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宇峰 《环境》2012,(9):66-69
“防辐射眼镜,上网必备的护目镜”、“渐进多焦点、OK镜可以矫正近视”、 “美瞳让你眼睛更美丽”……炎炎夏日里,价格不菲的“功能眼镜”贴着高科技产品的标签,颇吸引人的眼球.它们果真有如此神奇功效吗?是概念炒作还是科技进步?是为人们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不明就里的你,出手要三思啊!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溆浦县仲夏乡一村民最近在邻近山上捕获一只罕见的珍贵猛禽——猴面鹰。猴面鹰为禽科动物,脸形酷似猴,嘴和身形似鹰。“猴脸”上,一对大而园的黑色眼珠炯炯有神,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的羽毛,钩嘴利爪为白色,给人以凶猛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研究室最近与湖北省利川市汪营区人武装部部长钟义兴共同签订了一项“关于猫头鹰研究探讨”协议。钟于三年前四月的一天从山上救回一只受了重伤的猫头鹰,经治愈后将其放归山林。数日后,该雌鹰引来一位“恋人”到钟家结成“伉俪”,并定居下来,帮助钟家捕鼠除害,乐享太平,繁衍子孙。钟家爱鹰如子,生活上对它们关心备至。人鹰和睦相处,亲密无间。图为钟义兴在逗戏雏鹰。  相似文献   

4.
蔡医生: 我是一名电焊工。近来,我的眼睛常感不适,有异物感,怕光,见光流泪,眼皮抽搐,视物模糊。医生说,我患的是“电弧眼”。什么是“电弧眼”?如保防治? 何炳坤  相似文献   

5.
在凤头麦鸡前放三小盘,一盘里放一条小虫,一盘里放两条,一盘里放三条。它有时先吃两条的,有时先吃三条的,这说明,凤头麦鸡知道“2”比“1”多,但它只能数到“2”。 乌鸦看见拿枪的猎人,就躲到大树顶上,不飞下来。四个猎人当着乌鸦的面躲进草棚。走掉一个猎人,乌鸦不飞下来。走掉两个猎人,乌鸦也不飞下来;可是走掉三个猎人后,乌鸦以为猎人全走了,就飞了下来,这说明乌鸦比鸡聪明,它能数到“3”。 在鸽子面前放四个一模一样的盒子,四个盒盖上分别画上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四个点。鸽子只知道有四个点的盒子里有食物,…  相似文献   

6.
谈晓群 《环境导报》2003,(14):35-35
游戏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沙池建构游戏中可根据当前存在的环境恶化情况,精心挑选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身边生存的环境。以沙池建构的游戏内容为载体,关注环境碧波荡漾,关于水资源春游后,我让孩子们在沙池中表现太湖的美景,有孩子问:“老师,漂在太湖水面上的绿色东西是什么呀?”我告诉孩子:“那是蓝藻。”“蓝藻又是什么呢?我还闻到水中有味道呢。”孩子睁着天真的眼睛问。我知道这是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我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给他们解释:蓝藻是一种隐花植物,它能污染我们的水源,使水发黑发臭,影响…  相似文献   

7.
何谓电焊病     
蔡医生: 我是个电焊工人,近来我感到眼睛不适,如刺痛、有异物感、眼皮水肿、怕光等。医生说我患的是电光性眼炎,是“电焊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症。何谓电焊病?能否预  相似文献   

8.
振文 《环境》2003,(11):25-25
“你们有没有听到吱吱的蝉鸣啊?”在市中心高档写字楼的办公室里,小王一见人就问。同事们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一个劲摇头说没有。“为什么你们听不见吱吱声,而我耳朵里却响个不停呢?”下班回到家,钻进安静的卧室,吱吱声仍在耳边回响。虽然已经在办公室连续熬了三个通宵,但吱吱声却让小王彻夜难眠,小王明白,他患了耳鸣。接下来的两天,虽然蝉鸣仍在耳边挥之不去,但小王坚持着继续上班,希望在紧张的工作中耳鸣会自动消失,然而事情越变越  相似文献   

9.
吴飞飞 《环境导报》2003,(14):34-34
许多幼儿园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少幼儿园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遗漏的问题。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幼儿的环境教育,忽视教育者自身的环保素质镜头:平时,某老师总是叮嘱孩子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水,但自身却缺乏环境意识,生活中没有及时关好水龙头。试想,孩子们听到了哗啦啦的水流声,他们会怎么想?二、某些游戏活动对环境教育存在负面影响镜头:在游戏中,教师穿插了这样一段游戏情节:“不好,小动物们,大灰狼来了,怎么办?”“打死他!”于是孩子们有的用“枪”、有的用“刀”、有的用“棍子”兴奋地…  相似文献   

