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的冲裁加工要完全去除毛刺是相当困难的,尤其对于极薄的材料更是如此。这里介绍的“MIP法”,即便对于极薄的材料也不会产生毛刺,对于以电子技术为首的尖端工业中,零件日趋小形化,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楔横轧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加工新工艺.它是在2~3个平行布置并做等速同向旋转的轧辊表面上(辊式)或在两个做相向运动的平板表面上(板式)或在一个旋转轧辊表面和一个固定弧形板内表面上(单辊圆弧式)装有形状相同的楔形模具(变形楔),棒料毛坯在轧辊变形楔作用下绕轴心定位转动,同时被加工成变断面阶梯轴,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随着石材制品业的逐步形成,利用机械加工中磨削的方法来加工各种形状石制工艺品的情况越来越多。将机械中磨创的方法用于加工石制工艺品,给石制品加工开辟了一条较好的加工方法,因为它可利用高速回转的金刚石磨切片来完成对被加工石料的磨切加工,是目前加工形状各异和表面高光洁度石制工艺品的最经济的加工方法。特别是手提式金刚石磨切机,由于其具有小巧、使用灵活、携带方便等特点,即可以用于对石制品的磨边、倒角,又可以对饰面板材进行切削,被广泛用于石制品加工厂和装饰业,起到其它石材加工工具所无法达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内外圆表面精加工的斩方法——滚压加工。利用硬质合金滚压头对零件内外圆表面旋转挤压,使金属表面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达到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并在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该工艺替代了磨削加工和喷丸处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等离子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在一些领域应用等离子技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控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许多行业面临的突出矛盾。与传统湿法处理相比,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材料表面进行清洗和改性加工,不仅能缩短工艺流程,而且可以避免废水排放。文章从等离子体技术原理出发,对该技术在纺织印染行业前处理,钢铁深加工前除油以及电子元器件清洗加工等应用进行介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钢球冷挤压小尺寸内孔工艺是提高小孔尺寸精度和表面强度的重要加工手段之一。它具有操作简便,可成倍扩大前道工序公差带,工艺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锡铋合金表面粗糙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最小表面粗糙度作为优化指标,以主轴转速、铣削深度、进给速度、铣削宽度作为影响因素,进行精密铣削试验研究。结果利用方差分析确定了进给速度是锡铋合金铣削表面粗糙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田口方法优化分析得到了锡铋合金铣削加工工艺最优组合。结论采用田口法对锡铋合金铣削工艺参数优化,有效地减少了加工表面粗糙度,提高了工件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8.
《装备环境工程》2009,(2):51-5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器齿套倒锥齿涨挤加工方法及其刀具。其刀具由若干个刀片拼接成弹性环形状态,呈齿槽状的刀口在外侧,一个齿槽为一个刀片,刀具中心为各刀片的刀体环包的通孔,将刀具伸入齿套内壁,将有一定锥度的涨芯前部伸入通孔,当动力装置传递动力给涨芯,使涨芯进一步挤入通孔,刀具逐步呈放射状扩张,使刀口挤压工件内壁,形成相应的齿槽,金属弹簧在弹簧凹槽中。它所形成的齿槽标准、无毛刺,使用时齿套和齿轮啮合状态好。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电镀是金属或塑料制品表面装饰防护的一种加工技术,也是改进机械另部件面层物化性能的一种重要加工工艺,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电镀废水的处理,过去常用化学沉淀法。它的主要缺点是污泥多,如不进一步处置污泥回收镀种金属将带来二次污染问题。70年代以后,普遍采用离子交换法,这一处理技术目前在国内比较普遍,它可以回收镀种金属,但存在树脂再生操作管理比较麻烦等缺点。近年来,普遍推广钛质薄膜蒸发器处理技术,如配合逆流漂洗工艺,几乎可以回收全部镀种金属和化学添加剂,但由于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N36锆合金表面纳米化层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分析表面纳米化层的微动腐蚀机理。方法 采用超声表面滚压技术(USRP)对锆合金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研究不同滚压速度对表面纳米化层形貌、相组成、粗糙度、显微硬度、电化学腐蚀和微动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 USRP处理后,锆合金表面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痕迹,致使锆合金表面发生加工硬化,提高了表面的硬度。锆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相较于基体更低,最大磨损深度和磨损率均低于基体。结论 USRP处理后的锆合金晶粒细化、晶界增多,提高了锆合金的表面活性,有利于钝化膜的形成。锆合金的磨损机理为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静电粉末喷涂技术及设备河北邯郸市教育学院杨国明,杨国兴人类在工业、农业、交通和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金属制品,金属制品在加工后必须进行表面处理,防止锈蚀并使其美观。传统的表面处理办法是喷漆,它严重危害工人健康,严重污染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物理学...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用于凸凹球面零件模具加工的回转展成电加工方法.该方法通过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方法的综合应用,不但可以在各种淬过火的模具材料,甚至在硬质合金上加工出不同曲率半径的凸凹球面,而且还可达到很高的精度和好的表面粗糙度.