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民用航空重要组成部分的民用机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世界航空业的发展和竞争对机场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大型国际机场不仅要有舒适的环境、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对于我国的三大国门机场而言,还应具有能辐射世界各地的航线网络结构和中枢功能,否则,在世界航空运输市场中,我们就没有优势可言。  相似文献   

2.
机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在弱电系统集成的基础上,按照机场智能化管理的要求,以一定的计算机系统模式和网络结构将各个不同的子系统组合而成.因此,我们必须对组成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以满足大型国际机场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在紧张的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保护财产及生命安全极为重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恐怖犯罪频繁的出现,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从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机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机场的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是对出入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和管理必不可少的阻隔设备,其机场的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运行的好坏对机场的安全和发展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机场和机场设施需求的增长.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在其最近的年度报告中预测,到2003年,年客运平均增长率是5%.假定世界经济状况一直保持稳定,在2001~2005年间,全球通过机场的年总客运量至少达到32亿,15年后会再增加一倍.安全防范系统作为机场实施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适应机场发展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支线机场安全动态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升支线机场安全管理能力是中国支线机场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提高我国支线机场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基于系统动态的风险管理思想,针对支线机场安全风险发生随机、动态和系统的特点,结合支线机场安全管理实践,构建了支线机场三维风险识别图,以时间维为主线,空间维为基础,逻辑维为依据,多层次地识别支线机场面临的风险,以提高支线机场风险识别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将风险概率、风险损失、风险可预测性、风险可控制性纳入了支线机场安全风险分析过程,构建了支线机场安全多维风险评价函数,从而能更系统、全面地对支线机场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评价;通过上述支线机场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对支线机场安全风险的辨别、分析和控制能力,达到对支线机场安全风险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的预警目标,进而减少支线机场安全风险的潜在损失。  相似文献   

6.
机场噪声问题一直是机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顺利开展机场声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管理工作,理顺机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系统地从法律、法规、标准、科学研究、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日本机场噪声管理进行了研究,梳理了我国机场噪声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统一管理体系、评价标准不完善、投资不到位等,并结合日本经验和我国实际状况,提出了出台机场噪声管理条例、修订评价标准、建立机场噪声防治专项资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民航机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我国民航机场发展趋势、运行特点以及安全管理状况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安全理论、专家评判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机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综合函数,建立了机场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理论研究、实际调查和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机场应急管理提供了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8.
孔文 《安防科技》2008,(7):29-30
英国希思罗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它的保安也号称世界之最.然而,希思罗机场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桩震惊世界的大抢劫案却使人对英国政府信誓旦旦的安全保证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安防行业的高速发展,机场作为安防应用的重要高端细分行业市场之一,近年来获得了快速推进与建设。然而,随着机场建设快速扩张,一些区域逐渐建设世界级机场集群,同时智慧机场也成为机场发展的新目标,不少机场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积极探索智慧机场的建设,机场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机场的政策方向、安全挑战以及机场对安防的应用需求的发展及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期的安防产品技术、标准规范等难以适应新的机场安防及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22年和2023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和《“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声十条”)的相继发布,我国的噪声管理水平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机场行业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噪声污染影响突出且较难治理的问题,两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是机场行业优化航空器噪声污染管理的良好契机。文章结合《噪声法》和“声十条”的最新管理要求,总结了我国目前机场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治实践中存在的防治主体不清晰、航空器噪声相关立法和制度缺失、噪声标准年代久远等问题,并充分对接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从立法、收费管理制度、工程治理标准、环评和环保验收、机场布局规划以及航空公司主动减噪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机场航空器噪声管理的具体建议,旨在推动系统性地解决机场航空器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