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研究近几年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特征,统计分析了2015—2021年发生的63起瓦斯爆炸事故,运用数理统计法、改进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模型、卡方检验和让步比分析法对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规律和致因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陕西、黑龙江3个省瓦斯爆炸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28.57%和37.9%,是重点防控省份;每年的12月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最多,造成的伤害最大,且在交接班时段及每班接班后的第1~2 h事故频发率最高;管理因素、组织氛围缺失、监督不到位、操作者不良状态、操作失误是影响瓦斯爆炸的5大高频致因因素和导致瓦斯爆炸发生的高频因果链,是瓦斯爆炸事故应急管理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高校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风险因素,以2001-2021年56起高校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基础,构建11个高校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风险影响因素,采用DEMATEL-ISM方法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层次关系,提出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防范措施。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中,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和管理因素导致的事故占比较高;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影响因素可分为直接因素、中间因素和深层因素3个层次;实验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实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实验条件存在安全隐患、实验安全检查不当、安全规章制度缺乏这5个因素应予以重点关注;应从安全制度建设、加大安全投入等方面提升实验室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油库是储存易燃易爆油品的专用场所,雷电是油库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油库防雷已成为关系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课题。针对目前我国油库雷击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在对大量事故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油库雷击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指出雷电产生的火花引燃油气是导致油库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并重点从安全管理学的角度,运用事故预防与控制的"3E"对策,分别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三个方面探讨了油库雷击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开展事故发生规律和致因研究。统计分析最近几十年发生的126起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运用基于故障树(FTA)的贝叶斯网络(BN)方法,分析各危险源对事故影响的重要度,建立纵深防御管理模型。结果表明: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主要是由通风与瓦斯管理混乱、电气火花和爆破火焰引起,且大多数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随意停开、采空区瓦斯、电缆破损短路等是预防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管控重点。  相似文献   

5.
罗时 《劳动保护》2009,(4):48-49
2009年2月22日2时20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南四采区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造成78人死亡、114人受伤。据国务院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副组长赵铁锤表示,从初步了解的情况看,这起事故是该矿南四采区12403工作面区域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反映出该采区存在4个问题: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治理不彻底,现场管理不严格,安全措施不落实。多日来,各地读者纷纷发表感言,探讨矿难为何发生在这家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纪录的国有重点煤矿。我们择其精华加以归纳,供大家研究,从屯兰矿难中需要反思什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粉尘爆炸事故多发,本文基于事故树分析法,借助FreeFTA软件编制木制品粉尘爆炸事故树,对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计算得出基本事件发生的关键重要度排序,结果表明,充足氧气、电气设备不防爆、清扫方式不正确、未及时清扫、设备未接地、私接乱拉电线、开关设备短接、电线短路、危险区明火作业9个基本事件的关键重要度较大,应在木制品企业安全管理中进行重点防范。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三交河煤矿“4·21”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劳动部、能源部、全国总工会组成的煤矿安全检查团于5月28日到6月8日对山西省地方煤矿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了临汾、长治、雁北三个地区。 这次检查的主要任务,一查领导,看各级领导安全第一的思想是否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建立健全和真正落实,是否深入基层、深入井下解决实际问题; 二查井下事故隐患,看现场管理是否加强,防止瓦斯煤尘爆炸、透水、火灾和塌方等重大事故的技术措施是否齐全、落实,“三违”行为是否得到制止;三查事故处理情况,看事故责任者是否得…  相似文献   

