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雨涝灾害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雨涝灾害是我国主要气候灾害之一。本文对我国建国后30多年来雨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以大量事实阐述了雨涝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粮食产量、能源,交通、水利设施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灾害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 ,研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灾害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直接建立灾害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比较困难。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方法 ,讨论了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在投入 -产出表中的表达方式 ,建立了灾害损失评估的定量分析模型 ,并以农业为例 ,分析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总产值损失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35年来干旱灾害及其对国民经济部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气候对社会——经济、环境冲击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近35年(1951—1985)来干旱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且以大量事实为依据,阐述了干旱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部门,如粮食产量、水资源和能源、林牧渔业等部门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申素云 《灾害学》1992,7(1):76-79
我国每年在收获、储运、加工和消费等环节的粮食损失和浪费高达1300亿kg,大大超过建国以来任何一次灾害带来的损失,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人为灾害对我国成品粮的影响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之对策。  相似文献   

5.
每年自然灾害都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若干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检验和估计。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整体规模与灾害对不同省级单位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具体来说各地区经济发展总量与灾害损失和受灾人口总数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灾害防御工程的费用和效益问题浅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分析现有的灾害防御工程费用效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灾害防御工程应遵循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原则,并对如何应用国民经济评价方法,以影子价格来衡量灾害防御工程项目对国民经济的真正影响作了初步的讨论。这对于正确评价和选择灾害防御工程方案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系统论出发,阐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系统中各个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着重阐明了我国粮食生产系统的脆弱性及其最易变化和最难以捉摸的气侯要素在脆弱的粮食生产系统中的作用,提醒人们要增强灾害意识,注意灾害的调查研究,以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2001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峪 《灾害学》2002,17(3):65-70
2001年,我国气象灾害频繁,干旱,台风,暴雨,沙尘暴,高温,冻害,雪灾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干旱尤为严重,各种气象灾害给国民经济造成较大损失,本文就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9.
论旱涝灾害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70年代以来,由于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的出现,影响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特别是70年代以来非州萨赫勒地区出现的百年少见的严重旱灾,引起了许多国家和有关科学家们的关注。气候影响研究作为世界气候计划的四个子计划之一,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开展。我国气候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价工作于1985年在全国开展。但由于气候影响评价工作涉及的学科较多,它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目前还基本处在定性描述阶段。由于旱涝灾害对经济影响评价在气候评价中占主要地位,在此仅论述旱涝灾害及其影响评价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三峡地区建设中环境灾害问题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忆邵  彭珂珊 《灾害学》1995,10(2):68-72
随着三峡工程的大规模建设,目前所面临的各类生态环境灾害严重制约三峡地区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三峡地区生态环境灾害的系统分析,提出了灾害减免之对策,为三峡地区经济起飞创造一个安全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因素对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政  孙昭民 《灾害学》1998,13(1):88-91
在分析影响灾害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以具体灾害实例着重分析了社会因素对灾害的影响,指出社会因素影响灾害主要通过影响灾害源,承灾体的防、抗灾能力,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损失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的实例,阐述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作用和良好效益,并提出今后着重的三个方面:建立国家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中心;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问题,牢固用户观点。  相似文献   

13.
冬季寒害对广东种养业的严重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就20世纪90年代的4次冬季寒害广东种养业的严重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冬季寒害对国民经济经济的影响不能低估,它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造成的损失并不亚于台风暴雨灾害。在分析冬季寒害的基础上,提出在开发利用冬季气候资源的同时,必须认真做好寒害的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14.
Intheyear 2 0 0 1(fromDec.2 0 0 0toNov.2 0 0 1) ,manymeteorologicaldisasters,suchasdrought,typhoon ,rainstorm ,dustdevil,hightemperatureandsnowdisasteroccurredinChina,whichcausedlossesofthenationaleconomyandendangeredpeople’slivesandproper tiestodifferentextent.Especiallythesustainingdroughtbroughtonevidentbadeffects,sothisyearwasadisaster strickenyearasforagriculturalproduction .Droughtdisasterswerees peciallyserious,suchasthespring~summerdroughtinthenorth ,thesummerdroughtinthemid~lowerr…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开展天文灾害学研究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 ,一些天文因素对许多自然灾害的孕育有调制作用 ,对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诱发、触发的作用 ,深入开展天文灾害学研究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作者简要综述了这一交叉研究领域近些年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沿海地区作为人口积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在台风灾害中遭受的损失往往是惨重和致命的,所以亟待开展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根据1990-2007年的台风灾情资料,选取代表性指标尝试构建了台风灾情评估模型,并对沿海省市的台风灾害损失及其与致灾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除个别区域外,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都呈下降趋势,但各区域下降的幅度不等,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和海南省下降幅度较低,均不足10%;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18年间平均台风灾害损失较大;上海市以南各区域台风大风和暴雨的频次多、强度大,灾害损失大。  相似文献   

17.
以1999,2000,2003,2004,2005,2006和2007年各省份(包括直辖市、自治区,下同)单位播种面积的成灾面积比例与全国的均值相比较,计算了各省这7年中各灾害的成灾指数。结果表明:(1)全国有12个省份的旱灾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内蒙古、甘肃、辽宁旱灾最为严重,成灾指数在2.5以上。(2)有10个省份洪涝灾重于全国平均水平,洪涝灾严重的4个省份依次是湖北、重庆、安徽、湖南。(3)有8个省份风雹灾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灾害严重的依次是浙江、北京、海南、青海、河北。(4)有7个省份台风灾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灾害严重的省份依次是浙江、海南、广东、福建、广西。(5)有6个省份低温冻害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严重省份依次是宁夏、青海、甘肃、内蒙古和湖北。(6)有10个省份农作物病虫害受灾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严重的省份依次是上海、江苏、浙江、河北。(7)有16个省份农田草害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田草害严重的6个省份依次是山东、湖南、江苏、河北、北京、浙江。(8)有15个省份农田鼠害情况重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4个省份为重灾,依次是北京、吉林、青海、重庆。北京历年受灾最为严重,成灾指数平均在3.4以上。因此,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和省份变化较大,各地区和省份应根据当地发生的主要灾害,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水旱灾害对我国农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徐乃璋  白婉如 《灾害学》2002,17(1):91-96
水旱灾害首先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粮食产量的大幅减产还会波及到整个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研究自然灾害不仅要注意因灾损失的自然因素,同时要联系造成灾害的社会、经济、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进行自与非自然因素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致灾与改良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局限,社会生产活动中许多有害于环境的成份不断增大失控,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促使自然灾害增多,以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者紧密结合西北地区环境恶化的现状,如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水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在追寻生态环境恶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的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