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纪文 《绿叶》2015,(3):58-6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在生态环境法治方面,全会《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下一步,需要按照《决定》要求,改革生态环境立法模式,完善立法体系,加强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环境守法、环境监督、法治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等环节的工作,实现生态环境法治的体系化。  相似文献   

2.
孙海涛  张志祥 《四川环境》2021,40(2):235-239
强化水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推进河道违建专项整治旨在恢复水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河道违法建筑作为一种“顽疾”,破坏水生态环境、影响防洪排涝,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完善涉水法律法规,以河长办与政府部门协调联动执法为主,提升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与加大法治教育宣传力度为辅,确立司法强制为保障的多元方式,妥善地处理违法建筑,恢复和保护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乐益矣  曾铮 《四川环境》2023,(1):293-299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改革,多元化局势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复杂,生态环境监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当前生态环境监管的背景、“互联网+监管”的背景及系统介绍,重点从环境执法监管、风险监测预警、分析决策3个方面研究“互联网+监管”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场景,为构建智慧监管体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试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理论基础、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类型以及我国近期应该建立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生态环境意识、环境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缺陷、法律政策等,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诸多的难题,如公众参与、生态补偿、环境责任及环境纠纷等,应通过完善立法、执法及司法建设,以及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保障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分析生态文明与环境法制的关系,结合我国生态法制建设困境,提出了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的环境法治保障措施,即从立法、执法、司法角度,从而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实现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全国113个市、县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以来,大部分试点地区将生态环境监察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查处生态破坏案件、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在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机制、执法体系、建章立制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强化生态保护执法力度,总局决定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要求以加快实现历史性转变为契机,以控制不合理资源开发建设活动为重点,围绕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农村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着力查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及违法案件,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立法、执法和司法方面面临着生态环境治理法律体系仍需完善、生态环境多元协商治理模式急需完备、环境司法审判机制有待健全等挑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法律体系、构建多元协商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健全环境司法审判...  相似文献   

8.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以来,为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国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资源、生态和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计划,有效支撑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科技需求。本文在梳理过去十年国际及发达国家生态环境领域科技研发布局情况,以及我国相关领域科技研发计划和推进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的主要研发内容及取得的阶段进展,并基于现状与期望分析,辨识有关领域科技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关于下一步科技发展方向的建议,以期为党的二十大之后科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取向要求法律理念的更新、法律价值的变革以及权利与义务关系的重构;构建生态文明应着力完善生态立法,健全环保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司法环节上的生态保护,完善生态执法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体现区域发展外部环境公平,调整生态保护和受益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生态补偿作为一项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机制和措施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11.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目前我国现有的矿产开发中经济补偿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生态保护及生态补偿的要求,建议新疆今后对矿产资源开发应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基金制度、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和矿区(矿业城市)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统筹考虑,针对不同区域制订不同的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12.
正执法疲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使法律的约束力大打折扣甚至在有的地方荡然无存。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并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修改后的环保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制度,建立了"黑名单"、按日计罚等罚则。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严查重罚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者,体现了我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3.
海岸带地区是陆海交互作用区,是陆海统筹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整合原环境保护部等部委的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及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组建生态环境部。本研究通过对厦门市陆海统筹政策现状系统梳理分析,厘清生态环境建设中陆海统筹的关键问题,总结出陆海统筹工作的对策建议,包括构建生态环境陆海统筹管理新模式、蓝色经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新模式、基于绿色发展的弹性海岸新模式、"三个一"智慧海岸带大数据信息系统技术新体系等。这些对策对于我国海岸带城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陆海统筹和海岸带综合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横向上具有统一监督管理与各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特点,纵向上具有中央与地方的分级监督管理相结合的特点,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横向职能分散,缺乏有效协调;纵向监管乏力,执行约束不足;社会和市场参与不足,多元共治的环保体制尚未健全。域外具有环境保护监管职能趋向独立和综合、环境保护和其他邻接领域监管职能趋向合并、环境保护职能趋向分散三类代表性体制,体现权威性加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强调协调与合作等发展趋势。我国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横向上可以赋予环保部门宏观调控、综合协调、监督执法、公共服务的职能和协调权;纵向上加强国家一级的环保监督管理能力,保障落实省一级的环保责任。为了建立自然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制,有必要恢复设立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明确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责,在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内设立统一监督管理机构,优化相关领域的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监管体制机制,明确专门监管与综合监管失职的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7,(11):5-6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16.
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行政执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境。因地方夜间施工环境噪声执法主体的冗杂不一、处罚区间不明确而表现出法律适用冲突。行政部门具有专业性,但难以集众之所长于一身,在夜间建筑施工环境噪声的执法过程中表现出能力不足。为解决这一现象,需要在法律中作出明确性规定。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运用监测数据调控和预警机制等方式建立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证考察可知,目前我国环境监察执法体制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制约了生态环境执法的有效性。独立环境监察执法体制是应对执法困境的良药,该体制具有特殊的内涵,其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政策依据。在分析域外环境执法的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环境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独立环境监察执法体制与机制的建构应当遵循以下路径。首先,独立环境监察执法体制与机制的建构应当遵循合法、效能与环境执法特殊性相契合的原则。其次,建议通过保障组织机构的独立,扩充环保部门的权力,加强环境执法的财政保障以及确立环境执法的独立责任等措施构建起独立环境监察执法体制。再次,通过规范的程序机制、确立综合协调机制、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协调激励和制约机制、优化公众参与机制、探索建立环保警察制度等措施完善环境监察执法机制。最后,独立环境监察执法体制与机制需要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为遏制全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探索生态环境执法机制,2003年4月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54号)和《关于批准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地区的通知》(环发[2003]128号),确定了113个市、县开展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试点地区在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机制、执法体系、建章立制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在保护生态环境、查处生态破坏案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从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赋予了环境监察新的内涵、新的领域、新的措施和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崔安妮 《四川环境》2022,(6):289-293
随着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打击力度不断加强、公民生态环境权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的处理力度。虽然农药污染领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有了一些探索,但仍存在立法空白、政府治理缺失、司法机关未高效纳入共治体系、检察建议约束力淡化、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参与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完善农药污染领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出制定农药专门性法律、加强政府监管、建立社会多主体高效共治体系、提升检察建议质效等建议,进一步发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保护公民环境权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飞跃的40年。自1972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围绕着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突出环境问题的需要,每10年左右实现一次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大跨跃",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与模式。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逐步构建了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包括完备的生态环境规划政策体系、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瞄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绿色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新格局,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