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铝合金基环氧型防腐涂层在深海环境的腐蚀防护性能,为铝合金结构在深海环境下的腐蚀防护提供支撑。方法 采用近底悬浮式深海环境试验装置和深海高压模拟试验系统,分别开展环氧型防腐涂层体系实海试验与室内模拟深海试验,研究铝合金基环氧型防腐涂层在深海环境下的防护性能与电化学行为。结果 某海域实海结果显示,经历0.5 a的1 000 m深海试验后,环氧防腐涂层对铝合金基体的防护状态良好,涂层附着力强度仍旧保持在9 MPa以上。室内模拟深海试验结果显示,在5~20 d的试验周期内,试验初期涂层电阻均在1010?·cm2以上,涂层电容则在10?10 F/cm2数量级。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涂层电阻减小,电容增加。其中3 000 m模拟深海环境下,涂层电阻从初始的3.995×1010?·cm2锐减至3.264×107?·cm2,下降了3个数量级,涂层电容则从初始的8.818×10?10 F/cm  相似文献   

2.
深海环境因素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系统总结了溶解氧、温度、盐度等深海腐蚀环境因素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了深海环境因素的差异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利用A3钢腐蚀速度与海洋环境参数间的函数表达式,预测了我国南海不同深度条件下A3钢的腐蚀速度.  相似文献   

3.
不锈钢深海腐蚀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综述了不锈钢在深海条件下的点蚀、缝隙腐蚀、隧道腐蚀、应力腐蚀机理和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腐蚀防护方法。用不锈钢在深海中发生腐蚀的实例说明了国内不锈钢深海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外深海腐蚀研究之间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两种低合金钢材料在不同深度海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规律。方法通过深海实海试验,研究10CrNi3MoV与E47两种船用低合金钢在1200、2000、3000 m深度海水环境下暴露0.5、2 a的腐蚀行为规律。借助于三维视频显微镜和XRD等技术,分别进行腐蚀形貌观察与腐蚀产物成分分析,结合腐蚀动力学数据,对比研究两者深海环境耐蚀性能的优劣。结果不同深度环境下,腐蚀产物分内外两层,锈层下表面形态相对平整,存在大量细小点蚀坑。随深度的增加,点蚀坑数量呈增加趋势。腐蚀初期,2000m腐蚀速率和点蚀深度最低,随暴露时间的推移,锈层中α-FeOOH的含量明显提升,腐蚀速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10CrNi3MoV深海耐蚀性劣于E47,初期2000 m深海腐蚀性略差,深度增加有利于两者点蚀形核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锈层对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点蚀纵深发展阻力增大。  相似文献   

5.
高效串型深海环境腐蚀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洋资源开发和军事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发展材料深海环境腐蚀试验技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综述了美国、前苏联、印度、挪威等国家深海腐蚀的试验方法、技术和研究进展,总结了深海环境腐蚀试验的发展概况。针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开发的高效串型深海环境试验装置,对其结构、功能、水下静态受力状态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阐述了深海环境腐蚀试验技术对我国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环境》2006,(5):55-55
海底核电站   海底核电站并不是人们凭空想出来的.它是随着海洋石油开采不断向深海海底发展而提出的一项大胆设想,实际上也是远见卓识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烟台市是我国沿海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它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之间,三面环海,是我国著名的滨海风景旅游城市之一。附近海域分成两个海湾,东为芝罘湾,西为套子湾。近年来,由于烟台市区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得城市污水量大为增加,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并危害近海海域的生态环境,急需进行处理。沿海城市利用海洋处理城市污水是一种合理利用海洋水体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同时又使环境质量得到保证的可行方法。国内外对沿海城市污水深海排放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烟台市污水…  相似文献   

