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河流相软土为例,应用检验合格的Bp网络模型,对影响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效果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得到了液性指数I_L、被加固土层厚度h、排水设计、施工工艺与加固效果之间定量的关系,对实现强夯加固软土地基的信息化施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东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4):145-147,156
土体固结度是真空预压法加固土体效果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地基最大沉降量的计算是确定土体固结度的关键。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GM(1,1)灰色模型在真空预压沉降预测中的可行性,根据部分实测数据计算了地基最大沉降量及土体固结度,并与常用的三点法和双曲线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M(1,1)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该研究对真空预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赖书林  谭伟 《环境》2006,(Z1):161-163
拟建工程场地存在大面积软弱地基土层,岩性以淤泥及淤泥质粘土为主,该地基土层压缩性高、承载力低且具触变性;在自重压力作用下将长期缓慢固结沉降,且最终沉降量很大;同时还必将产生差异沉降;若选择该土层作基础持力层,将影响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因此应预先对场地软弱地基土层进行处理,以满足工程使用要求.本文就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提出一些较为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钢渣桩复合地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工程的静载荷试验。对钢渣桩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桩间土、天然地基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钢渣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复合地基沉降明显减少.并且能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地基土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许多生活垃圾填埋场接纳未达到入场技术要求的市政污泥,既要考虑尽量增加库容以满足填埋场使用年限的要求,又要对库区内现有的污泥塘进行处置以确保安全运行.文章以某填埋场污泥塘处置方案为例,探讨了针对污泥塘的加固措施,计算了加固前后垃圾堆体竖向位移、水平位移、不均匀沉降以及堆体边坡稳定系数等主要参数,设置加筋垫层一方面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另一方面减少了竖向和水平向位移和不均匀沉降,是处置污泥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托云南崇圣寺三塔保护工程项目,以崇圣寺三塔中发生明显倾斜的南、北小塔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地基沉降量计算公式计算了南、北小塔地基的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差值,结果表明北小塔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塔体倾斜仅占塔体总倾斜量的25.2%,南小塔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塔体倾斜占塔体总倾斜量的20....  相似文献   

7.
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建筑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决定了基础方案的选择。本文通过计算和对比创业街办公大楼桩基础不同桩径在不同桩端持力层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合理地选择了持力层,确定了桩径和桩长;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桩身和承台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和强度验算,并利用ANSYS软件计算矩形群桩基础中点和角点沉降量,绘制沉降量预测曲线,结果显示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该设计可用于指导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8.
介绍南输场地的地质情况,提出了处理油罐地基的方法.针对技术要求进行选择场地,分区进行强夯试验.利用科学仪器对强夯效果进行检验及评价,得出强夯施工参数的结论,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土体固结度是评价真空预压法加固土体效果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而确定土体固结度的关键是土体最大沉降量的计算。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依据真空预压法施工前期土体沉降量的实测数据,利用双曲线拟合法进行拟合并预测土体最大沉降量及卸荷时的土体固结度,然后与常用的三点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曲线拟合法预测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且能保证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1强夯概念 强夯是使用吊机设备,将具有较大质量(一般为8~14 t,最重达20 t)和一定结构规格的夯锤起吊至较大高度(一般8~20 m,最高达40 m)后,使其自由下落,强大的冲击能量(一般为1100~4000 kJ,最大达8000 kJ)使地基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很高的动应力,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使土体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并可改善砂土地基抵抗震动液化的能力,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和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是种快速加固软弱土体地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选用粉砂、粘土和土壤为材料,通过3个系列的静态实验研究了三种岩性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场地中6种重金属污染再释放能力的时间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在模拟三种岩性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场地中Cr、Cu、Mn、Ni、Zn的直接污染能力和污染再释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Pb则不明显。其中,Cu和Mn在粉砂、粘土、土壤中的直接污染能力分别比背景值增大了4.8倍、2.3倍、3.1倍和24.8倍、22.9倍和2.5倍。Ni在粉砂中的直接污染能力比背景值增大了11倍。Zn在粉砂和粘土中的直接污染能力和污染再释放能力分别比背景值增大了1.4倍、1.7倍和1.4倍、1.5倍;Cu在三种介质中的污染再释放能力:土壤>>粉砂和粘土。Cu、Mn和Ni在三种介质中的直接污染能力:粉砂>>粘土和土壤。  相似文献   

