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铭 《环境》2002,(4):22-23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威拉瑞尔等人发现,在进化过程中人和脊椎动物直接从病毒那里获得了100多种基因。威拉瑞尔等人还从大量的研究中发现,我们人类自身体内复制DNA的酶系统也可能来自病毒。人和高级哺乳动物的DNA中含有一些病毒的基因,这是病毒输送自己的基因到人体和高级哺乳动物细胞内的结果。这  相似文献   

2.
实验表明,即使病毒剂量低到一个感染性病毒也可使人感染,并可在人群间造成传播。因此,水环境的病毒污染深为人们关切。 水中的致病性病毒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及医院废水。目前已从各种水体中检测出120多种危及人类健康的肠道病毒和其它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用最灵敏的方法试验,在100—1000L饮用水中应不含病毒。因此,病毒的浓缩技术是监测水中病毒的前提。 现在国内外使用的浓缩技术方法很多,但都不甚理想。我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回收自来水和污水厂出水中实验性污染的病毒,以便选择具有快速、简便、适用性广泛、浓缩水样体积大和回收病毒效率高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尽管水中总余氯量达0.2mg/l,人类肠道病毒已从正在爆发传染性肝炎的西班牙陆军营地分离出来。过去营地通常采用细菌学分析显示水中有无指示菌的存在,而当水中一经发现病毒,就要进一步的进行病毒污染检测及有效的处理。家庭和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海,含有大量的动物病毒(1),被病毒污染的水、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危险(2)。见于诸报道由于病毒比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因而病毒在水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3),因此在粪便污染例行监测中一直做为病毒污染的指标。所以要进行病毒检测。 在西班牙、Valia河接纳附近安道尔城市处理的污水,安道尔市是位于西班牙东北部边境的比利牛斯山脉的一个乡村,面积464km~2,约有4万居民,是一个度假胜地,据估计假日里度假人数超过10万人,西班牙阿尔卑斯陆军营地饮用着Valira河河水。 本文阐述的是在阿尔卑斯河62路军营地供水受病毒污染,而细菌学指标不能预测饮水中病毒质量的事例。  相似文献   

4.
驯化病毒     
静君 《环境》2004,(3):37
去年是SARS病毒,今年是H5N1、H7N7病毒,而明年又会是哪种病毒粉墨登场呢?联系到HIV(艾滋病毒)等人类还束手无策的异种物质,难免使一些人对病毒的感情是既恨又怕,希冀人类通过科技进步将病毒一举消灭。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中人类星状病毒的检测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星状病毒是典型的水媒病毒,可引起腹泻等疾病. 为了明确污水中人类星状病毒的分布及去除规律,利用常规PCR和定量PCR方法对西安市3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出水进行了为期1 a的监测;采用特异性引物,确立了人类星状病毒在环境水体中的定性PCR和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 结果表明,人类星状病毒在进水和未消毒二级出水中呈较高的阳性率,分别为91.5%和36.6%. 经过核苷酸测序鉴定,人类星状病毒的主要血清型为HAst V-1和HAst V-4. 人类星状病毒在进水和未消毒二级出水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7×104和1.03×103 copies/mL,污水处理厂对人类星状病毒的去除率为93.15%. 污水处理厂进水中人类星状病毒浓度呈季节性变化,春季和冬季较高,夏季和秋季较低,这一分布规律与该地区历年人类星状病毒的流行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6.
《环境》2003,(6):4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萨斯(即国内所说的“非典”)病毒的出现?目前还没有权威解释。从科学的角度来推测,较大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萨斯病毒本来就存在于大自然中,但仅寄生于动物体内,并能与宿主共存,相安无事。有些人在宰杀或生吃某种野生动物时,使原本仅寄生于动物身上的萨斯病毒,传染到了人身上。由于人类对该病毒完全没有免疫力,萨斯病毒进入人体后显示出了极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另一种推测是,由于病毒基因的变异,使本身对人体危害不大的冠状病毒发展成为杀伤力极强的新型病毒。病毒基因的变异过程人类还知之甚少,但  相似文献   

7.
针对SARS病毒来源,指出了由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和违背自然法则,造成烈性传染病的传播,提出人类必须珍重和保护大自然,遵循生态道德观念,建立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8.
尽管水中总余氯量达0.2mg/l,人类肠道病毒已从正在爆发传染性肝炎的西班牙陆军营地分离出来,过去营地通常采用细菌学分析显示水中有无指示菌的存在,而当水中一经发现病毒,就要进一步的进行病毒污染检测及有效的处理,家庭和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海,含有大量的动物病毒(1)被病毒污染的水,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危险(2)。见于诸报道由于病毒比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因而病毒在水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3)。因此在粪便污  相似文献   

