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以典型饮用水源地陆水水库为对象,采集表层水样与沉积物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7种重金属(Zn、Cd、Hg、As、Fe、Cu和Pb)的含量,并评估水体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和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显示,水体中重金属Zn、Cd和Hg均未检出,As、Fe、Cu和Pb的平均质量浓度大小排序为As(8.358μg/L)>Fe(6.219μg/L)>Cu(0.959μg/L)>Pb(0.433μg/L),含量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对儿童的致癌风险均高于成人,As是该水体的主要致癌风险重金属;As的个人年均风险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非致癌性金属元素健康风险呈现出Pb>Cu>Fe,风险水平在10-11~10-10a-1之间,低于国际推荐值的可忽略水平。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湖北省重金属土壤...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温州市售贝类中重金属(Cu、Pb、Cd、Cr、As、Hg)的含量,并采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2001)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检测结果显示:温州市售贝类中Cu:1.23~10.67 mg/kg,Pb:ND~0.47 mg/kg,Cd:0.055~0.579 mg/kg,Cr:0.24~4.12mg/kg,As:0.39~2.95 mg/kg,Hg:0.014~0.036 mg/kg。市售贝类中Cu、Pb、Hg含量低于限量标准,但Cd、As、Cr有超标。说明温州市售贝类存在食用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在黄河口湿地的枯水期(2009年4月)和丰水期(2009年6月)分别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Cu、Pb、Zn、Cr、Cd、As、Hg的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u、Pb、Zn、Cr、Cd、As、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1±5.2), (53.8±7.6), (78.4±13.2), (60.5±8.9), (0.250±0.099), (7.7±2.7), (0.055±0.039)μg/g.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处于国内河口湿地中等水平,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河口湿地的含量.有机质的含量影响了枯水期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Cu、Zn在枯水期以及As、Hg在丰水期与细粒径颗粒物显著正相关,<16μm的细颗粒物能吸持较多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4.
拉鲁湿地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海拔3 650 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湿地之一。该文将拉萨市拉鲁湿地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17个采样点采集了17份水环境样品,利用ICP-OES、ICP-MS、AFS等仪器对水环境样品中的Mn、V、Be、Ti、Ni、As、Se、Tl、Cu、Pb、Mo、Cd、Co、Cr、Fe、Zn、Ba等17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发现:拉鲁湿地不同区域水环境中p H值、电导率和金属元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p H值范围为6.75~9.43,电导率范围为0.22~129.49μS/L,p H值和电导率相关性不明显。水环境金属元素中Fe元素平均含量最高,高达129.49μg/L,水环境中Cd元素平均含量最低,仅为0.011μg/L。除Cr元素达到Ⅱ类水标准及个别采样点外,其他金属元素总体含量都达到了Ⅰ类水标准要求。上游区域水环境中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下游区域,其中水环境中Cu元素含量差别最为显著,在东片区水环境中Cu元素平均含量为1.94μg/L,在西片区水环境中Cu元素平均含量为0.46μg/L,拉鲁湿地对水环境中的大部分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去除作用,对水环境中Cd元素的去除率高达88.2%,说明湿地仍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为了弄清近年滦河输送与河口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对采自滦河口的3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有机碳、重金属(Cu、Pb、Zn、Cd、Cr、Ni、As、Hg)和多环芳烃(PAHs;16种US EPA优先控制单体)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Cu、Pb、Zn、Cd、Cr、Ni、As、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76,30.98,44.63,41.14,15.60,0.09,7.21和0.02μg/g.重金属含量高值区分布在河口和南部细颗粒中心区域,其分布受沉积环境控制;元素之间相关性较高,河流输送对该区域中重金属含量和分布影响较大;该区域中重金属64.2%源于人为污染释放,35.8%属于自然背景;整体污染程度较低,在河口存在低生态风险.PAHs总浓度为7.5~74.3ng/g,平均为37.4ng/g,PAHs与重金属具有完全不同的分布特征,河流输送影响较小,单体组成以4环单体为主;该区域中沉积物中的PAHs有40.3%源于石油泄漏及船舶航行等,46.7%源于煤炭、天然气及木柴燃烧,12.0%源于交通尾气排放;北部区域锚地船舶航行及石油制品泄漏对北部区域PAHs生态风险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7—2012年连续对洞庭湖湘江入湖口至出湖口水域5个采样点——S1(樟树港)、S2(虞公庙)、S3(鹿角)、S4(君山)和S5(洞庭湖出口)表层沉积物中Cd、Hg、As、Cu、Pb、Cr和Zn 7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对该典型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w(Cd)、w(Hg)、w(As)、w(Cu)、w(Pb)、w(Cr)和w(Zn)分别为0.54~79.90、0.046~0.712、15.2~289.0、29.0~217.0、6.0~246.0、65.4~269.0和41.4~632.0 