12.
石油类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研究对环境保护及人体健康均有重要意义。由于石油类污染物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的吸附行为不同,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新疆甘泉堡工业区3种质地土壤(粉土、粉砂、粉质黏土)对石油烃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拟合,并分析了土壤粒径、有机质含量、pH值及以含盐量对石油烃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土、粉砂、粉质黏土对石油烃的吸附均能在240 min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7765,0.6763,0.7173 mg/g;吸附能力顺序为粉土>粉质黏土>粉砂,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67~0.9989)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石油烃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等温线为Langmuir型,其吸附平衡常数(Ka)分别为0.6126(粉土)、3.1310(粉砂)和0.1180(粉质黏土),表明石油烃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土壤对石油烃的吸附量随土壤粒径和pH值的减小、有机质含量和含盐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氯代烃类污染物在天津海陆交互相沉积成因第四系中的空间分布与成因研究,选取了生产历史长达19年的某农药原料提纯污染场地,通过地质勘察、监测采样与测试分析等手段查明了该场地土壤中氯代烃类污染的空间分布与污染成因。结果表明:该场地内超标的氯代烃类包括三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污染分别以西部车间、中部车间、北部化工库、东部办公室、中部车间与东部仓库之间位置为中心向四周展开运移,污染物含量整体上先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至峰值,后随深度增加而大幅降低,含量峰值主要积聚于陆相层粉质黏土④2层的中部及底部,以及海相层粉质黏土⑥1层或粉土⑥3层的上部,表明粉质黏土④2层与粉质黏土⑥1层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阻滞了污染运移,这与其黏粒粉粒含量高、砂粒含量低和渗透性差等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阻隔墙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扩散,以水泥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渗透实验、稳定性实验、吸附实验及工程案例研究了阻隔墙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增大,水泥土渗透系数不断降低,粉质黏土、黏质粉土、粉砂水泥掺量分别为12%、20%、25%时,抗渗效果较好。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粉砂水泥土阻隔墙增幅显著。土壤黏粒含量越高,满足水泥土坍落度要求的水灰比越大。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水泥土对Cu2+和Zn2+吸附效果较四氯酚和六价铬显著。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主要为化学吸附,粉质黏土水泥土吸附Cu2+和Zn2+的平衡吸附量最高,分别为7.692,7.143 mg/g。工程应用表明,水泥土阻隔墙对地下水石油烃有机污染物具有显著的阻控效果,监测井检测浓度均低于风险控制值。  相似文献   

15.
以一工厂PTA生产废液为研究对象,选择COD为PTA生产废液特征污染因子,通过静态吸附及土柱淋滤实验确定包气带土层粉质粘土对PTA生产废液中污染物质的吸附、生物降解及弥散系数,利用Hydrus-1D软件建立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迁移的对流-弥散模型,预测其在包气带土层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包气带中粉质粘土对PTA生产废液中污染物质有吸附、降解等阻隔作用,但吸附、降解系数均很低,分别为0.256cm3/g 和0.0077d-1.因此当PTA生产废液的COD浓度为4000mg/L,蓄水池中废液深5m,定水头持续淋滤厚为10m的包气带时,11.76年潜水面处地下水中COD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6.
土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是土动力特性的主要指标,是研究重大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基础性资料。本文结合东营新北油田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采用北京市新技术研究所生产的DDS-70动三轴试验系统,对新北油田工程场地的淤泥质粘性土、粉质粘土、粉土和粉砂进行了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研究。同时将实验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法进行特殊路基的设计和施工,并通过对软土路基的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其安全性。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在等量超填土4.5t/m^2预压3个月后固结度普遍达到85%以上,软土路基固结速度很快,且路基在堆载过程中是安全稳定的。实践证明,用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法处理深达20余米、承载力极低的淤泥质粉质粘土排水效果明显,设计与施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临时覆盖材料的选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要求临时覆盖材料具有较强的渗透能力和一定的均衡回灌渗滤液流动的能力。通过比较,认为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在运营前期宜采用粉质砂土、黄土或轻亚粘土作临时覆盖材料,后期采用稳定垃圾分选的细粒物作临时覆盖材料,在雨季时还可配合使用塑料布防止过多的降水进入场内。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三种无机材料沸石、粉煤灰、石灰对目前常用的粉质粘土+膨润土进行改性,以新鲜垃圾渗滤液作为渗透液,从防渗衬里的渗透系数以及对污染物的衰减能力方面进行了对比实验,对三种无机改性防渗衬里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石灰改性的防渗衬里防渗效果最好,其渗透系数能保持在10-8~10-9cm/s;沸石和粉煤灰改性的防渗衬里渗透系数也能达到10-8cm/s,并且随着实验的进行,渗透系数有所下降;(2)改性后的粘性土防渗衬里对污染质的衰减能力强于改性前:其COD的平均衰减百分比由改性前的68.25%分别升高到72.47%、86.94%和89.64%;对三氮的衰减百分比均有提高;对总铁平均衰减百分比为90%以上,对镉、锌也都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三环唑在稻-土-水体系中的持留、迁移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与模拟试验相结合,研究了二环唑在南方稻区稻-土-水体系中的残留与迁变。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吸附性能,海涂土最差,小粉土与青紫泥相差不大。三环唑在海涂土和小粉土上渗漏性有明显差异,吸附性差的海涂土渗漏速率大;不同淋洗水量对海涂土渗漏性影响随淋洗量增加而增大,在田间实际用药水平下,三环唑能够纵向渗漏至地下水,渗漏特性为海涂土>小粉土>青紫泥;三环唑还能够通过地表水流失横向迁移到周围池塘水中,速度较纵向渗漏快。室内控制条件下,水稻秧苗能够吸收土-水体系中的农药,且吸收量与水中农药浓度呈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0.01水平)。三环唑残留量采用凝结法净化,GC-FPD(S-型)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