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齐齐哈尔市近30年地表水生物监测数据、理化监测数据为研究依据,提出一套基于指示生物的地表水体评价方法。该方法将地表水体划分为5个级别,并从中筛选出每个级别对应的指示生物,最终建立一套基于指示生物描述水体污染程度的评价体系。该方法以理化指标为基础,筛选多种优势种作为指示生物,对水体进行综合评价。相比单一生物监测评价指标,该评价方法更能反映整个生态系统状况,从而更客观地反映水体真实情况,有望为地表水体污染评价新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重庆段浮游藻类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浮游藻类的种类、种群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采用指示生物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水质总体属轻度污染,并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保护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中生物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甘肃段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在运用指示生物和Shannon等5种生物指数监测评价水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理论,找出Margalef,Simpson等生物指数与水化学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使水质生物学评价分级中,生物指数分级标准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理化分级标准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监测和评价浑江水质的底栖动物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浑江六个断面采集到底栖动物(4门、6纲、12目、34科、57属)84种,列出了相关名录。通过运用描述对比法、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对浑江采样水体的水质进行了底栖动物学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监测和评价浑江水质的底栖动物指标体系,并探讨了河流水体污染生态学中的底栖动物与水质状况的相关性和对水质状况的指示性及利用该体系监测评价浑江水质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环境质量评价的生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质量的生物评价是以生物对环境污染的表现为基础的.环境质量评价的生物方法包括环境指示生物的选择,环境质量生物评价指标的确定和环境质量分类等3个步骤.论述了环境污染的生物表现,提出了选择环境指示生物的原则,给出了环境质量生物评价的3类指标,建立了环境质量4级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6.
大型蚤在线生物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突发性废水泄漏事件频发,在引起人们对水质问题恐慌的同时,也促进了饮用水在线监测与早期污染预警系统的发展。生物监测可以对污染环境下多污染物的联合毒性进行有效评估,具有传统化学监测所不具备的优点,已成为判定水质是否对水生生物存在影响、是否符合人类安全饮用的有效依据和手段。介绍了大型蚤在线生物监测系统的多通道流通生物测试室和生物传感器系统,并对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做了研究综述。目前,采用大型蚤作为指示生物的在线监测系统已在饮用水水质监测方面成功实现,但其在工业废水接管过程中毒性评估和早期预警的研究和应用上尚有不足,有待更加深入地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要大量处理水质组成极其复杂、多变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其处理效益,国外多以GC、MS的鉴定结果予以评价.国内这方面的工作也已开始。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26万吨,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之一。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急需对污水厂处理毒性较大的,尤其是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效益,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2009年4-5月对抚河下游分流处及河口进行浮游生物及水质状况的调研,基于优势种评价法和污水生物系统法并结合化学评价对其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共检出11大类,230种浮游生物.生物优势种评价法与化学营养状况指标法分析均表明,抚河下游分流处、东支河口和西支河口水体均呈富营养型.污水生物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抚河下游分流处水体介于多污染带与β中污带之间;东支河口水体介于多污染带与β中污带中间;西支河口水体处于多污染带.与分流处相比,河口浮游生物密度激增,还增加了金藻、黄藻、甲藻等浮游植物种类,说明河口富营养化程度比分流处严重,其中金溪湖处河口营养化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9.
环境监测是水生态健康监测与评估的重要环节,基于物理、化学监测的传统水质监测通常仅能提供独立的数据信息,不能全面、直观地反映水环境状况。基于生物等生命体导向的水生态监测通过生物对环境的响应,能够直接反应复杂水体状况,在水环境健康监测与评估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病原微生物、指示生物介绍了生物监测中的常规生物指标,总结了包括藻类、无脊椎动物和鱼类在内的常见指示生物在不同类型污染水体中的环境指示作用。从生物毒性效应出发介绍了常用的毒性效应测试方法、分析了污染物在不同生物学水平的响应,从而指明生物毒性效应在水环境健康评估中的发展优势。再从生态完整性角度阐述了生态完整性评价的一般方法和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生态健康评估中的应用。重点指出环境毒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在水环境监测的优势,以期为更加科学精确地进行水生态健康监测预警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条形码数据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得到广泛应用的水质生物监测和评价指示生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类群多样性高、形态鉴定专业性强、鉴定资料不全等影响,难以将其精确鉴定到种。新兴的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鉴定物种,在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等领域被寄予厚望。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依赖于完整、全面的参考数据库,然而现有公共数据库无法满足底栖动物鉴定的需求。鉴于此,南京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携手构建了中国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条形码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网络平台,用户可以在线进行底栖动物条形码和环境DNA-宏条形码比对,完成对物种的精准注释。该数据库的建成为我国应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开展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水质生物监测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1.
