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O_2~--N标准使用液稳定性实验张卫星(金坛市环境监测站,江苏213200)亚硝酸盐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不稳定。是地表水、饮用水的必测项目之一。由于亚硝酸盐的不稳定性,所以NO;一N标准使用液在标准分析方法中是要求现用现配。笔者在使用中国环境监测总...  相似文献   

2.
改进酚二磺酸法测定地表水中的NO_3~-─N张锐(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测定NO_3 ̄──N的方法很多,我们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作了实验,发现“紫外法”虽然操作方便,速度较快,灵敏度高,但受到仪器使用的限制,且稳定性较差;“酚二磺酸法”稳定性很好,但...  相似文献   

3.
脂多糖诱发生物体内合成NO_2~-和胺类化合物的研究宋秀贤,赵海涛,金秀兰许后效,林继红,陆德培(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关键词亚硝酸根;胺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脂多糖.一些研究已经证明N-亚硝基化合物(NOC)对动物存在致癌性 ̄...  相似文献   

4.
N─1萘─乙二胺法测定水中NO_2~─N时干扰离子的去除云南省曲靖地区环境监测站李红琳一、引言用N—1萘—乙二胺法测定水中—N时,水样中的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往往干扰测定。NO2可引起偏高的测试结果;在实验条件下生成一些沉淀的离子,如亚锑、三价金、铋、铅、...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还原-七氟丁酸酐衍生化高分辨气相色谱-ECD测定痕量硝基多环芳烃的方法,该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适合于复杂样品痕量硝基多环芳烃的测定。建议采用以氨基多环芳烃HFBA衍生物为参比的HFBAPAH保留指数体系,利用保留指数进行双柱定性成功地在碳黑样品提取物中检出包括1-NO_2芘在内的9种NO_2-PAH并提出了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同时测定NO~-_3和NO~-_2的一种新方法.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用于降水中NO~-_3和NO~-_2的同时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筛选出2株真菌,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chrom ogene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转化NO-3 的活性⒚它们的活性甚至比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还强⒚产色链霉菌和立枯丝核菌将NH+4 转化为NO-3 的机理也不同于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必需有NO-3 或NO-2 的诱导才具有活性,它们可直接将硫酸铵转化为NO-3 ,进而再将NO-3 转化为NO-2 ⒚此结果为研究新的硝化抑制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蕃茄、青菜为试验植物,应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了SO2+NO2复合熏气对3种植物游离脯氨酸的影响及其与伤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受SO2+NO2熏气的3种植物体内脯氨酸部有增加。其变比规律因植物种类和处理方式而异;脯氨酸的增加率与叶伤害率呈正相关关系。文章初步认为植物体游离脯氨酸可以作为指示污染物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IC法测定土壤中CI-、NO-3-N、SO=4的方法研究●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解军王波目前,土壤中CI-常用滴定法、硝态氮常用比色法进行测定,而SO=4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等〈1〉。上述各种方法只能进行单组份分析,不仅繁琐费时,而且灵敏度低。针...  相似文献   

10.
用内填YDT弹性立体填料的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固定床生物膜系统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为1065mg/L和253mg/L,系统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3.5h,混合液回流比为3.6时,出水COD约为180mg/L,NH3-N为5mg/L,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83%和98%。  相似文献   

11.
对于沙壤土柱实验,用TDR(时间域反射计)结合土壤抽提液的溶质分析,研究了在非饱和灌溉条件下的硝化和NO-3的迁移.测得的土壤体电导率与土壤抽提液的电导率之比和土壤含水量成线性关系,籍此用TDR可以确定非饱和灌溉条件下土壤中溶质浓度的变化规律;硝化过程是在土壤表层的不连通的小孔隙中进行的,几乎不受水分运动的影响;由示踪剂Br-的入渗及土壤表层的NO-3(相当于TDR测得的电导率值)入渗分布得出,入渗是按活塞推移作用进行的,借此方法可以研究非饱和入渗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小麦-玉米轮作期土壤排放N_2O通量及总量估算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小麦-玉米轮作期周年的N2O通量进行了测定和总量估算,分析了N2O通量与土壤温度、地温、气温、降水和施氮量的关系。由实验获知,华北平原栾城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的农田N2O通量(N)为10.6—24.2μg/(m2·h),相应的全年排放总量(N)为0.93—2.11kg(hm2·a)。施用尿素的农田排放N2O量约占化肥施用量的0.54%,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农田排放N2O量占总施氮量的0.70%.  相似文献   

