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可持续生计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键要素,但遗产系统的濒危性特点和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特征,使得其面临以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为主的风险冲击。笔者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徽铜陵白姜(Zingiber officinale)种植系统为例,依据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风险冲击→生计资本→生计结果”分析框架,并采用形成型指标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风险冲击对遗产地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结果的影响机理,进一步明晰遗产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结果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遗产地农户遭受市场风险或自然风险时主要依靠动用储蓄、降低现金持有以及减少教育和培训支出等手段来应对,导致遗产地农户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明显减少。(2)遗产地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传统农业技术能力减弱以及传统农业与其他产业有效融合不足等现状,限制了遗产地农户生计结果的改善。(3)遗产地农户生计结果受市场风险的负面影响更为直接,但从总体上看受自然风险的负面影响更大。基于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应从强化风险冲击应对措施、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和推动农文旅有效融合等多方面促进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逐日气象要素和统计方法,建立了河北省夏玉米(Zea Mays)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计算了河北省1981—2010年逐年夏玉米各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气候适宜度值,并对夏玉米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生长期间气温适宜度最高,日照次之,降水最低且变异系数最大。气温适宜度以夏玉米灌浆期最低,变异系数最大;日照和降水适宜度均以抽雄期最低且变异系数最大。多年适宜度变化趋势为:全生育期日照适宜度明显下降(下降速率为0.047/10a);气温适宜度基本持平;降水适宜度波动较大,无明显变化规律。幼苗和灌浆期气候适宜度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15/10a,0.024/10a),其中幼苗期气候适宜度下降由期间气温和日照适宜度下降引起;灌浆期气候适宜度下降由日照和降水适宜度下降引起。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夏玉米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逐日气象要素和统计方法,建立了河北省夏玉米(Zea Mays)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计算了河北省1981—2010年逐年夏玉米各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气候适宜度值,并对夏玉米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生长期间气温适宜度最高,日照次之,降水最低且变异系数最大。气温适宜度以夏玉米灌浆期最低,变异系数最大;日照和降水适宜度均以抽雄期最低且变异系数最大。多年适宜度变化趋势为:全生育期日照适宜度明显下降(下降速率为0.047/10a);气温适宜度基本持平;降水适宜度波动较大,无明显变化规律。幼苗和灌浆期气候适宜度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15/10a,0.024/10a),其中幼苗期气候适宜度下降由期间气温和日照适宜度下降引起;灌浆期气候适宜度下降由日照和降水适宜度下降引起。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暖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西北典型半干旱区马铃薯定位观测试验,结合气候要素平行观测资料,研究了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57—2015年间(59 a),西北半干旱区在气温显著上升,气温和降水量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38℃/10 a、-10.517 mm/10 a。马铃薯产量与苗期(6月)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块茎膨大期(8月)气温也呈负相关(P0.10),6—8月气温每升高1℃,马铃薯产量下降4 391.39~6 798.46 kg·hm~(-2)。产量与生育期≥0℃积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适宜≥0℃积温阈值为2 307.4℃。产量与苗期降水量呈正相关(P0.10),适宜降水量阈值为47.8 mm。产量与9月中旬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马铃薯生育期干燥指数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适宜阈值为1.88。研究还发现气温变化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敏感期在出苗至分枝期,而水分影响马铃薯产量敏感期分别在分枝到开花期和块茎膨大期,同时,块茎膨大期也是日照变化影响产量的敏感期。因此,气候变暖对西北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的生产形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主要以海洋资源和环境为依托,故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中国沿海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旅游化程度可以反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为探求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态势和规律,首先,在构建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程度和生态环境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2000—2010年沿海11省(区)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法分别对两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基于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程度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度及其协调指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它们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特征;最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运用GM(1,1)预测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未来15 