9.
胡楫 《环境》2004,(3):30
我叫禽流感病毒,是造成最近亚洲多国家禽发生瘟疫及人类患病已死亡20多人的病原。由于我们的“个子”小巧,人们要在电镜下放大高倍才能看清我们的“庐山真面目”。下面是我们的“标准近照”。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缘起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指导下形成的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一般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以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和谐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也是人类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对待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水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对水环境中病毒的研究,寻求出适当的控制方法已成为当今环境保护工作者及病毒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一、水环境中的病毒及其危害经检验证明:江、河、湖、海、地下水乃至经过净化处理过的自来水都含有一定量的病毒。病毒对江、河、湖等地面水的污染较为普遍。美国在城市污水出口处分离出肠道病毒阳性率达到100%(阳性率即检出病毒的样品数量与被检样品总数的百分此)。瑞士Farrohi在日内瓦河水中分离出病毒的阳性率达36—63%。法国巴黎河水的病毒污染其阳性率达20%。苏联莫斯科河水病毒阳性率达34%。英  相似文献   

12.
一、病毒的致癌作用人们公认一些良性肿瘤是由病毒引起。取人的良性和恶性肿瘤的无细胞滤液注射到新生小鼠,在一部分动物中发生乳腺上皮癌,在瘤组织的超微观察中发现了病毒的形态。用人类各种恶性肿瘤(胃癌、肺癌、乳房癌、黑色素瘤、肉瘤、某些神经系统恶性瘤、白血病等)的提出液和组织提出液作大量电子显微镜观察,在40~50%的病例中发现病毒样小体,  相似文献   

13.
不同功能地表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指示物的标准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地表水病原微生物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地表水体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文从地表水环境功能和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调研国内外不同功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总结了当前常用病原微生物指示物的特点与指示效果;综述和比较了美国、欧盟、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水环境标准中有关病原微生物控制指标的演变历程;最后对地表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指示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总体而言,当前常用指示微生物涵盖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但应针对不同目的选取不同类型的指示微生物;美国、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病原微生物控制指标已陆续转向大肠杆菌与肠球菌,而我国仅经历了从总大肠菌群到粪大肠菌群的转变.培养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当前主要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手段,前者广为应用,后者更为方便、快捷,但无法与相应标准对接.  相似文献   

14.
李皓 《环境》2003,(6):13-13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萨斯病毒的出现?目前还没有解释。从科学的角度来推测,较大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萨斯病毒本来就存在于大自然中,但仅寄生于动物体内,并能与宿主共存,相安无事。但由于有些人有喜吃野生动物的恶习,在宰杀或生吃某种野生动物时,使原本仅寄生于动物身上的萨斯病毒,传染到了身上。由于人类对该病毒完全没有免疫力,萨斯病毒进入人体后显示出了极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在药物对病毒无效的情况下,隔离病毒感染者,是切断病毒在人群中继续传播的唯一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海洋环境中存在着多种人类致病性病毒.本文综述了海洋环境中人类致病性病毒给公众健康、休闲娱乐带来的风险,病毒的发生及其在海水中的命运以及检测手段的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蔡铁勇 《环境》1995,(9):13-14
有一位医学专家在30多年前就曾指出:在地球上人类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战胜病毒,病毒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危险的敌人。这句话不幸而言中。1981年首次出现了艾滋病,它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死亡率百分之百;今年4月份在非洲扎伊尔发生的埃博拉传染病,比艾滋病更可怕,其症状呈爆发型,短期内即可致人于非命;人们还发现许多烈性病毒,  相似文献   

17.
正纵观人类疫情史,小小病毒一直影响城市的兴衰、社会的枯荣、文化的起落,这种影响力甚至比战争和革命更为深刻和全面,因为疾病侵蚀着文明的核心和根基——人类的躯体和心灵。除了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乃至诗人都曾努力寻觅疫情的真相,它造成的伤害超过最残酷的战争,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李海波 《环境》2004,(4):30
春节前后,有两条新闻让全世界的人为之关注:一是美国的两辆火星车先后登陆火星,二是肆虐亚洲的禽流感. 火星车和禽流感,科技和病毒,这两者看似绝不相干,却代表着两个极端.一方面,科技让人类飞天遨游太空的梦想成为现实,让人们切实看到了科技的威力;另一方面,虽然人类发现禽流感病毒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却一直未能攻克它.禽流感病毒还在每时每刻地发生变异,让科学家们束手无策.科技能让人类登上火星,但科技却对小小的禽流感病毒无可奈何,让人们也领教了病毒的可怕.  相似文献   

19.
病毒是地球上丰度最高的生命形式,广泛分布于包括深部生物圈在内的各种环境中。病毒通过侵染微生物宿主影响其生理特征、生态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发现,病毒裂解是导致深海底栖原核生物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一认识引起了研究者对底栖病毒的广泛关注。为了更为全面地认识底栖病毒的生态作用,本文分析了底栖病毒的生态特性(分布、丰度、多样性和生活方式),动力学过程与影响因素,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碳循环上的生态贡献。同时,对底栖病毒未来在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论文旨在提升对底栖病毒生态作用的理解,为底栖病毒生态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气候变化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长期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开展和加强更为广泛性的国际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经之路。二十年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下,世界各国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做了大量努力,取得了包括《京都议定书》和《坎昆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气候变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人类社会只有立即采取更为有力的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