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某等22人系某皮革制品公司职工。2006年5月中旬,刘某等22人出现四肢麻木、肌肉酸痛等症状。4月10日至15日公司先后组织他们到省职业病防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正已烷中毒。8月15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刘某等22人职业性慢性轻度正已烷中毒认定为工伤。9月15日,劳动鉴定康复管理办公室对刘某等22人分别评定伤残等级为八级、九级。  相似文献   

2.
“刘某被单位辞了!”今年3月27日,一条爆炸性的消息在北京某机床厂不胫而走。一些职工对单位的做法不解:刘某刚被认定为工伤,厂里有权辞退他吗?刘某是某机床厂的1名车间工人,年4月,刘某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右手手掌切断。治疗后,经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工伤7级。同年11月,医疗期满后,厂里经研究决定,安排刘某到厂值班室上班。今年春节厂里发生火灾,适逢刘某值班脱岗。为此,厂里依据《职工劳动纪律规定》和《值班人员守则》,决定解除与刘某的劳动合同。另查,刘某与某机床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年1月…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 1994年6月1日,刘某在中国农业银行甲市支行从事顶岗代办员工作,2003年11月5日调入乙市农业银行工作。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刘某分别与乙市农业银行连续签订了三次期限为1年的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至2006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28日,乙市农业银行对刘某下发了一份劳动合同到期后单位不再与之续签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 案例1:刘某主张,其于2012年7月6日入职A公司,任销售总监职务,2013年4月30日离职,在职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并提交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收入证明》进行证明。《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收入证明》均载席『A公司公章,其中《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中载明:“兹有本单位职工刘某……2012年7月6日入职……于2013年4月30日与本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收入证明》显示了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刘某的实纪工资情况。A公司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予以认可。  相似文献   

5.
《中国劳动科学》2012,(9):47-50
刘某于2012年4月14日申请仲裁,称1995年8月起在上海杰胜公司工作,2005年9月起在上海杰利公司工作,签订有2007年5月;31日至2012年5月31日的劳动合同。2012年5月10日,刘某向杰利公司提出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请求。  相似文献   

6.
刘某系山东省东营市某公司农民工,2004年7月15日在上班途中遭受机动车事故死亡。刘某父母早亡.无妻子、子女.近亲属中只有胞兄一人。刘某的后事全由其哥哥操办。2005年3月25日,刘某的哥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同年5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刘某的受伤属工伤。其兄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刘某所在的用人单位支付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共计6万余元。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 刘某2006年4月1日与某工程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6年4月1日至2013年5月51日。刘某于2009年6月3日持当地某医院病历及乙肝诊断书(建议病休一周)要求休病假,在按照单位规章制度要求办理请假手续后,刘某开始休假。2009年6月10日、6月23日,刘某又分别两次持某医院耳鼻喉科大夫出具的患乙肝的病休条(分别建议病休二周),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刘某原系某家电公司员工,双方于2007年7月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从2007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刘某从事办事处经理工作,对应的岗位月工资为2000元,奖金、福利等根据公司规定执行。在劳动合同实际履行中,家电公司发放给刘某的每月工资均在6000元左右。2008年7月7日,刘某以对家电公司年终奖发放不满意为由提出辞职,经家电公司同意后,双方于8月6日解除劳动合同。刘某申请劳动仲裁,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刘某进入某服装印花有限公司工作。2007年10月,公司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开始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之前的社会保险费未予补缴。刘某于2008年11月得知此事后,要求单位为其补缴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的社会保险费。单位与刘某达成书面协议,约定单位2009年1月和7月,分两次为其补缴所欠社会保险费。后公司仅于2009年1月为其补缴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的社保费,而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的社会保险费一直未予补缴。后刘某多次与单位协商此事,均未果。2009年10月,双方关系恶化,遂协商解除劳动关系。2009年11月2日,刘某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公司为其补缴所欠2007年4月至9月和2009年10月的社会保险费。  相似文献   

10.
冯某系某公司职工,双方曹签订有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为:2003年4月22日至2004年4月21日。此期间冯某担任财务出纳工作。双方约定劳动报酬为:试用期问工资总额为800元,其中基本工资400元,交通补助150元,通讯补助150元,劳动保护费100元。试用期满后,月工资总额1000元,其中基本工资600元,  相似文献   

11.
一、 事故经过1999年8月26日,某铁矿井下分矿职工刘某、黄某在-240m打补充平巷,刘某操作风机,黄某领钎,打完第一遍炮孔便放了炮,等炮烟排净后他们开始打第二遍炮孔。当打到第三个炮眼时,点完眼后,黄某退到刘某身后约3m处洗手,这时从迎头左侧顶部突然冒落下一块1.5m3的矿石,砸在刘某的头部,闻讯赶来的职工将刘某救出,经抢救无效死亡。二、 事故原因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放炮后进行二次凿岩石时,没有对顶板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撬,致使顶板冒落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管理不严不细、安全责…  相似文献   