a中国沿海区域旅游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两个系统在2000—2010年间一直处于拮抗期,但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广西省将在2015年前先后由低水平的拮抗期跨入良性耦合阶段,而其他省(区)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拮抗期,且天津市、辽宁省和海南省两个系统的耦合度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仰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色度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可有效记录和收集环境信息,文化遗址区内的土壤包含了丰富的古环境信息,然而在诸多的研究中,对仰韶文化变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缺乏定量科学依据。为了探讨土壤色度指标的气候意义,半定量的恢复仰韶文化时期的气候环境状况,在河南仰韶村遗址选择1个含人类遗迹的文化剖面和1个没有人类扰动的自然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利用日本CM-700d分光测色仪分别测试2个研究剖面土壤色度指标(亮度、红度、黄度),并与剖面的磁化率、粒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仰韶文化时期的古气候变化。结果发现:色度等各气候指标都能一定程度上科学地反映古气候变化,但仅根据某一种气候替代指标推导气候结果是片面的,只有综合考虑多项气候替代指标,才能够准确合理地重建气候的变化过程。色度指标沿剖面呈有规律的变化,文化剖面L*、a*、b*各指标值随剖面深度加深数值呈增加趋势,自然剖面a*值随剖面深度加深呈增加趋势,而L*、b*指标值则呈减小趋势,同时色度各指标值可以与磁化率、粒度进行很好的结合。综合来看,文化剖面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气候的反演大致与自然剖面相对应,总体而言反映的气候环境信息大体相同,剖面从下向上可分为4个气候变化阶段,变暖期-干冷期-暖湿期-干冷期。这一结果也说明了暖湿的气候是文明繁荣发展的动因,而干冷的气候则会使文明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7.
基于能值理论与方法,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咨询和查阅文献,搜集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构建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能量分析结构图和能值指标体系。从遗产地母系统和景区、乡村旅游亚系统两个层面,从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角度,对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的自然资产、生态服务、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等主要能值指标进行分析,并将丹霞山的能值研究结果,与其他方法研究丹霞山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地区的能值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的砂砾岩自然资产总能值为1.94×10~(43) sej,生物多样性总能值为6.09×10~(27) sej,二者合计的总能值——货币价值为4.25×1031 yuan($)。同时,2016年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服务总能值为2.61×1020 sej·a~(-1),社会教育总能值为4.27×10~(21) sej·a~(-1)。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丹霞山景区旅游亚系统社会经济投入强度较低,其能值自给率和能值经济效益分别是乡村旅游亚系统的45倍和4倍。以餐饮和民宿为主的乡村旅游亚系统的人力投入是景区旅游的3倍多的同时,污染物排放环境压力是景区的81倍。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景区旅游亚系统和乡村旅游亚系统的能值可持续ESI指数分别为10.83、4.05和0.02,3个系统分属不同旅游经济发展状态。最后从遗产地、景区、乡村和政府4个方面提出丹霞山旅游生态系统的优化建议,如遗产地方面,扩大遗产地接待游客的面积;景区旅游方面,重点打造科普旅游品牌;乡村旅游方面,规范管理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政府方面,加强环境整治和开发引导。  相似文献   

8.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地旅游季节的长短和客流量的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南京市1971~2006年的台站气象资料,采用特吉旺生理气候的评估方法,对南京市的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最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时间是每年4~6月和9~10月;夏季在水域、林木较多的景区比较适宜开展旅游活动;冬季适宜进行室内旅游活动。本文结合旅游资源来研究南京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既可以为南京市旅游区的规划奠定基础,也可以为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干旱是太原地区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出现的次数多、持续的时间长,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出现得越发频繁,太原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基于1951-2012年月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引入新的干旱指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应用SPEI和SPI(标准化降水指数,简称:SPI)定量描述太原地区的62年来的干湿状况;基于月尺度SPEI和SPI指数,对太原月季尺度干旱变化做了分析,并利用交叉小波变换(XWT)探讨了干旱与大尺度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降水和蒸散的SPEI可以更灵活地反映月季干旱变化特征;交叉小波变换分析表明,太原地区的干旱与4个大尺度因子都具有6-12 a年代际主共振周期,在1980s都存在较好的相关性.SPEI和SPI与NAO通过显著性检验的6-12 a共振周期主要表在1985-2000年,序列在此频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正位相共振关系;SPEI和SPI与WP在1955-1960年和1990-2000年分别表现出2-3 a和4-8 a显著的共振周期,存在明显的滞后相关,在1970-1990年具有10-16 a正位相显著共振关系.SPEI与PDO在1986-2000年之间存在4-6、8-14 a两个显著的共振周期,各自表现出负、正位相共振关系,在1955-1960年存在2-3 a共振周期,在此频段上SPEI显著滞后于PDO.