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20,(2):142-150
安庆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中段,是内生金属矿床找矿重点地区之一。通过研究五横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及热液蚀变特征,并与邻近地区的月山岩体进行对比,进一步评价五横岩体的成矿潜力。结果表明:安庆地区五横岩体与月山岩体均属于中酸性侵入体,五横岩体与浅部金铜热液脉型矿化关系密切,月山岩体与铜、金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五横岩体具有由辉长闪长岩向二长岩演化的岩相学特征,月山岩体主要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五横岩体蚀变强烈,蚀变分带明显,其中低温蚀变带多数伴有铜、金矿化,具有较好的热液系统成矿潜力,月山岩体具有较完整的矽卡岩-热液脉型成矿系统,具有形成较大规模铜铁矿床的潜力。五横岩体与月山岩体在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和热液蚀变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深部与三叠纪灰岩接触带可能具有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义从产于石炭纪地层小的含银黄铁矿矿床的土要地质特征、侵入岩与成矿关系以及稳定冈位索特征等人面的研究提出,该类矿床具有明显的沉积特征;成矿元素流主要来自石炭纪海水,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下优地层,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热动力主要是岩石中积累的热能和穿切地壳易透区下面而来的热能(包括海西期火山活动所形成的地热场);矿床属海底喷气(热水)沉积成国.燕山期侵入岩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叠加改造。同时阐述了该类矿床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与成矿(地质出版社1990.6)毛建仁苏郁香陈三元著章琴芬本著作讨论了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工作,对本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分布规律、形成时代、地质特征、造岩矿物、副矿物、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划分和确定了岩浆段和成因类型,探讨了岩浆起源和演化,论述了区内主要成矿岩体岩浆演化与铁、铜及多金属的成矿规律。可供从事岩石、矿床、地球化学等专业的生产、科研、教学的有关人员阅读和参考。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与成矿@毛建…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海相三叠系膏盖层中含有很大比例的大、中型铜(金)、铁、多金属矿床。膏盐层不仅是铜(金)、铁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之一,而且是部分成矿金属的矿源层;膏盐层还为燕山期岩浆提供部分钠质、钾质及挥发组分,影响岩浆演化的方向,改变了含矿流体的性质;另外,从岩体和矿床中金属硫化物中流同位素重硫成分的增高,说明在成者、成矿过程中,膏盐层是硫的供应者之一。因此膏盐层与铜(金)、铁、多金属矿床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5.
八卦庙金矿床是南秦岭印支褶皱造山带中新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其赋矿层位是中泥盆统星红铺组下岩段的一套碎屑岩沉积建造。通过对其容矿岩石的矿物组成、形成的构造环境、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及金主成矿期脉石矿物铁白云石和石英的稳定同位素、矿物包裹体的系统研究后认为,容矿岩石、NWW向的断裂构造、深部岩体的热动力作用是控矿的主要因素,金的物源是深部的富金层,围岩也带入了部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具有深源特征。  相似文献   

6.
