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铜陵地区的大隆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隆组属岩石地层单位,系指一套灰黑色硅质层、硅质泥岩、页岩夹灰岩的海相沉积。按岩性特征其顶界划在三叠系殷坑组底部黄绿色泥岩或灰白色粘土层之下:其底界以“压煤灰岩”之底为宜。 大隆组上部生物群组合为Pseudotirolites,下部为Anderssonoceras组合,其时代应为吴家坪期至长兴期。  相似文献   

2.
赣中地区晚石炭世地层以高安鸡公岭一带出露最好,厚度较大,含有丰富的(竹蜓)类。船山组为一套浅灰、灰白色厚层灰岩夹白云岩,总厚342米,与下伏黄龙组及上覆下二叠统栖霞组均为整合接触。1979年江西省地质局902地质队在该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测量过程中,在鸡公岭详细测制了剖面,系统采集了化石。经笔者研究的船山组中(竹蜓)类计12个属及亚属。  相似文献   

3.
铜陵地区五通组厚层石英砂岩以上,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之下,以泥页岩为主的碎屑岩,长期以来被视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由于该组和其上的黄龙组是铜陵地区铜、铁和硫铁矿床的重要赋矿层位,故早为众所瞩目。1982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局321地质队,为解决该组的层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揭露,在钟鸣东南金榔乡山墈汪笠帽顶工作时,在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中发现了几块植物化石,经李汉民鉴定,此种植物为古羊齿(Archaeopteris),是晚泥盆世最具特征的植物化石之一。为了解决该套地层时代问题,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矿产局321地质队联合对区内该段地层作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史 1970年江苏区测队一分队在进行1/5万丁蜀幅区调过程中,于宜兴县丁蜀镇青龙山南坡黄龙组下部白云岩中发现(竹蜓)类及珊瑚化石。经鉴定后认为这些化石系巴什基尔晚期产物,逐将该地黄龙组分为两段:灰岩段(上);白云岩段(下)。并认为灰岩段相当于宁镇一带黄龙组的全部,白云岩段在宁镇一带缺失,而宁镇一带的老虎洞组亦在本区缺失(江苏区调队,1973:1/5万社渚幅、张渚幅、丁蜀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间报告)。  相似文献   

5.
一、绪言 1984年3月,笔者在南京汤山侯家塘附近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底部(或上奥陶统五峰组顶部)一层厚约20公分左右灰色硅质泥岩中首次发现 Dalmanitina yichangensis Lin,Leonaspis sinensis Chang,Platycoryphe sp.等三叶虫化石群及腕足Paromalomena polonica(Temple),Aegiromena ultima Marek et Havlicek等赫南特贝(Hirnantia)动物群。在该泥岩之下的黑色砂质页岩中,初次找到晚奥陶世末期的笔  相似文献   

6.
中石炭统黄龙组(原称黄龙灰岩),系1930年由李四光、朱森创名于南京龙潭黄龙山。其岩性:上部为灰白微显红色之纯灰岩,底部为白云岩。总厚近百米。黄龙组在华南分布普遍,层位稳定,岩性变化不大。唯珊瑚化石采集和报道较少。近年来,笔者对所存标本(包括自采和地质队采集的)进行了初步整理和研究,对苏、皖南部地区中石炭统一些珊瑚化石标本进行鉴定和描述。现将其结果报道于后,供大家对比和研究中石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南京附近吕家山一带出露的一套中生代地层,李毓尧等(1935)曾将其中的砂岩层划为侏罗系象山层,而将其南侧之紫红色砂页岩、灰岩误划为下石炭统高骊山系及中石炭统船山灰岩。1964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在测制1:5万南京,汤山、上党幅区测报告中,将上述石炭纪地层改划为下一中三叠统青龙群及上三叠统黄马青组。1977年,安徽省区测队在1:20万南京幅区调报告中,又将上述地层改划为中三叠统徐家山组。 1985年,杨松生,蔺雨时发表“南京附近的高骊山组”一文,复将上述紫红色砂页岩划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并在上部的灰色砂泥岩中采得一些植物化石,定其为古生代之属种:Suble pidodendron sp., Archaeocalamites sp., Calamites sp., Sphenophyllum sp., Loncho pteris sp., Rhodeas sp., Pecopteris cf. plumosa,Mario-  相似文献   

