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卤代硝基甲烷(HNMs)是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常见的一类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相比已受监管的消毒副产物(DBPs)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本文简述了HNMs在水中分布特点和来源,并从致突变性、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等方面总结了其毒性效应和毒性机制,以期引起广大人群对HNMs的关注,为饮用水安全保障和HNMs控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和面包中的溴酸根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选用AS9-HC高容量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不需处理除去干扰离子,可直接进样。测定了两种水样,其中一种检出溴酸根,方法检出根0.005mg.1^-1水样加标回收率91.3-93.4%。采用全新的自动化样品处理技术-加速溶剂萃取萃取面包中的溴酸根。经AS9-SC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选择最佳淋洗条件。电导检测,方法检 0.07mg.1^-1,对十二种市售包进行测定,均未检出溴酸根,样品加标回收率79.9 相似文献
5.
6.
西北主要城市生活用水中氡及其剂量当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生活用水对室内空气中氡的贡献,并估算了水中氡剂量当量的大小.研究表明,西北地区主要大城市生活用水中氡的浓度差异较大,其中宝鸡和咸阳两市居民自备井水中氡的浓度较高,兰州市水中氡的浓度最高.西北地区主要城市生活用水中氡的释放量占室内总氡的3.30—24.47%,水中氡剂量当量不大,最高值为环境天然辐射剂量当量的17%左右. 相似文献
7.
凝胶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联用分析饮用水中铝的形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凝胶层析与荧光分光光度法相结合进行饮用水中铝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凝胶层析对胶体态铝和溶解态铝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依据衍生试剂8-羟基喹啉(8-HQ)和铬蓝黑R(EBBR)与不同铝形态结合强度的差异,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可分析饮用水中的单核铝、无机单核铝,再结合硝酸消解可测定饮用水中的总铝、溶胶态铝和胶体态铝.对饮用水中铝形态的分析表明:清华大学地区的地下水和北京市给水管网末端水的总铝含量均在50μg·l-1以下,无机单核铝为饮用水中铝的主要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8.
饮水的化学组分与地氟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水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居民饮用水中的氟含量pH,Na^+,HCO^-3,As,B和矿化度呈正相关关系,与K^+,Ca^2+,Al^3+,Ba^2+,Si^4+呈负相关关系。地氟病的发病率不仅与饮水的氟含量密切相关,而且受饮水中其它组份的制榴,饮水中Ca^2+,Al^3+,Sr^2+,B,Si^4+,K^+,Ge^4+等组分的增高可抑制或减缓地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低温生物预处理生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给饮用水低温生物预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陶粒柱连续流生物反应器,于低温(水温2─5℃)季节,对某水源水进行预处理的同时,研究和探讨了陶粒柱生物反应器的生化活性。结果表明,试验装置在低温季节对原水的净化效果较好;陶粒柱反应器内TTC-脱氢酶活性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呈梯度分布;低温条件下测定的反应器上、中、下层生物陶粒TTC-脱氢酶活性分别为22.39、5.70、0.408μgTF/cm3·h-1;生物陶粒TTC-脱氢酶活性与活性细菌数的时数(logABN)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8493.n=25)。因此,可以认为,TTC-脱氢酶活性是研究和描述饮用水生物预处理效果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水中离子对消毒过程中挥发性卤代烃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天然水中的腐殖酸为研究对象,用其活性片段苯二酚和天然水做对比,研究了氯化过程中挥发性卤代烃的生成机理,并分析了天然水体中常见离子对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过程中三卤甲烷和三卤乙烷是稳定产物,随着反应时间和加氯量的增加产生量增加;烯烃为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实验过程中偶尔有检出;1,1,2,2-四氯乙烷为相对稳定的中间产物。随着反应时间和加氯量的增加先增加而后减少.天然水中的溴离子对挥发性卤代烃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铵离子和镁离子对氯化产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碳酸根离子对不同的挥发性卤代烃产物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