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生产力布局和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环境保护是生产力合理布局的一条重要原则。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我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规定:“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治环境污染的根本方针。因此,生产力布局必须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朱达 《环境保护》1997,(3):38-39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朱达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指出“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精辟地揭示了保护环境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1环境保护与生产力的概念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按照这一指示精神,环境保护工作者应该怎么办?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毫无疑问,环境保护工作也要为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服务。目前,我们队伍中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正确的或者说是片面的认识:一种认为抓环境保护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中央提出发展生产力是全部工作的中心,我们就不敢大胆抓工作,存  相似文献   

4.
我国环境立法研究大致分为基本理论的引介阶段、发展与议题转换阶段以及深化和应用阶段.研究内容主要是涉及环境保护立法的必要性,探究国外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不同领域的环境保护研究以及建立并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这四个方面.同时,根据演进过程分析,对我国环境立法的研究趋势予以探寻,为后续的环境立法研究提供借鉴和...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使人类社会实现了较大发展。但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遭受到了很大破坏。在此背景下,众多国家纷纷尝试将环境教育融入进本国教育改革中,使环境教育内化为教育事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以此推动自身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我国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6.
陈刚 《环境》1999,(10):34-34
环境立法按时代划分可分为古代环境立法和现代环境立法,现代环境法的产生,我国要比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晚一个世纪。而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的产生,最早则可以追溯到古代殷商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可能是最早出现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运用法律经济学、社会法学等交叉学科的分析方法对造成环境资源的外部性以及环境保护的外部不经济性的原因--环境立法上的根源性漏洞进行探析.笔者认为,在现行的环境立法中,由于环境资源的属性及其归属不明,使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缺乏立法依据.从而使环境保护成为一种污染者的外部经济行为,是环境保护法律长期难以有效实施的症结所在.同时,笔者就相关的解决环境保护难题的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 ,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 ,必须完善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 ,切实做好环境规划工作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6月5日,省委书记李建国在《陕西日报》头版显要位置发表标题为《在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中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的长篇署名文章。李建国指出,加强环境保护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强调环境保护更具有重大的意义。环境保护是实践“三个代表”的一项基本内容,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科技含量、低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乃至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观念、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风…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历了历史上最有成效的发展时期,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事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进入90年代时,中国又确定了更加宏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这将继续鼓舞中国人民为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而奋斗。90年代的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和艰苦的战略任务,其中,进一步寻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1.改革开放为环境保护带来生机改革开放是中国80年代最重要和最深刻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社会释放出巨大活力,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气候变化治理的司法转向 (一)立法论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呈现"疲软"的弊病 作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环境危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环境、经济、政治等诸多错综复杂利益博弈的国际综合议题,以气候谈判为主要应对之道的国际立法模式越发陷入"治理疲软"的窠臼.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在此规划推动下,社会各领域纷纷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展开实践探索.2017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从立法层面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放眼全球视角,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此情境迫使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  相似文献   

13.
环境公益诉讼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公益诉讼是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国家、社会和公众环境权益的基本形式和有效途径,也是最后屏障。从国内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出发,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经验,提出了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立法建议,旨在探索一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环境保护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可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可改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同时也是综合整治环境污染和破坏,保护和城乡环境质量的基本扩大内需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部门应积极参与综合决策,选基础设计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投资监客,并通过推行污染集中控制,区域控制和综合防治来引导和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报告分析了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指导短期和长期政策实践的初步框架,为开展后续研究以及制定相关领域的政策提出了建议。研究提出以下政策行动框架:培养相关价值理念;鼓励和规范公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行为;完善立法、社会环境风险管理、公共服务等治理体系。课题组确定了指导决策的五项原则:即多方参与、长期与短期目标结合、环境和社会政策一致、以法制为保障、公平正义,并提出促进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四阶段目标框架和相关政策建议,将21世纪中期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与短期需要采取的决策和行动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相邻权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各国政府都在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但是保护环境不能只靠环境保护法,在与环境有关的相邻关系中民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物权法>第90条具体规定了环境保护相邻权,是对这一学理概念的立法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科学理解、借鉴完善环境保护相邻权,对于加强保护环境资源,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它不仅具有生产力发展功能,还具有明推进功能和协调稳定功能,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更好地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为生存环境带来新的发展之路.我们应该充分结合计算机技术优势,创造更优质的生存环境,提高环境保护质量,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是陕西省立法形式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对该条例在立法理念、立法模式、环境管理体制及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进行剖析,以期为我国地方环境立法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科学》2015,(5):73-77
分析了影响我国环境保护的社会相关因素中长期发展变化形势,包括人口增长形势、城镇化进程、社会消费和结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关注与诉求在不同发展阶段为环境保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新时期从社会角度制定环境保护战略和政策路线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