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收集了1972~2009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29°25'~32°00'N、124°00'E以西)所记载的赤潮事件,基于GIS软件平台,系统分析赤潮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绘制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分布图.分析表明:①近40年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发生多达174次,暴发面积〉1 000 km2的有25次.赤潮发生核心区集中在...  相似文献   

2.
基于1950—2020年的赤潮公报等数据,采用GIS方法分析了中国近岸海域赤潮的时空分布规律与赤潮优势种演变.结果表明,过去70年中国近岸海域赤潮事件共发生1701次,累计赤潮面积超过25万km2,整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赤潮高发期主要在4—8月,其中5月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赤潮发生月份由南到北呈季节性变化趋势,南部海域赤潮发生月份要早于北方.赤潮事件主要以180 km2以内的小面积赤潮为主,大部分在11 d以内.赤潮高发区集中在河口、海湾、港湾及污染排放量较大的海域.诱发赤潮次数较多的赤潮优势种包括夜光藻、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等.其中,夜光藻、中肋骨条藻和米氏凯伦藻在中国近岸海域均有分布,而东海原甲藻均发生在东海海域.夜光藻和中肋骨条藻一年四季均具备生长条件,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则在5—6月最为频繁.海水水质状况分析表明,中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次数与海水水质污染程度密切相关;赤潮优势种的发生月份也与温度和盐度相关,赤潮优势种的季节性生长和空间分布可直接影响中国近岸海域的赤潮发生规模.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害赤潮的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根据从文献获得的赤潮灾害基本信息的规范处理和分析,将我国的赤潮灾害划分为特大、重大、大型、中型和小型五个级别。结果表明,1933—2001年间我国赤潮灾害的发现次数为460次,赤潮灾害以小型为主,小于50km^2的占40.2%。赤潮灾害的发生范围已遍及我国沿海各省,其中辽东湾、长江口和杭州湾外侧的嵊泗列岛和花鸟山附近海域以及珠江口东侧及粤东近岸为我国三大赤潮多发区。近20a来,赤潮灾害的发现次数呈现上升趋势,为波动式增长,波动周期为3a左右,高峰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每次赤潮的平均面积即赤潮的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平均面积已上升到500km^2左右。我国赤潮的高发期由南向北依次出现。南海的赤潮高发期为3—5月,东海的赤潮高发期为4—8月,渤海和黄海的赤潮高发期为5—9月。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域赤潮灾害的类型、分布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根据赤潮灾害发生的空间位置、水动力、营养物质来源等因素。将赤潮灾害类型划分为河口型、海湾型、养殖型、沿岸流型、上升流型和外海型六类。对赤潮灾害记录分析表明,河口型赤潮的发现次数占总数的30%,海湾型赤潮占29%,养殖型赤潮占27%,沿岸流型和上升流型均各占6%,外海型赤潮最少,只占2%。并讨论了不同类型的赤潮灾害发生的主要区域,除海湾型赤潮的发现次数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各类型成因的赤潮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天津近岸海域赤潮监控区富营养化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天津近岸赤潮监控区2003年度到2005年度的海洋环境监测资料,利用目前较为通用的富营养化综合指数法对该海域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1)该区域富营养化现状整体呈现逐步恶化的现状,由2003年度的仅有一个站位发生轻微富营养化迅速恶化到2004年度、2005年度的严重富营养化;海水水质已经由2003年度的二类海水,锐减到2005年度的四类海水水质.(2)该区域严重富营养化现状主要是由陆源高营养盐(DIN和DIP)输入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近岸海域赤潮灾害是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国内、国际上对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机制研究的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探讨了近岸赤潮发生的控制原理与技术手段。同时提出,在加强近岸水体赤潮发生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要将流域、河口与近岸海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且,考虑近岸海域水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生态系统演进的不确定性,不仅要加强近岸海域生态治理修复,还需注意加强近岸水体水质的监控,预防赤潮的暴发。  相似文献   

7.
2006年夏季浙江海域赤潮生物群落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2006年夏季浙江海域(120°~128°E,26°~30°N)91个站位赤潮生物物种组成及群落分布,共检出赤潮生物4门30属69种,其中角毛藻属和原多甲藻属种类数占优势.赤潮生物种类数及数量分布由近岸向外海递减且有随水深增加而减少的趋势,高值区为舟山群岛和南麂列岛海域.舟山群岛海域夏季赤潮生物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是新的引发赤潮的潜在藻种;南麂列岛海域夏季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与往年调查结果相符.舟山群岛和南麂列岛海域仍然是浙江海域赤潮发生敏感区.  相似文献   

