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探索不同微波条件下,木屑、碳酸氢铵、煤粉3种造孔剂对生成多孔性粉煤灰陶粒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孔剂的选择和配加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最大,煤粉和木屑作为造孔剂得到的多孔陶粒,结构质量相对较好。微波处理制备粉煤灰陶粒时,可以加快陶粒的制备过程,但微波功率过大或处理时间过长,会对陶粒的性能造成破坏。当木屑作为造孔剂添加量为15%时,微波功率600 W,处理时间10min,多孔陶粒综合性能最佳,孔隙率可达42. 89%,吸水率30. 11%,抗压强度16. 35 MPa。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国内原油储运过程中硫化氢脱除剂低效、危险等问题,在吸收国际同类产品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条件,研发出安全、高效、环保的新型高含硫原油硫化氢脱除剂(HD)——三嗪类S1124-1和有机胺类K1128-1。讨论了这2种脱硫剂的作用机理。通过硫化氢含量检测管法,对比脱硫效果。重点阐述热稳定性评估原理、热稳定性试验方案。结果表明,S1124-1型脱硫剂的脱硫效果更好,S1124-1和K1128-1适用于原油储运环境。相对于国内外同期研发的其他脱硫剂,S1124-1脱硫剂在热安全性、脱硫效果、经济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替代生产陶粒的天然原料,减少化学造孔剂的使用,解决提钒尾渣高排放、低利用的问题,以工业固废钒尾渣为主要原料,探索性地采用煤矸石为造孔剂及校正原料,纸浆废液为结合剂制备钒渣基陶粒。以单颗粒抗压强度、表观密度和吸水率为检测指标,综合考察原料配比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得出煤矸石与钒尾渣的最佳质量配比为20∶80。结合TG分析原料在高温下的热行为,以优化预热制度并探讨其对陶粒烧胀的作用机理;利用XRD和SEM表征样品的矿物相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800℃预热20 min,烧结温度1170℃保温15 min,制备的陶粒综合性能最优,单颗粒抗压强度达到5.42 MPa,显气孔率为33.71%;预热温度通过改变高温体系熔融液相的黏度控制气体生成量及气孔尺寸,预热时间则通过改变液相生成量作用于基体强度。XRD及SEM结果表明:原料经预热烧结,促进透长石、水钙沸石等新矿物相的生成以增加基体的强度;陶粒断面上均匀分布有大量尺寸不等的孔洞。  相似文献   

4.
以某电厂废弃物粉煤灰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镧掺杂的铁基复合高效脱硫剂,测定了其比表面积、密度、产率,探讨了其脱除硫化氢的多次硫容和再生次数,以及脱硫前后的XRD、SEM结构表征,研究了中温状态下载体添加量、镧铁不同物质的量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硫化温度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粉煤灰添加量为脱硫剂总质量的20%、镧铁(La/Fe)物质的量比为1%、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4 h、硫化温度为400℃时脱硫剂的脱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烟气脱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东升  黄佺  胡海兰 《安全》2009,30(3):4-7
目前工业生产中脱除硫化物的净化技术分为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两大脱硫体系。湿法采用不同的脱硫剂,构成不同的脱硫方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对比分析了几种烟气脱硫的工艺技术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脱硫剂、脱硫工艺、脱硫原理及联合脱除氮氧化物和有毒物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在概述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的同时,分析了制约炭法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的原因并对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氨-络合法同步脱硫脱硝废液中络合剂再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0℃、p H值为5.65、Fe(Ⅱ)-EDTA浓度为0.04 mol/L、再生剂/Fe(Ⅱ)EDTA为2∶1的条件下,经铁粉再生后吸收液最高脱硫脱硝效率分别达到99%和75%;焦粉再生最高脱硫脱硝效率达到97%和46%;而乙二醛再生最高脱硫脱硝效率仅为80%和20%。同时铁粉再生中试结果也还表明脱硫效果可以稳定在100%,脱硝效果可维持在60%。  相似文献   

8.
活化改性半焦用于烟气脱硫催化剂制备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的烟气脱硫催化剂吸附去除烟气中硫化物的性能,采用硝酸活化的半焦脱硫剂,通过穿透时间和硫容评价所制备催化剂的脱硫性能.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表面基团酸碱性、催化剂成型的制备顺序、黏结剂和催化剂尺寸及负载金属氧化物等制备工艺条件对催化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半焦表面呈碱性,半焦经硝酸氧化改性后,表面呈酸性,高温煅烧可以使半焦表面酸性官能团分解成碱性官能团,催化剂表面净碱量越大,脱硫性能越好;采取先将半焦成型再进行高温煅烧、水气活化的工艺,脱硫活性更高;最适合的黏结剂为煤焦油;最佳的催化剂粒径为3mm;烟气中通入O2能显著提高半焦吸附催化剂的脱硫性能,O2体积分数以5%为宜,烟气中适量H2O是脱硫必不可少的条件,水汽体积分数以8%最佳;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V2O5,可以明显改善催化剂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9.
碱渣的综合利用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国内外氨碱法生产的碱渣在建筑工程材料、土壤改良剂和烟气脱硫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提出碱渣作为烟气脱硫剂有望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不同接种时间、矿浆浓度、氮源、催化剂对烧渣脱硫效果的影响,还考察了铁精矿的脱硫情况.得出结论:在单因素下,前3天脱硫速度快,3~6天脱硫速度缓慢;接种菌的培养时间为72 h,矿浆质量浓度80g/L,氮源硫酸铵1g/L,催化剂硝酸银0.02g/L等条件下脱硫效果较好,此时,处理3天后含硫量能从1.07%降至0.40%,脱硫率62.6%;对铁精矿(含铁65.30%)脱硫,处理4天后,含硫量从1.44%降至0.44%,脱硫率达69.4%,铁精矿满足冶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