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197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试行),作为保障环保事业发展的有力武器,我国的环境法制工作也迅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并成为30年来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的部门法,有力地推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跨入新世纪,面对新问题,现有环保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日益凸显,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沈立 《环境》2014,(10)
正2007年,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环保英雄",《时代》杂志总结了他的成就:创立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中心,持续向污染受害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推动中国环境法治的健全与完善。事实上,他在国内有着"中国环保法律援助第一人"的美誉。近15年来,中国大多数环境法律、法规的起草,他都参与其中。他,就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主任王灿发。  相似文献   

3.
品容  杰俊 《环境》2012,(1):22-23
立法为本"小智治事,大智立法."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以1979年《环境保护法》为开端,中国的环境法律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到2009年为止,我国共制定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军队环境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4.
袁征  陈彦鸿 《环境》2022,(3):44-46
"十三五"时期环境法治工作深入开展的五年,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环境依法治理的五年.在这五年中,广东环保基金会法务委员会和广东省环境保护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环调委")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法治工作,实践环境公益诉讼、环境纠纷的调解和行业性专业性公共法律服务工...  相似文献   

5.
环境法治发展的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环境法治工作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启动,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和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前,初建环境法治秩序.大力推进环保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是本阶段环境法治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6.
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执行环境法规、制定国家层次的宏观战略、联邦政府机构的研究与开发(R&D)活动、工业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供财政支持以及为企业提供培训和信息服务等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一、环境法规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增长70年代初以来,美国国会通过了26部环境法律,涉及水环境、大气污染、废物管理、污染场地清除等有关环保的各个方面,每部法律都对污染者或公共机构应采取的行动有严格的法律要求.例如:1972年通过的清洁水法,要求所有城市污水都要通过二级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5,(7)
6月5日上午,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北广场,“粤环保·粤时尚·与法同行”--2015年广东省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隆重启幕。今年是新《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首年,《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也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省环境保护厅将2015年定为“环境法治年”。6月5日至7月5日期间,省环境保护厅将在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一系列环保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活动,让公众在感悟艺术之美的同时养成环保法治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为总结中国环境保护工作30年来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2008年12月19日,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SES)在京召开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与环境保护》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协办。参会专家们从环境政策、环境管理体制和制度、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环保NGO和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等角度,对我国环保工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回顾评估,并对未来环保改革的方向、促进环保体制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韬 《环境》2008,(12)
“重城市环境保护,轻农村环境保护;重防治工业污染,轻防治农业污染。”这是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蔡守秋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对于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所说的话。而没有一部单独针对农村环保的法律,更是我国农村环保工作的一道“硬伤”。我国目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环保状况令人担忧,在“受伤”的农村环境里,人们期盼的“法治”何时到来呢?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回顾中国环境法治四十年的发展,从立法、执法、司法以及生态文明理论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其成效与经验。四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长出牙齿、利齿,生态环境执法随着法治建设的完善也在不断优化,环境行政、民事和刑事司法不断全面加强,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法治各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一五"成就是全方位的,具体到环境法治领域也是如此。可以说,"十一五"是环境法律实施30年来的黄金时代,环境法治事业在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立法"十一五"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重要法律。在污染防治领域,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进一步完善了对水体尤其是水源地的保护,提高了违法成本。在资源保护领域,为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由人大法工委和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制订的<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10年来,行政复议制度日益深入人心,现已成为我国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强化行政监督、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总结2008年以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分析应对金融危机留下环境污染加重后遗症的法治原因,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落实环境法律,依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法治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必新 《环境保护》2020,48(1):50-56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来保护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贯彻执行"最严法治观"的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守法意识弱、环保行政执法尚有不严等现实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了贯彻"最严法治观"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环境司法中落实"最严法治观"的具体路径,即弥补环境资源法律漏洞,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行政审判、民事审判的功能,从严惩治破坏生态环境和侵犯环境权益的行为,完善环境司法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性质、程序等问题,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规定的过于原则、笼统,或者说有一定的立法不严谨,又无专门法规或规章进一步细化、明确,从而使法学理论界和环保工作者对此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近年来,法学界和环保实践工作者对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性质和环保行政处理的性质和环保行政部门是否应当被告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但一直未有取得理论上的共识和实践中的统一。自从我国《行政诉论法》颁布实施以来,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日愈突出和重要。目前,我国立法机关正在加快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步代,并制定一些专门法规,以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新形势和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把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有关法律属性等原则问题在理论上讨论清楚,取得实践上的统一,以提高环保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996年12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议通过的《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对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建立完善的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在全国具有先导作用。全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 存在很大的差异。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体会,对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性质等法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供有关环境立法和法学理论研究及环保工作者的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立法情况 挪威政府在环保方面现行的法律主要是《企业的系统健康、环境和安全规定》(简称《内部控制规定》)。这是一部框架法规,包含了《规划和建筑法》、《自然资源节约法》、《化遗产法》、《开放空间娱乐法》、《产品控制法》、《野生动物法》、《污染控制法》等八部法律,其中《产品控制法》(1977年)和《污染控制法》(1981年)是最重要的两部法律。  相似文献   

17.
1996年《电力法》作为我国电力工业第一部基本法律,自颁布实施之日起至今已经经历了18年,本法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电力法》的订立背景、实施产生的社会效益、当前面临的新形势等方面出发,对该部法律进行客观科学地评判,力求为下一步《电力法》的修改与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来保护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贯彻执行"最严法治观"的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守法意识弱、环保行政执法尚有不严等现实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了贯彻"最严法治观"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环境司法中落实"最严法治观"的具体路径,即弥补环境资源法律漏洞,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行政审判、民事审判的功能,从严惩治破坏生态环境和侵犯环境权益的行为,完善环境司法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16,(11)
正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环境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的通知》要求,为提升环境法治宣传教育效果,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在有关法律专家的指导下,编制完成《以案说法——图说环境违法警示案例》宣传小册子。该宣传册从全国1000多案件中,遴选摘编了约20个具有通俗性、警示性的"污染环境罪""走私废物罪"等典型环境违法案例,涵盖危废转移、废水偷排、污泥处置、篡改数据等典型违法行为,通过"以案说法"、"以图说法"、讲故事的方式,配以生动、诙谐的漫画,让读者在故事中理解环保法律,在诙谐中  相似文献   

20.
环保审批和环境监察分开,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有区别,使得环境监察人员不会深入探究环保审批的相关规定,从事环保审批工作人员因业务的需要,对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及环保以外的法律、规章等均有所涉猎.本文结合基层环保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在环境监察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