与SPEI相比,SPI与PDO的相关性较弱,仅在1955-1960、1986-2000年出现了弱的共振关系.SPEI和SPI与PNA在1983-1995年表现出4-7 a的显著共振关系,反映了SPEI和SPI显著滞后于PNA.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冬小麦适宜度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是中国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的主要种植区域之一,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探讨气候适宜程度对江苏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利用隶属度函数构建了气候适宜度模型,对江苏省12个站点的冬小麦各生育期与全生育期的适宜度进行了计算,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所构建的气候适宜度模型可以用于描述与分析江苏冬小麦的气候适宜程度。(2)为避免在某生育期单个要素的气候适宜度可能很小或为零而导致的与冬小麦气象产量出现较大偏离,选用累乘模型来表达冬小麦各生育期的气候适宜度,效果良好。(3)江苏省冬小麦的气候适宜度总体较好,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和气候适宜度都呈弱增加趋势,而日照适宜度呈逐年微弱减少的趋势。(4)从适宜度分布来看,苏南地区日照适宜度较低,苏北地区降水适宜度较低,各地区温度适宜度总体较高,且气候适宜度的差距不是很大。(5)江苏省冬小麦适宜度偏低的生育期是出苗-分蘖期,因此,在此期间应注意低温冻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负面影响。(6)赣榆和徐州(代表苏北)的寒积温较大,南通、昆山和东山(代表苏中、苏南)的寒积温较小,这与计算所得的同时段内冬小麦冬季冻害指数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冬小麦出现低温危害的时段在进入休眠之前以及结束休眠之后,即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  相似文献   

11.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通过对我国世界遗产地管理危机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世界遗产地主要面临资源危机、形象危机、负面事件危机、资金危机、管理体制危机和法制危机等七大主要危机,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制定《世界遗产保护法》;建立危机管理预警系统;培育理性遗产旅游经济;理顺遗产管理体制;普及世界遗产教育等。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河西绿洲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暖和区域降水变化给河西绿洲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认识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可为区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河西绿洲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河西绿洲近58年(1961—2018年)气候变化特征,对比讨论气候变化对河西绿洲农业的主要影响,提出河西绿洲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对策。结果表明,近58年,河西绿洲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364℃·(10 a)~(-1),年平均气温于20世纪70年初开始持续上升,年平均气温上升突变点出现在1997年。年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变化倾向率为4.341 mm·(10 a)~(-1),降水量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上升,降水量上升突变点为2006年。气候变暖使河西绿洲作物生长季延长,春小麦、玉米的出苗期、生育期缩短,成熟期提前;作物适宜种植区和可以种植区海拔增加,多熟制北移,夏粮面积缩小,秋粮面积增大。弱冬性、中晚熟品种逐步取代强冬性、中早熟品种;玉米中晚熟品种种植适宜区上限高度已由海拔1 500 m提升到海拔1 800m左右。未来气候变化对绿洲农业发展利弊共存。夏季降水增多会增加径流量,山区降雪会增加冰川储水量;气温增高,有效积温增加,无霜期延长,复种指数提高;但是,气候变暖使灾害性天气的极端性增加,危害加重,对设施农业、大田生产造成的损失增加。要严格控制人工绿洲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绿洲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加快特色农业建设,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依靠科技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研究绿洲生态系统演变机理和驱动机制,维护绿洲生态系统平衡;发展节水生态农业,建立绿洲多元化复合种植结构;发展绿洲及过渡带舍饲畜牧业,延长生态产业链。通过上述的措施,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减缓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辽宁省5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HI)分析辽宁省近40年(1967-2006年)气候-植被指标的时空变异。结果表明,就辽宁省区域平均值而言,WI指数呈升高趋势,每10年增加幅度为2.47℃·月,CI指数呈下降趋势,每10年下降幅度为2.31℃·月,HI总体呈下降趋势,波动较WI和CI明显,从气候—植被指数变化趋势看,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oldet Zuccarini、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等不利,而对油松Pinu stabulaeformis Carr、栓皮栎Quercus vari abilis Blume等树种有利。空间变化特征表现为,温暖指数界限呈向西北移动的趋势,表明暖温带落叶阔叶疏林带的适宜面积增加,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的适宜面积减小;HI指数减小并且向东移,表明随着指数带的北移和东移缩小限制了原有针叶树种的生长,而对栎树Phytophthora ramorum等阔叶树种有利。  相似文献   

14.
