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旧荧光灯管因含汞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若采取不当方式回收处置对环境存在污染隐患,由于多种原因大部分废旧荧光灯管未得到无害化处置,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部门的重视。结合上海市的废旧荧光灯管产生及回收处置现状,针对法规、政策、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提出源头控制、多渠道回收、建立豁免管理制度以及基金补贴机制等措施,为从根本上解决废旧灯管的回收难问题和探索社会源危险废物的管理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支节能灯含汞量污染180吨水。随着我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的出台,节能省电效果明显的节能灯大量进入家庭,目前我国节能灯的消费量达10亿支以上,伴随而来的节能灯汞污染问题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废旧节能荧光管中汞含量平均为0.5毫克/支,渗入地下后会污染约180吨水及周围土壤。"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谢克昌日前表示。节能灯被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08,(5):34
(1)废旧电子产品企业应无条件回收。我国电子产品已进入大量更新换代时期,电子垃圾数量逐年递增,不妥善处理必将造成严重污染。建议国家制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管理条例,由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无条件回收本企业生产的废旧产品,承担回收和利用废弃物的义务.为方便群众,可由电子产品销售商或指定其他专门机构,定点回收废旧电子产品后交送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回收废旧节能灯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在做好回收工作的各个环节所要开展的具体工作和活动,为开展此类工作的行业和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再生资源》2008,(9):45-46
近日从重庆市科委获悉,重庆市针对废旧汽车制定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项目目前被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预计到2010年底,该市将建成年综合利用废旧汽车轮胎50万条的示范工程,并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促进废旧汽车“绿色回收”。目前我国汽车的报废量每年约l00万辆,仅废旧轮胎,每年就达1亿条。一些废旧汽车轮胎、零部件随意丢弃,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污染:汽车轮胎80%的残余部分可通过回收处理进行综合利用。然后广泛用于建材、塑料、涂料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6.
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使得废旧家电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不合理处置和回收会给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因此,广泛开展废旧电器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使这些宝贵的二次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对保证人类所需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中国废旧家电年废弃量及回收利用价值,总结了处理废旧家电的基本技术特点及中国处置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工艺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废旧纺织品和衣物被淘汰,但是其中大部分没有被很好的回收利用,因此对环境造成污染.介绍了国内外企业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并进行比较,为国内企业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废旧电池污染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目前国内废旧锂电池回收概况及区域废旧锂电池回收的实地调研情况,了解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现状及人们对废旧锂电池的认识,分析锂电池的再利用价值.同时,结合电池品种羔异的特性,设计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废弃锂池回收体系;通过分析锂电池工作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特性及电池材料组成成分,提出一些延长锂电池使用寿命、增加使用周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的增长,固体废物对于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大,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电脑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本文分析了废旧电脑设备的环境危害和主要特点,资源化回收利用方法和回收程序,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对待废旧电脑设备所采取的政策,然后详细介绍了我国废旧电脑设备管理与回收利用对策,其根本解决对策是加强立法、强化管理、健全回收网络和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0.
