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当前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形势严峻,一些地区因"邻避"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已干扰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影响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邻避"设施的建设与周边公众的生产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加强"邻避"冲突化解,国际社会普遍将公众参与作为化解冲突的重要手段,将公众意见、利益诉求与政府公共事务相结合,增强"邻避"设施建设和推进的公平性和可接受性。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历由垃圾处理设施引发的"邻避"问题,经过探索实践,逐步明确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日益发展,"邻避效应"所引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建设大型工业设施需要面对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变"邻避"为"邻喜",需要政府、企业与公众三方的共同努力。"邻避效应"的概念与成因"邻避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环境监管不够到位,企业违法排污的情形屡屡发生,使得公众对企业怀有不信任感,对建设项目抱有敌意;其  相似文献   

3.
正垃圾焚烧、石化和涉核等公共设施和工业建设项目因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在其立项、建设、运营等阶段,这类项目可能引发群众不满、投诉、聚集反对等意见表达,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影响项目的正常建设、运营,成为易招致"邻避"的环境敏感项目。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众参与视域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BSH081)的支持下,本文研究了在"邻避"困境中依法开展公众沟通的问  相似文献   

4.
正从邻避的定义和近年在中国的多起邻避事件可以看出,邻避事件中公众往往更为针对的是拟建、新建项目,通过游行抗议以达到"闹停"的目的,那么一些已经落地建成、正在运行中的项目,是不是就"风平浪静"了呢?其实不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众参与视域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BSH08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依托对某大型排污企业实地访谈调研,对象涉及地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PX、垃圾焚烧等环境敏感项目,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因"邻避效应"遭遇问题,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已进入邻避事件的集中爆发期。"邻避效应"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国家等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也都曾遭遇因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重化工业园区立地选址困难造成的"邻避问题",部分也引发了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研究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对正  相似文献   

6.
垃圾焚烧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垃圾处理方式,但是在我国由于公众的邻避心理,垃圾焚烧厂的选址建设常遭到反对和抵制。公众邻避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上的偏差、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企业信息遮蔽、环境监管不力等。文章分析表明严格标准、强化管理、适当补偿、信息公开和垃圾分类是化解垃圾焚烧邻避心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在环境事件频发的当今中国,民众对政府"命令-管制型"环境治理模式的质疑、对企业恶性争夺环境资源的无奈,以及自身对环境风险认知的匮乏,导致邻避运动数量的快速增长。作为"参与-回应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制度优化对于化邻避为邻喜、化冲突为协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因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或运营引发的环境邻避事件呈高发频发态势。而邻避补偿具有利益调节和再分配功能,成为缓解公众邻避情绪、削减邻避冲突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以环保基础设施为重点,研究邻避补偿机制的内涵,分析国内开展邻避补偿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并提出相关建议:加快建设邻避补偿政策体系;创新邻避补偿方式方法;将邻避补偿纳入项目决策环节;推动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商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正近些年来,我国各地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邻避行动,环境邻避事件呈多发之势。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进程中,邻避主义或邻避效用正成为一个潜在的社会冲突源和引爆点,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项目主体的环境责任覆盖不成系统。导致邻避现象的往往是一些"污染性设施",这些项目主体往往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涉及环境保护的一些重大项目引起的"邻避效应"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邻避事件不断攀升,不仅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而且牵制、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此背景下,如何积极预防、妥善处理邻避事件,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而且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纵观环  相似文献   

11.
左跃  叶翔 《世界环境》2015,(1):61-63
<正>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工业或公共服务设施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需要而兴建,其中某些设施可能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公众健康与经济财产等造成损害,因此周边公众对其强烈抵制而导致邻避问题的产生。这些引发邻避问题的设施称为邻避设施。核设施作为一种邻避设施,公众对其具有相当的恐惧并产生强烈的邻避情结。2013年,江门龙湾工业园核燃料项目因公众的邻避  相似文献   

12.
正垃圾焚烧技术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如何?破解邻避困境与垃圾围城的关键何在?本文是本刊社长兼总编贾峰受邀参加"我是科学家"演讲第四期、以《打开"邻避"之门,我们需要什么钥匙?》为题的演讲稿,回应了"邻避"事件中几个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邻避"是什么?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邻避"还是一个陌生的词。"邻避"实际上是音译,英文叫:NIMBY,是五个英文单词(Not In My Back Yard)首字母的缩写。有人结合这个发音用一个含义非常贴切的中文词汇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17,(3)
<正>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正遭遇一个尴尬的环境治理难题:一方面,"垃圾围城"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却因"邻避效应"频频受阻。不仅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选址建设,也大多遭此厄运。"谁都知道环境基础设施要建,但谁都不希望建在自家附近!"这是"邻避心理"的核心思维。这种"邻避心理"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市民环境意识增强,体现着社会进步,也有利  相似文献   

14.
"邻避效应"是我国长期积累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并在未来一段时期呈现常态化特征,缓解邻避效应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本文以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九峰垃圾焚烧厂为案例,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从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维度客观理性分析事件的内在本质和原因,并提出了缓解邻避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公众参与是尊重与保护建设项目周围民众相关权利的程序.民众在参与基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会针对项目的负外部性表现出明显的邻避情结,甚至引发邻避冲突.文章通过对“邻避”概念的梳理,并针对东北沿海A市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情况进行分析,在邻避的视角下探讨环评公参的现实情况,并以政府、企业与民众这些不同角色为主体探讨化解邻避冲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茂名PX事件,是因环境议题触发的一场社会治理危机。本文从环境政治学角度分析了茂名PX事件中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关系,反思其意义和价值,揭示出邻避事件中公众环境心理的变化过程,力求找到政府在环境危机管理方面,提高公众政治信任度的有效方法。近年来,PX项目分别在厦门(2007年)、大连(2011年)、宁波(2012年)和昆明(2013年)等地引发了一系列群体事件。迫于民众的压力,各地政府和相关  相似文献   

17.
邻避行动的现有研究通常更关注利益分配是否公正,补偿措施是否到位,政府是否失责等.然而,邻避行动的另一诱发因素来自于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基于这一视角,邻避事件中公众与政府的冲突问题被还原为管理问题,矛盾的纠结点被归纳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问题.通过运用参与式评价工具,对K市垃圾焚烧项目各阶段的公众参与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邻避行动的成因与演变逻辑,制定了公众参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中国已有过半数省份垃圾焚烧设施规划和建设遭遇不同程度的"邻避"瓶颈,且呈现由东南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蔓延的态势,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简称"九峰项目")在"邻避事件"发生后的紧急处置及后期工作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是一个邻避事件化解的成功案例,基于对中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社会风险防范化解开展的调研,下面对九峰项目基本情况、主要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垃圾焚烧发电是我国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如何破解由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引发的邻避冲突已成为当前政府生态环境管理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在行政法视阈下分析垃圾焚烧项目邻避冲突中的公众参与,试图探索垃圾焚烧项目邻避冲突治理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20.
俞海  张永亮 《环境保护》2014,(18):49-51
当前我国因环境影响引发的"邻避运动"处于高发期,成为新一轮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频发的社会现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环境"邻避运动"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了我国环境"邻避运动"的趋势和特征,剖析了环境"邻避运动"发生的本质和内在原因,提出了化解环境"邻避运动"困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