虽然年际气候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多,但是年内气候变化对植物beta多样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利用1982—2017年的遥感影像和相关数据,分析了月际、年际尺度气候变量和植物光谱beta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探讨了不同类型草原植物光谱beta多样性指数年内变化趋势以及主要气候驱动因子,建立了植物多样性与气候因子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西鄂尔多斯荒漠草原4、7、10月的群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各月份植物beta多样性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安西草原化荒漠4月植物beta多样性较低,10月最高,植物返青不明显且秋季生长季有推迟;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和图牧吉草甸草原4月和10月beta多样性较高,植被生长季春季提前和秋季推迟趋势十分明显(P0.05)。中国北方草原年内植物beta多样性对环境温度变化十分敏感。相比于年际尺度,月际尺度上的气候因子对各月份草原植物beta多样性影响更大。且整体上温度与多样性呈现负相关。安西年内植物beta多样性受与低温有关因子的影响(R~2=0.2);与高温有关的因子是西鄂尔多斯(R~2=0.9)和图牧吉(R~2=0.06)年内植物beta多样性变化的重要驱动力;而锡林郭勒年内植物beta多样性气候驱动因素比较复杂,4、7、10月植物beta多样性分别与前1年8月月低温、当年年高温以及前1年8月月均温呈现负相关关系(R~2=0.02)。采用遥感数据提取的植物多样性指数,结合月度气候变量,可及时、有效地监测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北京地区15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观测的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资料,在对数据进行均一化订正的基础上,分析了近50年来北京地区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关的几个气候指数如植物生长季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度日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年北京地区生物生长季指数、人体舒适日数呈上升趋势,表明北京地区的气候在朝着更加适于人们居住的方向发展,但自1990年代以来,人体感觉冷、热不舒适日数的年际振幅均在增加;北京地区冷度日指数(CDD)呈增加趋势,热度日指数(HDD)则呈下降趋势。热度日指数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冷度日指数的上升幅度,意味着未来北京地区用于夏季制冷的能耗仍将进一步增加,但用于冬季取暖的能耗有望较大幅度减少,这将有利于减少冬季燃煤取暖排放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受城市发展导致下垫面变化的影响,北京地区各生态环境气候指数倾向率空间差异明显,城区及东南部平原地带气候指数倾向率明显高于郊区及山区站点;北京城市化效应对区域生态环境气候指数的贡献率在47.2%~76.3%之间,表明北京地区城市气候效应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降雨侵蚀力与气候指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东省18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月降雨侵蚀力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近50 a来山东省降雨侵蚀力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连续小波(CWT)、交叉小波变换(XWT)和小波相干谱(WTC)分析降雨侵蚀力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指数的相互关系和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降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降雨侵蚀力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分季节来看,除春季和冬季降雨侵蚀力呈增加趋势外,其他季节与年际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呈下降趋势。月尺度上,7月降雨侵蚀力最大,12月最小,月际差异明显。山东省降雨侵蚀力与PDO和多元ENSO指数(MEI)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与山东省降雨侵蚀力的负相关性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年际尺度上,山东省降雨侵蚀力存在0. 8~2 a尺度的年际振荡周期表现出与两大气候指数相似的变化特征。高能量区,山东省各区降雨侵蚀力与PDO和MEI指数的共振周期分别约为4~5和3~4 a。低能量区,山东省各区降雨侵蚀力与PDO显示出4 a左右的年际振荡周期,但显著性水平有所不同;降雨侵蚀力与MEI指数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共振周期。  相似文献   

17.