化工园区污水特征分析及生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津市某化工园区9个主要污染企业及总排放口的废水进行监测分析,测定了12项水质常规指标和8项重金属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生物毒性测试对化工区废水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指标中大部分常规项目(如COD、氨氮和重金属含量)在多数企业污水中都符合排放标准,总氮、总磷污染较重,其中磷的污染最严重,最高超标23.83倍;影响污水性质的第一主成分为氯化物、电导率、全盐量和Cr,第二主成分为溶解氧、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和As;废水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且不同化工企业之间毒性差异较大。水质化学测定的结果和生物毒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但也存在差异,应该结合两者综合评价水质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2.
锑的生物毒性测试可以间接反映锑及其化合物对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影响.在简要介绍锑在土壤环境中赋存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不同类型生物对土壤及其浸提液中锑的毒性响应,比较了不同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土壤环境中锑污染识别的可行性及适应性,并提出了考虑土壤性质及老化时间对锑生物毒性评价的影响,以及使用不同营养等级指示生物(微生物、动物...  相似文献   

13.
用综合生物指数法评价水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单项生物指数评价水质的片面性不确定性,提出了用综合生物指数法评价水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综合各种生物指数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能对某一水体水质作出明确的评价结论,且与用理化监测结果评价水质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水窖蓄集雨水存在水质总体较差、易引发各类疾病等缺点,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文章在阐述西北水窖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生物炭在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方面的作用机理与应用,同时对生物炭技术在净化农村地区窖水水质的运用及推广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究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流沙湾2008年4个航次水质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9种监测指标,分别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模糊贴近度法进行海水水质评价比较与分析,得出流沙湾海域水质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流沙湾海域冬夏季节的水环境质量差于春秋两季,其中夏季水质最差。将整年水质监测指标平均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流沙湾各站位均符合二类水质标准。以模糊贴近度法作为主要评价方法、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辅助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更有利于流沙湾海域水质的整体分析。研究结果可作为流沙湾海域水产养殖规划和整治的参考依据,为将来合理开发利用流沙湾海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的用指数函数模式评价河流水质的方法,是将水质指标的浓度、污染强度和污染历时出现的频率,系列均值及超标频率等作为评价表征值,对水质进行全面评价的概率统计方法。以资水评价为例,给出了水质指标浓度与频率的关系式,对实测浓度与计算值两系列的分配及误差进行了检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代表性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8  
从太湖流域国控断面常规监测数据出发,利用代表性水质评价方法对各断面进行评价,系统分析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显示:①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比较保守;②内梅罗指数法将"1"作为清洁与污染的分界点,指数偏小;③灰色关联分析法水质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较模糊综合评判法合理,结果也更接近于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④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评价结果与其它评价方法结果重合度最高,且模糊评判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BP-ANN法的评价结果均向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逼近。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以单因子指数法为基础,对劣Ⅴ类水进行细化,将恶臭对水质的不利影响考虑其中,其指数组成合理,且易于操作施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东南部山地主要江河上游毛翅目幼虫的分布状况,计12科19属31种。并结合水质理化监测数据,对浑江六个断面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探讨毛翅目幼虫对水质的指示作用,确定旋刺纹石蚕为弱──强中污带水体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19.
典型城市地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10个典型城市2013年实测地表水水质资料为基础,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均值法、地表水质指数法(SWQI)3种评价方法对城市地表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就评价指标而言,3套指标方案评价结果显著相关,最佳指标为DO、COD_(Cr)、NH_3-N、TP;就评价方法而言,内梅罗指数法是3种方法中的首选方法,SWQI法评价结果表现为过保护,均值法不能突出较差水质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将待测污水样品注入不锈钢管内,用大肠杆菌作为指示生物,在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测量不锈钢管周围产生的透明抑菌圈直径,以产生抑菌圈的大小表示毒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