8.
针对易燃易爆场所、设备检修焊接动火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因素,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着重从动火安全管理、动火安全技术、动火安全教育三个环节,详细论述了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安监总管三[2014]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近年来,我国化学品罐区多次发生泄漏,火灾或爆炸事故,先后发生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年"7 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三苯罐区2013年"6 2"爆炸火灾、中石化扬子石化公司2014年"6 9"酸性水储罐爆燃等事故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暴露出部分企业化学品罐区在监测监控、设备设施管理、日常运行、特殊作业管理、承包商管理、安全设计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易燃易爆场所和设备检修中的动火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易燃易爆场所、设备检修焊接动火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因素,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着重从动火安全管理、动火安全技术、动火安全教育三个环节,详细论述了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军 《安全》2003,24(2):22-23
油料火灾危险性大、事故发生率高、扑救困难,是油料安全管理的重点.任何环节上的管理失误都可能导致燃烧、爆炸等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诱发事故的原因,提出防范事故的“三个强化”措施。即:强化动火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动火作业许可证》(即火票)安全管理、强化动火安全技术措施落实,确保动火安全,有效避免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2014,(9):I0013-I00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我国化学品罐区多次发生泄漏、火灾或爆炸事故,先后发生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年“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三苯罐区2013年“62”爆炸火灾、中石化扬子石化公司2014年“69”酸性水储罐爆燃等事故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暴露出部分企业化学品罐区在监测监控、设备设施管理、日常运行、特殊作业管理、承包商管理、安全设计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化学品罐区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化学品罐区生产安全事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3月25日下午3时左右,某地震勘探队在山西省某地区发生了一起爆炸飞溅物触电事故,造成3人轻伤,爆炸机芯片烧毁。虽然本起事故损失总计不足5 000元,但是,由于此类爆炸飞溅物触电事故性质严重,且在以往类似事故中,造成过高压线路短路、断路甚至机毁人亡等情况,故该地震勘探队机关特委派单位事故调查组前往事故现场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组由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分管领导组成,从事故现场环境、技术防范措施和管理等三个方面,对本起事故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还原了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外隧道内典型爆炸事故的统计以及槽罐车事故模式的分析,指出了隧道爆炸事故的主要爆炸危险源。针对气体爆炸的特点,从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梳理了隧道等长直泄爆空间内燃气爆炸荷载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西氨厂自1979年以来,建立生产计划科、设备管理科、安全技术科联席会议制度,每星期六由安技科召集,对一周来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分析,互通情报,统一认识,防止了三科之间遇事互相扯皮的现象。三科互相协作,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 以往,在事故管理上,安技科管工伤、爆炸等事故,生产科管操作事故,设备料管设备事故。各管各的,有时连事故统计数字也对不上号。自从建立了三科联席会议制度以后,大家共同负起了安全生产的责任,出了事故,一起分析,共同吸取教训,协力落实改进措施。一次,水汽车间发生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这次事故是这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防和减少危化品生产环节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将AcciMap模型与网络层次分析法结合,建立危化品生产环节火灾爆炸事故原因重要度分析方法,并以某化工厂“5.22”火灾爆炸事故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集中在法规和公司管理层面,且安全培训不到位、操作规程存在缺陷、操作过程中未明确脱水量及脱水作业规定未通过评审4项为事故主要影响原因,其权重值均超过0.1,通过此方法可明确危化品生产环节事故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硝化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中具有极大的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性,以前针对硝化品管理中存在的危险隐患统计方法并不合理,因此关于硝化品爆炸事故始终没有一个值得信服的发生概率。为了使我国化工企业硝化品爆炸事故安全评价更加具有科学性,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2005—2019年中国典型的硝化物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主体责任概率。发现硝化品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一个经营周期内,如果不能履行七大责任,发生事故的平均概率为86.04%,两个经营许可周期内发生事故的概率是100%,通过上述结论为我国硝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新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9.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特征与耦合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瓦斯爆炸事故的瓦斯积聚原因、引爆火源和引爆地点等事故特征及其分类,统计并分析1988—2008年发生的563次瓦斯爆炸事故的基本特征和耦合规律,结果表明:通风混乱等通风系统问题导致瓦斯缓慢积聚的瓦斯爆炸事故占90.6%;电火花和放炮火焰引爆瓦斯占事故的78.6%;发生在采掘工作面的瓦斯爆炸事故占69.4%;通风系统问题导致瓦斯积聚的瓦斯爆炸事故主要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和巷道,占81.3%;通风系统问题导致瓦斯积聚的事故其引爆火源主要是电火花,占72.8%;电火花和放炮火焰引爆瓦斯主要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和巷道,占73.2%。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需切实加强通风管理、电气管理和严格放炮操作与程序。  相似文献   

20.
正确检测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刘福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生产事故中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所以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对搞好煤矿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瓦斯发生爆炸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瓦斯的浓度要在爆炸的范围内;二是空气中要有足够的氧气;三是要有引爆的火源。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