8.
论长江下游的黄龙组白云岩的时代及淮南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黄龙组白云岩归属问题的分歧 长江下游地区的黄龙组原称黄龙灰岩,系李四光、朱森等(1930)所创。标准地点在江苏镇江石马庙船山西端。因该灰岩构成南京龙潭黄龙山的主体,风化后表面呈土黄色而得名。据其(竹蜓)类化石之研究,时代为中石炭世。嗣后,李毓尧、李捷等(1935)研究宁镇山脉地质时,亦从此说。岩性为灰白微显红色纯灰岩及暗灰色白云岩(当时称为“矽质灰岩”),其间夹有数米的结晶灰岩,总厚约百米,与下伏的和州组(C_1~3h)呈假  相似文献   

9.
江西地区下二叠统颇为发育。自从40年代高平、徐克勤(1940)将其划分为栖霞灰岩(即“笔架山灰岩”)、小江边灰岩、茅口灰岩及呜山层等地层单位之后,就已为本区与邻区下二叠统的划分对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后人所沿用。首届全国地层会议在总结《中国的二迭系》(1962)时,将我国南方下二叠统以碳酸盐岩相为主的沉积,统统划分为栖霞组和茅口组。当栖霞组底部有含煤岩系时,则称该煤系为梁山组。会后,此一划分方案即广为应用。原已划分出来的小江边灰岩和五十三梯系(黄汲清等,1948)等不仅随之销声匿迹,而且对其层位应归栖霞组还是属于茅口组的问题,又发生了新的争论(表1)。  相似文献   

10.
哈得逊地区是塔里木盆地近期黑油勘探的重点地区 ,石炭系中泥岩段和东河砂岩段是勘探的两个主要目的层 ,两个层系目前均获得高产油流。笔者从烃源岩分析、构造演化、油气的运移聚集几个方面对哈得逊油田的成藏规律进行研究 ,认为石岩系中泥岩段和东河砂岩原油均来自中上奥陶统烃源岩 ,并且由于塔北的构造反转作用使得哈得逊地区原油与塔北地区具同源性质。哈得逊地区石炭系以发育低幅度背斜及受东河砂岩尖灭线控制的复合圈闭为基本特征 ,具面积大、幅度小的特点。这是在没有断层的条件下 ,不整合面作为长距离运移通道的一个典型地区 ,其中区域构造反转对后期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研究区2000 年TM影像、1:50 000 地形图和1:250 000DEM为基础数据源, 运用景观斑块 分布与多样性特征指数, 测算了黔西南中低山丘原盆谷区不同岩性和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特征。结 果表明: ①灌木林地、疏林地、中覆盖度草地占据着景观中的优势地位, 是明显的景观基质, 控制着 区域景观生态格局及其发展。景观斑块类型在不同岩石和地貌类型区存在较明显差异; ②在连续性 灰岩区、灰岩与碎屑岩互层区和灰岩夹碎屑岩区形成的山间盆地和高原台面上以及北部水热丰富 的河谷地带, 水田、旱地、疏林地、低覆盖度草地集中分布, 浅中切割低山类型中有林地和灌木林地 集中分布; ③在连续性白云岩区形成的深切割( 低、中和高) 丘陵、浅切割( 低、中和高) 丘陵, 低覆盖 度草地和灌木林地集中分布; ④从岩溶石漠化、土壤侵蚀、森林退化的空间格局及其组合来看, 在形 成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过程中, 岩性和地貌的空间组合结构起着显著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野鸡尾多金属矿区位于湖南郴州市东南约26km,只p东经113°05′——113°11′,北纬25°42′—25°47′,西与著名的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相邻。计有铅锌、锡、钨、铋、铜等矿带,一起划作野鸡尾岩体型锡多金属矿床。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中上统的跳马涧组碎屑岩(D_(2t))、棋梓桥组(D_(2q))、余田桥组(D_(3s))、锡矿山组(D_(3x))碳酸岩和震旦系下统浅变质石英砂岩及板岩。碳酸岩从早到晚变纯,强度降低。矿区位于岩性不同的碳酸岩与砂岩或板岩接触带。棋梓桥组灰岩因泥质含  相似文献   

13.
芮行健研究员,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学家、江苏省劳动模范、地矿部和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者,“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芮先生1932年出生于安徽当徐,成长在六朝古都。1952年毕业于南京第五中学,同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1956年2月,他以北京地质学院借调队领队的身份与十多名同学来到西北地质局新疆分局721地质队,从事新疆拜城县察尔齐乡滴水铜矿区的1:10000地质测量及找矿;半年以后就地分配在新疆阿尔泰地质大队(后更名为第四地质大队),在那里一干就是25年。在新疆的25年,他和同伴们…  相似文献   

