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环境》1994,(5):35-36
改善矿区环境创建文明企业新汶矿务局孙村煤矿新汶矿务局孙村煤矿是一个近百年开采历史的老矿,注册资金4302万元,年产量120万吨,矿井垂深980米,全矿现有职工7800人,矿区居住总人口2万余人。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和各级环保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们认真...  相似文献   

2.
南屯煤矿是兖州矿区投产较早的大型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1988年矿井原煤产量实际达到239万吨,超设计能力89万吨。几年来,把环保工作列入矿井的重要议事日程,使矿区环境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被山东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被省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先进单位;被市环保局评为:工业污染源调查优秀企业、花园式单位。环保工作的提高,促进了矿井综合形象及各项工作的发展。1987年被煤炭部命名为“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特级矿井”,1988年被煤炭部又命名为现代化矿井”,1989年被中国煤炭管理协会命名为国象“二级  相似文献   

3.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协庄煤矿是一个年产原煤200多万吨的大型矿井,全矿居住人口近3万人。近几年来,该矿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落实环保责任目标为主攻方向,以治理矿区环境为重点,绿化、美化矿区,矿容、矿貌明显改观,每年创环保效益近2000万元。被原煤炭部命名为“环境保护十佳企业”,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和“省级城市绿化先进单位”。他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4.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济宁三号煤矿筹备处在加快矿井建设的同时,坚持走环境与生产并重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目前,全矿井的环保投资已经达到1700万元,污染物排放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矿井绿化覆盖率为14.6%,占可绿化面积的43.05%;先后被评为济宁市任城区和兖州矿业(集团)公司的环保先进单位。 在济宁三号矿井开工建设之初,他们就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委员会领导下的三级管理网络。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这个矿不断强化管理,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绿化管理办法》等十几项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使环保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与此同时,济三煤矿还注重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职工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绿水洞煤矿地处四川省华蓥市天池镇,是四川煤炭产业集团所属华蓥山煤业股份公司旗下的国有煤矿,矿井1981年12月建成投产,核定生产能力120万吨/年.近年来,绿水洞煤矿始终坚持科技兴矿战略,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走资源节约和环保优先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效果.矿井先后被命名为斎篌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敗全国依法生产先进煤矿敗全国文明煤矿敽蛿安全高效矿井?成为西南片区机械化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矿井之一.  相似文献   

6.
今日的大雁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境内的大雁矿务局1970年建矿,年产245万吨褐煤。该局于1988年底被东北煤炭工业联合公司评为质量标准化矿务局,也是东煤公司第一个标准化矿务局。矿务局的第一和第二煤矿是国家特级矿井。矿务局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先进企业,局属第一、第二煤矿、矿建处、电务厂、运销处被东煤公司评为先进企业。1989年,经呼伦贝尔盟文明检查验收,有13个单位被评为文明单位。上述荣誉的取得,与近几年狠抓环保工作有关,也就是说环保工作推动了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近几年来,矿务局领导把环境保护工作真正纳入议事日程,注重文明生产和环境建设。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拿出455811元用  相似文献   

7.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济三煤矿是设计年产5Mt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也是我国“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84年国家正式批准立项,1988年编制完成矿区环境影响报告书,1993年12月矿井正式开工,矿井总投资为34亿元,现已完成20亿元。该矿在开发建设的同时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走环境与生产并重、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矿井环保投资已达3300万元,全矿污染物排  相似文献   

8.
老鹰山煤矿是一个年生产能力0.55 Mt的中型矿井,占地面积6.6km~2,矿区居民1.5万余人。早在80年代末,老鹰山煤矿就把环境保护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1989年投资57万元建成两套矿井污水净化设施,年处理污水0.55~0.6Mm~3。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1998年在企业陷入困境时期,又投资66万元建成年处理污水能力2.5~2.8Mm~3的净化设施,全矿矿井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全部达标排放。净化后的水质清澈透  相似文献   