废旧电脑污染问题及其管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主要论述了国内外废旧电脑污染及处理现状、废旧电脑对环境的危害、废旧电脑回收与利用的应用前景,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对肇是电脑回收利用的管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日本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排出量急剧增加,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垃圾不但影响城市景观,传播疾病,而且还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本文通过介绍日本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做法和效果,比较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提出我国应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对国民的环保宣传和教育,建立垃圾分类制度、细化标准,创新垃圾回收处理技术,鼓励和扶持垃圾回收产业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学义  陈雷 《环境工程》2010,28(6):67-70
介绍计算机废弃物的来源、组成、污染,重点阐述了计算机废弃物的拆卸技术和塑料、线路板、贵金属的回收利用方法。对计算机废弃物处理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废旧直管型荧光灯、节能灯及高压汞灯等照明灯具所用荧光粉中含有重金属汞,由此带来的汞污染已危及人体健康与生态安全。分析了废弃含汞灯具中荧光粉混合物的粒径分布以及不同粒径筛分物中塑料的组分含量和汞含量,并研究了不同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对汞蒸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汞荧光粉原料中塑料含量占1.00%,粒径大于150μm的玻璃颗粒占72.00%以上,其汞含量仅为9 mg/kg;在恒定氮气量为2L/min的条件下,利用管式炉在700℃的温度下加热240min,汞的蒸馏效果最佳,汞蒸馏效率为61.11%~95.26%。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塑料使用量急剧增长,塑料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带来严峻的塑料和微塑料污染.为全面加强塑料污染控制,提出从“原料—生产—分销—倾倒—回收(处理)”5个环节实行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对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在各环节均采取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包括立法、开展专项行动等,但仍存在塑料污染管理尚未实现生命周期全覆盖、某些法律法规缺乏实施细则以及部分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经验,提出我国加强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①在塑料原料管理方面,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微塑料泄露、废水排放等,应完善相关行业标准,鼓励减少化纤等容易造成泄漏的材料在衣物生产中的使用;②在设计生产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涉及塑料加工、循环利用的管理规定,提出具体的微塑料循环指标和专项回收目标,同时对可生物降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开展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其降解性能;③在分销使用方面,在严格执行“限塑令”的同时,对需求量大、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塑料制品应分阶段逐步禁止,更加注重绿色产品的替代和新模式的探索,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④在塑料垃圾倾倒方面,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条例,并加强国际合作;⑤在塑料垃圾回收及处理方面,应完善含有塑料的垃圾回收处理工艺,在降低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实现二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电子废弃物中元器件的拆解与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废弃物产生数量和种类的迅速增加,使之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当的处理方式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文章简要概括了国外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材料再生与元器件再利用相结合的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并且进行了经济性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进  李光明  徐敏 《环境科技》2006,19(Z2):71-73
废旧塑料难于自然降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回收利用为处理废旧塑料垃圾开辟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道路。通过分析我国废弃塑料产生和回收再利用处理技术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小城镇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城镇生活垃圾污染的现状和特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了适合我国广大中小城镇垃圾污染治理的几个策略,其中的垃圾三类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和建立在垃圾有效分选基础上的垃圾综合处理工艺是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城镇垃圾污染预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自然演化、人类活动、科学发展角度分析污废水的产生机制及其对天然水体溶液性质的影响,发现人类迁徙的城镇化以及工农业生产的效率约束导致污废水与天然径流之间的矛盾,使生态水体呈现出由地表纯净水向水质污染方向的功能转化,扰动了元素/化合物在地球表面或水体界面的离心与向心迁移的平衡,明确了水体界面或水圈作为物质地球循环中转站/转运站的原理机制。隐藏在各种水处理工艺原理中的物理、化学、物化、生化等丰富功能能够解决中转站中所积累的矛盾,所以,集合溶液性质与污废水处理工艺原理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技术应用将构成更加完备和潜在的水工业,所提出的水溶液性质概念同样适用于给水与纯净水的生产与管理。针对有毒/难降解的工业有机废水,如煤化工行业焦化废水,在前端工艺清洁生产的基础上,需要把产品资源回收、性质互补利用、水量循环机制作为共性目标,把低能耗与物耗、关键污染物去除以及明确环境风险归趋作为污染控制工艺选择的依据,同时要求全过程产生低的二次污染如碳排放等。基于水溶液性质的改变及其过程演变的探究将拓宽水污染控制的工艺理论与技术边界。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水工业全过程追求技术、经济与社会目标的一致,争取得到绿色、低碳、循环等生态目标的响应,即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宁  陈蕊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101-102,143
目前小城镇日常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废品主要是通过废品回收部门流向废品再利用工厂.废品回收部门主要依赖于废品再利用工厂生存.规模较大的个人废品收购商对专业化废品收购商的冲击以及废品再利用工厂的收购价格低、技术水平低、有限的收购种类和二次污染严重等已成为废品向资源化产品转化的制约因素.完善废品回收利用渠道和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对于促进废品类物质的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