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又到气候谈判时”。 近年来。每个岁末时节.联合国都会在不同的国家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会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如2008年波兹南气候大会(第14次缔约方会议)、2009年根本哈根气候大会(第15次缔约方会议)、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第16次缔约方会议)以及即将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气候大会(第17次缔约方会议)。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开幕,会议持续至12月11日。德班气候大会的结果不能算完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期限问题仍然待定。  相似文献   

3.
陈夏娟 《环境保护》2020,48(1):85-89
为顺利推进《巴黎协定》的实施,世界各国进行了各项相关谈判,并于2018年12月在波兰召开的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上形成了正式的工作方案。本文回顾了2016-2018年各方为落实《巴黎协定》做出的努力,总结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各项内容的法制化程度,并提出未来实施过程中我国在平衡减缓和适应、参与国际气候变化立法以及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目光的关注下,在夜以继日的谈判与等待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7年12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国际会议中心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为在2009年年底之前达成一项减缓全球变暖的新协议确立了明确的议题和时间表,以接替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此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3次缔约方大会的最终成果。随着这份宝贵的路线图通过,印度尼西亚环境国务部长维图拉尔宣布,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落幕。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7日.德班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出席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高级别会议并发表致辞。  相似文献   

6.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成为地球人关注的焦点;“《京都议定书》”“碳排放交易”等许多专有名词被国人所引用。请看这些气候变化专有名词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7.
环球扫描     
《世界环境》2006,(6):6-6
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17R晚落下帷幕。来自180多个国家的约600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为期12天的大会。  相似文献   

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4):35-35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也是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气候,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我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上签字。  相似文献   

9.
谭万能 《环境》2012,(7):40-44
20年前,世界各国首脑首度聚集巴西里约热内卢,在那里举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完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谈判和协商.里约,也因此成为近20年来,一系列环境谈判和磋商的起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正是在里约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围绕其进行的一系列缔约国会议,就是近年来为大众所熟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相似文献   

10.
《世界环境》2005,(6):27-27
本文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托普菲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1次缔约 方大会上的讲话。托普菲尔在讲话中对《京都议定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份在削减温室气 体排放方面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他同时指出,世界各国都需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各种规划、计划中 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各国政府还应为全球环境基金补充财政支持,但这方面各国责任有所不同。托普菲尔还强 调,只有减少温室气体,并缓解气候变化,否则千年发展目标(MDGs)就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COP14)已经在波兹南落幕。与确立了“巴厘路线图”的COP13和预期将会有关于第二承诺期减排目标与行动承诺出台的COP15不同,COP14稍显平淡。相比之下,由于关系到2008年年初出台的欧盟能源/气候变化一揽子政策是否能通过,以及欧盟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同期举行的欧盟峰会则非常引人注目。经过妥协,最终该政策得以通过。  相似文献   

12.
2009绿色预想     
张毅 《世界环境》2009,(1):26-27
200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COPl4)在波兹南召开,虽然许多的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各国代表积极参与,但COP14还是在平淡中闭幕。辞旧迎新之际,亲临会场参与斡旋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再次表达了他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对2009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期望。本文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自COP14会场的新闻稿综合整理而成,期待能给读者带来2009年的绿色期待。  相似文献   

13.
李树华 《交通环保》2005,26(2):49-53
综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演进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经过13天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终于在丹麦时间2009年12月19日下午闭幕,初步达成了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尽管国际社会对该协议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化作为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对于各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已经或正在而且将来会继续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07,(6A):20-26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为了充分考虑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带来的对我国的重大不利影响、支撑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事务、有效地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文茂 《环境》2010,(1):10-13
历时13天、100多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192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代表、5000多名媒体记者与会报道、几万名参与者争相入场……一场将决定2012年之后,人类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哥本哈根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缩写为“COP15”),牵引了全世界无数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世界各国将商讨《京都议定书》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力图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协议。这次会议决定的碳减排目标和责任分担,将时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走向起到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邹晶 《世界环境》2009,(4):42-43
自2008年12月世界瞩目的气候变化波兹南会议以来,联合国气候谈判就一直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关领域以及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年3月和6月,联合国又在德国波恩举行了两次全球气候谈判会议,但似乎都并未带来什么令人振奋的消息。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即将到期,特别是全球肆虐的金融危机的“添乱”,将于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2009联合国气候变化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成为人们期待的“最后稻草”。  相似文献   

19.
碳市场的渊源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各国普遍认同必须“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的目标。于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GHG)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公约”)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20.
邹骥  王海芹 《环境保护》2007,(4B):37-40
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其共享问题在国际上是一个崭新的“老话题”。近60年来,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为目的的国际技术转移,受到了广泛的研究;而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国际技术转移却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技术转移”条款一直是很多国际多边或者双边协议中的重要内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21世纪议程》中都有专门的规定,这表明技术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