适宜的生态需水量是保障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合理地计算生态需水量对河道生态系统评估具有现实意义。以鄂北地区典型浅丘河道——水河为例,基于Qp法(不同频率最枯月平均值法)、频率曲线法、最小月平均流量法、Tennant法及生物习性法5种方法的生态流量计算结果,探讨了各方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由于上下游河道水文条件差异性,上游断面采用生物习性法能较好地拟合河道水文节律变化和水质波动;同理,下游断面采用频率曲线法更加匹配下游河道水文、水质情况。因此,在河道上、下游断面分别采用生物习性法、频率曲线法计算得到适宜生态需水量为0.21 m^3/s、2.02 m^3/s。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黄泛区农业景观格局动态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87年和2002年TM影像及1997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斑块密度、景观多样性指数、破碎化指数、优势度和分布质心5个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近20 a来河南省黄泛区农业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7-2002年河南省黄泛区农业景观动态变化显著,各景观类型面积、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浇地、旱地和建设用地景观类型面积增加,是该地区占优势的景观类型,2002年占全区总面积比例为83.51%.该区人类活动强度较大,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化指数增大,优势度减小,说明各景观类型所占面积比例差异正在缩小,区域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仍在增加.农业发展、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等是该区农业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南干旱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相对湿润度的干旱等级分析方法,应用中国西南1958-2012 年气候资料,研究了中国西南干旱时域变化、空间分布、各季节的时空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rcGIS 系统中反距离权重方法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绘图.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年干旱发生区主要分布于云南高原北部、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发生干旱区域占总面积的30%左右;其中,中旱区分布于云南高原北部、川西高原部分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左右;重旱区分布于云南高原北部、川西高原局部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左右;历年干旱出现频率平均31.7%.研究区干旱以冬、春季干旱为主.历年逐季冬、春季干旱出现站次平均分别为76.1%和46.2%.1958-2012 年云贵高原大部、四川盆地中部相对湿润度指数负绝对值增大,干旱等级提高,年干旱强度呈增强的趋势;其中,云贵高原大部分区域夏、秋和冬季相对湿润度指数负绝对值呈增大趋势,干旱显著增强;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区冬季干旱呈增强趋势;四川盆地和川北区域秋季干旱呈增强趋势;川东盆地、贵州高原春季干旱也呈增强趋势.年干旱指数时间序列存在显著的3-4 a 和7-8 a 周期振荡;2009年为干旱强度显著加强的突变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预计未来数年中国西南干旱仍处在面积扩大、强度增强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植物物候已成为全球变化敏感而准确的综合指示器。深入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对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监测草原生态环境变化,对指导当地农牧业生产、作物品种的生态学分类、自然区划或农业气候区划的指标,提供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文章基于内蒙古西部荒漠化草原乌审召和锡林高勒两个牧业气象试验站1983—2009年优势牧草的物候期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在分析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牧草物候期各指标线性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荒漠化草原优势牧草返青、开花与黄枯日期早晚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3—2007年内蒙古荒漠化草原区年平均气温升高明显,气候倾向率在0.34~0.57℃/10a之间,年降水量无显著变化,气候朝着暖干化方向发展。(2)受春季气温和降水的影响,27年间内蒙古荒漠化草原区供试草种中,除乌审召的碱茅返青呈现明显的延后趋势,平均每年延后0.6 d外,大部分牧草发育期呈提早趋势,幅度为0.1~0.6 d/a;研究期间,优势牧草的开花期总体呈提早趋势,其中锡林高勒的霸王和猫头刺开花提早最为显著,二者始花日期平均每年提前0.5 d和1.1 d;在夏末初秋气温和降水的综合影响下,内蒙古荒漠化草原区不同站点优势牧草的黄枯期变化差异明显,其中乌审召的优势牧草黄枯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延后趋势,幅度为0.6 d~0.8 d/a;而锡林高勒优势牧草的黄枯期则大部分表现为不显著的提前态势,究其原因,是由于锡林高勒站点在牧草黄枯前1~2个月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所致。(3)虽然荒漠化草原区各草种物候期均有所变化,但整体上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所有供试植物生长季均不同程度的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