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应对水体中六价铬的污染问题,文章研究了活性氧化铝(AA)对六价铬的吸附效果。实验考察了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pH、六价铬初始浓度、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对六价铬的吸附效果受pH的影响较大,六价铬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先升高然后降低,最佳pH为3,去除率为84.04%。六价铬的去除率随着活性氧化铝的投加量和吸附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然后趋于稳定,最佳的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分别为10 g/L和90 min,去除率分别为87.34%和84.04%。随着初始浓度的不断上升,六价铬的去除率逐渐下降。在原水条件下的吸附速度和吸附容量都比在纯水条件下低。平衡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活性氧化铝对六价铬吸附效果非常好,可以作为去除水中六价铬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泥炭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本文选择了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低位草木泥炭-新宾泥炭,着重研究了这种泥炭吸附水溶液中三价和六价铬离子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花生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取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制备花生壳活性炭的最佳条件是:活化温度为500℃,活化时间为1h,花生壳与氯化锌溶液的料液比为1∶ 2,氯化锌溶液质量浓度为30%.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花生壳活性炭吸附处理六价铬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温度45℃,吸附时间60min,振荡速率190r/min,活性炭用量为2g/L.对花生壳活性炭的再生以及与市售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对比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6.
螺旋藻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了利用海洋藻类原料廉价,吸附容量大,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来处理回收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本文对螺旋藻干粉吸附水溶液中Cu^2+的动力学和溶液pH值对其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螺旋藻吸附Cu^2+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速度快,被认为是金属离子与藻表面的物理吸附;第二步速度慢,为化学吸附过程。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最佳吸附pH值为5.7 ̄6.7。用Freundlich方程模拟吸附等温线,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环境工程》2016,(Z1)
以生物质废弃物柚子皮为主要原料,将新鲜柚子皮经过烘干粉碎后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六价铬和砷。研究显示柚子皮含有大量纤维状物质,存在大量微细孔道,比表面积大,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六价铬和砷。当水中六价铬和砷离子浓度为1~10 mg/L,吸附反应时间为10 min,柚子皮的投加量为15 g/L,吸附反应温度50℃,水中六价铬和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1.87%和60.57%,单位吸附量q最大值分别为0.63 mg/g和0.41 mg/g。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等温式和Freundlich等温式描述。研究表明柚子皮有一定的酸碱缓冲能力,可自动调节废水p H值,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考虑用作低浓度含六价铬和砷废水的处理,有利于生物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9.
10.
综述了生物吸附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现状、生物吸附的机理以及各因素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得出了微生物对废水中铬的良好去除效率.目前的研究集中于考察各因素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吸附机理的研究不透彻,对多组分离子共存时的吸附过程和工程化应用研究的欠缺,是阻碍生物吸附剂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将给水厂污泥和粘土以质量比1:2制备了一种新型污泥颗粒,考察其对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发现,污泥颗粒对水中铜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对铜的吸附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180min时可达最大吸附量的85%左右,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可较好拟合不同温度时的吸附数据,且温度越高,平衡吸附量越大.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时,污泥颗粒仍优先吸附铜离子.pH值可显著影响污泥颗粒对铜离子的吸附,pH<5时,污泥颗粒对铜离子的吸附去除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pH=5时吸附去除效果最好.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吸附铜离子前后的污泥颗粒进行表征,发现污泥颗粒表面粗糙、孔隙发达,含丰富表面基团,能够通过静电吸引、羟基取代和表面络合吸附铜离子. 相似文献
12.
Cr(VI)离子在TiO2表面的吸附与光催化还原消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体系pH值增大,Cr(VI)离子在TiO2表面的吸附下降。当Cr(VI)离子初始浓度为300μmol/L时,其在TiO2表面具有最大值吸附。H2PO4-阴离子及乙酸的存在对Cr(VI)离子的吸附有阻抑作用,甲酸存在会提高Cr(VI)离子的吸附。Cr(VI)离子在TiO2半导体催化剂表面的光催化还原受体系的酸度影响较大。H2PO4-阴离子或Mn2+离子存在会降低Cr(VI)离子的光催化还原效率。在太阳光照下,Cr(VI)离子在TiO2上的光催化还原也可实现。通过调节反应结束后水溶液的酸碱度,Cr(VI)离子得以消除。反应后催化剂经酸处理,其活性恢复并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利用草酸改性杨树叶为试验材料,对溶液中六价铬进行吸附去除。试验结果表明:当p H=2,吸附剂剂量为0.3 g,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该材料对50 m L浓度为50 mg/L含铬废水的去除率达99.1%;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拟合该材料对Cr(VI)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揭示其吸附主要是离子交换吸附;Langmuir方程能较好模拟该材料对Cr(VI)的等温吸附过程,表明其吸附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40.91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Cr(VI)在该材料表面的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真菌对铅离子生物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采用多种固定化材料包埋枝孢霉属(Cladosporium sp.),结果表明:以一定比例混合的海藻酸钠-明胶包埋的枝孢霉小球对Pb2+具有最佳吸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固定化最优操作条件,最优条件为:菌量为10g/L,包埋剂量为1.5∶1.5,CaCl2浓度为4%,钙化时间为4h。并考察了不同因素如接触反应时间,溶液的pH,温度对生物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吸附的时间为3h左右,最适pH为4.0,在15℃~45℃的温度范围内,吸附量有缓慢增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30~700mg/L)内,生物吸附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生物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不同热解条件下合成生物炭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了揭示生物质炭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以不同条件下合成的生物质炭作为吸附剂吸附铜离子的动力学过程.用生活中常见的玉米芯和龙爪槐为原材料,以限氧升温炭化法制备生物炭.表征了其结构和表面特征,又通过一系列批实验,研究不同热解温度(300、400、500、600和700℃)和不同热解时间(1、2、4、6、8 h)的玉米芯与龙爪槐生物炭对Cu~(2+)的吸附动力学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炭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能很好的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可见生物炭对Cu~(2+)的吸附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单层吸附.同时用颗粒内扩散模型、班厄姆方程和Boyd外扩散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内扩散不是两种生物炭吸附铜离子的唯一速率控制步骤,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均在吸附过程中起到重要影响,且液膜扩散是主要的限速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粘土吸附水中氟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粘土和明矾去除饮用水中氟离子的机理,探讨了pH值、溶液温度、氟离子浓度和吸附时间对粘土吸附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对饮用水中氟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是较为理想的饮水除氟材料。 相似文献
20.
蛭石吸附及解吸锌离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蛭石对锌离子的吸附解吸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其对锌离子吸附解吸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蛭石对Zn^2+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在8h左右接近平衡。随着锌离子浓度的增加,蛭石的吸附量也在逐渐增加,当锌离子浓度达到400mg/L时,吸附量趋于平稳。在完成吸附实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过滤和取上清液的方法解吸,实验证明静置平衡后,取出上清液50ml,再加入50ml解吸剂的方法解吸效果较好;解吸时间在0h到12h,蛭石的解吸量呈现递增的趋势,且达到1.070mg/g;在12h到48h内,解吸量基本没有增加,其中在24h时达到最大解吸量1.074mg/g。不同的解吸剂对蛭石解吸锌离子影响效果不同:蒸馏水不能使锌离子解吸;K^+的影响作用相对于Na^+更明显,随着两种阳离子浓度的增加,蛭石的解吸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