冀西北的东坪、中山沟、后沟等金矿床产于碱性正长岩杂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与岩体有成因联系。矿石为少硫化物型。矿体有三种类型:石英脉型;石英脉+脉旁蚀变岩型;钾、硅化蚀变岩型。对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S、Pb、C、O和Si的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碱性杂岩体,成矿流体混合热液,成矿时代为燕山期(钾长石Ar-Ar年龄为156~177Ma)。矿床为燕山期强烈岩浆活动产生的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作用形成的混合热液对海西期碱性杂岩体(327.4Ma)交代改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改造型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侵入岩由扬子型燕山早期,扬子期燕山晚期和江南型燕山期三个系列组成,在Δγ-Δβ图解上,前两个系列侵入岩铅同位素参数均落入壳幔混合铅区,江南型燕山期侵入岩铅同位素参数散布于壳源铅区,Rb-Sr同位素锶初始比值(Io)的变化特点是扬子型燕山早,晚期系列侵入岩的Io分别为0.6994-0.7092和0.7043-0.7082,除个别小于0.704外,均在0.704-0.710之间;江南型燕山期系列侵入岩的Io为0.7087-0.7193,多数在0.710以上,在t-Io图解上,前二者均落入壳幔混合源区,属于I型或壳幔同熔型,后者均落入地壳源区,属于S型或地壳重熔型,云母地质化学特征参数图解显示扬子型侵入岩中的黑云母大部分分布于镁黑云母区,与西昌基性-超基性岩相同,具有壳幔混源特征,侵入岩中的黑云母则主要分布于铁叶云母区,具有地壳重熔型岩浆岩特点,稀土元素方面,扬子型燕山期系列侵入岩中钙碱性岩稀土配分模式特点相同,属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平滑向右倾斜型曲线,而晚期系列中的正长岩却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和弱到中等程度的Ce异常,江南型燕山期侵入岩为右倾斜率较小,分异程度差,Eu强烈亏损的稀土配分模式,这些特点说明扬子型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两个系列侵入岩来源于幔壳混源区,江南型燕山期侵入岩来源于壳源区。  相似文献   

8.
产于火成岩(侵入岩、火山-次火山岩)断裂带中的脉状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表明,矿床的形成明显滞后于火成岩的成岩时代,属后成矿床,成矿多发生在地下500~3000m处,断裂构造使其与地表导通,形成开放半开放体系;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矿床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已团结成岩的火成岩;成矿流体有大气降水成分及与主岩不同期的岩浆热液成分;成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岩脉侵入带来的热液使早期的岩体遭受蚀变,蚀变过程中金等成矿元素析出并在断裂构造中沉淀成矿;二是下渗的大气降水在深部被加热,萃取岩石中的成矿元素而形成含矿溶液,这种分散在岩石中的溶液,在构适应力作用下汇聚到构造薄弱带——断裂中,因降温减压而沉淀成矿。概括地说,这些矿床是通过热液对火成岩(矿源岩)的改造而形成的,可称之为火成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措勤县德能铜多金属矿的研究发现,矿区内共6条达到工业品位的铜矿体,并伴生有铅、锌、金、银等多种有益组分,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石英闪长玢岩岩体外接触带及构造破碎带中,其中Cu4矿体规模最大,经深部钻孔工程及地表槽探验证,矿体品位和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变化系数较小。燕山晚期第一阶段第一次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是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后期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是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0.
北山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婆泉铜矿是北山地区最大的铜矿床 ,也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床。矿体主要产在花岗闪长斑岩和英安斑岩体内。本文对含矿斑岩体、蚀变岩和铜矿石的主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铅同位素和Sm 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分析研究 ,旨在查清含矿斑岩体的形成背景和成岩物质来源 ,以及含矿斑岩体与成矿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 ,英安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 ,他们具有相同的成岩物质来源 ,是上地幔和下地壳物质混熔产物。花岗闪长斑岩和英安斑岩均具有较高的Cu背景值 ,可为后期Cu的富集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铅和钕同位素数据表明 ,成矿物质以幔源为主 ,主要来自于含矿的斑岩体。  相似文献   

11.
