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来自停用设备的危险●2007年2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家炼油厂,丙烷从已停用了15年的控制站管道系统的裂缝泄漏出来,由此引发的大火(见右图)导致4人受伤、全厂人员撤离、工厂停产2个月,损失高达5000万美元。●在一家食品加工厂内,由于管道保温采用了石棉材料,这部分管道被停用了,但仍然留在原位置上。结果,由于隔断阀发生泄漏,致使产品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2.
2007年2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家炼油厂,丙烷从已停用了15年的控制站管道系统的裂缝泄漏出来,由此引发的大火(见右图)导致4人受伤、全厂人员撤离、工厂停产2个月,损失高达5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硅酸铝棉对管道内丙烷-空气预混爆燃压力波的影响,本文通过开展丙烷-空气预混火焰在无内衬、内衬硅酸铝棉、内衬实体障碍物和非变截面硅酸铝棉壁面4种管道内的传播试验,并采用压力-冲量准则评价了火焰压力冲击波的危害程度,考察了硅酸铝棉对减轻爆燃压力冲击波危害的作用。结果表明:硅酸铝棉能够减小管道出口压力波的比冲量和DN准数,说明硅酸铝棉对压力波的传播有抑制作用,可降低管道出口处压力波的冲击破坏作用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正>保温层下的腐蚀(CUI)发生了什么?一根管径为10厘米的液氨输送管道由于大面积腐蚀而发生了泄漏。由于该管道保温层的质量差,使得水渗进了保温层。尽管上一次的大修对管道系统作了部分检查,然而这段出事的管道恰好没有得到检查。由于保温层下的腐蚀使管壁变薄,一根2.5厘米管径的易燃气体输送管破裂泄漏,造成易燃气体起火燃烧。事故管道实际上是一根旁路管,当时并没有处于运行状态。由于没有工  相似文献   

5.
以某炼化企业一套200万t/a连续柴油加氢装置中加热炉出口至反应器入口之间的管道P1110为例,借助CFD软件对该管道内介质进行了流态模拟,并研究了易发生冲刷腐蚀的管道部件如异径管、三通接头、弯头等部位的流场特性。结果表明,流体流经管道部件后,其流态会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管道易发生冲刷腐蚀。  相似文献   

6.
大气中丙烷光氧化臭氧生成活性的烟雾箱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丽华  莫创荣  徐永福  贾龙 《环境科学》2012,33(8):2551-2557
利用自制光化学烟雾箱模拟了丙烷和NOx大气光化学反应,研究了相对湿度以及丙烷与NOx初始浓度比值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实验表明,臭氧最大值及丙烷的臭氧生成活性最大值(IRmax)都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低相对湿度时,臭氧最大值大约出现在反应的22 h,IRmax变化范围为0.023 1~0.039 1;而高相对湿度时,臭氧最大值大约出现在反应的16 h,IRmax变化范围为0.017 2~0.032 0.在反应的20 h内,前12 h内相对湿度对丙酮的生成量影响不大,12 h后低相对湿度时丙酮生成量更大.在实验的4~20 h内,相对湿度为17%时,丙酮浓度为153×10-9~364×10-9;而相对湿度为62%时,丙酮浓度为167×10-9~302×10-9.臭氧最大值随着丙烷与NOx初始浓度比值增加而减少,在低相对湿度时线性负相关性更好.另外,还利用了MCM丙烷子机制对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还存在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7.
矿山尾矿库所存尾矿由于是地下原岩组成并伴有各种残矿和选矿药剂,使库内堆积物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使植物生长,该现象一直是尾矿库停用后如何治理的一项棘手问题。红透山钢矿对多年停用的清原选矿厂矿库进行了长期的各种形式的治理偿试,走出了一条尾矿库治理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8.
1981年以来,美国伊利诺斯州已经禁止医院将危险传染性废物在未经处理或无害废物前,处置在填筑中.伊利诺斯州污染控制委员会已经通过的规章指出,焚烧是处置这类废物的一种方法.焚烧物含塑料的排放还没有明文规定.对一座医院焚烧炉烟囱排放的颗粒物、氯化氢、一氧化碳、乙烷、乙烯、丙烷及丙烯作了测定,该医院的所有废物(包抬危险传染废物)都在该焚烧炉内燃烧.对每种排放成分规定的排放系数为:颗粒物1.0—1.6g/kg;氯化氢3.3—5.3g/kg;一氧化碳1.4—1.8g/kg;乙烷<0.002g/kg;乙烯<0.010g/kg;丙烷<0.012g/kg;丙烯<0.011g/kg.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14日17时 ,新泽西州牛顿AbleEnergyProducts公司的丙烷储罐发生爆炸 ,包括3名消防人员在内的13人受轻伤 ,其中大部分是被玻璃碎片割伤的。爆炸发生在该公司装有丙烷的卡车上。公司称 ,所有雇员均安全逃离。因为 ,建筑物内还有丙烷储罐 ,所以 ,半英里半径范围内的住户和公寓被疏散。爆炸引起的火灾燃烧了一夜。爆炸原因尚不清楚。该能源公司运送燃油 ,柴油和汽油 ,供应当地居民区和企业美国新泽西州丙烷储罐爆炸13人受伤  相似文献   