本文主要对这一工艺的原理和加工装置进行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 腐植酸类肥料是一种功效多、肥效高的天然有机化肥,现已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使用。这种肥料是由腐植酸含量较高的泥炭、褐煤和风化煤等为原料制成的,也有的不经化学加工就直接上地的。腐植酸是在成煤和煤类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羟基芳香族羧酸的复杂混合物。是一种具有亲水性的胶体物质,有较大的吸附表面和较强的离子交换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学法降解2,4,6-三氯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属氧化物为磨料,在常温常压,行星式球磨机转速500r/min条件下,通过机械化学法降解2,4,6-三氯苯酚(TCP)。用气相色谱测定产物中剩余TCP含量,电位滴定法测定各反应阶段产物中游离氯离子含量,X射线衍射仪检测各金属氧化物磨料的晶粒尺寸和形状。结果表明磨料对TCP的摩尔配比越大,TCP降解率越高,当MgO与TCP摩尔配比为80:1时,TCP降解率达98.36%;6h后游离氯离子含量占投料TCP中总氯含量的76%,有>2/3的有机氯已转化为无机氯;不同磨料中,碱土金属氧化物对TCP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最早的激光器是1960年美国休斯(Hugh es)研究室的连曼(Maiman)用红宝石晶体制作的,从此将激光引入应用。激光加工是激光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利用了激光的优良方向性和高输出特性,即将平行性很好的高功率激光,通过透镜等光学系统聚焦到待加工表面上,使其部份材料蒸发或熔化,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热加工。据推测,经激光照射而被加热的物体的温度,可达10,000℃以上。显然,无论什么材料在这样温度的焦点上,都会瞬间被熔化或蒸发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H13热作模具钢表面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方法 通过多弧离子镀技术,分别对未经热处理的H13钢、淬火H13钢以及氮化H13钢的表面进行多弧离子镀沉积CrAlN涂层,并分别对这3种基体上的CrAlN涂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涂层表面均较为平整,且出现了白色小颗粒。经过淬火和氮化处理后,H13钢CrAlN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3 300HV以上,达到基体的14倍多。与基体的摩擦系数相比,淬火和氮化处理后,H13钢的摩擦系数比基体低,镀膜后的摩擦系数比基体高。氮化H13钢表面CrAlN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共同作用,淬火H13钢的CrAlN涂层磨损机理主要是黏着磨损;淬火和氮化后H13钢基体上CrAlN涂层的耐磨性均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表面活性剂,但是它进入水体或者土壤中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了监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8.
应力波铆接技术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加工技术,它具有噪音小、能耗低、加工精度高等特点。本文对应力波铆枪的设计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简介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应力波铆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3D打印铝合金液冷板材料经不同表面处理后在冷却液中的静态腐蚀情况,并预测静态腐蚀速率。方法 通过pH值测试、腐蚀表面形貌分析来监测冷却液和铝合金的变化,通过电化学方法测试样件的腐蚀动力学参数,通过质量损失试验测量材料的腐蚀速率和年腐蚀深度,通过EDS分析腐蚀产物。结果 所有试验组冷却液pH均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试样表面可以观测到明显的腐蚀现象,集中发生于试样表面的缺陷位置。不同表面处理的样件,其腐蚀速率不同,差异最大可达16倍。冷却液中的有效缓蚀成分参与了试样表面腐蚀产物膜的形成,在表面沉积了P、Ca等元素。结论 3D打印成形铝合金材料在冷却液中的年腐蚀深度整体较小,其耐蚀性良好,进行液态磨粒抛光或酸洗处理能降低研究材料在冷却液中的静态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20.
钛金属材料干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钛金属材料干摩擦磨损失效机制。方法选用TA2工业纯钛和TC4钛合金材料,采用CETR UMT-3多功能摩擦磨损测试仪进行往复摩擦磨损试验,采集摩擦系数曲线,计算摩擦系数均值,从动态和静态分析钛金属材料的摩擦特性。采用Micromet-6030型自动显微硬度计测量样品材料表面硬度值,通过表面硬度分析耐磨损性能。采用Nova Nano SEM 650场发射扫描电镜并配置能谱仪对磨损表面和磨屑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和元素成分计量分析,从微观角度分析钛金属材料的磨损机理。采用Olympus Lext OLS3000-R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磨损体积和轮廓,并观察磨损表面的三维形貌。结果频率对钛金属材料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频率的加快,摩擦系数增大,数据跃变幅度增大,磨损体积随之增大。载荷对摩擦系数影响相对较小,随着载荷增大,在摩擦初期,摩擦系数有下降交汇趋势;摩擦后期,摩擦系数才明显上升,载荷与磨损体积之间基本呈线性增长关系。钛金属材料的磨痕呈现为"擦后型,随着载荷的增大和频率的加快,磨损体积轮廓呈现出加深变宽的趋势。TC4的表面硬度约为359.2 HV,TA2的表面硬度约为247.8 HV,前者比后者高出约111.4 HV。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TA2的磨损体积约为TC4的2.5倍,TA2的耐磨损性能相对较差。TA2的磨屑为细小的颗粒状磨屑,磨损表面存在严重的剥层脱落特征;TC4的磨屑粒径大小不一,在低频低载状态下,磨损表面有犁沟痕迹,不存在明显的剥落坑。随着载荷和频率的增大,摩擦表面层出现裂纹和碎化剥落现象。结论 TA2的磨损机制主要是剥层磨损和磨粒磨损。在低频低载状态下,TC4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随着载荷和频率的升高,在瞬时闪现温度和载荷的作用下,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剥层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