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煤生态环境影响及其恢复的国内外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对矿区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本文通过综述山西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状况以及国内外采矿环境管理和矿区生态恢复的成功经验,旨在为矿山环境管理及生态恢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黄陵矿区开发建设规模的扩大,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愈来愈重。本文在调查分析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的基础上,预测了矿区未来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具体的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工矿业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这对于矿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环境建设逐渐受到关注,矿区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周围环境的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本文主要是对当前矿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就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煤炭资源的开发必然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地表沉陷,地面、地下水体破坏,排到地面的矿井水、选煤废水及煤泥、矸石等的污染。因此,治理煤矿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发展环保型产业,是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述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针对不同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指出实现露天煤矿生产与矿区生态环境重建一体化,是煤矿企业自身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神华神东矿区煤矿分布相对集中,煤炭开采导致乌兰木伦河两岸的生态环境破坏,现探索开展煤矿环境监理对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煤炭能源长期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一次性能源。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推进了现代化建设的路程。但同时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对废旧矿区的处理不恰当造成了矿区周围地表塌陷,空气污染,植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废旧矿区周边逐渐发展成为严重受损生态系统。对中国当前废旧煤矿区域已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潜在的环境和安全隐患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通过恢复植被等方法对废旧煤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同矿务局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位于山西北部,总面积约1200km^2,煤炭储量丰富,不定期有高岭土、石灰岩等矿产。煤炭开采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对矿区环境也带来了危害和污染。如地表塌陷、煤矸石山自然、矿井水外排等,对矿区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破坏和污染十分严重。本文对矿区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环境整治、污染治理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煤炭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的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笔者对由采煤引起的人体健康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提出了环境-健康脆弱性的定义,分析了其表现及成因。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4项评价指标和AHP评价方法对矿区居民环境-健康脆弱性进行了评价,为煤矿矿区居民的环境-健康脆弱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发展模式的转变,转变传统的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观念,提出要完善和优化矿区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建立矿区"环境-资源-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和生态环境综合分析决策模型,寓经济发展于环境管理中,寓环境管理建设于经济发展中,寓矿区发展于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之中,推进矿区持续发展,为矿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建立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本文从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内涵阐释出发,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危害,在确认煤炭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的基础上,针对现存矿区环境的薄弱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煤矿开采给鹤岗市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并从矿区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模糊ISODATA聚类在矿山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开采一方面繁荣了一方经济,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被破坏和污染的矿山环境需要治理,治理的前提是如何适时监测和正确评价矿山环境。本文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ISODATA聚类.建立模糊关系矩阵,使问题从地质变量空间向评语空间转换,通过对云南个旧某地区的废弃矿区土壤进行测试,应用该方法进行地质环境评价,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治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露天采矿中的环境问题与土地复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光琪  魏强 《能源环境保护》2000,14(6):28-32,41
露天采矿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的较大规模的剥离和采掘活动,其对地表的破坏和矿区周围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密切的关注。如何实现采手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是目前露天矿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简单介绍我国露天煤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区的规划建设和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优化控制与环境管理,并提出了一些露天矿采场的土地复垦技术。  相似文献   

1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类已达成了共识。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煤炭矿区,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矿区环境治理应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治理的预防并举,从点源治理转向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综合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因此矿区一味保应重视矿区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加速矿区生态建设,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消减污染物总量的目的,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本文着重阐述平庄矿区生态整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石龙区大规模煤炭开发40余年来地下水水位和水化学场的变化及其原因。从地下水资源量和地下水水质两个方面探讨煤矿开采对本区水资源环境的破坏机理,为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铁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矿开采过程中严重地破坏土地,改变了矿区的生态环境。铁矿区土地复垦是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本文对铁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铁矿区土地复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炭工业的环境影响评价(简称EIA),就其范围来讲有区域性的矿区EIA和某一企业(如选煤厂、火药厂、矸石砖厂、矸石电厂等)的工程性EIA。根据煤炭工业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具有行业特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地表移动破坏、矸石堆放与自燃、矿井水与煤泥水的污染及露天采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煤炭工业的EIA,在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协调矿区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强化环境管理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也有许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称EIS)存在下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煤矿区环境保护与清洁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在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煤炭开采引起地表塌陷,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噪声污染和破坏人类生活环境等。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采用清洁开采技术,才能保持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态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张彤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152-152,154
人类通过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矿石资源的利用也对我们的周边环境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采煤沉陷区的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问题持续加重。煤矿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和环境管理,成为煤炭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矿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活环境和矿区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解决好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显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