mg/kg,w(Cd)、w(Hg)、w(As)、w(Cu)、w(Pb)和w(Zn)沿程总体呈下降趋势,w(Cr)沿程变化较小;Cd具有很高生态风险,Hg具有中等生态风险,其余污染物具有低生态风险,不同污染物生态风险的大小顺序为Cd>Hg>As>Pb>Cu>Cr>Zn,各采样点的RI(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115.51~1 000.09,平均值为373.30,研究区域重金属总体具有高生态风险,其中S1采样点具有很高生态风险,不同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的大小顺序为S1>S2>S5>S4>S3;除Cr外,Cd、Hg、As、Cu、Pb和Zn主要来源于湘江,Cd和Hg是主要风险污染物,其中Cd为首要污染物,因此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应以Cd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以崇左市红阳村、两岸村、亭乐村和孔甲村所在地为研究区域,对该区域内某铁矿周边30个地下水样品中12种金属元素(Hg、Mn、Fe、Al、Zn、Ni、As、Pb、Cr、Cd、Co、Cu)进行测定和分析,运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地下水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引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下水中Zn和Fe平均浓度(250.32,103.96μg/L)较高,Hg、Mn、Fe、Al和Zn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规定的Ⅲ类标准限值.Fe、Mn、Al高浓度主要分布在红阳村和亭乐村,Zn、Hg高浓度主要分布在红阳村和两岸村.多元统计分析表明,Fe、Mn、Al、Pb、As、Co元素主要来源于铁矿开采,Cu、Zn、Cr、Ni元素主要与铅锌矿的开采与区域地质背景有关,Hg主要来源于本底值及糖厂和造纸厂等企业污染,Cd主要来源于自然源.健康风险评价表明,两岸村地下水金属元素引起的健康总风险(8.82×10-5a-1)最高,儿童健康总风险大于成人,经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比皮肤接触途径高2~3个数量级,Cr的致癌风险接近或高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非致癌风险水平在10-14~10-9a-1,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4~9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电镀厂周边地表水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选取东莞市麻涌镇、沙田镇、虎门镇、长安镇和大岭山镇为研究区域,对区域电镀厂周边30个地表水样中8种重金属(包括Cd、Cr、Cu、Ni、Pb、Zn和类重金属As、Hg)进行测定,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地表水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中Cr、Pb最大浓度和Hg平均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Cr、Cu、Hg、Ni、Zn和Pb含量均呈现出雨季高于旱季.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d、Cr、Cu、Ni和Zn主要来源于周边电镀企业污染,Pb和Hg受交通污染源影响较大,As与自然源有密切关系.地表水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对儿童威胁大,经饮水途径暴露的健康风险比皮肤接触途径大2~3个数量级.此外,Cr和As致癌风险高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非致癌性重金属健康风险大小呈现出PbNiCuHgZn,风险水平在10-10~10-7a-1,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2~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广西铁山港及其近岸海域海水中重金属的季节性调查数据,分析了重金属在不同海洋功能区的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结果显示,Cu、Pb、Zn、Cd、Cr、Hg和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0μg/L、0.72μg/L、10.93μg/L、0.10μg/L、0.60μg/L、0.038μg/L和0.72μg/L。总体上,夏季重金属浓度高于冬季,并且夏、冬两季重金属浓度均呈现从海湾、近岸向离岸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受到陆源输入的影响。由于不同海洋功能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重金属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差异明显。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渔业区Cu和Pb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港口航运区较高浓度的Cd、Hg、Zn和As主要与陆源输入和船舶活动有关。然而,冬季偏远的离岸区较高的Zn和Cr浓度主要与水团输入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疆典型绿洲盆地经济发展背景下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潜在健康风险,通过采集样品,测试了其中重金属Zn、Cr、Hg、As、Pb、Cd和Cu含量,然后结合富集因子(EF)、地累积指数(Igeo)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艾比湖流域年降尘通量平均值为298.23g/m2,各月降尘平均值为24.85g/m2,从年内分配来看,艾比湖流域冬半年(2013年8月~2014年2月)大气降尘通量明显大于夏半年 (2014年3~7月),富集系数计算表明,艾比湖流域大气降尘中重金属Cu、Cr和As,主要来自于流域自然地质背景;降尘中重金属Pb、Cd和Hg主要受人为污染因素的影响.地积累指数评价表明艾比湖流域大气降尘中重金属As、Cr、Cu和Zn的无污染等级在全年各月所占比例最大;重金属Pb、Cd和Hg轻污染等级较大,中度污染也占有一定比率.健康风险评价表明艾比湖流域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概率均较低,不会对流域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1.
