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泰安台是“九五计划”全国第一个数字化改造台站,改造了水管仪,又增添了伸缩仪、数字水平摆、垂直摆三种仪器,数字化改造已运行了六年多。本文利用四套仪器数字与模拟资料从漂移量、潮幅因子、记录精度、年变曲线进行对比研究,得出数字仪器代替模拟仪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蒙城地震台数字化台站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震观测具有宽频带、大动态的行性,是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蒙城台现有测震、地磁、地电等观测手段,属国家二类台网。1997年,95-01项目对蒙城台测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其改造的基本思路为:拾震仪与数彩同放在摆房,数采通过光隔离驱动器和多路转换卡与计算机通讯,实现地震事件的实时采集。三年后,蒙城台作为 人职守数字地震台,进行了软、硬件的升级,使单台以与地震速报和数字地震学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石河子跨断层形变观测数字化、遥测技术改造,在充分利用原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安装了一台多功能数字采集仪,两支温度传感器和车载电话(EDS),把MD4211BA型岩体变形测量仪和MD4.412B型浮子垂直变形仪更换为水平测量仪(DSG)和垂直测量仪(DFG),配备了形交观测专用的计算机,安装了地亮所研制的配套软件,真正实现了观测数字化遥测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淮北台DSQ型与SSQ-2I型倾斜仪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淮北台DSQ型水管和SSQ-2I型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质量从一般指标和内精度指标进行定量判定,结果表明水管仪观测质量较高,稳定性不及水平摆倾斜仪,观测数据均受大风和降雨影响。因仪器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等因素不同,记录到同震形变波在响应延迟、最大振幅和形态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数字地震观测具有宽频带、大动态的特性,是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蒙城台现有测震、地磁、地电等观测手段,属国家二类台网。1997年,95-01项目对蒙城台测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其改造的基本思路为:拾震仪与数采同放在摆房,数采通过光隔离驱动器和多路转换卡与计算机通讯,实现地震事件的实时采集。三年后,蒙城台作为区域有人职守数字地震台,进行了软、硬件的升级,使单台参与地震速报和数字地震学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系统的介绍马陵山地震台前兆观测数字化改造情况,提出了改造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部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提供了台站数字化改造后观测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泾阳地磁台2007年FHD-1核旋磁力仪和CB3磁变仪观测数据采用日变幅形态、日均值年变形态、总场21点值年变形态等方法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观测一致性较好,说明数字化仪器观测的数据是可靠的,但是数字化仪器还存在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稳定性不好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按规范调试仪器,认真维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淮北台FSQ型与JB型倾斜仪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淮北台FSQ仪和JB仪的观测数据,结合降雨资料和故障率进行对比,得到前者的长期稳定性以及观测资料内在质量优于后者,频响特性有所不同,故障率高于JB仪。结果对仪器性能分析和观测数据使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淮北台FSQ仪和JB仪的观测数据,结合降雨资料和故障率进行对比,得到前者的长期稳定性以及观测资料内在质量优于后者,频响特性有所不同,故障率高于JB仪。结果对仪器性能分析和观测数据使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格尔木井的基本情况及所架数字仪器的技术系统构成,对水位、地热、气氡等主测项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数字化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地热数据基本稳定;气氡数据由原集气装置的不合理,数据上下波动较大,基本无法使用,经改造后,数据趋于稳定;水位受到调节集气装置出水量的影响,但排除该影响后数据基本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11.
银川台小口子泉水氡对比观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小口子泉模拟水氡观测为基础进行日常观测实验.通过加密观测、升高鼓泡水温和降低鼓泡水温实验,认为小口子泉水氡与泉点气温、鼓泡水温变化有关;不同的鼓泡水温对观测氡值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幅度不大.通过不同的观测仪器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的观测仪器之间存在系统误差,但不影响观测资料的正常变化形态和幅度.两次实验可以为台站观测人员和分析预报人员掌握观测资料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剔除非地震异常干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部地区大气能见度器测与目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中部地区沈阳、鞍山、本溪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年全年的高精度仪器观测与人工定时观测能见度资料,对这2种观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二者的差异与相关性. 结果表明,从辽宁中部地区全年总体来看,虽然平均器测能见度大于平均目测能见度,但目测能见度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大于器测能见度(所占日数比例为59.5%). 各城市之间器测能见度的相关系数比目测能见度高,2种方法的观测结果较为一致地反映出能见度在午后会达到高值. 2种方法观测的能见度均与大气相对湿度和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其中目测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负相关性更为显著,而器测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地震观测环境的概念入手,具体阐述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的划定;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加强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倩倩  张兴赢 《环境科学》2019,40(3):1132-1142
采用卫星和地面观测臭氧(O3)浓度,分析2013年以来我国O3的时空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卫星观测对流层O3总量和地面观测O3浓度分布相互印证,我国高浓度O3主要分布在东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并且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分布趋势.4个重点关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O3日变化均呈现单峰分布,最高值在每日15:00~16:00.统计分析发现,4个城市除上海市之外,其他3个城市O3浓度在周末和工作日没有显著差别,表明O3的"周末效应"减弱.2013年4月~2018年6月,我国地面观测O3浓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4~2017年,北京、上海和成都市近地面O3浓度分别以2.36、3.3和3.6 μg·(m3·a)-1的速度显著上升.4个城市2014~2017年O3超标天数占比分别为17.2%(北京)、10.7%(上海)、8.8%(广州)和11.2%(成都),北京市O3超标天数最多、超标期间O3浓度最高,O3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谈地磁观测中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磁场各要素的绝对数值是通过基线值来确定的,而基线值又与温度相关,是一条大致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本文选取通海、贵阳、邵阳、天水等地磁台的基线值资料,计算各分量基线值与记录室温度的相关系数,判定基线值与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掌握在不同记录室温度条件下,温度变化对地磁基线值以及地磁观测仪器的影响程度。以供其他地磁台站新建、改造观测记录室时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地震观测环境的概念入手,具体阐述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的划定;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加强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电阻率的观测环境受到各种干扰,其中采用直流牵引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干扰尤为严重,致使一些地电阻率观测台站的观测数据无法满足规范要求,部分台站因此被迫搬迁。进一步改善观测系统测量模式,提高其观测精度势在必行。通过多种方法实验,提出了一些抗干扰措施,达到了提高观测精度的目的,为进一步提升地电阻率观测质量做了技术铺垫。  相似文献   

18.
活性污泥性状和生物相的观察与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包头市东河区东水质净化厂二级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的观察实践,来判断污水处理的运行状况。指导人们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工艺运转的不利因素和冲击负荷的影响,从而达到稳定的出水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地壳形变是地震最直接的伴随现象,在孕震过程中会出现形变前兆的阶段性特征,查阅2003年淮北台、泾县台水平摆及自记水管仪观测原始记录曲线,发现在中强以上地震前后,能记录到“加粗扰动”、“散点”等异常形态。这些信息对于地震研究和地震预测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