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床产于侵位于准噶尔褶皱系的中基性岩体群中 ,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是这些岩体的直接围岩 ,岩体群呈带状沿NW向断裂带分布 ,主要岩体分异良好 ,由上至下可划分为 :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相、黑云母石英角闪辉长岩相、黑云母角闪苏长岩相和黑云母角闪橄榄苏长岩相 ;各岩相之间均呈渐变过渡关系 ,矿体均赋存于中基性岩体的橄榄苏长岩相、苏长岩相和橄榄辉绿辉长岩中 ,矿体形态与岩体基本一致 ,反映出本区铜镍矿体均受中基性岩体控制。这些含矿岩体具有“三高一低”的地球物理特征。矿床的硫同位素、铅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 :这些岩体群具有明显的亲缘性 ,它们和成矿物质均来源于地幔的玄武岩浆。最后 ,根据这些特征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乌兰浩特索伦镇地区中生代侵入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乌兰浩特索伦镇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该区中生代侵入岩广泛发育。开展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能为深入探讨区域构造背景提供依据。3个样品K-Ar全岩法测年结果(93.39Ma~108.48Ma)证明侵入岩形成于早白垩世,略晚于其南侧同一构造带上的杜尔基地区侵入岩年龄(100.15Ma~120.29Ma),符合太行山——大兴安岭早白垩世侵入岩时代自南向北由老变新的演化趋势。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石属于碱性系列,具有高硅、高钾、富碱、过铝、贫钙、镁、铁等特征。稀土元素总量为(77.96~241.29)μg/g,平均值为158.92μg/g,与杜尔基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的稀土总量平均值(146.85μg/g)及华北克拉通内碱性系列岩石的稀土总量平均值(163.32μg/g)都非常接近。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整体右倾,因Eu负异常而呈"V"型形态,与太行山-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典型岩体的稀土配分型式极为相似。侵入岩的成因类型为A-型,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热液流体中的主要有机质包括腐殖物质(t<50℃)、有机羧酸(t=80~140℃)、原油(120~180℃)和水溶性甲烷气(180~300℃)。腐殖物质在初始矿源层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腐殖酸缩合成干酪根过程中通过去氧而导致还原的成岩环境,从而有效地防止金属元素在初始矿源石化过程中的分散。有机羧酸是干酪很早期演化的必然产物,富含有机羧酸的油田卤水可以成为MVT铅锌矿的成矿流体。在一定成熟度范围内原油可能成为汞金热液流体的重要有机组分。水溶性甲烷气是铜、铀、金等中低温热液流体的重要有机组分。有机质演化的阶段性决定了相应热液流体中有机质的类型;此外沉积建造的类型、金属元素在油/卤之间分配系数差异和构造条件差异导致了金属矿化分异。  相似文献   

14.
云南墨江金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江金矿的同位土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元素组合和包裹体成分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未源于金厂蚀变起基性岩体,成矿热液是深源流体、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产物。成矿期深部富矿化剂流体沿断裂上升并与地下水混合,从侵入体及围岩中淋滤出了成矿物质。在迁移过程中,随着地球化学条件的改变,金在有利部位沉淀富集形成矿床。墨江金矿床底混合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招远河东金矿为例,系统采集地表+54m至-80m七个不同标高中段的地球化学样品,详细研究了包括碱性元素在内的20余种常、微量元素在蚀变岩中的分布特征,重新建立了典型蚀变岩型金矿床找矿评价的元素组合模式、物化探异常模式和地球化学分带模型,指出了深部找矿方向和探采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呷村多金属矿床是典型的海相火山热液一喷气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它具明显的垂向分带性,自下而上依次为铅锌矿带、铜铅锌银矿带和重晶石矿带,类似于日本黑矿型矿床的黄矿带、黑矿带和重晶石矿带。下部矿石主要呈粒状结构,脉状、网脉状构造;上部矿石常呈胶状、草莓状结构,块状、条带状、层纹状构造.围岩蚀变在铅锌矿带及其下伏火山岩中非常发育,而在上部块状矿层中却十分微弱。按蚀变的种类和强度,矿区分五个蚀变带。cu、Pb、Zn、Ag、Au、S、Ba等元素含量在含矿带内有随层位升高而增大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成矿溶液的温度、物质成份、fO_2、pH值,以及围岩岩性等因素控制呷村矿床的垂向分带。  相似文献   

17.
