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在HAc—NaAc介质中痕量Cr(Ⅵ)对H_2O_2氧化苯酚红的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比非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下降23.9%。据此建立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新方法,选择性高,重视性好,检测限为1.7×10~(-8)g/ml,测定范围为1~8μg/25ml。用此法分析经阳离子树脂交换后的水样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流动注射荧光猝灭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硫酸溶液中,P(Ⅴ)与钼酸盐、钒酸盐生成磷钼钒杂多酸,使罗丹明6G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磷的流动注射荧光猝灭方法。方法的测定范围为2~90μg/L,进样频率为35样/h。采用本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含Cr(Ⅵ)和硫酸盐废水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一种内聚已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小球(简称固定化小球),探讨这种新型吸附剂对Cr(Ⅵ)、SO2-4分别为100、200mg/L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对废水中Cr(Ⅵ)和SO2-4具有较好去除效果,Cr(Ⅵ)和SO2-4去除量分别高达341.87、1 680μg/g,去除率分别高达97.43%、99.30%。红外谱图、电子扫描图分析表明,固定化小球网状结构构成了细菌免受环境因素干扰的亲水微环境,硫酸盐还原在去除Cr(Ⅵ)和SO2-4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量三价铬中微量六价铬的分离和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大量 Cr( )中微量 Cr( )的分离和测定方法 ,该方法灵敏度高 ,干扰少 ,摩尔吸光系数为 1.6× 10 5L /( m ol·cm )。最佳线性范围 0~ 1.0 m g/L ,检出限为 0 .0 0 2 m g/L。  相似文献   

5.
以氯化镁和造纸草浆黑液为原料,采用物理活化法制得“氧化镁/活性炭”新型吸附剂,其比表面积(BET)为388.96 m2/g、总孔容积为0.40 mL/g。测定了这种吸附剂对水中Cr(VI)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投加量、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r(VI)的吸附量和脱除率的影响,研究所得吸附水溶液中Cr(VI)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为120 min,吸附剂投加量为2 g/L,pH值为2。“氧化镁/活性炭”新型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应用固相萃取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环境中痕量Fe2 的新方法.水样中的Fe2 首先与1,10-邻二氮菲(1,10-phen)络合剂作用生成有色阳离子络合物, 然后通过Sep-Pak C18柱预富集分离,以乙醇和盐酸混合溶液为洗提液,在509 nm测定痕量Fe2 .同时,以人工海水为对象详细讨论了盐含量对分析测定的影响.该方法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方法的最低检测限2.9 μg/L,相对标准偏差0.93%,可用于测定淡水和海水水样中痕量Fe2 , 回收率为92%~102%.  相似文献   

7.
铝污泥吸附六价铬的特征和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污泥是给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为了解其资源化利用作为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行为和吸附特征,本研究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铝污泥的水解特征、Cr(Ⅵ)在铝污泥上的吸附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铝污泥表面的主要官能团为羟基、SO24-和Cl-;(2)铝污泥与Cr(Ⅵ)的吸附过程中,液相中Cr(Ⅵ)的浓度随吸附时间延长而降低(由20 mg/L降为15.42 mg/L),同时,液相中pH由6.01升高为7.06、SO24-由8.79 mg/L升高为11.40 mg/L、Cl-由10.54 mg/L升高为11.88 mg/L,这一结果表明,HCrO4-与铝污泥表面的羟基、SO24-、Cl-等官能团交换,其吸附机理为配体交换;(3)pH是影响Cr(Ⅵ)在铝污泥上的吸附量的主要因素,当pH由4.0升高至10.0时,吸附容量由7.63 mg/g下降为0.70 mg/g。实验表明,铝污泥作为一种新型的Cr(Ⅵ)吸附剂具有较高吸附能力和应用前景,并为优化吸附工艺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碳羟基磷灰石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废弃蛋壳为原材料,水热法合成碳羟基磷灰石(CHAP),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CHAP作为含铬废水的吸附剂,考察了pH、Cr(Ⅵ)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对Cr(Ⅵ)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Cr(Ⅵ)溶液,在常温(22±2) ℃、溶液pH为3.0、CHAP用量为5 g/L时,30 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Cr(Ⅵ)去除率为98.3%,饱和吸附容量达29.85 mg/g.CHAP对Cr(Ⅵ)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4和0.922 6.通过10%(体积分数)H2SO4对吸附Cr(Ⅵ)的CHAP进行再生,再生率最高达95.8%.  相似文献   

