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云南省部分环境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NGO)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及十二个NGO的座谈,了解近年来一些云南NGO对我省环保关注和参与情况,以及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与不足,探索NGO如何可持续发展地参与环保,并探析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背景下我省NGO参与环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全球治理不仅意味着国家机构、政府间合作等正式的制度和组织制定和维持管理世界秩序的规则和规范,而且意味着从多国公司、跨国社会运动到众多的非政府组织的所有其他组织和压力团体都追求对跨国规则和权威体系产生影响的目标和对象。随着环境问题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家主权和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中的局限性凸显,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国际环保NGO)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行为体。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环保NGO发展现状和作用基础上,探讨如何形成有效机制体制,促使环保NGO有效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正确认识和规范引进,充分发挥国际NGO的积极作用;第二,正确引导,积极培育,发挥国内NGO在社会经济中的第三部门作用。  相似文献   

3.
环保NGO是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有益补充,是推进公众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国环保NGO发展历史较短,从数量、从业人数、组织能力等方面与发展更为完善的美国相比都有较大差距。通过分析两国环保NGO的发展情况,着重对比两国在注册、筹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指出中国需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从政府、组织自身及社会三个层面不断完善中国环保NGO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谢菊  刘磊 《环境保护》2013,(23):21-23
本文在梳理我国环保社会组织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存在政府和社会对其认识仍不到位、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缺乏制度保障、环保社会组织普遍资金和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三个应对之策,即充分认识环保社会组织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对环保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并降低门槛、建立政府与环保社会组织的沟通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环境保护》2016,(11):61-6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政策文件与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这有利于、并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状况还存在不足,如参与方式不够丰富、参与度不高、环保NGO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和热情,增进公众对环境信息的知情权等环境权利,以及发挥环保NGO的积极影响,提高公众参与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6.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自治是我国环保领域的一项创新举措,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组织载体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本文以荷兰农村环保合作社实践为例,归纳分析了农村环保合作社治理农业生态环境中的政策基础、政府支持及其他参与主体的积极合作,并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5,43(3)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自治是我国环保领域的一项创新举措,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组织载体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本文以荷兰农村环保合作社实践为例,归纳分析了农村环保合作社治理农业生态环境中的政策基础、政府支持及其他参与主体的积极合作,并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圆桌话题:环保NGO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当今中国社会来说。公众参与已不是新鲜之事,可以说它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表现。特别是在环保领域。公众参与更是一种对政府行为的有力补充。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在全社会公开征集对《推进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办法》的意见便是很好的例证。此外。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环保重点工作做了部署。其中一条就是要鼓励公众参与。 与公众参与几乎是“孪生”关系的非政府组织(NGO)无疑也是影响环保公众参与的重要因素。他们在中国环保领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国环保NGO的近况如何?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到底或应该起到何种作用?他们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近日。我刊邀请部分NGO代表就环保NGO与公众参与话题进行了座谈,以下是会谈的详细内容(经我刊编辑整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视角入手,阐述中国国内生态治理机构的改革历程、政策演变,顺而分析生态治理领域的可行性途径,即通过增强政策执行力度、清晰政府职能与绩效考核、丰富政策体系覆盖面、加大府际合作力度、重视NGO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角色、提升公民环保意识六个方面进行相应的生态环境治理,为推进完善生态治理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本文在对多家国内NGO、在华国际NGO的情况进行调研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NGO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及其发展特点,针对NGO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的制约因素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充分认识NGO的作用,加强NGO宣传、研究等工作,加强对NGO的引导、强化NGO的信息披露和沟通,支持鼓励国内NGO成长壮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崔野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2):258-262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新一轮机构改革的现实背景下,我国的海洋环境治理既在主体、手段、目标、客体等层面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也面临着部分制度设计滞后、管理职能交叉重叠、基层治理能力薄弱、治理效果有待提升等难点,急需妥为应对。在未来的海洋环境治理实践中,可以将重构部分治理制度、强化跨部门协调、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作为优化方向与发展路径,以切实的治理行动回应时代的要求,助推国家海洋环境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农村水环境内生治理机制是外源治理力量"嵌入"的前提和运行保障,加强农村内在要素的水环境治理参与对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内生治理效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农村社区成员的组织化程度还较多受到环境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细致分析时下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内部结构,农户参与不足、民间组织承接能力不高、社区公共性消减和政策执行偏差等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内生秩序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和谐共进.进一步厘清农村水环境内生治理的强化进路,可从参与渠道拓展、民间组织培育、内生秩序转型以及治理规范制定四个方面加以调整,不断促进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内外互动.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为了系统认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邀请了九位来自海洋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国土空间规划、海洋生态牧场建设、海岸带生态修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科技发展、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地缘政治和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前沿研究领域进行了交流访谈。结果认为:(1)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明确美丽海洋建设目标、掌握海洋生态系统方法、坚持陆海统筹重大谋略、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国家海洋空间规划要整合现有涉海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资源,创新规划技术与规划治理理念,强化海洋空间管制指标、海洋空间发展能力和海洋空间治理地方特色机制等方面的创新。(3)海洋牧场建设要聚焦产业链条,推进“全域型”海洋牧场建设;强化原创驱动,构建“全域型”海洋牧场技术体系;倡导融合发展,培育“全域型”海洋牧场新业态。(4)“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强调运用陆海交错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和资源管理优化的技术,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过程和机理,提高生态修复的效率。(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把握数字经济大势,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升级产业结构,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主动衔接区域战略。(6)海洋科技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是聚焦深海、极地战略新领域,提升关键海域实时精细观测和预报能力,聚焦海洋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加强海工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7)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需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多学科调查、长周期监测,加强深海开发技术研发,评估深海采矿环境影响,减少深海开发过程对海洋环境的扰动,实现深海采矿和深海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8)我国需要实施一种空间差异化且有针对性的海洋地缘战略,服务于台湾统一和领土争端、服务于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资源利用,服务于海洋运输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并最终服务于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9)实施中国海洋空间规划技术输出“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进中国海外园区“节点网络体系”构建战略、实施面向“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的人才培养和实训战略,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必要的空间支点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环境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环境执政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环境执政能力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环境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要素和基本构架,确定了环境决策能力、环境行政执行能力、环境管理能力、环境应急能力以及环境技术能力的建设目标,并从环境执政的法律体系、执政体制、执政主体和扶政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The challenge of making central requirements work at local levels is a common problem fo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roughout the world. Countries can learn from one another's approaches, but must understand the local context in which they are se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features of the China and U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s that need be understood by those working between the systems. Key features include: (1) common values which shape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hoices in both countries, but which may have different practical meanings in each country; (2) America's common law-base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China's civil law system, which involves plan(s) as well as law; (3) America's Federal central-local system, and China's unitary central local system. This paper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areas in which further comparative understanding may be of value, including: (1)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plan and law in China's governance system; (2) comparing the American Federal-state agreement system for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 with the China central-local system of target responsibility agreements for plan implementation; (3) improving understanding of nongovernmental resources needed to assure compliance with environmental laws and plans; (4) identifying institutions that can coordinate central-local and cross-borde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东京湾社会经济、水环境状况和治理历程,其水环境变化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历程.近几十年东京湾环境管理内容纳入行政管理范围,环境对策、措施随着主要环境问题的变化也经历了诸多变化,促进东京湾水环境逐步改善和恢复.结合东京湾环境管理历程和深圳湾区水环境主要问题,分析深圳湾区水环境治理存在的差距及经验借鉴,可从制度建设、体制机制、投融资渠道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完善,为深圳湾区水环境治理和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渤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渤海环境问题,我国自本世纪初开始了大规模的渤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该行动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存在如下问题:指导思想上带有传统环境管理痕迹,缺乏统一有效的权威领导机构,配套的政策法规的缺失,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为此下一步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对渤海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渤海环境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使渤海环境保护和教育的广泛参与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8.
要想真正改善中国的环境条件,需要中国领导人和整个社会齐心合作,加强环境执政.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环境执政手段正在发生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国家政府开始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是政策形成的初期阶段,而环境执政的主要特点是命令与控制的环境法规规范.这些法规一般技术性很强,关注特定污染物;虽然其过去在改善西方环境条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还是日益认识到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因此,现在已开始采纳新的环境执政模式,其特点是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过程更透明,重点从处理已发生的污染问题,向源头控制和更具预防性质的计划方式转变,也越来越重视以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为目标的途径,而不再是简单减少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水平.政府的成功取决于政府强化环境执政的种种步骤.  相似文献   

