91.36%,92.94%,78.70%和45.84%.最后,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OH消耗速率评价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物种的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甲醛、丙醛、乙醛等低碳羰基化合物为关键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13.
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实施超低排放是中国燃煤电站绿色火电的大方向,煤电进入超低排放阶段,实施超低排放标准对电厂的污染物治理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为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超低排放可行措施,使SO2和NOx 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本文根据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实际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遇到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的问题,针对煤粉锅炉燃用高灰分、高硫分、热值低的煤质情况,介绍了大气污染物脱硫和脱硝的超净排放工艺方案,指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双循环技术;锅炉低氮燃烧技术+SCR脱硝工艺技术(3+1层),可以满足山西省超低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负荷情况下运行的燃煤锅炉烟尘排放浓度测试,探讨了低负荷间歇运行燃煤锅炉的烟尘排放规律。随着锅炉负荷的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变大,烟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也变大。在相近低负荷条件下运行的不同出力的锅炉,额定出力大的锅炉烟尘排放量大。在燃煤量相近而在不同负荷状态下运行的两台锅炉,额定出力大的锅炉烟尘排放量大。对于常年低负荷运行时的锅炉,环境管理部门在对其烟尘排放进行监督管理时宜以低负荷运行时的烟尘测试数据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型燃油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燃料燃烧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人体健康、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产生严重影响. 以85台小型燃油锅炉(≤10.5 MW)的颗粒物(PM),SO2和NOx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大气污染物PM,SO2和NOx的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我国小型燃油锅炉PM,SO2和NOx的排放现状. 结果表明,在未采取控制措施的条件下,ρ(PM)与燃油灰分〔w(灰分)〕和硫含量〔w(S)〕无关;而在过量空气系数(α)>1时,ρ(SO2)与燃油w(S)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线性相关性;ρ(NOx)与燃油氮含量〔w(N)〕不具有相关性,而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实测得到ρ(PM),ρ(SO2)和ρ(NOx)平均值分别为20.0,259.9和318.2 mg/m3;所有测试锅炉的ρ(PM)远远小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所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限值,有90%以上的锅炉达到ρ(SO2)最高允许排放限值,有84%的锅炉达到ρ(NOx)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6.
膜法富氧助燃技术在节能和环保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该高新技术在玻璃窑、注汽炉、加热炉、热媒炉、燃煤炉、燃油及燃气炉等方面的典型应用,一般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但显著节能、增产,而且改善燃烧效率,延长炉龄,环保达标,通常几个月就能收回全部投资。  相似文献   

17.
港口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极大地影响着周边的空气质量,以2013年3月28日香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发生的罢工事件为契机来探究港口运作短暂的瘫痪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首先,进行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本次罢工事件的污染物主要为NO_2、NO_x、SO_2以及O_3。其次,基于罢工前、罢工期间以及罢工后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变化,进行横向对比发现罢工期间的污染物确实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再次,利用纵向对比排除四季带来的影响探究不同年份同一阶段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评估罢工期间的空气质量。最后,以NO_2为例建立预测模型对罢工期间的NO_2浓度进行预测,根据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来说明罢工影响了NO_2的预测趋势。这项研究主要强调港口空气质量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实施政策的有效性,为政府提供了决策支持,同时也要注重污染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NOx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控制的污染物,燃煤工业锅炉是其重要来源。为了研究燃煤工业锅炉NOx的形成与释放规律,在实验室模拟了不同煤种的燃烧过程。采用原煤/焦炭燃烧法分别研究挥发分氮和焦炭氮生成NOx的反应,探讨燃料型NOx的形成与释放规律,并解释试验模拟条件下燃煤NOx产污系数和现场实测值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中烟煤、无烟煤、煤焦的NO转化率平均值分别为25.77%,22.17%和11.98%,产污系数平均值分别为4.31,5.08和2.00kg/t,高于现场实测结果核算值。燃煤工业锅炉NOx以燃料型为主,燃料型NOx的形成和释放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反应过程,由挥发分氮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焦炭氮的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煤种、温度、空气流量、粒径、氧含量等因素对4种反应各自影响及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汞排放浓度、燃煤和其他固体副产物中的汞含量进行测试,分析了燃煤大气汞的排放因子,并建立了燃煤汞的质量平衡。结果表明:燃煤锅炉中,大部分汞主要存在于烟气和脱硫副产物中,燃烧后进入炉渣、飞灰中的汞含量较少,低于5%。燃煤汞排放去向与脱硫除尘控制技术有关,不同控制技术协同除汞的效果差异较大,而单质汞是燃煤锅炉汞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固定源稀释通道的设计和外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研究固定源产生的颗粒物的污染情况,自行设计了固定源稀释通道采样装置以便模拟颗粒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过程.该装置采用不同尺寸的采样嘴,以保证对烟道内的颗粒物等速采样,采样烟气与洁净空气在稀释腔内混合,腔内雷诺数典型值可以达到10000,保证了采样烟气和洁净空气能够稀释混合均匀.颗粒物在停留室中的停留时间达到90s,保证了颗粒物有足够的时间长大成核.将该装置应用于国内的9个燃煤、燃油固定源,取得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OC、EC组成、排放因子等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