9.
研究提出了用磷酸钕(NdPO4)作为共沉淀捕集剂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的痕量Pb2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的方法.共沉淀受pH、NdCl3和H3PO4溶液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溶液pH为3.2时,20 mL水样中加入5 mg/L NdCl3 2 mL、0.5 mol/L H3PO4 3 mL条件下,铅的加标回收率为96.6%~104.2%,方法的检测限为5.7×10-3 mg/L,水体中常见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及阴离子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测定.  相似文献   

10.
垃圾的TOC含量是评价垃圾矿质腐殖化机理研究的重要指标,以本课题组模拟垃圾填埋系统中的垃圾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土壤TOC测定方法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25(56))对垃圾样品的TOC的测定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TOC测定优化条件为:风干样品(0.1±0.0005)g,Ag2SO40.075 g,0.4 mol/L(1/6K2Cr2O7)-H2SO4溶液(含1/2H2SO412.6 mol/L)10 mL,180℃的砂浴加热45 min。此条件下,RSD小于3.23%,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11.
氮掺杂TiO2对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氯化钛、尿素为原料,采用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制得了氮掺杂TiO2,其比表面积(BET)为106.48 m2/g.系统研究了该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Cr(Ⅵ)溶液,吸附剂用量为5 g/L,在pH=5时,25℃下吸附180 min即能达到满意的吸附效果,其吸附效率可达97%以上.氮掺杂TiO2对Cr(Ⅵ)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升高温度,平衡吸附量增大;在温度为55℃时,Cr(Ⅵ)的饱和吸附量高达29.906 mg/g.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很好地描述.氮掺杂后TiO2的吸附能力比纯TiO2明显增强.即对于Cr(Ⅵ),氮掺杂TiO2是一种优良吸附剂.此外,从氮掺杂TiO2吸附Cr(Ⅵ)前后的FTIR图可知,氮掺杂TiO2吸附Cr(Ⅵ)的过程中,N-H键参与了吸附过程.由于氮掺杂TiO2制备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吸附Cr(Ⅵ)效果良好,故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钴(Ⅱ)离子对丙酮—H_2O_2—ClO~-化学发光反应的催化作用,通过优化催化反应条件,建立了痕量钴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检出限为0.8ppb,线性响应范围为4.0×10~(-8)g/ml~1.0×10~(-6)g/ml,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本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钴的测定,结果较好,钴回收率为94%~106%。  相似文献   

13.
用改性天然磷灰石处理低浓度含Cr(Ⅵ)废水,考察反应时间、改性天然磷灰石用量、反应温度和初始pH对Cr(Ⅵ)去除的影响,研究了Cr(Ⅵ)去除的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1)在改性天然磷灰石用量为10g/L、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0mg/L、初始pH为2.0、反应温度为283.15K、反应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为99.38%,Cr(Ⅵ)残余质量浓度为0.062mg/L,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Ⅴ类标准限值(0.1mg/L)。(2)改性天然磷灰石去除Cr(Ⅵ)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低于410.83K时反应能自发进行。作用机理主要是以络阴离子形式存在的Cr(Ⅵ)自发吸附在磷灰石溶解形成的带正电荷表面,然后与溶解的Ca2+反应,形成铬酸钙沉积在固体表面,实现相转移。  相似文献   

14.
在稀H2SO4溶液介质和90℃下,邻苯二酚为活化剂、钒(V)为催化剂的KIO4氧化罗丹明B的活化体系中,该体系的荧光猝灭值与邻苯二酚的用量呈线形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邻苯二酚的动力学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320.0μg/L,检出限为7.21μg/L,对200.00μg/L的邻苯二酚溶液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5%.该法适用于环境样品中的邻苯二酚测定.  相似文献   