19.
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政策对环境存在着正面或负面影响。初步定性判断,我国参与的各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将对我国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本文在紧密跟踪参与WTO及其他环境与贸易谈判进程支持我国谈判的同时,创新性开展贸易政策环境影响方法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以外促内的重要环境管理手段,而研究编制我国贸易协定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是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建议,第一,我国应深入开展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进一步实施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供政策依据。第二,环保部门应该尽快研究编制我国自贸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为推进政策环评提供技术准备,为修改《环评法》和政策环评作技术储备。第三,借助于自贸区环境部长级会议机制,进一步推进与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第四,构建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保障体系,防止国外污染向我国转移,维护我国国际环境形象。  相似文献   

20.
公众环境关注、环境规制与中国能源密集型产业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永源  朱晟君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744-2758
自十八大以来,公众环境治理与环境规制成为影响能源密集型产业动态的重要因素。基于2011—2016年百度指数数据与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将能源密集型产业面临的环境压力划分为公众环境关注、非正式环境规制和正式环境规制,采用Logit模型综合探讨了环境压力对能源密集型产业动态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环境关注显著降低了能源密集型产业进入的概率,除环境建议与提案外,其他非正式与正式的环境规制均能够抑制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进入。此外,在公众环境关注度高的区域,非正式和正式的环境规制对能源密集型产业进入的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