9.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孙村煤矿是一座百年老矿,是在解放前一座年产不足万吨的小煤窑基础上,经过多次技术改造、挖潜发展起来的大型煤矿。目前全矿有职工6700人,离退休职工3100人,大集体职工1200人,矿区居住总人口2万余人,企业固定资产3亿元。矿老、井深、地压大、地温高、开采成本高、人员多、包袱重是矿井的突出特点,生产经营条件十分困难。但有着“拼搏、务实、奉献”精神的孙村矿工,万众一心、艰苦奋斗,自1948年正式建矿以来,已生产原煤45Mt,上缴  相似文献   

10.
抚顺矿务局老虎台煤矿十分重视环保工作,加强矿井水和洗煤水的污染治理,有计划的投资治理污染,近六年投资近400万元治理了一批重点污染,创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为企业创效益1128万元。  相似文献   

11.
《上海环境科学》1994,13(1):46-47
庞庄煤矿位于徐州市西北部,具有近30年的开采历史。我矿在大力发展生产,建设现代化矿井的同时,注重环境投资,发展煤炭洗选加工,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防治污染,1989年荣获“煤炭工业环保先进单位”,1991年又荣获“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12.
鹤壁矿务局建于五十年代,现有八对生产矿井和八个地面厂。在大力发展煤炭生产和建设现代化矿井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根据矿区的现状和特点,对矿区水质,烟尘、粉尘和噪声进行了综合治理,使矿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1988年矿务局被河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于“环保先进单位”,1989年局环保办被统配煤矿总公司授于“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3.
新汶矿务局协庄煤矿把环保当作安全来抓,10年投资逾亿元,使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环保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该矿去年产煤226万t。上缴利润1.26亿元,而环保工作近年来先后被评为“省级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十佳企业”、地市级“花园式单位”。他们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南屯矿是全国第一批现代化矿井,全国第一批质量标准化特级矿井。改革开放以来,南屯矿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大力实施煤与非煤并重的发展战略。先后获得“煤炭工业一级企业”、“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全国煤矿先进集体”、“山东省环保先进单位”等2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淮北矿务局朱仙庄煤矿位于宿东煤田,是一座年设计产量为120万 t 的大型矿井。“八五”期间,该矿花大力气进行了污染源治理。先后投资916.3万元.进行选煤水处理,必建医院污水处理站、矿井水净化站;装备医院垃圾焚烧炉,锅炉安装除尘器:并建设了煤气站,矸石砖厂和矸石发电厂等环保第三产业。消除煤矿脏、乱、黑、差”的形象,积  相似文献   

16.
《环境科技》2009,22(2):81-81
徐州矿务集团张双楼煤矿位于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的江苏沛县境内,年生产原煤170万t,是江苏省最年轻,储量最丰富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标准化矿井”,“高产高效矿井”,“职工生活福利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7.
《环境科技》2009,(3):84-84
张集煤矿地处徐州市西北郊22km处的刘集镇境内。于1978年底建成投产,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45万t,于1982年达到设计水平。为保持产量的相对稳定,又对矿井进行了扩建,由原来的年产45万t扩大到年产90万t,并新增加相应配套能力的原煤冼煤厂。扩建以来,固定资产总投资2.3亿元,其中环保设施费用492.3万元,绿化费用100余万元,在污染源治理和绿化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芙蓉矿务局巡场煤矿矿井水处理工程自1986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共处理矿井水210万 t,创产值50万元,节约水费约42万元,减少排污费8万元,除去工程投资43万元,  相似文献   

19.
鲍店煤矿是设计年生产能力3Mt的大型全综采机械化矿井。于1986年6月正式建成投产,配有一座年入洗能力3Mt的大型选煤厂。鲍店煤矿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煤矿建设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全面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工作已由简单的治理达标,向综合利用发展;由被动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迈进,形成了综合治理污染、综合利用资源的环保工作新局面,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先后被评为“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十佳企业”、“‘八五’煤炭工业节能先进单位”、“山东省部门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环保工作达标  相似文献   

20.
华丰煤矿是一个具有上百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占地面积21km~2,全矿现有职工家属1.7万多人。近几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环保法,把环保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大搞综合治理,使这个百年老矿的环境面貌得到大大改善。1988年以来,矿先后被山东省煤管局、泰安市环保局等评为环保先进单位。 1 广泛宣传,努力增强职工的环保意识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搞好环保工作,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过去,部分职工对环保工作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