14.
<正> 康滇地区混合岩广泛分布于安宁河断裂与金河-箐河断裂之间,其出露面积约4000km~2。混合岩按其形成时间可划分为三类,早元古代深熔混合岩、晚元古代混合岩和燕山期—喜山期混合岩。它的形成与各地质时期的热事件有关,并受一定的构造环境控制。 一、早元古代深熔混合岩 康滇地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厚约30—40km,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由昆阳群和会理群浅变质砂板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组成,其厚度为10—15km;下部由大红山群细碧角斑岩系、大理岩、混合岩以及角闪岩、麻粒岩组成,其厚度为20—25km,岩石变质程度较  相似文献   

15.
<正>贵德盆地位于青海东北部、黄河上游松巴峡以西和龙羊峡以东,北以青海南山和拉脊山为界、南依巴吉山,西靠瓦里贡山,东至扎马杂日山,四周为断裂所围限,被认为属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主体由新近系临夏组构成,为一套紫红色河湖相沉积。黄河从盆地面上下切900m,形成多级第四系阶地,覆于临夏组之上。贵德盆地以往从未发现新生代火山活动,一直被认为属新生代断陷盆地。笔者在参与贵德东沟等三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在临夏组底部与二长花岗岩角度不整合面之上,发现火山碎屑岩剖面(图1A),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15年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澳大利亚3亿吨起大型布罗肯希尔Pb-Zn矿体为火山喷气成因,看来,在主岩地层中已确定有硅质火山碎屑岩型,由于伴有基性火山岩(角闪岩),故与显生宙大陆裂谷作了对比。该矿体也被描述为在远洋深水条件下生成。然而,我们认为,所谓的硅质火山岩均属正常碎屑沉积物。变质沉积地层(厚度大于5km)被认为是一主大陆、河流三角洲、与海侵旋回交互贯穿的进积楔沉积系列,沉积在逐渐加深的海盆中。Pb-Zn矿化是以后变成含金属卤水储集层的浅海砂层为主岩。盆地建造、地层结构和Pb-Zn矿化都可用研究年青沉积盆地演化时所理解的概念来解释。结论是;Pb-Zn矿化是在沉积柱堆积期间含金属卤水被挤压排出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以大气颗粒物成分中主要矿物相:石英、绢云母、钠长石和蒙脱石这4种高硅质矿物细颗粒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对A549细胞存活率、膜损伤及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旨在对比分析几种高硅质矿物细颗粒的毒性大小,并从颗粒物物理化学性质角度阐述其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几种硅质细颗粒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蒙脱石绢云母≥石英钠长石.细胞存活率与矿物颗粒样品的SiO_2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差,与Fe_2O_3含量存在较好相关性,Fe_2O_3含量越高毒性越大.高硅质矿物颗粒共培养环境中H_2O_2释放量与样品中Fe_2O_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蒙脱石组细胞受H_2O_2影响最大,石英和钠长石组细胞受粉体释放H_2O_2影响较小.所检测的几种高硅质矿物颗粒不同程度地造成细胞膜损伤,且均可触发A549细胞释放TNF-α或IL-6,进一步激发免疫反应的产生,但不同类型的高硅质矿物颗粒促发炎性反应不同.高硅质矿物细颗粒的成分结构并不是影响其生物活性的唯一因素,粉体的外在形态、表面活性基团、溶解性、吸附和离子交换特性等对细胞的存活率、细胞膜损伤、液相自由基的释放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九仙汤侵入体位于江西九岭复式岩基内,前人认为属燕山期花岗岩.笔者在该区进行1: 25万上高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利用TI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九仙汤英云闪长岩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九仙汤侵入体形成时代为(763±1 )Ma,属新元古代花岗岩.  相似文献   

19.
赣南早元古代中深变质岩地层时代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育在赣南地区的寻乌岩群,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前人归属寒武纪。在1:5万小江图组区调工作中,通过岩石地层、变质变形构造特征及侵位于其中的片麻状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地质学研究,将其时代重新厘定为古元古代。这一认识为探讨华夏古陆结晶基底及华南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调研区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中生代以来班公湖—怒江洋及雅鲁藏布江洋相向俯冲、消亡,形成多岛弧—盆系洋陆的转化和陆内汇聚—高原隆升,构成了极复杂的构造格局。根据藏北1:25万邦多幅、措麦幅地质调查成果及区域前人资料综合分析,以多岛弧盆造山模式为理论,认为在Ⅰ级大地构造单元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及拉达克—冈底斯—拉萨—腾冲陆块上,由北至南可进一步划分晚侏罗世前陆盆地、白垩纪残余海盆、阿索构造混杂岩、燕山期岩浆弧、中生代复合弧后盆地、断隆带、晚燕山—喜马拉雅期岩浆弧带及新近纪—第四纪南北向地堑等Ⅱ级大地构造单元,将复杂的造山活动遗迹进行了有序的时空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