长期地质矿产勘查和研究,武夷山地区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突破。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攻矿床类型和矿田(靶区)等应首先确定,进而合理部署,才能取得新的成果和突破。本文将该区矿床分为:岩控、层控、构控及复控等类型,在成矿、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经综合分析和统计,提出该区主攻矿床类型为岩控特别足斑岩型及其成矿体系,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特别是燕山晚期,主攻矿田(靶区)为红山—小照、梅州—蕉岭、紫金山—龙江亭、锡坑迳—凤凰岽、冷水坑、银坑—窑背.其次为龙岩—永定、珊城、枫山埠和广昌—建宁等铜锡金银多金属矿田(靶区)。这对揭示该区成矿规律、部署国土资源大调查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五龙沟金矿床Ⅲ矿段呈现以Au、As、Ag为主 ,伴有Pb、Zn、Cu、Bi、Sb等多元素的综合原生晕 ,其中Au、Ag、As为典型矿致异常元素组合 ,其次为Hg、Sb、Bi;Ag、As、Sb等元素为远程指示元素 ,也为矿体前缘晕和上部特征元素 ;Hg、Bi、Pb为矿体上部和中上部原生晕特征元素组合 ,也为中远程指示元素 ;Cu、Zn为矿体中部和中下部原生晕特征指示元素 ;Au在整个原生晕中均是特征直接指示元素 ;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s-Sb-Ag-Bi-Pb-Hg-Au-Zn -Cu,横向分带序列为 ,矿体上部原生晕 :Au -Zn -Ag -Bi-As-Hg -Cu-Sb -Pb ;中下部原生晕 :Zn -Cu-Au -Ag -Hg-As-Pb -Sb -Bi。矿致原生晕特征为Au原生晕发育 ,平均强度大于 1 60× 1 9-9;原生晕组合复杂 ,Au、Ag、As、Sb、Hg、Bi、Zn原生晕连续性好 ,范围大于构造带 ,有内中外或外中浓度带 ,各指示元素原生晕吻合性好 ;一般在矿体 (带 )受中度剥蚀深度 (或矿体已露出 )断面上 ,Au -Ag和Au -As具正相关表现 ,相关性较好。这些特点或指标 ,可作为以蚀变岩型为主要类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信息标志  相似文献   

19.
萤石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综述了近年萤石Sr、Nd同位素在定年和示踪方面取得的进展 ,结果表明 :萤石Sm-Nd同位素可以用于测定成矿作用的时代 ,但由于萤石Nd同位素初始值存在不均一性和受次生干扰的影响 ,所获数据最好用其它测年方法获得的数据加以验证 ;萤石Sr、Nd同位素组成是示踪成矿流体来源的有效方法 ,利用Sr、Nd同位素组成还可定量估算出形成成矿流体不同端元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During daytime, the redox cycling of dissolved iron compounds in atmospheric waters, and the related in-cloud transformations of photooxidants, are affected by reactions of Fe and Cu with hydroperoxy (HO2) and superoxide (O2) radicals and the photoreduction of Fe(III)-oxalato complexes. We have investigated several of the important chemical reactions in this redox cycle, through laboratory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using γ-radiation to produce HO2/O2. At concentrations comparable to those measured in atmospheric waters, the redox cycling of Fe was dramatically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oxalate and trace concentrations of Cu. At concentrations more than a hundred times lower than Fe, Cu consumed most of the HO2/O2, and cycled between the Cu(II) and Cu(I) forms. Cu+ reacted with FeOH2+ to produce Fe(II) and Cu(II), with a second order rate constant of approximately 3 × 107 M−1s−1. The presence of oxalate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Fe(III)-oxalato complexes that were essentially unreactive with HO2/O2. Only at high oxalate concentrations was the Fe(II)C2O4 complex also formed, and it reacted relatively rapidly with hydrogen peroxide (k = (3.1 ± 0.6) × 104 M−1s−1). Simulations incorporating measurements for other redox mechanisms, including oxidation by ozone, indicate that, during daytime, Fe should be found mostly in the ferrous oxidation state, and that reactions of FeOH2+ with Cu(I) and HO2/O2, and to a lesser degree, the photolysis of Fe(III)-oxalato complexes, are important mechanisms of Fe reduction in atmospheric waters.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Cu(II)/Cu(I) and Fe(III)/Fe(II) should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ink function of the atmospheric liquid phase for HO2 present in a cloud. A simple kinetic model for the reactions of Fe, Cu and HO2/O2, accurately predicted the changes in Fe oxidation states that occurred when authentic fogwater samples were exposed to HO2/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