8.
深海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Ⅱ. 底层生态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有深海采矿环境影响实验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深海采矿对底层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深海采矿对底层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矿区生物种类多样性明显降低,尤其是以结核作为硬基质固着的底栖生物,但由于大部分大型和巨型底栖生物在海洋中分布较广泛,因此局部海底的采矿不太可能导致某一物种从海洋里完全灭绝;除细菌外,巨型、大型和小型底栖动物的密度都明显下降,但3a后运动能力较强的软相底质动物的密度基本上恢复至振动前的水平。尽管大量关于深海采矿环境影响的工作已做或仍在进行,但目前人们对深海生态学的了解还十分有限,不能对深海大尺度商业采矿的环境风险作出结论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海洋工程所面临的严重挑战。阐述了舰船行业中舰船材料、构件的海洋环境腐蚀防护试验概况以及舰船机电设备环境试验、舰船海洋(含湖水)环境物理性能(电磁、水声、水压等)测试和海洋风、浪、流等海洋环境观测和试验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0.
深海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Ⅰ. 上层生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有试验规模及资料分析了深海采矿对上层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深海采矿对上层环境,如悬浮颗粒物质增加、光衰减、冷的底层水与表层水混合、表层水中营养盐、痕量金属、海水密度等都有一定影响,但是不足以危及上层生态系统。尽管这些结果是令人欣慰的,但由于这些试验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为了更充分地评估深海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模拟实验和更大规模商业开采的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11.
深海工程装备阴极保护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综述了深海工程装备阴极保护参数、牺牲阳极材料以及阴极保护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了深海压力、溶解氧、温度、流速等环境因素对阴极保护电位、电流密度判据,牺牲阳极性能影响,认为温度和流速是影响阴极保护电流密度的两个关键因素,而温度和压力交变是影响牺牲阳极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最后讨论了深海工程装备阴极保护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铝合金牺牲阳极在深海环境的电化学性能。方法通过利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深海试验技术和装置,原位测量三种铝合金牺牲阳极在南海1200 m深海环境的电化学性能。结果三种阳极在1200 m深海环境下的开路电位均在?1.17 V左右,工作电位在?1.11~?0.91 V范围内。1#和2#阳极的实际电容量小于2400A?h/kg,电流效率约为80%,表面存在明显的优先溶解和晶粒脱落现象,表面腐蚀产物有结壳现象发生。3#阳极的实际电容量约为2500A?h/kg,电流效率大于85%,表面微观溶解形貌相对均匀,但表面存在大面积未溶解区域,且腐蚀产物不易脱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深海工程装备阴极保护设计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采自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的5个小球粒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表面形态特征,并与已知宇宙球拉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确证它们均为宇宙球粒。  相似文献   

14.
材料深海环境腐蚀试验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从开发海洋和军事应用前景等方面分析了材料深海环境腐蚀性能研究的实际需求和必要性;介绍了深海环境因素的特点——压力大、温度低、氧含量低;综述了美国、苏联、印度、挪威等国进行深海腐蚀试验的情况、试验研究方法。深海腐蚀试验的特点是困难、复杂、危险和昂贵。简述了我国进行深海试验的必要性和前荣。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海洋工程所面临的严重挑战。阐述了舰船行业中舰船材料、构件的海洋环境腐蚀防护试验概况以及舰船机电设备环境试验、舰船海洋(含湖水)环境物理性能(电磁、水声、水压等)测试和海洋风、浪、流等海洋环境观测和试验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6.
17.
海洋深处可看成是一个自然的巨大的等静压机,可对超大型工件进行冷等静压和热等静压的加工和处理。可对一般工件进行连续和大批量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科学院报》日前发表一篇研究报告说 ,全球气候暖化使得海洋含氧量下降 ,并且未来几十年内这一趋势都将持续。这项研究由加州大学海洋学院和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中心的两位科学家主持 ,他们在报告中指出 ,由于气温升高 ,海水表层温度上升 ,但其余部分的水温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对于深海环境下金属结构工程腐蚀的研究新进展做了综述性描述,归纳了国内外在深海腐蚀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系统总结了溶解氧、温度、盐度等深海腐蚀环境因素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了深海环境因素的差异对金属结构腐蚀行为的影响。简要介绍了深海腐蚀实验技术以及深海环境因素对金属结构的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对深海腐蚀技术的未来前景做了合理性的推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深海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M9913分泌的胞外多糖(EPS)分别对Pb2+和Cu2+进行吸附,研究了多糖用量、pH、吸附时间和共存离子对EPS吸附性能的影响及EPS对Pb2+和Cu2+的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EPS对Pb2+和Cu2+的吸附量随EPS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小.EPS对Pb2+和Cu2+的最佳吸附pH分别为4.5~5.5和4.5~6.0. EPS对Cu2+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对Pb2+的吸附平衡时间则长达180 min.共存离子Ca2+、Mg2+、Na+、K+的加入均降低了EPS对Pb2+的吸附量,Ca2+、Mg2+的加入降低了EPS对Cu2+的吸附量,但低浓度的Na+和实验范围浓度的K+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EPS对Cu2+的吸附量.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SM9913胞外多糖吸附Pb2+和Cu2+的热力学过程,由Dubinin-Radushkevich方程得到SM9913胞外多糖对Pb2+和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3.3 mg/g (10℃) 和36.7 mg/g (40℃).胞外多糖吸附金属离子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多聚糖中C-O-C、乙酰基和羟基是起主要吸附作用的官能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