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线遥控可燃气体泄漏报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无线电收/发模块等器件,设计了无线遥控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该系统对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遥控距离3 000 m,可用于工业、民用、公共场所的气体泄漏安全报警及大气污染检测等.  相似文献   

2.
吴珂  张金锋  黄武  夏一峰 《安全》2014,35(2):7-8,11
研究开发了一套可燃气体报警器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由配气检测系统和采气测量系统两部分组成,能对不同类型固定式和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进行在线检测,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和储存,具备检测精度高,操作性好的优势。系统在化工企业应用情况表明,能解决目前企业报警器性能检测依靠离线检测、检测可靠性差和检测精度低的不足,大大提高企业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率。  相似文献   

3.
可燃气体报警器由探测器与报警仪构成,广泛应用于石油、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可燃气体的石油化工行业,可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漏情况。当被测场所存在可燃气体时.探测器将泄漏气体转换成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传送到报警仪表,仪器显示出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百分比浓度值。当可燃气体浓度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该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值班人员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避免燃爆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联动排风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联动排风控制系统由联动排风控制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主机、轴流风机、多芯电缆组成.联动排风控制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主机和轴流风机安装在外输泵房内,多芯电缆与它们相连.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主机的报警信号经过控制电路处理,控制轴流风机,从而实现手动、定时启动、自动启动和关闭轴流风机的目的,及时排除工作场所内积聚的可燃气体,实现了本质安全化.  相似文献   

5.
王百战 《安全》2009,30(9):46-48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广泛应用于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有毒气体的场所,如炼油厂、油库、液化气站、煤气站、加油站、喷漆房、宾馆、饭店等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有毒气体的场所,是气体泄漏报警的安全装置。当被探测区域内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浓度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报警器立即发出声、光、电报警信号,以提醒操作者及早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司少峰 《劳动保护》2021,(11):78-79
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污染环境、救援难度大等特点,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进一步规范危化品企业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报警仪的管理,防止人员中毒、爆燃事故的发生,本文依据GB/T?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JJG?1105—2015《氨气检测仪检定规程》等标准要求,介绍固定式报警检测器常见隐患,供广大安全管理人员和监察人员,企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可燃气体报警器由探测器与报警仪构成,是石油、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可燃气体的石油化工行业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漏情况的。当被测场所存在可燃气体时,探测器将气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传送到报警仪表,仪器显示出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是现代化大型化工企业 ,原料及产品绝大多数为易燃易爆物质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 ,避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大量使用了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将检测报警器的传感器安装在有可能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室内和室外的危险场所 ,当被检测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液体挥发蒸气时 ,检测器可立即发出与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含量成比值关系的电信号 ,该信号输入到指示报警器 ,即可显示空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值。当浓度达到或超过设定的报警浓度时 ,即可发出声光报警或控制信号 ,提示操作人员采取相应安全对策 ,或自动控制有关自动化安全装置。可燃气…  相似文献   

9.
工业领域因为涉及的化学品千差万别,可以根据工厂具体接触的化学品或化学气体配备不同的RAEGuard固定式安全监测设备。石油化工石油化工行业80%的以上的生产区域存在易燃易爆的可能。《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规定,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为7.5米,室外为  相似文献   

