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污染土壤修复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VOSviewer等文献计量软件,针对近10年(2011—2020)全球土壤重修复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发文国家、机构、关键词、作者、期刊及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是外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外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Chemospher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在外文文献发文数量和被引频次上,中国科研机构均占有重要地位,表明我国在污染土壤修复领域有着较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重金属”“生物有效性”“Pb”“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固定化”“风险评估”“多环芳烃”等是近10年的研究热点;利用关键词突现功能,发现风险评估、污染因子空间分布、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炭正...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了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暖的关键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生态系统碳汇,由于生物炭特有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将其施入土壤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减排增汇措施.因此进行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对于减缓温室效应和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长短期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发现生物炭添加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生物炭原料类型、热解温度、添加量、土壤和植被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此外,因老化时间、老化方式和培养方法的不同,老化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可能增强或减弱甚至消失.同时,在总结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生物炭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提出了今后应加强CO2、 N2O和CH4排放影响的同步研究、减排与固碳效应的同步研究、不同老化方式生物炭和不同培养方法的联合研究和利用13C和15N示踪技术从过程层次上揭示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3.
人工土壤渗滤工艺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处理系统作为生态学处理方法,实际上是追求土壤、含水层和植物的“处理”与“利用”两个功能的总体实现。人工土壤渗滤工艺正是针对传统土地处理工艺的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使用人造填料代替土壤,构造人工土壤环境;有效改善了土地处理工艺占地较大和处理负荷低的弊端。并通过对人工土壤渗滤工艺的实际应用,对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尤其是通过一系列的微生物试验,对工艺中的核心部分——“人工土壤”的生物特性以及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河北环境保护》2009,(3):F0004-F0004
“环保之物种的多样性”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在这个地球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或者限氧条件下经热解后产生的富碳产物。目前,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土壤碳汇。生物炭还田后,使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CO2的排放。本文从生物炭理化特性、土壤性质以及生物炭稳定性等角度综述生物炭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炭化温度和生物质来源的生物炭特性(pH、比表面积、孔径、挥发分和灰分等)及其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生物炭还田土壤特性变化及其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生物炭稳定性及其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本文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综述了生物炭对农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生物炭的固碳减排效应进行展望,以期为生物炭的合理施用、农田固碳减排等提供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类的生物性去探索人类发展历史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源于其生物利益最大性。因此,要实现环境文明,应以“道法自然”为人类行为的起点,借鉴“中庸”思想,抑制生物利益最大性,提倡“制衡”思想和“家庭”观念,促进全人类的更广泛的公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人类的生物性去探索人类发展历史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源于其生物利益最大性。因此,要实现环境文明,应以“道法自然”为人类行为的起点,借鉴“中庸”思想,抑制生物利益最大性,提倡“制衡”思想和“家庭”观念,促进全人类的更广泛的公平。  相似文献   

8.
环境地学     
土壤是地上生物的载体和介质,又是地下生物的生活场所,同时也是地上生物和地下生物的联系纽带土壤通过对全球变化的贡献来影响生物多样性土壤又是温室气体的源和汇。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的碳、氮循环过程和速率受到破环,消弱了土壤作为温室气体的汇的功能。土壤通过其内部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不断地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将导致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极地与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气与水分循环模式和洋流模式发生变异,进而造成水热分配和生境要素的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9.
△由国际生态协会(INTECOL)生态处、国际生物科学协会(IUBS)和波兰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生态大会,将于1982年9月5—11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 “把生态作为环境管理和人类福利的基础”,将是这次会议的一项主要议题。这次会议还包括由INTECOL工作组组织的专门讨论会:1.生态系统和地貌一体化的过程;2.生态系统中生物相互影响方面的认识进展;3.环境质量的恢复和巩固;4.生物生产力强化的生物基础;5.人类技术对环境的影  相似文献   

10.
氮循环的人为干扰与土壤酸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观点出发 ,研究了N循环的人为干扰与土壤酸化的关系 ,并探讨了N循环扰动下导致土壤酸化的机理。在土壤酸化中 ,人类对N循环干扰起作用最大的是对大气中NOx 排放的影响以及对N固定的影响 ;前者通过酸雨导致土壤酸化 ,后者则通过施肥导致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11.
<正> 土壤资源是具有农、林、牧业生产能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不可代替的自然资源。土壤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土壤和生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中,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不断地死亡和再生长,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不断的被植物所消耗和补充,处于不断  相似文献   

12.
每月墙报     
《环境》1999,(1)
去年12月29日是第四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不仅直接为人类提供了全部食物、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还在维护和  相似文献   