8.
福建沿海近10 a赤潮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雪丁 《环境科学》2012,33(7):2210-2216
收集整理了自2001~2010年近10 a的福建沿海161起赤潮事件,通过统计的方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赤潮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以下特征:①时间分布上,赤潮主要发生在4~9月,高发期为5~6月,大部分赤潮的持续时间为2~4 d,且发生面积在50 km2以下.近年来赤潮初发期的时间提早,且其持续时间较长;②引发赤潮的生物有20种,其中硅藻类10种,甲藻类9种,原生动物类1种.引发赤潮最多的生物为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其次为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角毛藻(Chaetoceros sp.).引发赤潮的种类具有演替规律,不断有新的种类引发赤潮;③空间分布上,赤潮主要发生在宁德市沿海、福州市沿海和厦门市沿海海域.福建省平潭以北沿海海域引发赤潮的藻种主要为东海原甲藻和夜光藻,而平潭以南沿海海域引发赤潮的藻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和角毛藻;④引发有毒赤潮的藻种主要为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主要发生在福建平潭以北沿海海域.通过对近10 a福建沿海赤潮的全面分析,为福建省赤潮的防灾减灾和赤潮预警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赤潮数据库2006~2010年资料,依据年平均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将近年来在我国海域多次引发赤潮的赤潮生物分成三类——高发性赤潮生物、频发性赤潮生物和易发性赤潮生物。按各种赤潮生物的细胞大小,分析研究了每种赤潮生物引发赤潮的基准密度,探讨了根据赤潮生物密度、叶绿素a浓度赋值建立的赤潮风险指数,以及应用赤潮风险指数和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分级预警赤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象山港赤潮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5月25日,当地气温高达34℃比前几天上升10℃左右,象山港鄞县贝类养殖场附近(见图)海域水面有约10cm直径上下的“发红”圆块,以后几天这些圆块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小块带状,而且在海水深层扩展。到5月30日,近海宽约100mm,长10km,的海水带变成酒红色,但未发生死鱼现象。据贝类养殖场职工反映,自建场以来的15年中从未出现过这种颜色的海水。6月5日由于天气转阴,气温下降到23℃,海水开始恢复正常,由酒红色变成暗绿色。6月4日作者单位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采样,带回样品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1.
近海赤潮发生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近20a来的有关资料,综述了近海赤潮发生与气象,水文,化学及生物等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赤潮发生与气象,水文,化学及生物条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但目前这些关系的研究多数只停留在定性分析上,而定量和半定量的研究则很少,有关环境条件对赤潮发生机理的影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整理了2001-2019年近20年福建沿海231次赤潮事件,通过统计方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赤潮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区域特点,赤潮主要发生在4-7月,高发期为5-6月,位置集中在宁德、福州、平潭和厦门沿海区域;主要赤潮生物种类为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以甲藻类赤潮为主;灾害性赤潮均为甲藻类赤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多的是米氏凯伦藻赤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福建沿海赤潮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沿海水域赤潮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近几年我国海域赤潮监测监视结果,针对海洋赤潮灾害频繁发生,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损失越发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沿海城市污染治理,防治和减轻海洋赤潮灾害的对策;加强赤潮监测,监视和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大沿海城市近岸海水富营养化的控制力度;减缓海上养殖业自身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52年-2017年山东省沿海赤潮事件的统计资料,对赤潮灾害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及原因种构成等基本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山东沿海最常发规模<10 km2、单相型的无毒甲藻(Pyrrophyta)赤潮;赤潮暴发多集中在5月-9月;东营黄河口、莱州湾中西部、长岛近海、烟台四十里湾、青岛胶州湾及前海、日照东港近海为易发赤潮灾害的海域;最频发的赤潮生物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其暴发次数和暴发面积均远高于其他种类;新世纪以来,有毒赤潮和双相型赤潮占比显著增加,赤潮生物种类明显增多。针对山东沿海赤潮灾害表征特点,提出了提高赤潮监控信息化水平、开展赤潮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浙江北部海域的具齿原甲藻赤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年5月浙江北部沿海海域的一次具齿原甲藻赤潮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细胞数106/L是具齿原甲藻发生赤潮的临界值,赤潮生物数量与DO、COD、叶绿素a、被囊类及水母有较好的正相关作用,与桡足类、箭虫类则呈相反的走势,具齿原甲藻赤潮的暴发及持续并不需要过高的营养条件,其连续、大规模的发生估计与海洋渔业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从1981年至2001年,深圳海域共记录发生赤潮85起,引发这些赤潮的生物种类约有36种。在这20余a间,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的演变趋势是:(1)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断增高;(2)在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中常见种类逐渐减少,罕见种类逐渐增多;(3)在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中硅藻种类正逐渐减少,甲藻类及针胞类种类明显逐渐增多。据初步分析认为,这种演变趋势与深圳海域近20a来因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的入海污染物构成变化趋势有关,并且与全球不断演变的总趋势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珠江口水域赤潮生物种类繁多,达98种(其中有些是有毒或有害种类),是发生赤潮的潜因。本文列举了发生在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赤潮事件和危害,阐述了1998年春季珠江口发生的大规模、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大的密氏裸甲藻赤潮事件,结果表明:赤潮生物密度平均为36×106个/dm3(063×106~76×106个/dm3),造成经济损失35亿元,其中香港30亿元、广东05亿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近岸海域水质不佳,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屡屡发生,富营养化是其潜在原因之一。本文对该海域2019年和2020年春、夏、秋季航次监测的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SRP)、叶绿素a(Chl a)等水质参数进行了空间分析,采用指数评价法量化了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并基于统计分析研究了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近岸海域DIN浓度和SRP浓度总体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营养盐浓度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降水量和径流量更大的夏季,营养盐浓度和Chl a浓度比春季和秋季更高;丰水年(2020年)相较平水年(2019年),该海域的氮磷比和富营养化程度均更高。因此,陆源输入对江苏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加强对入海河流的监测和排污治理是缓解该海域富营养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对河北沿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春、夏2个航次调查研究,描述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细胞数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群落特征,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历史变化及平面分布趋势。结果显示:2个航次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6种,以硅藻为主。不同季节优势种有演替现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季节变化显著,浮游植物平面分布特征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优势种明显。生物多样性指数(H′)及均匀度指数(J)偏低。两航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明显高于1984年同期同水域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