10.
燃煤发电厂排灰场对地下水污染,具有地区广,范围大,时间长等特点。本文就同一燃煤电厂,阜新发电厂停用的五家子灰场和在用的巴斯排灰场对所在区域地下水污染影响的研究,阐述了它们对地下水污染的相同及各异的特征和规律,并查明了排灰场对地下水的影响强度和范围,以及与当地地质环境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高温架空管道在运输油品过程中存在复杂的传热问题,这类传热问题常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处理。为了直观地判断管道内部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明确高温架空管道在运输过程当中影响因素与热损失之间的关系,利用ANSYS软件对高温架空管道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讨论了渣油温度和环境温度对架空管道温度场的影响,得出了渣油温度、环境温度与热损失的关系,从而对高温管道的保温过程进行了准确的模拟和计算。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内检测技术及其检测施工程序,该技术在胜利埕岛油田海底管道完整性管理方面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分析了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发生了什么? 一根管径为10厘米的液氨输送管道由于大面积腐蚀而发生了泄漏。由于该管道保温层的质量差,使得水渗进了保温层。尽管上一次的大修对管道系统作了部分检查,然而这段出事的管道恰好没有得到检查。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的预测问题,首先对影响该种类型管道内腐蚀速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对PCA算法、PSO算法和SVM算法分别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可用于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的PCA-PSO-SVM组合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PCA-PSO-SVM组合模型对44组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和管道内腐蚀速率数据进行了学习训练,对10组数据进行了预测,并将该组合模型与PCA-GA-SVM模型、PCA-LS-SVM模型和PCA-CV-SVM模型3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以验证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温度对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大,压力对其的影响相对较小;使用PCA-PSO-SVM组合模型对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仅为1.848%,模型训练时间仅为3.17 s,这两项数据均小于其他预测模型,表明针对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的预测问题,PCA-PSO-SVM组合模型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雨水管道沉积物对径流初期冲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避免汇水面源头以及分流制雨水管道系统中沉积的大量污染物在降雨时随雨水径流被冲刷进入水体,从而控制径流对水环境构成的冲击性污染,从理论和试验2方面分析了管道径流污染物(汇水面和管道沉积物2个来源)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汇水面源头污染物流失较符合源头冲刷的指数衰减模型,管道内沉积物流失可用流量曲线模型计算;管道内沉积物占管道径流污染物的比例越大,管道径流的初期冲刷现象越不明显.为了提高径流污染控制设施的效率,宜在源头进行分散控制,并加强雨水管网系统清洁维护,避免污染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前言在配水系统中,水中的细菌有时会大量的繁殖和迅速扩散,需要经常使用大量的氯。氯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但在处理后的水中,高浓度氯的存在会加重管道腐蚀,同时还可能产生新的化合物。许多研究者都在用含有低浓度溶解性有机物和含有特  相似文献   

17.
易燃物质泄漏在建筑物内引发爆炸!2009年6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加纳的一个肉制品加工厂发生巨大的爆炸。一根为热水器输送燃料天然气的新管道已经安装完毕,当时正在用天然气进行吹扫,以排除新管道内的空气。吹扫用的天然气断断续续释放进一幢建筑物中,时间超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内表面含多腐蚀缺陷的油田高压注水管道剩余寿命问题,采用现场腐蚀挂片试验得到注水管道内腐蚀速率并分析腐蚀缺陷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含不同尺寸的相邻内腐蚀缺陷管道的失效压力,得到油田注水管道的剩余寿命。结果表明,腐蚀缺陷深度越大,双腐蚀缺陷交互作用间距越大,当d/t≤0.4时,相邻腐蚀缺陷轴向间距的极限作用距离L_(lim)=2.0 mm;d/t≥0.6 mm时,极限作用距离L_(lim)2.0 mm;腐蚀缺陷越长,腐蚀缺陷之间交互作用越小,极限作用距离也越小。选取胜利油田8条注水管道为计算实例,可得管道的剩余寿命在1~5年范围内,其中2号和6号管道较为危险,在实际运行中应该加强关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海底管道涡激振动过程,内检测期间清管器或检测器通过悬空管段时引起的振动过程,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是否引起共振,为管道内检测期间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市排水管道内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排水管道内污染物随水流沿程降解转化,是造成管道腐蚀、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重要原因,掌握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对于优化排水系统运行、改善管网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污水和沉积物两相污染特性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管道内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①常量污染物(如氮、磷、硫)在管道内好氧-厌氧交替的条件下沿程降解释放,微量污染物难以完全降解,多发生形态结构变化或由水相向沉积相中迁移.②管道生物膜对污染物的降解转化起主导作用,管道内高基质浓度环境和水流冲刷作用为生物膜稳定状态的维持创造了有利条件.③污染物迁移过程中,气体的产生受有机物浓度、温度、水力停留时间及流速的影响,应结合管道内实际污染物的组成情况采用相应的有害气体控制措施.在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中,模型模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现有模型多从生化反应过程和水力学的角度切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渐应用于管道建模,模型的精确度不断提高.建议今后加强污染物在管道内污水、沉积物、空气三相间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微量污染物的研究应广泛开展;在实际应用中,应在全面分析管道内污染特性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污染物抑制策略,建立符合本地特征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