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危机和严峻挑战。2017年1月18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报,确认2016年成为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刷新2015年创下的最热纪录。2016年对全球气象系统来说也是不寻常的一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再创新高,并突破400ppm的警示线。同时,海洋中不断出现的创纪录高温导致珊瑚礁白化现象扩散,洪水、热浪、热带气旋影响了陆地上数以百万计的人口。2016年的高温纪录使得北极海冰面积逐渐萎缩至1979年开始记录以来最小值。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极端天气尤其是热浪,与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07,(6A):1-1
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充分享受着现代化的舒适和便捷.然而,与之相伴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却直接危及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报告确认的观测事实表明,20世纪是过去10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个世纪.20世纪90年代则是整个20世纪平均气温最高的10年。这种现象在21世纪还将持续,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海平面上升、极端灾难性气候频发、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的极端后果,人类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战栗了。  相似文献   

3.
正从气候安全和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或许人类已进入一个最坏的时代。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报确认2016年成为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再创新高,突破400ppm的警示线。连续破纪录的高温使得北极海冰面积逐渐萎缩至自1979年有记录以来最小值。气候变化不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洪水、干旱、热浪、寒流、飓风等极端天气,而  相似文献   

4.
如今,关于“低碳”的新概念、新政策层出不穷,这一切都源于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生态环境。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并对环境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越发严重。根据气候科学家的计算,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00年相比必须减少85%,才能使全球平均气温与工业化以前的水平相比上升不超过2℃。高于这个温升水平将会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因此,当前迫切的任务是加大力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热浪出现频次、强度和持续时间明显增加. 为探明气候变暖引起的夏季高温热浪对藻类水华及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基于长期气象观测、高频浮标水温监测、藻华过程浮游植物生物量连续监测以及卫星遥感反演,分析了富春江库区夏季高温热浪长期变化特征以及2016年高温热浪对富春江水库藻类水华的影响过程. 结果表明:①1972—2020年近50年富春江水库呈现明显的区域增温,平均气温增速为0.35 ℃/(10 a),2016年达最高值(18.13 ℃);与此同时,高温热浪频次和天数也显著增加,且起始时间显著提前,结束时间显著推迟,2016年经历了近50年来较严重的高温热浪事件. ②野外实测和卫星遥感反演表明,2016年7—8月富春江水库暴发严重的藻类水华,库区叶绿素a浓度在8月19日达最高值〔(65.3±21.3) μg/L〕. ③因果分析显示,高温热浪引起的气温和水温增加、降水和风速减少以及热力分层强化等直接或者间接诱发和促进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累积及蓝藻水华形成. 研究显示,夏季高温热浪加剧了富春江水库藻类水华暴发,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高温热浪频次和强度将继续增加,需开展高频同步监测和受控试验,深入揭示高温热浪对藻类水华形成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发严重。根据气候科学家的计算,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水平与2000年相比必须减少85%,才能使全球平均气温与工业化以前的水平相比上升不超过2℃。而高于这个温升水平将会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因此,当前迫切的任务是加大力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7.
环球     
联合国:未来十年内极端气候将致全球粮食减产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近日表示,在未来十年之内随着气候变化带来更多极端气候,中国很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干旱,而北美洲则会面临太多降雨,全球粮食产量或将“受伤”。世界气象组织日内瓦总部负责气候数据管理应用的奥玛尔·巴杜尔表示:在未来,极端气象事件将会变得更加强烈,尤其是热浪及极端降水事件。  相似文献   

8.
路相宜 《环境保护》2022,(16):70-73
<正>今夏,全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国内也出现超强高温天气,并引发话题关注,气候变化成当前最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于近期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在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对中国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做出系统谋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全球共识,中国城市在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气候变化,已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当代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若不改变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气候变化将会加剧,21世纪末全球气温甚至升高6℃。对某些人来说,气温升高的结果是将羽绒服束之高阁,或者在农作物和蔬菜水果的种植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那些生活在小岛屿上的人们,远没有这  相似文献   

10.
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影响全球气候模式,气候变化通过温度相关的疾病、极端天气事件、生态系统紊乱、海平面上升等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的健康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影响全球气体模式,气候变化通过温度相关的疾病、极端天气事件、生态系统紊乱、海平面上升等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也使中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面临新的压力,雾、霾,酸雨等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干旱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趋势加剧.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互为因果,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既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健康的必要措施,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复杂,这也说明了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多么地错综复杂.所以单单靠某种物种、经济层面的要素很难预测气候变化.但是足够的证据表明,人们生存的原始驱动力,即渴望未来环境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正>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应对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确立以围绕自主减排为中心,各国主动参与减缓、适应及支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模式,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力争控制在1.5℃范围内。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  相似文献   

15.
事件     
《环境》2016,(1)
正全球气候治理迈出历史性步伐12月12日,《巴黎协定》正式通过,长达数年艰苦卓绝的谈判收获丰硕成果。《巴黎协定》代表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是人类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的智慧结晶。《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6.
IPCC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21年8月6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发布,针对气候系统变化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 AR6以更强有力的证据进一步确定了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事实,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影响的信号更为清晰. 本文总结了历次IPCC评估报告,并从气候现状、未来可能的气候状态、风险评估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信息以及减缓未来气候变化4个方面对AR6进行系统梳理. 结果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的影响前所未有,引发了全球许多地区的极端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 未来若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显著减少,到2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至少升高2.1 ℃;如若人类影响得到有效改善,在最低排放情景(SSP1-1.9)中,2055年将变为负碳,到21世纪末气温开始再次下降. 减少CH4等其他污染物可以为全球气候治理争取时间,并改善空气质量. 建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聚焦模式开发和应用及与各工作组之间的衔接,加快短寿命气候强迫(SLCFs)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的科技支撑等.   相似文献   

17.
<正>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背景如今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有研究表明,最近几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正在加速,多项历史纪录被刷新。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不单单是一两个国家的环境问题,成为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话题。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开始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例如国际组织先后推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其共同的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2℃。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有更大的全球性灾难风险,这是最近英国气象局(Meteorological Office)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的.报告关注全世界会接近温度的阈值,将引发不可逆转的巨大影响.报告的题目是:“避免危险的全球气候变化”,报告列出证据表明格陵兰冰层(仅次于南极冰层的北半球最大冰层)可能已经开始融化,如果格陵兰当地气温比目前平均气温高出2.7℃,则可能是引起冰层不可逆转融化的阈值.但这一数值已处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GCC)预测的本世纪温升的范围内.科学家预计,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就…  相似文献   

19.
ENN精粹     
正新建模技术显示城市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更高ENN环境新闻精粹2021年6月21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CEE)助理教授赵磊(音)和校友郑中华(音)等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建模方法,该建模显示城市地区出现极端热浪的可能性比以前想象的要大得多。他们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合著论文《城市热浪全球预测中的大型模型结构不确定性》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相似文献   

20.
正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甚至人体健康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发布的《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气温记录以来第二热的年份。在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适应行动更具有紧迫性和实效性,其作用和意义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不容回避的全球课题。气候适应行动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气候风险的长期预警系统,为人类社会长期稳定、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