12.
刘某是东风化工公司的职工.从事有害工种作业已近13年。因公司近年来经济效益不太好,刘某打算按照特殊工种的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由于担心公司不同意自己提前退休,于是自拟一份退休申请送到县劳动保障局。该局社会保险科的工作人员告诉刘某,劳动保障局只受理用人单位报送的《职工退休审批表》,请他先向公司提出退休申请,由公司为他填写《职工退休审批表》后,再送县劳动保障局审批。刘某认为,申请退休是劳动者的权利而不是用人单位的权利,没有必要一定由用人单位代为申请。  相似文献   

13.
刘女士1989年4月与某服装厂签订了8年的劳动合同,1997年又续签了3年的劳动合同。1999年末刘女士要求辞职从事个体经营,企业未准。为防止刘女士不辞而别,企业于2000年1月开始扣发了刘某的工资报酬(计3个月2550元),2000年3月合同到期,刘女士不理会厂方是否同意,口头打个招呼后就离开了工厂。刘女士离厂后,企业扣押了刘某的个人档案,考虑个人档案的问题,刘某未对劳动报酬问题进行追究。2001年4月,企业将刘某的档案移交给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同年7月刘某获知后随即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申请,要求该服装厂补发其在企业工作期间的3个月劳动所得2550元。劳动争议仲裁委以刘某“超过申诉期限”为由未予受理。同年10月,刘某又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举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受理了此案,责令企业支付刘某的劳动所得2550元,并加发25%的经济补偿金637.50元,共计3187.50元。  相似文献   

14.
刘某诉称,其于2007年11月20日由某商会的会长以某商会的名义招聘录用,担任办公室秘书一职,代表某商会处理相关内部办公室行政事务及对外联络、协调,协助组织会员活动等。刘某在某商会的固定办公场所办公,按假某商会规定的作息时间周一至周五9时至17时50分上班,享受有薪法定节假日的福利(包括周休,国假,产假),就其工作职责向会长汇报,服从某商会的管理,按月定时以现金方式从某商会处领取工资1800元。后刘某因生育于2008年11月起休产假,并领取了5000元产假工资。刘某于2008年12月11日在苏州某医院剖宫产生育一名男婴,花费生育医疗费用12940.89元。刘某产假结束后于2009年2月6日返回单位上班,但原岗位已有人接替,某商会安排刘某至其会员单位工作,但刘某不予接受,并于2009年2月7日离职。至刘某离职前,某商会始终未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5.
施倚 《劳动保护》2007,(3):108-108
2006年9月19日,我石阡地热井钻探施工工地,工人们上午在工地进行工作前的准备,下午在工地住地休息。17点40分吃晚饭时,退休职工刘某(返聘)刚盏完饭,走了几步,便突然倒下,在场职工发现后即刻拨打急救电话,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在当晚的21点40分,该职工经抢救无效死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经老乡戴某的介绍,刘某于去年3月到湖南某建筑公司(以下称单位)做泥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刘某在工作中受戴某的指派,并从戴某处领取劳动报酬,戴某没有用工主体资格。去年4月15日,刘某发生事故,从建筑隔离板上摔下,造成重伤。单位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并支付了大部分医疗费用。5月15日,刘某出院,要求申报工伤。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案情 刘某,男,52岁,原湖南省桑植县粮食局下属单位粮贸公司职工。2000年6月,该县粮食局在全县粮食企业推行以“两个置换”为主的改革,通过对职工进行一次性补偿安置,职工买断工龄。刘某符合买断工龄给予一次性安置条件,便按期办理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领  相似文献   

18.
<正>下班后饮酒又绕道接人车祸身亡要求认定工伤原某系山西省介休市某煤业公司职工。2017年4月4日下午17时下班后,原某和同事马某、宋某一起乘坐刘某驾驶的汽车去镇上吃饭并饮酒,饭后于18点45分去洪山村接宋某外甥薛某,在回介休市的途中,刘某驾驶的汽车于19点30分左右在某村口照壁发生碰撞,致使原某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9.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9,(2):56-57
问 职工刘某,于2007年12月份在上班期间擅自离岗,外出处理私事。在行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非因工死亡。因单位没给刘某办理社会保险,故刘某亲属向用人单位要求非因工死亡待遇,单位认为,刘某上班期间擅自外出,违反公司规章,造成非因工死亡,且肇事方作出赔偿,故单位不再承钽责任。请问单位是否应向死者家属支付丧葬费、一次性救济费?  相似文献   

20.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7,(8):58-59
河北省涿州市某合资企业员工刘某的劳动合同于2006年12月31日到期,企业没有提出终止或续签的要求。2007年1月6日,企业人力资源部通知其休年假及调休假至5月1日上班。刘某5月1日上班时,企业却不给予安排工作,并口头通知其办理离职手续,只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刘某认为公司擅自单方解除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