13.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方法因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被广泛认可. 单一种类生物修复易受复杂环境影响,而利用多种生物进行联合修复则可借助种间关系提高修复效果. 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土壤中微生物、植物、动物单独修复和物种间联合修复污染的研究成果,梳理了生物联合修复过程中微生物、植物、动物三类生物的功能,明确了微生物在发挥自身污染修复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减轻其他物种受到的环境胁迫;植物通过根系构建修复功能区域并与附近其他物种及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动物通过自身移动和摄食行为优化土壤和微生物结构的作用机制. 其中,“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可强化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增强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能力;“植物-动物”联合修复可通过动物或其排泄物的作用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同时通过植物根系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微生物-动物”联合修复可在动物搬运摄食、消化排泄等过程中强化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能力. 目前,“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是最主要的土壤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其修复机制较为明确,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微生物-植物-动物”联合修复机制研究,为三者联合修复土壤污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滇东北典型高原盆地地区以岩石、土壤和农作物(苹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元素赋存形态和生物富集系数等研究方法,对土壤Se元素开展持续监测与分析研究,获取高原盆地土壤Se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信息.结果表明:昭阳区富硒土壤集中分布于洒渔和旧圃两镇,土壤Se主要为碳酸盐岩、含煤黏土岩、玄武岩和四纪沉积物的岩石继承性富集,碳酸盐岩和黏土岩区同时受表生富集作用影响强烈.不同母质区土壤表现出在不同深度Se活动态比例变化,在20~60cm深度尤为明显.Se生物累积研究结果显示:玄武岩区>含煤黏土岩区>第四系沉积物区≈碳酸盐岩区, Se在盆地复杂母质区显示更高的生物活性,而土壤Se更倾向于向苹果树叶中累积,其次是根系、树枝和果实.对区内土壤多年持续监测结果表明,成土母质、pH值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及作物Se迁移累积的三个主要因素,土壤Se趋向于在pH值在6.05~7.15向作物内迁移.区内土壤Se随时空变化主要受土地耕作方式差异和非自然来源带入的影响,变化主要发生在“高Se”和“边缘Se”区域.非自然Se源的带入同时伴随其他污染物的累积,建议加强源区监测与污染物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5.
“污染”这个词就是表示空气、水、土壤的性质发生变质,形成了对人和其它生物潜在和实际的威胁,它会改变和扰乱人和生物的生活环境,是货真价实的“公害”。在各种污染中,恐怕空气污染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每个人每天要吸入近十二立方米空气,重近十五公斤。大气污染的发生地可以分为三种:家庭或工厂燃烧这个固定发生地;用液态碳氢化合物燃烧的交通工具这个流动发生地和工厂发生地。另外,还有其它偶然的发生源,如火山爆发和核爆炸。  相似文献   

16.
<正>“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我国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传播力度,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行动和成效及对全球的贡献,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中PFASs可以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影响水质安全,或者通过陆生食物链的传递和生物放大作用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关土壤中PFASs的赋存状况、浓度水平与行为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环境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土壤中可以准确测定的PFASs在含氟化合物总量中的占比不到1%,含量为ng/g水平.我国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氟化工厂周边地区,其组分以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等长链PFASs为主.不同类型土壤中PFASs的赋存特征主要受到物质种类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周边人类活动的影响.除了含氟化学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直接释放和大气传输以外,PFASs前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转化也是其重要来源.吸附-解吸是PFASs在土壤中的主要归趋方式,化合物碳链长度及官能团种类、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种类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富集能力.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需要进一步优化土壤中PFASs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关注新型PFASs在土壤中的变化趋势及行为机制,开展土壤中PFASs的生物可给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一步评估PFASs的生态与人体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正大规模地改变周围的环境。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造成了资源毁坏和枯竭,环境退化、自然界的平衡受到扰乱,水、空气、土壤和生物的污染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参加会议的共有113个国家。会议发表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第二十七届联大审议和通过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联大2997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是联合国系统中把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个全球性组织。  相似文献   

19.
假如地球上没有人类据《新科学家》报道,毋庸置疑,人类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具统治力的生物。仅仅数千年的时间,城市、农田和牧场就侵占了地球陆地超过1/3的面积。据估计,人类现在霸占了地球40%的生产力。人类的连番冲击让地球变得满目疮痍:草原变为耕地,森林夷为平地,地下蓄水层干枯;而核能废料、化学污染、入侵物种、生物灭绝及气候变暖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直接恶果。如果可能的话,与人类分享地球的其它生物会毫不犹豫地把我们“踢出”地球。现在,假设它们如愿以偿,地球上65亿人明天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被送到遥远的星系接受再教育,那么,地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金属矿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污染使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同时污染农作物,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目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很多,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其中生物修复法近年来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全面介绍了目前各种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包括修复原理、进展、优缺点等。矿山固体废物和酸性废水导致矿区土壤中富集大量重金属,结合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对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整体修复提出设想,并进一步指出发展方向:将基因工程引入植物的重金属修复;构建菌根-植物-微生物修复体系,促进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