13.
在稀硫酸介质及加热下,痕量NO~-_2对BrO~-_3氧化橙黄Ⅳ反应具有强烈催化作用;在0.10mol/LNaOH介质中,橙黄Ⅳ于-0.50V处产生一灵敏的示波极谐波。据此建立了一个检出限和测定范围分别为0.027ng/mL和0.08~20ng/mLNO~-_2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沉积物-水界面作为水体HCO_3~-的源还是汇,选择云南洱海和泸沽湖两个湖泊,通过界面精细剖面和平衡计算,揭示了HCO_3~-在界面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界面作为HCO_3~-的源,并非汇,通过沉积物和水相互作用可以影响上覆水体的酸碱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自制PAN-基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ACF-PAN(ACF-活性碳纤维、PAN-聚丙烯腈)和改性处理的ACF-PAN吸附SO_2,借助IR、x-光电子能谱分析等研究ACF-PAN改性处理及吸附SO_2前后表面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各型ACF-PAN吸附SO_2的活性中心为表面结构中的含氮官能团以及引入的金属氧化物,其吸附机理是活性氮催化或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16.
对脉冲放电烟气除尘与脱除SO2和NOX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的结果表明,烟气中的飞灰对SO2和NOX吸附脱除2%~5%,吸附脱除量随着飞灰浓度和烟气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单位体积烟气注入能量为4Wh/Nm3和烟气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小于3秒,飞灰与水蒸气的协同作用使SO2和NOX脱除率分别达到23%和33%。同时,脉冲放电使反应器对飞灰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收集效率为97%。  相似文献   

17.
流化床内焦炭对N2O和NO生成和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型流化床试验上进行了焦炭的燃烧试验,研究焦炭颗粒和氧化钙对N2O和NO的分解反应,焦炭颗粒对N2O还原分解速率比NO快,氧化钙对N2O分解有较强的催化作用,N2O和NO的分解反应过程可用一级Arrhenius公式来描述,研究不同程度脱去挥发份的炭焦颗粒对N2O和NO形成的影响,脱挥发份的程度越高,焦炭氮形成N2O的量越少,表明挥发份氮形成N2O量高于相应焦炭氮燃烧产生的N2O量,焦炭燃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煤燃烧过程中NOx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燃烧产生的NOx有三个来源,热力型NOx快速型NOx和燃料型NOx,在1300℃下主要是燃料型NOx。燃煤过程中NOx的形成是分两步进行,首先燃料中的杂环氮化物受热分解,产生NH3或HCN,随挥发物释放出来,氧化生成NOx残留在煤焦中的氮在煤焦燃烧时生成NOx。挥发分中的NH3、HCN同时也可以还原NOx气体,研究表明脱硫用的石灰石、CaO或多或少地增加NOx的排放,认为是CaO催化了NOx形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南通城区1991~1995年降水中与离子浓度统计分析,了解了同一监测点上不同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炉膛吸着制度射(FSI)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相结合同时脱除SO_2和NO,在夹带流反应器中进行实验研究。在800-1200℃下喷射石灰石/尿素吸着剂或石灰石/铵盐吸着剂能同时脱除SO_2和NO。石灰石/尿素吸着剂表现出最高的脱硫脱硝能力,当Ca/S=2和N/NO=2时,其SO_2和NO脱除率分别能达到90%和80%。主要的NO脱除是NH_3与NO反应生成N_2所致,少量的NO脱除率(10%)是在CaSO_4的催化下,CaO与NO反应生成Ca(NO_2)_2的结果。本文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脱硫脱硝反应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