10.
路原 《环境》2004,(1):50
生活在我国沿海和南海中的海龟,在生蛋时会爬到陆地上来,眼里还流着眼泪。有的人认为,这是龟在生蛋时痛苦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龟离开海水登陆后,为防止眼睛干燥,不让灰沙吹到眼里的反应。这些观点都不正确,仿生学家告诉我们:海龟眼窝后面有一种腺体,叫做“盐腺”。它能排出海龟体内多余的盐分,而盐腺的出口恰在眼睛的边缘,所以看上去就好像龟在流泪。因为海龟有着盐腺这种特殊“设备”,所以,它能长期吃海藻和海鱼,喝海水,而不会被咸死。“鳄鱼的眼泪”也是一种有趣的现象,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那种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对同伴的死假装慈悲。据说鳄鱼在吞食食物时,有一种近乎人情的表现——为自己吃掉的动物流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您好! 贵刊从1984年第4期连载“微型计算机在环境保证中的应用”很好。阅后感到有几个问题,提出供参考,不知当否? 第一讲题头为“讲座”无可非议,第二讲换成了“电脑讲座”妥否?国家科委委员、政策局局长吴明瑜同志在一次会上指出:“有时介绍的资料就说不清楚。比如搞计算机的人就知道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器是有原则的区别,可能搞经济工作、搞新闻工作的人就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有一假日,携妻女出游天河城。天空中雾气沉沉,空气中可闻到浓浓的工业烟味。走到天河体育中心门口欲过地道,见一字排开十个少男少女,每个人身上一个字,连起来读为: “让广州的天空明亮起来”深为所动。问之。原来是我们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学生自发组织的。这件事,一直在我脑海里,使我久久不能忘记并且经常想起。有一次,一位广州市的领导问我:“我们广州市的环境污染到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我告诉他:“如果你鼻子能闻到、眼睛能看到的污染,那一定是  相似文献   

13.
于军 《环境》2012,(5):42-45
“我们吃的药用胶囊是有毒的!是治病还是致病?”继三鹿奶粉,染色馒头,毒豆芽、注胶虾……等系列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之后,毒胶囊的现身,让伤不起的人们再次很受伤. 一粒胶囊,搅动了药品的“江湖” 2012年4月15日,央视在《每周质量报道》栏目,以“胶囊里的秘密”为题曝光:河北的一些胶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的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尔后流入药品企业,最终进入患者腹中.自河北省的学洋明胶蛋白厂.  相似文献   

14.
土焦是土法炼焦的简称。由于土焦生产的装备简陋,工艺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所以,近年来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整顿、要限制、乃至提出禁止生产。然而,时至今日还是有“禁”无“止”,大有发展之势。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我国土焦生产的状况如何?为什么有“禁”无“止”?对环境有多大  相似文献   

15.
地球眼     
《环境》1996,(6)
巴尔根太太是美国伊利诺斯州蒙蒂塞洛村的一名中年妇人。目前,这名平凡的村妇因一根羽毛而惹来官司,她有可能被判刑一年及罚款15.6万元。这件事起源于1993年。巴尔根太太一次在游览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个动物园时,从关着鹰的笼子的附近,发现一根鹰的羽毛。根据印第安人的习俗,用珠子和鹰的羽毛串成小环,挂在床头,能够驱除  相似文献   

16.
茫茫宇宙中,存在着我们生活的地球,意味着我们有生存的权利,至少目前我们知道只有地球上存在着生命。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英语中出现“EARTH”这个词,它是地球的名字,之所以有这个名词,是人类也给地球生存的权利吧?地球:EARTH(E、A、R、T、H)E:eye(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常用的的俗语,从眼睛中去透视心灵。当人类的发展阶段到婴儿般学着爬行时,地球的眼睛便蕴含了万物的灵气,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放眼宇宙,光的光芒显示了它特殊的活力。可当人类渐渐学会了走路时,地球的眼睛被那浓浓的黑夜及那充满了血腥的硝烟遮住了,曾几次…  相似文献   

17.
黑熊的怒吼     
狮、虎为百兽之王。我国不产狮而多虎,故国人多“谈虎色变”;而生活在海南岛山区的人,则“谈熊色变”。因为海南岛没有老虎,就连金钱豹、豹和狼都没有,熊便成为该岛的百兽之王。几乎每个海南山区的猎人,都能讲出一段关于熊的故事,有亲身经历的,有自己编造的,而大多数故事只是传说。不管是那一种出处,说者总是煞有介事,眉飞色舞,俨然身历其境。他们还说岛上有人熊、猪熊和狗熊三种,人熊会站起来像人一样走路;猪熊的体型大而且像猪那么胖;狗熊瘦小,比家犬大一些。  相似文献   

18.
眼睛     
母亲有一双慈祥的眼睛从小到大她的眼睛里总写满关爱写满叮咛爱人有一双深情的眼睛走出家门他的眼睛涌出期盼我平安的温情女儿有一双清澈的眼睛拥抱着她感觉生命的珍惜与伟大离开家有三双眼睛把我牵挂我对自己说:我要平安地回家,我的女儿在家等妈妈眼睛@唐小丽~~  相似文献   

19.
花历篇     
人类对植物的关注,是从原始狩猎转为农耕开始的。从遗留至今的原始艺术中,多以动物为表现主体,很少有植物形象的出现,难道先民们对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视而不见”?否。远古的茂密山林、繁花似锦的大草原比比皆是,可是猎人们眼中只有猎物——维系其生存的食物! 随着时代的推移,农耕发展植物在古人的心目中逐渐占了应有的  相似文献   

20.
说天     
“天”这个字意味极长。为什么?因为查字典可知,它居然不在“人”部,不在“一”部,不在“二”部,而在“大”部。什么意思?分明是个明明白白的暗示:天——原来意味着大! 不信听听老古话:人中最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