15.
罗丹明6G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六价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0 .0 4mol/L H2 SO4 和 8.0× 10 - 4mol/L KI介质中 ,罗丹明 6G ( Rh G)在 5 80 nm处有 1个同步荧光峰。当有 Cr( )存在时 ,Cr( )与过量的 I-反应生成 I- 3,I- 3与 Rh G形成缔合微粒 ,在 32 0、40 0、5 95 nm处产生 3个共振散射 ( RS)峰 ;而在 5 80nm处荧光峰猝灭。六价铬浓度在 1.0× 10 - 7~ 2 0× 10 - 7mol/L范围内与 40 0 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水中六价铬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 Rh G-I3) n缔合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体系 RS增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磁性介孔锰铁复合氧化物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合金属草酸盐为前驱体制备了纳米晶构筑的介孔锰铁氧化物材料,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固体比表面测定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体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及离子强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碱液对Cr(Ⅵ)的洗脱率。结果表明,获得的锰铁氧化物为纳米晶构筑的介孔材料,比表面达277.4 m2/g,对Cr(Ⅵ)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100 mg/L,pH值在2时,10 min内能使溶液中的Cr(Ⅵ)去除率达96.8%,最大Cr(Ⅵ)吸附容量Qm为40 mg/g。  相似文献   

17.
用2%海藻酸钠与1%明胶混合作为包埋剂固定啤酒废酵母,研究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Cr(Ⅳ)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吸附Cr(Ⅵ)受吸附时间、起始pH、固定化菌体浓度、cr(Ⅵ)起始浓度及共存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Cr(Ⅵ)最佳吸附条件为:pH 2,Cr(Ⅵ)起始浓度100 mg/L,固定化菌体浓度2 g/L,吸附90 min.此条件下Cr(Ⅵ)的吸附率可达96.8%.Pd2+等并存离子可抑制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Cr(Ⅵ)的吸附.用1 mol/L盐酸洗脱固定化啤酒废酵母所吸附的Cr(Ⅵ)3 h,解吸率为93.6%.  相似文献   

18.
邻菲啰啉活化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体中痕量铜(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邻菲啰啉活化痕量铜(Ⅱ)催化溴酸钾氧化甲基紫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讨论了介质、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活化剂和共存离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25 mL溶液中,72 ℃恒温反应15 min,加铜(Ⅱ)和不加铜(Ⅱ)的吸光度差值与铜(Ⅱ)质量浓度间的关系在铜(Ⅱ)质量浓度为2.40×10-3~5.12×10-2 mg/L时呈线性关系,符合比尔定律;该新方法的测定波长为578 nm,铜(Ⅱ)检出限为2.40×10-3 mg/L,用于环境水体中痕量铜(Ⅱ)的测定,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3.14%,加标回收率为96.0%~105.0%,对比<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7474-1987) 相对误差低于6.00%.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氧化-负载铁组合工艺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对比了不同氧化剂(硝酸/磷酸)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Boehm、FT-IR、BET、XRD对改性活性炭(ACNF/ACPF)进行了表征,并对改性活性炭吸附水中痕量Cr(Ⅵ)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硝酸与磷酸氧化均可显著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团数量,提高表面亲水性;改性后活性炭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均减小;负载的铁主要以铁(氢)氧化物形式存在于活性炭表面(ACPF)和介孔(ACNF)中;在Cr(Ⅵ)初始浓度0.5 mg/L,p H值3.0,活性炭投加量100 mg/L时,吸附12 h达到平衡,ACNF对Cr(Ⅵ)的去除率达到97.82%,出水Cr(Ⅵ)剩余浓度降至0.05 mg/L以下,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改性可显著提高对Cr(Ⅵ)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表面改性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  杜梅先 《环境工程学报》2012,6(7):2367-2372
以HNO3、NaOH、FeCl3和海藻酸钠(SA)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6种改性粉末活性炭,研究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FeCl3直接改性和NaOH/FeCl3复合改性的粉末活性炭(分别标记为PAC-3和PAC-6)对Cr(Ⅵ)的吸附能力最强,在室温(20±1)℃下,处理质量浓度为30 mg/L的Cr(Ⅵ)溶液25 mL,pH为4.02,PAC-3用量为0.25 g,静置吸附90 min,吸附率可达98%,吸附后的PAC-3可用0.1 mol/L NaOH溶液洗脱,可回收Cr(Ⅵ)。共存物质中,NaNO3和PO34-对Cr(Ⅵ)的吸附基本无影响,Na2CO3和Na2SO4有抑制作用,其中Na2CO3抑制作用最大。初步推测,吸附机制是静电吸引、络合反应、离子交换和还原反应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