拉拉铜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拉拉铜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地积指数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拉拉矿区是Cu、Cd、Hg污染严重的区域,而Cr、Pb、As污染不明显。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矿区土壤中Hg含量平均增加了13.4倍,Cd含量平均增加了19.5倍,Cu含量平均增加了4.9倍。运用Muller地积指数进行评价,证明拉拉矿区Cd属于强-极强污染;Hg属于强污染;Cu以中等污染为主,部分强污染;Cr属于无-中污染;Pb以无污染为主;As属于无污染。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Cu>Cr>Pb>As。建议重视矿区Cu、Cd、Hg等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加强重金属的生态健康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际土-辣椒系统中重金属的分布及食物安全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整株辣椒及其根际土壤,并将植株分为根、茎和果实三部分,分别测定铬、砷、镉、汞和铅的含量。探讨了五种重金属元素在根际土-辣椒系统中的分布规律,并评估了人群食用辣椒导致五种重金属元素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辣椒果实中Cr、As、Cd、Hg和Pb五种重金属含量(干重)分别为0.30~9.93、0.01~0.03、0.01~0.13、0.01~0.09和0.01~0.58mg/kg;在根际土与辣椒果实间,重金属的累计富集系数为CdHgCrPbAs,Cd和Hg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虽然辣椒果实中各重金属的含量平均值均低于《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 18406.1-2001)限值要求,但贵州居民通过食用辣椒途径摄入重金属Cr和As占其临时性每周人体可耐受摄入量的比例相对较高,食用辣椒摄入Cr和As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刘洋  林彩  陈金民  林辉  林龙山  李渊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3):401-406, 416
以2019年夏季采自南海的11种游泳动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其体内重金属(Cu、Pb、Zn、Cd、Cr、As和Hg)的含量,并评估了上述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健康风险。结果显示,7种重金属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均符合国内相关污染评价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依次为Zn>Cr>As>Hg>Pb>Cd>Cu,虽然个别物种的部分元素达到轻度或中度污染水平,但生物体内7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评价均属于无污染状态。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其膳食暴露风险、非致癌与致癌风险都较低。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夏季游泳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较低,几乎不存在人类食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4.
抚顺市典型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宇  唐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8):38-40,78
对抚顺市城区4个典型区域的土壤重金属铜、锌、铅、镉、铬、镍、汞、砷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在各典型区域内差异较大,说明点污染源有较大影响;固体废物填埋场及周边地区土壤污染等级为3级轻污染,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和采矿区及周边地区土壤污染等级为2级警戒限,而污灌区及周边地区的土壤污染等级为1级安全;抚顺市城区4个典型区域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某个砒霜厂旧址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的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场地受到砷、铜、铅、镉和锌等重金属污染,其中,砷污染指标超过评价标准值达7 199倍;基于《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条件下,采用RBCA模型计算砷、镉、铜、锌对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该场地砷超过了致癌风险指数标准限值-6(10)及非致癌危害商标准限值(1),说明砷具有很大的环境风险;采用IEUBK模型计算铅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铅也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该污染场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对环境风险区域进行治理修复后才能使用。  相似文献   

16.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arsenic and organic matter in recent sediments in the Hangzhou 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matters varied widely along the canal, and the average geological accumulation factors de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s: organic carbon(2.6), zinc(2.1 ), cadmium(2.0), copper( 1.5), lead(1.1), nitrogen(0.9), mercury (0.8), phosphorus(0.4), arsenic(0.2) and chromium(0).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carbon in the top 10 cm layer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lower layers, except for mercury and organic carbon in the S9 section. Contents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top 50 cm layer of the mud sedimen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undemeath. In the bottom mud layer, there is a concentration peak of the pollutants. In the mud sediments of the canal, cadmium mainly occurred in the Fe and Mn oxide fraction, copper in the organic fraction, lead in the Fe and Mn oxide fraction, and zinc in the carbonate and the Fe and Mn oxide fraction.  相似文献   

17.