10.
可燃气体报警器快速校准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石化企业中可燃气体报警器校准工作存在着校准周期长、维护困难、准确性不能保证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通过将高浓度可燃气体物质经过定量稀释配制成用于可燃气体报警器标定的多种浓度气体物质的方法,并设计了一种由两路流量检测与控制模块和一个监控单元构成的可燃气体报警器快速标定装置。叙述了可燃气体报警器快速标定装置的原理、元器件构成、设计结构、流量控制方法和防爆措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杨文涛  黄武 《安全》2015,36(10):37-39
本文从产品特点、安装和管理等角度分析了在用可燃气体报警器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其进行检测的方法与技术要求,阐明了重视在用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对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及政府监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由浙江宁海无线电厂承担研制的 KCB—J多路可燃气体报警仪,最近在宁波通过海军装备技术部组织的鉴定。 这种报警仪可检测环境中的航空煤油、汽油等各种可燃性气体,显示其爆炸下限的百分浓度值,是国防舰船、民用船舶以及化工、石化等行业必备的安全检测仪器。 该仪器为多点固定连续性检测仪器,采用高可靠、抗中毒扩散及强吸混合式传感器,设有二次超浓度报警和故障报警系统,具有排险功能,有最高的防爆等级,适用于各种环境中对可燃性气体的检测。 经过专家们的检测和对资料的审查,认为该仪器技术先进,设备新颖,结构合理,性能稳固可靠,在国内…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可燃气体探头报警值的标准要求、易燃物质本身的影响、探头类型、校准气体和校准因子等因素,从而设定合理的报警值.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有毒气体在化工企业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广泛存在,可能会导致作业人员急性中毒,甚至死亡。为保护人员健康和企业安全生产,及时发现风险的存在,企业通常会通过安装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来控制风险。但不同部门发布的标准侧重点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为了科学设置,本文以GB/T 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和GBZ/T 223—2009《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为基础,探讨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于涛  鞠伟 《劳动保护》2001,(8):39-39
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是一种携带式仪器 ,由干电池或可充电电池供电 ,用来检测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浓度 ,当被测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浓度达到预定危险浓度时 ,发出报警信号。因此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及其他具有可燃性气体泄露可能的场合 ,尤其适合安全巡回检查及动火分析。1.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时 ,必须首先检查电池电量是否符合检测要求。只有在电池电量充足时 ,仪器才能反应真实可燃气体浓度 ,如连续检测应随时检查电池电压 ,需要换电池或充电时 ,必须在安全场合进行。2.每次检测时必须在洁净的空气环境中进行零点调整…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劳动保护研究所、铁岭焦化厂共同研制的 K—851型可燃气体检测器和 FDC—1型防毒除臭口罩于8月7日通过技术鉴定。K—851型可燃气体检测器体积小、轻便、便宜,能自动吸入采样,报警点连续可调,防爆,声光双报警,使用性能灵活、可  相似文献   

17.
<正>在大多数石油化工工艺过程中,为保证生产安全,常采用多层级的保护措施,综合运用本质安全工艺、监测报警系统、隔离防护措施、应急控制系统等,每个层级的保护措施都对消除和削减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燃气体及有  相似文献   

18.
爆炸速度是反映可燃气体爆炸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掌握各种可燃气体的爆炸速度,对预防和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可燃气体爆炸灾害,制定可燃性气体爆炸事故应急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所述的爆速测试仪就是通过光纤传感将可燃气体在一定距离内的爆炸时间由显示屏直观地显示出来,进而得到可燃气体的爆炸速度。研制该测试仪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完善DBZ-1爆炸范围测试系统功能,使该系统不仅可以按原设计测试方法,使用声级计测量爆炸声音的大小,再通过声级来反映气体浓度的变化,而且还可以通过测试可燃气体的爆炸速度来反映气体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了解可燃气体爆炸灾害效应研究成果,基于长直空间内可燃气体爆炸的特点,总结灾害后果评估的一般流程,综合梳理长直空间内可燃气体爆炸荷载的理论计算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探讨可燃气体爆炸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以及可燃气体爆炸对人员伤亡和结构毁伤后果评估等国内外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现有可燃气体爆炸荷载经验式大多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不具有通用性,长直空间内可燃气体爆炸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的试验数据较少;现有对压力容器的研究成果对长直空间动力响应研究价值有限,爆炸冲击波作用下人员和建筑物的伤害标准还不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本论述了基于3c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智能建筑安全监测控制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作设计的智能建筑(智能小区)的环境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是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DCS系统,实现智能建筑中的温湿度、各种可燃性、有毒性气体以及火灾的监测控制和报警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