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伦理学的概念、环境伦理学的形成以及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着重论述了加强环境伦理学研究,树立环境道德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应用伦理学的新兴学科。它是应环境发展大趋势的需求而产生。本文内容涉及环境论理学的研究对象及范畴、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等,从中概述了这些年来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有利于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对该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我国的旅游开发为地方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旅游区人文环境失调等环境伦理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环境伦理秩序的主要措施,以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伦理学,是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性环境运动的高涨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国际环境保护运动是一个规模非常庞大,参与者十分广泛的群众性运动,其成分十分复杂,参与环境保护运动的动机和出发点也各不相同,因此,环境保护运动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和组织,他们虽然都打着“绿色”的大旗,以保护环境为宗旨,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主张、行动准则和纲领。这种情况也反映到新兴起的环境伦理学之中,依照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及其解决办法等问题的认识不同,有人把环境伦理思想分为“浅绿派”和“深绿派… 相似文献
6.
余谋昌,1935年12月9日生,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哲学所研究生毕业,此后在该所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现任国务院发展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地学哲学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理事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学术界发表了这个领域的首批论著,提出这一领域的初步理论框架和基本观点,开拓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0多篇,著作12种。其中,《生态伦理学与新的林业范式》(1962)获林业部等6部委“森林大奖”贰等奖:《丈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1996)获“五个一工程”奖。 相似文献
7.
8.
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光靠技术的进步,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也必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中国的环境伦理学要有一种使命感,既要积极参与环境教育,培养人的环境伦理意识,也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设定.并为新的国际制度的建立提供伦理基础和价值引导。我们不能把环境伦理学仅仅理解为伦理学的一个小分支或者是传统伦理学的一种应用,而应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全新的角度来对传统伦理学进行反思,使整个伦理学具有环境视野和生态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伦理学只有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形成自己的环境伦理理论和实践,才能够真正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作用。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的建构不能像西方一样走不同学派争论的路,而应朝建立统一、开放、完整的环境伦理学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要对西方不同学派的理论进行整合。实践是环境伦理学的精华。我们需要通过对社会不同角色、不同阶层人的伦理态度、伦理行为的研究,来制定一套比较和谐的、符合我们社会实际情况的环境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0.
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三种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玲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24-26
西方环境社会学至今主要形成三种影响较大的研究范式:即新生态范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建构主义范式。这些研究范式为环境社会学实践问题的解答提供了不同的立论基点和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以原子能、微电子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席卷西方世界,由此带来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生产力迅速提高,市场急剧扩大,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能源枯竭、本土文化的减少和消亡、贫富差距加大等等。这些问题互相关联,直接关系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的生存和延续。而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为此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加强沟通、协商和合作。在这种现实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当今环境期刊已经进入了政策环境和发展态势的转型时期,环境期刊正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本文就此提出了重新确立办刊方针,全面提升办刊质量,调整发展战略,参与市场竞争,组建环境期刊集团等环境期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广义而言,中国环境人文社科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传统人文社科学科对日渐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回应与互动所形成的众多新兴、交叉和边缘学科的总称,具体包括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环境文学(艺术)、环境史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政治学(环境公共管理)、环境教育学、环境经济学和环境法学等,同时还应包括近年来在属于理...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评估城市发展质量,本文界定了城市发展质量内涵,将资源环境纳入城市发展质量分析框架中,构建城市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两套指标体系,定量评估2005—2015年南京城市发展质量。结果显示:在协调发展方面,南京城市发展协调度总体呈升高趋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关系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2005—2007)、低度耦合协调(2008—2013)和中度耦合协调(2014—2015)三个阶段,但与高度耦合协调发展阶段还有较大差距;在绿色发展方面,近5年南京绿色发展水平逐年升高,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指标,各辖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南京城市发展质量变化特征与城市发展方式、城市发展阶段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F0002-F0002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创建于1981年,环境科学系的前身为环境管理系,是学院最早成立的系。20多年来,环科系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人数由第一屑的38人发展到最多的1800多人,专业由20世纪80年代的环境管理1个专业发展成9个专业。2003年以后,由于学院发展需要,先后有6个专业划拨到其他教学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