焚烧厂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不同途径富集于周围环境介质中,如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大气、蔬菜和家禽等.焚烧厂周边人群通过上述各种环境介质暴露于重金属,并产生累计的健康危害.然而目前研究很少关注人群通过多途径暴露的累计健康风险.本研究调查了一座典型医疗废物焚烧厂周边不同环境介质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其与人体暴露关系,并计算了其不同途径暴露的健康风险及累计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大小As(298.1)Cr(35.4)Mn(14.0)Pb(7.0)Cu(2.3)Hg(1.9)Zn(1),致癌风险大小依次为As(1.32×10-2)Cr(1.31×10-2)10-5,均超过风险可接受水平;食用自产蔬菜是主要的暴露途径(贡献率为68%~92%)其次为自养家禽贡献率为10%左右.这说明区别于通常关注的通过土壤、水体、空气等介质暴露的风险相比,食用研究区周边的动植物产品导致的风险更大,需要引起重点关注;不确定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污染物浓度不确定条件下,场地健康风险大约有0.54~2.28倍的增加;风险管理研究表明通过截断食用本地蔬菜和家禽,除Cr的致癌风险外,其他重金属对厂区居民的健康风险水平会迅速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砷及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砷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变化的模拟试验证实,土壤受砷及重金属污染后,细菌总数降低,随着砷及重金属浓度的递增而明显减少。本试验条件下,土壤砷浓度为10ppm、Hg为0.7ppm、Cd为3ppm、Cr为50ppm、Pb为100ppm时,细菌总数即开始减少。 砷及重金属对几种有益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纯培养试验表明,三价砷为5ppm、五价砷为10ppm时,对土壤固氮细菌(花生根瘤菌、大豆根瘤菌、紫云英根瘤菌、含脂刚螺菌、圆褐固氮菌)、解磷细菌(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及纤维分解菌(木霉)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三价砷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不同菌种对砷的敏感性不同,紫云英根瘤菌和花生根瘤菌对亚砷酸钠敏感,木霉和大芽孢杆菌对砷酸氢二钠敏感。 Cd、Cu、Pb、Cr对大芽孢杆菌和枯草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大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低浓度Cd对枯草杆菌有刺激作用。 土壤受砷污染后,土壤呼吸强度降低,其CO_2的产量与土壤细菌总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典型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源汇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其对环境质量、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本文以我国南方典型城市化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表层(0~20 cm)、亚表层(20~40 cm)及剖面(0~100 cm)土壤,检测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的含量,并对当地95个主要污染物排放企业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对比土壤重金属高检出区的分布特征并进行源汇关系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域整体上以重金属Cd超标率较高,是主要污染物和需要关注的重点,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0.3 mg·kg~(-1))相比其超标率达71.7%.通过对排放源进行分析,确定了电子电镀和染织两个主要排放行业.工业集中区北部8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受工业和农业干扰较少的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本底值接近.As、Cd、Cr、Cu、Ni、Pb和Zn的高检出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区域,研究区95个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中,72个位于城市北部,主要是电镀和染色皮革行业.进一步研究证明,这些重点排污企业加重了当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是当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贵州中部山区煤矸石堆场周边污染的水稻土及上覆水进行调查与采样分析,探讨污染水稻土有效态重金属(Cr、Cu、Zn、As、Cd、Hg和Pb)含量的变化及其释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污染水稻土中Cd、As和Hg的含量及部分水稻土中的Cu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随着水稻土污染程度的增加,土壤有效态Cd的含量出现明显的增加,中度污染水稻土和重度污染水稻土有效态Cd的平均含量分别比轻度污染水稻土增加了1.30、2.60倍;在水稻生长期间(6~8月),污染稻田上覆水中均出现Cd的超标,中度污染稻田和重度污染稻田上覆水Cd的平均浓度(三次采样)分别比轻度污染稻田的上覆水高11.3%和27.3%。污染水稻土淹水1~30d期间,上覆水Cd的浓度出现不断地增加,淹水20d后中度及重度污染水稻土上覆水Cd均出现超标。因此,煤矸石堆场周边污染稻田排水的Cd会产生明显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